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报告体会 > 工作报告 > 西安考古实习报告

西安考古实习报告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22:05:41 | 移动端:西安考古实习报告

西安考古实习报告

经过为期七天的亲身体验,我的西安实习之旅落下了帷幕。这次实习我看了很多,想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对于历史系的学生来说,考古实习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我们才可以接触到最真实的历史,最重要的是,结合我们所学的知识,达到与现实社会需求的接轨,更好的保存和发扬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以前人们对于文物的保护意识不够强烈,以至于我们国家的许多珍贵的文物随着历史的变迁而消失,经过在西安的所看所感,深感现在人们的意识在逐渐的加强,西安旅游业的发达,在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人们对自己民族历史的重视已经觉醒。

有语云:“追寻一年历史去深圳,十年历史去上海,百年历史到上海,千年历史去洛阳,三千年历史去北京。上下五千年历史到陕西。”陕西,莽莽三秦大地,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西安,“秦中自古帝王州”,十三朝历史古都;秦始皇兵马俑,震惊寰宇的世界第八大奇迹之一。它们,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国游人,让人怀古思今、几多感慨!在西安的几天,对我们的震撼很大,西安是西北最繁华的都市,千年过后,仍不失当年的魅力,吸引众人膜拜在他的脚下。依旧发挥着历史名城的余韵。

在一天的火车旅途之后,跟随带队老师我们来到了陕师大的学生宿舍,干净整洁的寝室,还有所有同学按耐不住的那份激情与好奇。老师将我们三个少数民族女生分到了一个宿舍,放下行李之后便是给予解决温饱问题了,在学校门口碰到两位维族的穆斯林同胞,在他们热情的指引下找到了一家循化人开的清真饭馆,晚上睡到床上感觉床在摇,好像还在火车上一样。第二天一大早就去我们行程中的第一站,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三秦大地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华夏文明诞生、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曾在这里建都。丰富的文化遗存,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则是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历史类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370,000余件,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中国历史上强盛的周、秦、汉、唐等王朝曾在陕西西安附近建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存,深厚的文化积淀,文物数量多、种类全,品位高、价值广,其中有精美的商、周青铜器,千姿百态的历代陶俑,以及汉、唐金银器,唐墓壁画。堪称陕西悠久历史和文化的象征。陕西历史博物馆被誉为“华夏珍宝库”和“中华文明的瑰丽殿堂”。在历史博物馆最深的感触就是人们用各自独有的方式祭奠着历史,缅怀着过去,在一个浮雕壁画的展厅内,一位欧洲女子在用她独特的方式记述着别国的历史,她用简笔画在本子上记下所看到的画上面婀娜多姿的古代女子,区别于很多用相机记录的人来说,她的这种方式真的很独特。

第二站是大雁塔,在参观完陕西历史博物馆之后的当天下午就去了大雁塔。大雁塔始建于公元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玄奘法师为供奉从印度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在慈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五层砖塔。在武则天长安年间重建。后来又经过多次修整。大雁塔在唐代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因而留有大量文人雅士的题记,仅明、清朝时期的题名碑就有二百余通。大雁塔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和著名古迹,是古城西安的象征。因此,西安市徽中央所绘制的便是这座著名古塔。在大雁塔里面最让人感兴趣的就是一排许愿墙,各种语言和文字的各种祝福体现了人类最淳朴的感情。

第二天的第一站是半坡遗址。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距今5600-6700年之间。该遗址1953年春发现,遗址面积50000平方米。从1954年9月到1957年夏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近200名考古工作者,前后发掘5次,延续近4年时间,揭露遗址面积达10000平方米,获得了大量珍贵的科学资料。共发现房屋遗迹45座、圈栏2处、窖穴200多处、陶窑6座、各类墓葬250座(其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儿瓮棺73座)以及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约近万件文物。

半坡聚落的范围为不规则圆形。居住区在中央,分南北两片,每片有一座供公共活动用的大房屋,还有若干小房子,其间分布着窖穴和牲畜圈栏。居住区有濠沟环绕,沟北是公共墓地,沟东有陶窑场。据研究,此聚落是集聚两个氏族的部落住地。半坡居民的经济生活为农业和渔猎并重。出土斧、锄、铲、刀、磨盘、磨棒等石制农具,镞、矛、网坠、鱼钩等渔猎工具。还发现粟的遗存和蔬菜籽粒,以及家畜和野生动物骨骸。常见陶器有粗砂罐、小口尖底瓶和钵。彩陶十分出色,红地黑彩,花纹简练朴素,绘人面、鱼、鹿、植物枝叶及几何形纹样。从陶器上发现22种刻划符号,有人认为可能是一种原始文字。半坡成人死后埋入公共墓地,常随葬陶器及骨珠等装饰品。发现两座同性合葬墓,分别埋着2个男子和4个女子,一般认为是母系氏族社会的葬俗。死亡儿童埋在居住区,多采用瓮棺葬。一座女孩土坑墓中随葬品精致丰富,有木板葬具,表明当时对女子的爱重。

我们去的第二站是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这也是对于我们震撼最大的一个景点。博物馆的外围建设的很有地方特色,道路两旁的商铺及城墙都采用了仿古的设计,在游客还没有进入博物馆内部,没有看到兵马俑之前,就已经感受到了设计者想要传递的一种古风古韵。特别是墙上镶嵌的古文金属图腾及兽面图案,先秦的情境扑面而来,在入馆之前,我们班一直跟随着一位说话颇为风趣的男导游,自我介绍之时,他强调了两点,一是我们要紧跟他的步伐,因为兵马俑是“三分靠看,七分靠讲”,二是我们要把他看作是“一位来自大秦的使者”。语言不乏幽默,也让人深受启迪,一位导游,如果连自己都不能调动激情,又如何能让游客感动呢。在真正看到兵马俑后,才真正体会到何谓“三分看,七分讲”,平时在杂志和书籍中看到的兵马俑虽非栩栩如生,但也是或古铜或黝黑,充满了历史的粗犷之气,真正看到实物时才失望发现,如石灰覆盖的土人,并没有想象中的雄伟。但耳听到导游娓娓道来的历史典故,无趣的土人也仿佛迸发了活力,八千兵马俑,无一位表情重复的细节,若无导游的提醒,恐怕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也早已不甚耐烦,不及细看便早早离开了。相对于别的旅客,我们有更多的自信,因为我们对于这一段历史还是有所了解的,我们大概了解秦始皇其人和其事,加上导游的讲解,我们以前不是很清楚的,例如这么大的佣坑是如何挖的以及当时的工匠是如何雕塑兵马俑的在导游的讲解下,我们豁然开朗,更加了解这一段历史。在兵马俑博物馆,除了惊讶、赞叹以外,我们还可以体会到游人如织,有点李谊在《阿房宫》描写的感觉,‘挥汗如雨,比肩接踵’。对于兵马俑景点本身,因为是世界著名的景观,也是我们感触更深的是游览的客人非常多,但景点本身承载力是有限的,就像我们去的那天,很多客人的情况下,听着自己队中导游的讲解,还穿插着其他导游的讲解,根本不能好好的游览。既然是世界级的景点,就应该有自己的姿态,不必搞出一副急吼吼圈钱的急利样子,所以如果管理机构能够实行限流,在导游讲解的时候不会呼啦啦又来一帮游客,游客的满意度一定会提高。

清雅倩丽的骊山,苍山秀玲,加上那得天独厚的温泉,构成令人神往的风光。丰富的神话传说和历史遗迹,关于远古神话遗迹的女娲谷、老母殿;古代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的“烽火戏诸侯”等,使得许多诗人词客流连忘返,写下感慨古今的诗章,正如宋代诗人朱光庭《华清》诗说那样:“骊山秀色古今同,尽入诗人感慨中。”

华清池,温泉浴池演绎过一段唐玄宗杨贵妃的美艳爱情,“虎畔石”、“捉蒋亭”又见证“西安事变”。市中心的钟古楼古色古香,楼巍然屹立。古时清早,晨钟洪亮,与对面傍晚击鼓报时的鼓楼遥相呼应,“暮鼓晨钟”构成一大景观。广场上,瓦蓝的天空中白鸽掠过,划过一道道优美的弧线,纤长的风筝一字放飞,摇曳生姿。通往鼓楼的地下通道里,精美的纪念品让人眼花缭乱,款款陶埙,造型精美,制作精良,唇边轻依,漾出的曲调,或古雅深沉如泣如诉般的悲凉,或顽皮幽默式的欢快。在最后一天的行程中,老师安排我们用一天的时间游览参观西线的景点,乾陵、永泰公主墓、懿德太子墓、汉阳陵,这些气势辉煌的墓葬群体现了墓主人当时身份的显赫及生前的华贵生活。

乾陵修建于公元684年,经过23年的时间,工程才基本完工。气势雄伟壮观。乾陵位于陕西咸阳市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梁山是圆锥形石灰岩山体,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乾陵就在北峰之上。梁山南面两峰较低,东西对峙,中间为司马道,故而这两峰取名叫“乳峰”。据史书记载,陵墓原有内外两重城墙,四个城门,还有献殿阙楼等许多宏伟的建筑物。勘探表明:内城总面积240万平方米。城墙四面,南有朱雀门,北有玄武门,东有青龙门,西有白虎门。从乾陵头道门踏上石阶路,计537级台阶,其台阶高差为81.68米。走完台阶即是一条平宽的道路直到“唐高宗陵墓”碑,这条道路便是“司马道”。两旁现有华表1对,翼马、鸵鸟各1对,石马5对,翁仲10对,石碑2道。东为无字碑,西为述圣记碑。有王宾像61尊,石狮1对,周围还有17座陪葬墓。“唐高宗陵墓”墓碑,高2米,是陕西巡府毕源为高宗所立,原碑已毁,现在这块碑是清乾隆年间重建的。此碑右前侧另一块墓碑,是郭沫若题写的“唐高宗李治与则天皇帝之墓”12个大字。另外在南门外有为高宗皇帝和武则天歌功颂德的《述圣记碑》和《无字碑》二通以及参加高宗葬礼的中国少数民族首领和友好国家使臣的石刻像六十一尊。在中国历史上,陵前石刻的数目、种类和安放位置是从乾陵开始才有了固定制度的,一直延袭到清代,历代大同小异。

汉阳陵,又称阳陵,是汉景帝刘启机器皇后王氏茔异穴的合葬陵园,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一体的大型文化旅游景区,是中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博物馆。渭城区正阳镇张家湾、后沟村北的咸阳原上,地跨咸阳市渭城区、泾阳县、高陵县三县区。始建于公元前153年,至公元前126年竣工,陵园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修建时间长达28年。

汉阳陵出土的汉俑十分引人注意。他们只有真人的三分之一大小,约60厘米高,赤身裸体且没有双臂。据研究,这些陶俑在刚刚完工时都身着各色美丽的服饰,胳膊为木制,插入陶俑胳膊上的圆孔,以便木胳膊可以灵活转动,但经过千年的风霜之后,衣服与木胳膊都已腐朽,因此只剩下了裸露而残缺的身躯。兵马俑的队伍中有一部分是女子,大多面目清秀,身材匀称,但也有一些颧骨突起,面貌奇异,可能是当时的异民族兵员。比起秦始皇兵马俑的肃穆与刚烈,阳陵汉俑显得平和而从容,正反映了“文景之治”中的安详的社会氛围。

西安,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经历过繁华昌盛的年代,曾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并接待瀛海来客,聚集着万国衣冠,是举世闻名的大都市。他们也经历过艰苦危难的年代,曾经,严重的自然灾害,残酷的战争浩劫,使人民流离失所,室宇蓬蒿。回顾世界历史,多少显赫一时的古都,由于天灾人祸,曾几何时,就在历史上销声匿迹,不过留下一座废墟供人们凭吊,但西安,经历了多少灾难后,百折不挠,巍然屹立。且经过重建,特别新中国建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艰苦努力,筹划经营,古城焕发出了青春,显得更加壮丽伟大,闪耀着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历史光芒。

在西安的几天考古实习,自己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改变了自己的思维方式。最让自己震撼的是,外国的友人,不知他们是怀着对中国文明的好奇,还是一种对历史的执着和追寻,他们的态度是如此的令人敬佩,以至于我们中国人也会感觉到丝毫的惭愧。在这种历史际遇之下,我们要好好的发扬广大我们国家的文化遗产,向世界展现我们的姿态。这次西安之行,改变了我对于英语的看法,决定要好好的学习英语,以后可以坦然自若的与外国旅客交谈,显示东方大国人民的好客。

实习这曲乐章已经落下帷幕,而我的学习还在继续。我要把这次实习的收获运用到今后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努力改变自己的不足,有目的地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让自己不断得到提高!

扩展阅读:西安考古实习报告

西安考古实习报告

经过三四天的亲身体验,我的西安实习之旅落下了帷幕。这次实习我看了很多,想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对于历史系的学生来说,考古实习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我们才可以接触到最真实的历史,最重要的是,结合我们所学的知识,达到与现实社会需求的接轨,更好的保存和发扬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以前人们对于文物的保护意识不够强烈,以至于我们国家的许多珍贵的文物随着历史的变迁而消失,经过在西安的所看所感,深感现在人们的意识在逐渐的加强,西安旅游业的发达,在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人们对自己民族历史的重视已经觉醒。

有语云:“追寻一年历史去深圳,十年历史去上海,百年历史到上海,千年历史去洛阳,三千年历史去北京。上下五千年历史到陕西。”陕西,莽莽三秦大地,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西安,“秦中自古帝王州”,十三朝历史古都;秦始皇兵马俑,震惊寰宇的世界第八大奇迹之一。它们,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国游人,让人怀古思今、几多感慨!在西安的几天,对我们的震撼很大,西安是西北最繁华的都市,千年过后,仍不失当年的魅力,吸引众人膜拜在他的脚下。依旧发挥着历史名城的余韵。

我们去的第一站是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这也是对于我们震撼最大的一个景点。之后我们还去了半坡博物馆,陕西碑林博物馆,大雁塔和小雁塔,大明宫,由于时间以及各方面的原因西安的别的历史古迹我们还没有来得及去。因为我们一直是坐车,我们一直可以看见西安的明城墙,以及一直陪伴在它的身旁的护城河,虽没有亲自登上去,但看着也很开心。西安的旅游业很是兴旺,这大概要归功于西安天然的地理环境,八百里秦川,一直是古代帝王将相理想的建都之所。在现代化的浪潮中,中国遗存的历史建筑屈指可数,但是在西安,我们还是可以看见以前保存完整的历史文化建筑,同时可以抒发一下自己的感慨,虽早已是江山已改,物是人非。

先说说我们的第一站,兵马俑博物馆吧。博物馆的外围建设的很有地方特色,道路两旁的商铺及城墙都采用了仿古的设计,在游客还没有进入博物馆内部,没有看到兵马俑之前,就已经感受到了设计者想要传递的一种古风古韵。特别是墙上镶嵌的古文金属图腾及兽面图案,先秦的情境扑面而来,在入馆之前,我们班一直跟随着一位说话颇为风趣的男导游,自我介绍之时,他强调了两点,一是我们要紧跟他的步伐,因为兵马俑是“三分靠看,七分靠讲”,二是我们要把他看作是“一位来自大秦的使者”。语言不乏幽默,也让人深受启迪,一位导游,如果连自己都不能调动激情,又如何能让游客感动呢。

在真正看到兵马俑后,才真正体会到何谓“三分看,七分讲”,平时在杂志和书籍中看到的兵马俑虽非栩栩如生,但也是或古铜或黝黑,充满了历史的粗犷之气,真正看到实物时才失望发现,如石灰覆盖的土人,并没有想象中的雄伟。但耳听到导游娓娓道来的历史典故,无趣的土人也仿佛迸发了活力,八千兵马俑,无一位表情重复的细节,若无导游的提醒,恐怕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也早已不甚耐烦,不及细看便早早离开了。相对于别的旅客,我们有更多的自信,因为我们对于这一段历史还是有所了解的,我们大概了解秦始皇其人和其事,加上导游的讲解,我们以前不是很清楚的,例如这么大的佣坑是如何挖的以及当时的工匠是如何雕塑兵马俑的在导游的讲解下,我们豁然开朗,更加了解这一段历史。在兵马俑博物馆,除了惊讶、赞叹以外,我们还可以体会到游人如织,有点李谊在《阿房宫》描写的感觉,挥汗如雨,比肩接踵。对于兵马俑景点本身,因为是世界著名的景观,也是我们感触更深的是游览的客人非常多,但景点本身承载力是有限的,就像我们去的那天,很多客人的情况下,听着自己队中导游的讲解,还穿插着其他导游的讲解,根本不能好好的游览。既然是世界级的景点,就应该有自己的姿态,不必搞出一副急吼吼圈钱的急利样子,所以如果管理机构能够实行限流,在导游讲解的时候不会呼啦啦又来一帮游客,游客的满意度一定会提高。这是我们游览以后想说的。也是大多数旅客心里所想的。

清雅倩丽的骊山,苍山秀玲,加上那得天独厚的温泉,构成令人神往的风光。丰富的神话传说和历史遗迹,关于远古神话遗迹的女娲谷、老母殿;古代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的“烽火戏诸侯”等,使得许多诗人词客流连忘返,写下感慨古今的诗章,正如宋代诗人朱光庭《华清》诗说那样:“骊山秀色古今同,尽入诗人感慨中。”

华清池,温泉浴池演绎过一段唐玄宗杨贵妃的美艳爱情,“虎畔石”、“捉蒋亭”又见证“西安事变”。

市中心的钟古楼古色古香,楼巍然屹立。古时清早,晨钟洪亮,与对面傍晚击鼓报时的鼓楼遥相呼应,“暮鼓晨钟”构成一大景观。广场上,瓦蓝的天空中白鸽掠过,划过一道道优美的弧线,纤长的风筝一字放飞,摇曳生姿。通往鼓楼的地下通道里,精美的纪念品让人眼花缭乱,款款陶埙,造型精美,制作精良,唇边轻依,漾出的曲调,或古雅深沉如泣如诉般的悲凉,或顽皮幽默式的欢快。抚埙思古,埙声千年历史文化栈道悠扬。据悉,埙,最早发现于西安半坡遗址,是半坡母系氏族文化的早期见证。

慈恩寺中的大雁塔气势雄伟,玄奘法师向佛修塔译经书的历史故事如今念来仍令人六根清净;荐福寺中,小雁塔玲珑秀雅,高僧义净在此翻译从印度带回来的56部佛经。晨钟噌中,杂念全无,生态茶林里石狮林立,墓碑庄严;大凶宝殿罗汉森然,檀香袅袅。大小雁塔,生动反映了唐代工匠们高度的智慧和一千多年前我国建筑工匠所达到的惊人水平。……

西安,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经历过繁华昌盛的年代,曾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并接待瀛海来客,聚集着万国衣冠,是举世闻名的大都市。他们也经历过艰苦危难的年代,曾经,严重的自然灾害,残酷的战争浩劫,使人民流离失所,室宇蓬蒿。回顾世界历史,多少显赫一时的古都,由于天灾人祸,曾几何时,就在历史上销声匿迹,不过留下一座废墟供人们凭吊,但西安,经历了多少灾难后,百折不挠,巍然屹立。且经过重建,特别新中国建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艰苦努力,筹划经营,古城焕发出了青春,显得更加壮丽伟大,闪耀着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历史光芒。

在西安的几天考古实习,自己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改变了自己的思维方式。最让自己震撼的是,外国的友人,不知他们是怀着对中国文明的好奇,还是一种对历史的执着和追寻,他们的态度是如此的令人敬佩,以至于我们中国人也会感觉到丝毫的惭愧。在这种历史际遇之下,我们要好好的发扬广大我们国家的文化遗产,向世界展现我们的姿态。这次西安之行,改变了我对于英语的看法,决定要好好的学习英语,以后可以坦然自若的与外国旅客交谈,显示东方大国人民的好客。

实习这曲乐章已经落下帷幕,而我的学习还在继续。我要把这次实习的收获运用到今后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努力改变自己的不足,有目的地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让自己不断得到提高!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西安考古实习报告》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西安考古实习报告: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西安考古实习报告》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745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