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兰炼一中(58中)地质灾害宣传月活动总结

兰炼一中(58中)地质灾害宣传月活动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22:41:20 | 移动端:兰炼一中(58中)地质灾害宣传月活动总结

兰炼一中(58中)地质灾害宣传月活动总结

兰炼一中(58中)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月活动总结

按照兰教勤〔201*〕183号《兰州市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兰炼一中(58中)积极开展了各项“防治地灾,人人有责”的主题活动。

一\\领导重视,积极组织

201*年6月29日,学校专门召开了“防灾减灾”专题会,有校级领导、各处室主任、年级组长、团委书记、安全员、班主任等参加。布置地质灾害防治宣传的各项具体工作。

二、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标语

1、善待地球,和谐发展。2、以人为本,预防为主。3、群测群防,防治地质灾害。4、加强监测,预防地质灾害。

5、房前屋后,高陡边坡是地质灾害的高发、易发区。6、人为削坡和连续降雨是诱发地灾的主要影响因素。7、地质灾害防治以避让为先。8、防治地质灾害人人有责

全校每个班级出一期“地质灾害防护”为主题的黑板报。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绘制出了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黑板报,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的宣传力度。最后学校对各班级的黑板报进行了评比。

三、组织学生学习地质灾害发生前兆知识

崩塌前兆是:崩塌的前缘不断发生掉块、坠落、小崩小塌的现象;崩塌的脚部出现新的破裂形迹;不时偶然听到岩石的撕裂摩擦声;出现热、气、地下水异常;动物出现异常。

滑坡前兆是:滑坡前缘出现横向及纵向裂缝,前缘土体出现隆起现象;滑体后缘裂缝急剧加宽加长,新裂缝不断产生,滑坡体后部快速下座,四周岩土体出现松动和小型塌滑现象;滑带岩土体因摩擦错动出现声响,并从裂缝中冒出气或水;在滑坡前缘坡角处,有堵塞的泉水复活或泉水、井水突然干涸;动物出现惊恐异常现象;滑坡体上的观测点明显位移;滑坡前缘出现鼓丘;房屋倾斜、开裂和出现醉汉林、马刀树等。地面塌陷的前兆:泉、井的异常变化;地面变形;建筑物作响、倾斜、开裂;地面积水引起地面冒气泡、水泡、旋流等;植物变态;动物惊恐。

滑坡、崩塌、泥石流三者除了相互区别外,常常还具有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和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泥石流发生的前兆是:沟内有轰鸣声,连续长时间降雨后主河流水上涨和正常流水突然中断。动植物异常,如猪、狗、牛、羊、鸡惊恐不安,不入睡,老鼠乱窜,植物形态发生变化,树林枯萎或歪斜等现象。如发现上述的一些征兆,尤其是发现山体出现裂缝,则可能存在发生崩塌、滑坡的隐患,长期降雨或暴雨则可能诱发泥石流。

1、泥石流发生时如何逃生自救?1)发生泥石流该向哪个方向逃跑?

泥石流发生时,要马上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向两边的山坡上面爬,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绝对不能往泥石流的下游走。2)遇泥石流如何脱险?(1)沿山谷徒步时,一旦遭遇大雨,要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谷底过多停留。(2)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特别留意是否听到远处山谷传来打雷般声响,如听到要高度警惕,这很可能是泥石流将至的征兆。

(3)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尽可能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面,不要在山谷和河沟底部扎营。

3)一定要设法从房屋里跑出来,到开阔地带,尽可能防止被埋压。2、滑坡自救互救要领

1)向滑坡方向的两侧逃离,并尽快在周围寻找安全地带。2)当无法继续逃离时,应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固定物体。

3)可以马上参与营救其他遇险者。

4)不要在滑坡危险期未过就回发生滑坡的地区居住,以免再次滑坡发生带来危险。

5)滑坡已经过去,在确认自家的房屋远离滑坡区域、完好安全后,方可进入生活。

四、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图片

五、政教处组织各班学习“地质灾害及其防御”知识【教师提问】这几种自然灾害中哪些是地质灾害?

学生回答:地震、滑坡、火山喷发、泥石流、地裂缝是地质灾害。【教师提问】这五种地质灾害,它们具有哪些共同特点?

学生回答:都是地质作用形成的,即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形成的。

【教师讲述】实际上地质灾害的种类不止这些,还有许多。今天我们主要了解火山喷发、地震、泥石流、滑坡的成因及其危害。我们看一段录像,了解火山喷发的发生过程,看录像时请注意观察火山喷发是由哪种形式的内力作用形成的。【播放录像】《火山喷发》。【教师提示】片中流动着的红色液体是什么物质?(岩浆)覆盖在建筑物上的灰黑色的是什么物质?(火山灰)这些物质来自何处?(地下深处)。学生回答:火山喷发是内力作用的岩浆活动形成的。【教师提问】火山按照活动情况可以分为哪三类?学生回答:活火山、死火山和休眠火山。【投影】“中国火山分布图”。【教师讲述】我国的活火山主要分布在台湾和新疆境内,它们在人类历史时期作周期性喷发;黑龙江的五大连池是休眠火山,它长期熄灭,有时又突然喷发;山西的死火山群,在人类历史以来没有重新喷发过。很显然,活火山对人类的危害最大。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同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地震是如何发生的。【播放录像】《地震》至“地震构造图”定格。【教师讲述】震源是由于地壳运动使得地下深处岩层断裂的地方,震源到地面最近的地方是震中。1976年,唐山就位于震中的位置,这次7.8级的地震同时也波及到了天津,天津到唐山的水平距离为震中距。

【教师提问】(1)地震的分布有什么规律?(2)世界上的地震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学生回答略。【教师讲述】(参考世界地形区图)我国与两大地震带的位置关系很密切,所以我国多发地震,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震的破坏性很大,它是一种最严重的地质灾害。地震破坏的严重程度同学们虽没有亲身经历过,但也有所闻。我们用三次地震的损失加以证实。

【投影资料】时间地点地震损失1976年7月28日唐山死亡24万余人,伤16万余人,经济损失300亿元以上1995年1月17日大阪、神户6000余人丧生,35万人无家可归,20万幢建筑严重破坏,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几十人死亡,2万多间民房倒塌,6万多人无家可归,近万人受伤,经济损失23.9亿元1998年1月10日张北、尚义【教师讲述】唐山地震堪称本世纪破坏性最大的地震,是因为伤亡人口最多,仅死亡人口就达24万余人。日本的阪神地震死亡人口虽然只有6000余人,但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这说明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地震造成的物质损失就越大。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具有防灾减灾意识,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发生在1998年初的张北、尚义地震倒塌的房屋中绝大部分都是用石块和泥土垒砌的房屋,所以加重了灾害损失。火山喷发和地震都主要是在内力作用下形成的,危害极大。

六、地质灾害隐患排查

201*年7月4日,在李永勤校长带领,有总务处主任、政教处主任、安全员等参与对学校进行了细致的排查,雨水畅通,校舍无下沉现象。

问题:因甘肃铁发公司住宅楼施工,致使我校北围墙出现下沉、移位,最大移位40mm,有重大安全隐患。校领导已和他们交涉过几次,但还没有解决,而我们每天都在观察其变化。

兰炼一中

201*-7-

扩展阅读:兰炼一中201*期中试卷

兰炼一中201*20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高一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1949年周恩来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我们对外交问题有一个基本立场,即中华民族独立的立场,对于美国帝国主义我们一定要采取严肃的态度,使他们了解中国是不可欺侮的,即使对苏联及各人民民主国家,我们不能有所依赖。这表明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A.“不结盟”政策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独立自主D.求同存异2、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丽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B.香港、澳门回归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D.《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3、半个世纪以来,我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而且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这五项原则出自()

A.新中国与社会主义国家的交往中B.日内瓦国际会议上C.新中国与周边国家建交过程之中D.万隆会议上

4、新中国建立后,在外交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维护了中国的独立与主权B.1954年日内瓦会议后中国与许多欧洲国家建交C.改革开放后中日两国正式建交

D.中美建交后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5、二战期间的战时同盟战后很快破裂主要由于()

①意识形态的矛盾②国家利益的矛盾③美苏争夺殖民地的矛盾④美苏争

霸局面出现

A.①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①②③6、据美国解禁外交文件显示,1972年夏天,美国人在得知日本首相某项计划后,使用了对日本人的蔑称“小日本”一词,大骂日本是“最坏的叛徒”。“某项外

交计划”是指

A.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王国的席位B.准备访华促成日中邦交正常化

C.参加上海举办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D.与中国合作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7、下列对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的表述,错误的是A.“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是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B.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C.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冷战”转化为大规模的“热战”D.该局面的形成是美、苏两国政治、军事均势状态下的产物8、《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文本用的是荷兰纸张、德国墨水、法国印刷术,由比

利时和卢森堡装订,附着意大利制作的飘带。这()

A.分别利用了各国最先进的技术B.体现了各国不同的技术优势C.象征六国的合作

D.说明文本制作的工序复杂

9、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有()

①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②有利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③有利于形成一种相互制衡的力量机制④加速了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进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0、201*年10月中旬,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了第14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了题为《推动共同发展谋求和谐共赢》的重要讲话!对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提出积极的意见和建议。中国积极参与亚太地区事物的根本原因()

A.建立亚太地区各国间持久的结盟关系B.促进亚太地区不同发展程度国家的合作共赢C.积极为本国经济建设创设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D.抗衡美日等国,实现中国的和平崛起

11、从秦代到清代,在各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A.君主土地私有制B.贵族土地私有制C.地主土地私有制D.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12、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革命最早出现在A.西周晚期B.春秋战国C.秦朝D.汉朝

13、中国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大多来自

A.家庭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C.私营手工业D.官营手工业

14、以青铜为主要材料制造工具、用具和武器的时代叫青铜时代,商朝号称“青铜时代”。以下选项中不符合当时情况的是()

A.商朝青铜器已广泛用于战争B.商朝青铜器有很高的艺术价值C.商朝青铜器铸造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D.商朝青铜制造业是重要的手工业生产部门

15、下列瓷器品种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青瓷、白瓷、青花瓷、五彩瓷B.白瓷、青瓷、五彩瓷、青花瓷C.青瓷、白瓷、五彩瓷、青花瓷D.青花瓷、青瓷、白瓷、五彩瓷

16、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展的特点包括()①实行“工商食官”的政策②私商取代官商成为商人主体③形成许多著名的都会

④货币流通以青铜铸钱为主,也有黄金、白银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7、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已不限制在市内。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书,请你为这本专著选择一个合适的书名()

A.《宋代东京城的辉煌》B.《汴河两岸》

C.《坊墙倒塌以后》D.《长安城的落日》

18、清政府曾经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反映的实质()

A.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C.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规模D.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19、历代封建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限制和打击工商业者B.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C.维护自然经济D.巩固封建统治20、开辟新航路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海洋是:A、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大西洋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C、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地中海D、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

21、在争夺殖民霸主的过程中,英国打败了下列哪三个国家,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A、西班牙、法国、葡萄牙B、荷兰、德国、法国C、西班牙、荷兰、美国D、西班牙、荷兰、法国

22、约翰。威尔金斯于1840年成为曼彻斯特一家纺织工厂的厂主。下列叙述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他的工厂事业以蒸汽为动力的纺纱机B、他能够坐火车上下班C、他的车间里使用电灯照明

D、有时他到伦敦乘汽船在泰晤士河观光游览23、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是

①资本的原始积累②有大量的雇佣劳动力

③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④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

24、澳大利亚向英国输送羊毛和矿石、加拿大向其输送木材、开普敦向其提供钻石和驼毛、印度为其种植棉花。英国则向这些国家输送工业制成品。“以上现象说明了

A、英国资源很匮乏B、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形成

C、英国与其他各国平等贸D、英国推动了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25、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领域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A、财富日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B、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组织C、资本家加强对生产价格、市场的影响D、股票交易市场的形成

答题卡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题12345678910111213号答案题141516171819202122232425号答案二、非选择题(26题12分、27题10分、28题28分,共计50分)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从技术上看,两种农具有何不同?据此谈谈你对中国农具不断改进的认识。(3分)

材料二“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多治麻丝葛绪、捆布参,此其分事也。”

材料三据估计,宋代耕地面积为5.6亿亩,明代增加到8.5亿亩,清代又增加到11--12亿亩。在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这些土地被外国人视为很难开发利用的“边际土地”。针对材料二、三,同学甲、乙两人分析研究。

(2)对于材料二:甲同学说:古代农民太辛苦,可是这种经营方式却能在封建社会长期占统治地位,这是为什么?

乙同学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总结,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为其组织答案。从经济结构上看:(1分)

从地位上看:(1分)

从国家政策上看:(1分)

(3)对于材料三:甲同学认为,人口膨胀是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④请你以乙同学的身份对甲同学的分析进行评论。(3分)

⑤对于材料中垦殖和利用土地的做法,甲、乙同学经过热烈讨论,最终达到了共识。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对甲、乙同学的讨论作出结论。(3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永乐二年正月,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永乐实录》卷二十七

材料二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纪》卷十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明清两朝海外贸易政策的相似之处。(2分)

(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海外贸易政策目的有何区别。(4分)(3)请简要分析上述政策的消极后果。(4分)

28、(28分)1500年后,人类社会逐渐形成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世界联系不断加强,大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和进步。阅读以下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读图

材料二

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他们打着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材料三

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西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传播到英格兰到整个欧洲大陆,19实际传播到北美地区。《第一次工业革命》1830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子感应现象,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科学家们根据这一发现,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对点作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19世纪90年代起,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不断涌现出来。人类交通工具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主要得益于一项重要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请回答:

(1)读图7,指出西方人了解的世界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4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评价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的历史影响。(6分)

(3)根据材料三,说说两次工业革命出现了哪些新兴工业部门?请各举两例。(4分)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较,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突出特点?它所表现的新特点对我们有何启示?(8分)

(5)根据以上材料,概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6分)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兰炼一中(58中)地质灾害宣传月活动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兰炼一中(58中)地质灾害宣传月活动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兰炼一中(58中)地质灾害宣传月活动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748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