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艺术鉴赏》总结感想
《合唱艺术鉴赏》总结感想
时间好快,一个学期的合唱艺术鉴赏课即将结束。记得有一句话说:“改变同成长一样,它是缓慢的,悄悄积淀的,我们走的越来越远之后,回过头来才会发现,那些点点滴滴给了我们什么,我们又得到什么。”我想用这句话来形容我在这科上的收获再贴切不过了。以前我常常会想:什么样的艺术作品或形式是好的?怎样去欣赏艺术?我们身边有很多好的艺术作品或者形式,例如音乐、美术、舞蹈等等。这些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千古流传的世界名作,自然它们是一些很好的艺术作品。对于有些好的艺术作品,你会很想去欣赏它,因为这作品能够给你带来一些感觉,但是我却无法去欣赏他们,领悟到它们的美,所以我觉得并不是每个人对每件好的艺术作品都能够欣赏得了。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之前不知道某件艺术作品是世界名作,让他去看或者去听,他不一定见到每一个世界名作都能够感受到它是世界名作,也并不知道这作品好在哪里。
或者说,很多好的艺术作品,甚至是大多数好的艺术作品,并不是普通人能够欣赏得了的吧。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了解,我对合唱的要素方面还是有所了解的,但是我却没有被她们歌声所打动,也就是说,我没有真正欣赏得了她们的合唱艺术。为什么会这样?我想一方面是我对合唱这种艺术形式不大感兴趣,另一方面是她们唱的歌曲也都不是我喜欢的歌曲。我觉得能够让一个人欣赏的作品,一方面,它应该是一件好的作品,另一方面,它的风格等能够被这个人喜欢和认同。
有人说,一件好的艺术作品应该是具有创新性的作品,也有人说,一件好的艺术作品应该是具有思想性的作品。我觉得,一件好的艺术作品,应该是能够让部分人看到或者听到它的时候,内心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甚至共鸣的作品。
所以个人觉得作为一首合唱歌曲就需要可以引起大家共鸣的元素。就像《黄河大合唱》,给了我很大的感触。听了《黄河大合唱》,我觉得每一个华夏儿女都会心潮澎湃,热血沸腾!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永远压不跨打不倒的象征。重听《黄河大合唱》,更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在困境中怒吼的力量。我不由得联想到中华民族精神。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灿烂文明的国家,我们伟大的民族是一个不屈不挠、历经磨难而自强不息的民族。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不甘忍受耻辱,前赴后继,用血肉长城驱逐了侵略者,谱写了一曲曲悲壮的战歌。
以上也只是我个人对合唱的看法,但是我相信也代表了部分人的看法。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更好的欣赏我们的合唱艺术,了解更多关于合唱的知识。
我觉得有人说作品包含思想,其实并不是作品本身包含思想,思想是来自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不同的人看到同样的一件作品所产生的感受是不同的,所以我觉得说一件作品包含着什么样的思想是不科学的说法,你觉得这作品包含着什么样的思想,而很可能另一个人则觉得这作品包含着另外一种思想。
并且,每个人在不同的心境下对同样一件艺术作品产生的情绪是不同的,例如对于一件作品你心情愉快的时候看它或者听它,可能觉得这件作品很普通,而当你心情压抑的时候,却觉得这件作品很能够打动你的心。另外,正是因为不同的人看到同样一件作品的感受不同,所以往往一件作品不可能被所有的人觉得好,只能是一部分人
扩展阅读:合唱队感想
合唱队感想
初练合唱,不少同学痛苦不堪,因为一个班级,嗓音可谓五花八门,音乐素质就更是参差不齐,且很多同学处于变声期,因此合唱的练习可谓困难重重。
关于开展中学合唱活动的几点感想
开展合唱活动可以启发人的丰富感情,使学生们在合唱艺术的熏陶下,接受美的教育,更有助于青少年美化心灵,扩大知识视野陶冶情操和身心健康发展,用歌声唤出青少年的自豪感、责任感,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合唱是音准、节奏、声音均要求协调统一的声乐艺术,因此在活动中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则需要长期的持之以恒的正确的进行合唱训练。
关键词:科学统一协调持之以恒
音乐是表现人们感情的艺术,合唱是音乐表演的一种常见形式,在音乐表演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的合唱艺术事业是在传统的、广泛的、群众性的歌咏活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运用合唱形式表达时代的强音和人民的心声、人民的需要、祖国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变迁,合唱艺术有了很大发展,对合唱团体的艺术要求也越来越高。首先合唱是一种集体的活动,它要求每个合唱队员必须有团体精神,必须有统一的排练要求,此外,在练习中所选用的练声曲或歌曲则必须顾及每一个队员的能力,在训练选曲中切忌好高骛远,应力求注意合唱训练中的基本要求协调和统一。基本要求达到了,其他问题便容易解决。如果基本要求没有达到,任何其他要求都不可能做到。
在教学实践中本人感受到,学校合唱活动是中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道德情操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开展合唱活动是十分必要,十分有益的。首先从一定意义上讲,美育是德育的深化和丰富,德育晓之以理,美育动之以情,在教育中,众所周知:有感情的人好教育,没感情的人难教育。而合唱活动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仅可以启发人的丰富感情,使学生们在合唱艺术熏陶下,接受美的教育,更有助于青少年美化心灵,扩大知识视野陶冶情操和身心健康发展,用歌声唤出青少年的自豪感、责任感,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合唱是音准、节奏、声音均要求协调统一的声乐艺术。而由于人的生理上的差别,年龄、性别不同,声带结构和共鸣情况不一样。在唱相同音高时会有某些人感到不适应,而处在变声期的中学生,由于声音的不稳定,在开始接触合唱时,常会出现声部之间互相干扰、跑调、比音量、声音偏高、赶节奏等不协调现象。弄得教师往往白白辛苦而达不到目的“事倍功半”。因此,在训练合唱时,必须先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用科学、统一、优美的音色正确演唱合唱练习,这是合唱教学的先决条件。本人在合唱教学中是这样操作的:
1.首先要改变那种只会用脖子拼命喊唱的习惯,指导学生用科学的方式演唱,具体做法:让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小腹,松开喉咙,利用哼鸣,轻声歌唱。
2.练习母音“O”。让学生找含着一口水的感觉,用打哈欠的感觉轻声歌唱:5432|1---||O
要求唱的连贯、流畅。这样的练习目的是在唱歌词时,有正确的吐字基础。发声的练习是为表达作品内容创造条件。在开始练习时,需要针对作品内容和情绪,选取适当有效的练声曲。但随着技巧的巩固程度,就一定要逐步摆脱重发声的要求,并使发声的正确要求变为表达作品内容的工具和手段。
3.求均衡、统一,去突出。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和纪律观念。让学生明确在合唱时,只要一个人用不同发声位置和方法歌唱,就会“突出”。合唱时要让学生明白合唱是集体努力的结果,不能有个人自由发挥的余地。合唱队员的一举一动都必须按照指挥的指令去做,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合唱的和谐统一。
4.每一位合唱队员,包括合唱指挥都必须掌握好歌曲的要求,不因一味追求音量而大喊大叫,不因为情绪高涨而随意的改变歌曲速度、随意突显个人的声音。要谨记合唱的要求与原则,顾全大局,力求歌唱中在运用假声的基础上慢慢加入真声的成分,达到真假混合,完整、优美、协调、均衡的表现歌曲。这样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训练,演唱时音色自然统一,声音也会变得更加圆润完美。
其实在合唱中除了有和谐统一的声音,有一流的集体观念,高要求的合唱还要求有良好的听觉和视唱能力。合唱不同于重唱和齐唱,它讲究声音整体的融合性和各声部对音色、音响、力度等要求的严格性、均衡性、协调性,所以在合唱训练中,还应该培养学生音乐的耳朵,提高合唱听觉能力。作品表现的好与不好首先是依靠内在听觉来分辨的,没有好的内在听觉就无从要求好的外在表现。因此指挥及合唱队员,应对提高自己良好的内在听觉进行不断的努力,切不可满足和停留在合唱队员已具有了一定的灵敏,其实这都是合唱队员最基本而且不可少的能力。特别对指挥来说,更加需要先行一步,才能对合唱队员提出要求。在平时的合唱训练中,我常插入合唱的欣赏,一边向学生介绍分析各声部的旋律特点,一边要求学生细心聆听歌曲各声部的音高和旋律。这可以使学生更快进入合唱状态,更快掌握自己声部的音响。此外,还应在训练中安排一定量的视唱练耳训练,加强声部与声部之间的音程或和弦的训练,在平时的基础教学中我会通过多声部练声曲进行合唱基础训练:5|1|3||3|5|1||1|3|5||O
到了声乐作品的演唱训练时,特别是在教学生学唱新的合唱曲时,我会让学生用闭口哼唱的方法练唱(这样有利于让学生听清楚自己的声音与其他声部的声音,体会音与音之间
的和声效果)如在排练《八月桂花遍地开》这首二声部歌曲时,由于此曲强调音准的准确性较高,而且在第四十一小节到五十二小节中出现的衬腔部分比较难掌握。因此在教唱前,我先让学生自己去细心聆听范唱,细心去分析,使学生对此曲有个初步的印象,明确演唱顺序和方法,以及各声部(特别是衬腔部分)的旋律特点。然后将学生分为三部分,进行轻声练唱,要求各声部必须熟练掌握自己声部的音,并注意倾听自己与其他声部的音结合时两者间的声音效果和乐感。这样从多方面训练学生的听觉和视唱能力,将使整个合唱队伍的表演更统一均衡。
此外,合唱活动中,还可以根据合唱队的水平,选用不同题材、不同体裁、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各类中外合唱曲,这样可以更好的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更好的感受歌曲的艺术形象,从而更好的提高歌曲的表现能力,如通过有计划选择地教唱,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可以使学生了解历史,正确认识社会,从美好的歌声中进行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总之,合唱活动使学生进入了艺术的殿堂,领会了艺术的真善美,提高了音乐欣赏与表演水平,培养了高尚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是一种不受条件限制且易于开展的艺术活动。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合唱艺术鉴赏》总结感想》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合唱艺术鉴赏》总结感想: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