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年技能大赛总结
201*年技能大赛总结
经过二十多天的忙碌,一年一度的全省技能大赛又已落下帷幕。回想这二十多天的时间,辅导老师不可谓不忙碌,参赛学生不可谓没有付出,但是比赛的成绩停滞不前,让我也深感忧虑,究其原因,现总结如下:
1.在本届大赛中,由于事先准备不足,一开始就遇到了参赛学生难选和大赛准备时间不足的问题。
首先,本次比赛从准备到参加比赛只有20天左右的时
间,时间较仓促,相对于训练项目时间较紧
其次,和举办方、CAXA公司联系较少,一些内幕消息知道的不及时(如山东工业技师院的培训时间安排),使学生没有能够熟悉机床和软件,对比赛用机床的电机功率和最大行程等数据不是很了解,而且在数控系统上也遇到一些问题。
2.通过这次比赛也让我感觉到,在大赛中没有经验可言,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才是取胜之道,特别是数控技术类专业,更好的方法,更好的技术,更新的软件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地更新。
在本次大赛的训练中,我们的大部分技术数据都是参考一些教材和网站,这种闭门造车式的练习方式,不能借鉴一些其他学校的成功大赛经验,使我们本身不知道和其他参赛学校的差距有多少。我们的学生在进步,而其他学校的学生也在进步,自己前进一小步,别人前进一大步,那就是说明自己在退步。3.在大赛中参赛选手的心理素质和大赛经验不足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因素。如对一些在大赛中遇到的问题处理上,表达不够清晰,造成对机床和软件的操作失误,并且在比赛过程中,没有很好的处理加工时间和工艺技术的安排,导致没有完成加工。
针对比赛成绩停滞不前。这已经使我感到要引以为戒,面对差距找不足,面对问题找办法,切实把学生培训工作放到突出位置,采取有效措施,抓出实效,组织并提供一些和其他学校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在以后的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面对种种大赛问题,对自己以后的大赛训练及准备工作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一、明确训练的目的和要求及相关的基础知识1、明确训练的目的和要求
训练开始前必须使学生明确训练的目的和要求,明确掌握该项技能的重要作用。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技能训练产生高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训练的过程经常处于意识的控制之下。这样层层目标控制,学生训练时就会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有助于训练效果的提高。
2、提供相关的基础知识
每一项新技能的掌握都是以过去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为依托,通过反复的训练在新旧技能的联系点上建立稳定的联系。所以有关方面的知识积累和正确的训练方法对技能形成作用重大。因而必须在对每个课题进行训练之前,首先讲解本课题需要的有关知识。
二、提供正确的训练方法
在注意教给学生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还要采用多种方式教给学生正确的训练方法。训练前,由老师边做示范边进行语言讲解(或直接观看技术能手的示范表演),使每个学生都获得训练的正确方法和实际动作的清晰印象。因为新的动作技能的学习是通过指导者的言语讲解或观察别人的动作示范,或以标志每一个局部动作的外部线索,试图“理解”任务及其要求。
三、指导学生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训练
1、训练要做到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先简单后复杂技能训练进程安排的依据是掌握技能的过程,是一个由易到难,由局部到整体的过程。新技能的形成依赖于旧有的经验。如果二者差距过大,便很难建立稳定的联系,不利于技能迅速地形成。所以,对于复杂的操作,首先应将其分解为简单动作环节,在逐步掌握后,再过渡到完整的技能。
2、注意训练速度与质量的掌控
训练初期是一个熟悉的过程,为保证练习活动的准确性,速度可适当要求慢些。在训练中后期,速度可适当加快。因为当技能训练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每一个动作系列已联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已巩固下来,并且能根据情况的变化,灵活、迅速而准确地完成动作,能自动地完成一个接一个的动作,几乎不需要有意识的控制。同时,在训练的初期,对学生一定要严格要求,坚持按科学的方法进行严格的训练,不允许为方便或偷懒而采用不正确的训练方法。因为错误动作一旦形成,纠正起来就非常困难。
3、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和多样化的训练手段
技能的形成和保持需要有足够的训练次数和时间。在安排训练时间次数时一方面要考虑有利于技能的巩固,另一方面要考虑避免练习疲劳引起的厌倦情绪导致兴趣下降。
4、注意练习与反馈的双重刺激
及时反馈,让学生了解每次训练的结果。因为只有当学习者从他们的动作或动作的结果中得到反馈时,它才能对学习起促进作用,所以在训练中,要经常采用检查、评讲、比赛等方式,对训练情况进行了解,并及时将结果反馈给学生,使学生了解自己训练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使正确运用不断强化,巩固;错误动作及时得到纠正,弱化。
开展全省技能竞赛不仅是展现参赛选手的技能水平的平台,还是提高实习指导教师技术水平的有效途径,是实习指导教师不断进取、大胆革新、勇于创新的展示平台。所以通过技能竞赛,教师本身在熟练掌握本专业、本工种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还要积极学习新知识,不断开阔视野,养成勤于动脑、敢于创新的习惯,做一些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
指导教师和参赛选手要共同努力钻研、苦练职业技能迎接新的技能大赛
丁学前201*年5月
扩展阅读:201*年技能大赛工作总结
201*年服装技能大赛工作总结
服装组田亮东
随着海南省技能大赛落下帷幕,201*年技能集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服装一年来以来围绕技能大赛所做的工作需要认真总结,积累经验,也为201*年技能集训,实施学校技能大赛的成绩质的飞跃,负重启航。
一、取得的成绩
省技能大赛:一等奖4个二等奖11个三等奖17个服装组项目:二等奖3个三等奖2个二、技能集训过程:
201*年10月25日专业部制订技能赛训练方案
201*年4月25日制订技能训练半年计划、选拔学生、召开技能训练动员大会。
201*年4月25日所有技能大赛项目开始比赛三、集训总结:
1.领导支持。今年的技能大赛集训得到校长和各科室大力支持,在实训场地安排、实训设备购置和实训材料保障都给予足够的支持。陈校长百忙之中多次亲自到集训场地,给和选手们鼓劲加油,点拔训练方法,耿校长到专业部来调研技能训练情况,作出训练布署,指导训练,解决训练中所遇到的困难,齐心协力,上下一心抓技能训练。
2.制订详细周密的训练计划。8月份每个参赛项目的教练员,根据09年技能大赛方案,制订100天训练计划,充分利用时间开展训练。
3.充分发挥团队作用。电子装配与调试项目,戴黄斌、郝丽娜、施娟娟相互配合,发挥各自的特长,专业部配合收集信息,准备每一次阶段考核的试卷。综合布线项目,黄罗辉、陆爱东、樊钊辰在南京、常州、南通集训期间相互配合,共同研究训练方法,在如何提高速度和质量方面下足了功夫。
4.全身心的投入。戴黄斌、何金等一大批教练员放弃的休息时间,来校指导训练,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已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在他们的中心可能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提高训练成绩,实现技能大赛成绩的突破,付出加巧干出成绩是一定的。电子装配与调试、单片机、机电一体化每个训练项目最少四个小时,戴黄斌中午在学校用餐,施娟娟把母亲接到学校负责烧饭煮菜,郝丽娜重新住到学校集体宿舍,朱春妹把小孩丢给了父母,他们已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和指导之中,顾海林、梅林林由于训练设备到校较晚,训练项目又是全新的,二位老师看了大量的参考资料,虚心向行业专家学习。企业网、园区网、动画制作、视频处理四个项目训练需要长时间操作电脑,会造成各种人身不适,花丽老师颈椎时常造成头昏失眠,但技能训练和学生指导没有应该有所放松,袁玉华老师、张灵健老师、何金老师把需要照顾的孩子丢给了父母,而自己一心扑在训练上,何金作为技能训练负责人,最早一个到,最晚一个离开,管理好集训队日常训练,陆永江老师、盛永健老师临近比赛更换比赛项目,服从大局,投入到新项目的训练之中,范银薇教师作为新教师,没有参赛经验,虚心学习;综合布线项目黄罗辉、陆爱东、樊钊辰三个老师由于学校没有很好的实训设备,需要外出训练,每次外出训练为了抢时间,争分夺秒,每天的训练时间超过12小时,而训练都是又脏又累的项目,教师没有退缩,大家齐心协力,争取好成绩。
5.科学训练。(1)研究竞赛方案,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案。(2)外聘行业专家。本次训练聘请了计算机厂的杨永新等三位专家来校指导单片机和电子装配与调试的训练。(3)外出训练提高训练效率。本次训练综合布线项目和视频后期处理分别去南京、常州、南通、如皋训练,学习训练方法和评分标准,短时间内提高了训练成绩。(4)创新方法。随着各地的训练成绩的不断上升,在训练方法上寻求突破成为取得好成绩的关键,今年综合布线项目在训练方法不断创新,自己探索一套训练方法,训练效果较好。
四、存在问题:
1.学生的整体水平不高,虽然层层选拔,但学生后劲不作,难于有成绩的突破。
2.教师的水平成为提高技能成绩的瓶颈,虽然教师都很努力,但离取得一等奖的水平有差距。
3.信息闭塞,关门训练,不了解外面的学校如何选拔人才,如何训练,训练内容。
4.专家引领不够,聘请一些具有技能赛指导经验的人员来校指导。
5.配套技能大赛的实训设备不够,虽然学校已添置了设备,但对照省技能大赛要求仍然有差距。
6.教师的积极性不够,学校在制度层面还没有具体的政策,教师有观望、畏惧心理。
7.实训材料的保障还不够,需要多渠道保障实训用材料的使用。8.具体项目中存在的问题,详见附件。五、下阶段工作思路:1.解读201*年江苏省技能大赛方案,组建技能训练提高班。(已完成),研讨训练方案,组班上课训练(已排定上课表)
2.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在训练中要求学生培养学生用“脑”和“心”训练,改变“笨”练和“盲”练。
3.指导教师在训练方法上下功夫,不断优化训练方法,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在“巧”字上突破,做到事半功倍。
4.加强指导教师自身的学生提高,名师出高徒,强将手下无弱兵,要求教师6个方面的提高,即技能水平、指导水平、信息搜集能力、训练管理、创新创优、团队协作的提高。
5.时间步骤:3月选拔组班,4月-5月基本技能训练,6月小项目训练,7月组织一次专业部技能比赛,确定学生的主训方法,8月暑假集训,9月-10月综合训练,11月强化训练,12月冲剌训练。
6.留下四位08级学生参与技能指导和技能训练。电子2人,企业网1人,综合布线1人。
7.聘请专家上课,计划聘请单片机项目、网站制作项目,目前学校在这二个项目上缺乏竞赛力,外聘专家有助于短期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水平。
8.今年8月,10月,12月聘请南通劳动局相关人员来校指导训练,抓重点。关门训练,井底之蛙已无法适应目前的江苏省南通市的技能大赛。
9.添置必要的实训设备。综合布线项目添置模拟实训墙和网络配线实训装置(20万)、企业网搭建添置锐捷防火墙和交换机(5万)、制冷与空调设备维修实训装置(8万)
五、本次大赛取得的几点收获和经验1.正确的目标是放飞成功的跑道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这句话以前对我们来说可能仅仅是一句广告词而已,没什么特别的感觉,通过这次大赛,却使我们有了不一样的体会。这次大赛的成功,首先取决于赛前我们制定
了拼搏与奋斗的目标。
知识欠缺可以通过工作经验的积累来弥补,但思想的欠缺不是只靠工作经验就可以的,必须经过我们不断思考,不断总结才行。理想和目标是一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这种源于内心的力量可以帮助人们克服或者战胜一些困难,从而走得更远。正如周总在赛前发给我们的短信中提到的那样“请你们记住我们的目标把目标深深的记入到我们的脑海里,让目标这块金砖敲开潜能的大门,让众多的潜能手出来帮忙,这些潜能手的力量是无穷的。”现在回想起来,正因为在每个阶段,我们都制定出了明确的奋斗目标,才使我们走到了现在的
高度。
2.立足岗位,积极进取是取得成功的内因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几位选手之所以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与他们平时的努力和磨砺是分不开的。正是他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常常看到自己的差距、不足,因而暗中努力,视差距为目标,视压力为动力,把奋斗、挑战、艰难当作一种磨练,在超越中寻找乐趣,正是他们能够立足岗位、积极进取、奉献自我,以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去面对每一天平凡的工作,在平常的工作中练就了一身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在今天的大赛中,坦然应对、从容驰骋。
3.高效的执行力是成功的关键
有了目标,而没有实施的行动和能力,那么再好的目标也只是水中之月。所以这次成功的关键还取决于我们这支团队高效的执行力。执行力,简单的说就是把想干的事干成功的能力。用心去做好每一件事和有效的沟通与协作,正是我们这个团队的获得高效的执行力的法宝。无论是组委会的领导还是选手与教练,对每个具体问题的处理,大家心中能充满了责任二字,有了责任心,精力就会集中投入到工作中,工作就会热心、用心、尽心,就会精益求精,就会积极主动地想办法、出主意、拿措施、抓落实,执行就会没有任何借口。在这几个月里,大家总是群策群力去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所有困难,团队里听大家常讲的一句话就是“办法总比困难多”。当然,团队高效的执行力还要得益于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及领导的及时指导和充分信任。在这次大赛的每个阶段,周总都会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亲自听取我们的汇报,并与我们一起进行分析总结,及时指出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公司领导们实事求是、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了团队
的每个成员,从而在无形中大大地增强了团队的执行力。
4.锻炼了队伍,树立了信心
通过这次大赛的历练,不但使选手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和技能,提高了工艺水平,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看到了同行一些先进的加工方法及较先进的工艺,开拓了思路,也使我们的选手和企
业树立了“我能行”的信心。
通过这次大赛的强化训练,选手们普遍反映在理论基础知识和“四新知识”方面得到了比较系统的补充和提高;铣工重点对高级工、技师及高级技师应掌握的工艺理论知识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讲解;加工中心操作工则比较系统学习了《全国第一届数控技能大赛点评》和《加工中心操作》两本理论教材。这次比赛的实操试题和赛前的模拟训练都是三件套、四件套的易变形组合件,加工过程中装夹难度大、测量困难,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对加工中出现工艺问题的讨论与分析,选手们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实践经验。同时,通过这次大赛的历练,选手们普遍增强了自信心,提高了临场发挥的应变能力,打造和锻炼
了我们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另外,通过这次大赛的选拔培训,发现了我们公司的工人队伍高技能人才的后备力量;在工厂中掀起了新一波学习技术和技能的热潮,对工人学习技术、钻研业务全面提升岗位技能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在企业内部营造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文化氛围,进一步推动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了公司的知名度
和竞争力。
一花独放不算秀,百花齐放才是春。单单靠几个选手的获奖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们企业工人整体技术水平不是很高的问题,但可以通过他们表率作用对其他的技术工人产生一个促进作用,提高他们的学习技术的热情。其实高技能的人才本身来自于普通的工人,只不过他们的技能比普通的工人高一点,一名普通技术工人只要经过自己的不断磨炼和学习,让他们在生产中不断的进行自我提高,最终也会成为高技能人才。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们企业工人的整体技术水
平。
)、赛后的几点思考
人力资源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如何发挥和创造人力资源的优势是企业发展的前提。从我公司实际情况看,随着我们公司破产改制的顺利进行,经济已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技能人才,对于我公司走出一条新型的产业道路,提高产品竞争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此我们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为高素质技
能人才的培养铺平道路。
一是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完善职业培训工作机制。要在企业中树立“人力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高技能人才是人力资源骨干力量”的观念。各级部门要把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关系企业经济发展的大事来抓,尽快制定全公司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并建立健全配套政策,以便在实际工作中,充分调动这高技能人才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技能优势,将他们的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为公司产品的创优增效服务,让他们的技能更多地惠泽于企
业。
二是要坚持统筹规划,充分发挥技工学校和人力资源部培训室的作用,合理利用技校的人才优势,对其注入适当的技改资金,以对一线工人展开行之有效的职业培训。严格实行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着力改善劳动力技能结构,提高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能人才的比重,尽快形成技能人才辈出的局面,以适应我公司经济和各
项事业发展的需要。
胡学新副校长(中)登台领奖
5月中旬,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开赛,我校50多名选手参加比赛。由于领导重视,组织严密,准备充分,在七大类10个单项比赛中,获得了6个一等奖、10个二等奖、13个三等奖,以及大赛团体一等奖和优秀组织奖的可喜成绩。一、收获和体会
1、通过参加技能竞赛,促进我校师生与兄弟学校之间的交流。大赛既是竞技盛会,也是中职学校师生交流的盛会。本次大赛共有21所学校参赛,学生选手307人,教师选手93人,候选裁判130余人。我校师生依托大赛的具体项目展开教学研讨与交流,加深了理解,拓展了思路,丰富了内涵。
2、通过竞赛,检验了我校教学水平,展现了我校教学水平,尤其是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坚持“三结合”:一是将技能竞赛与学习技能、岗位练兵紧密结合,将学、练、赛融为一体,以比赛为契机,提高参赛者技术技能以及指导教师团队的整体水平;二是将技能竞赛与推动技能第二课堂培训工作紧密结合;三是将市级技能竞赛与省级技能竞赛紧密结合。4、实习指导教师的水平决定着参赛选手的水平。增强师资力量,培养与引进“双师型”教师,加强实训指导教师的教研活动,是中职学校质量强校必要条件。因此,必须加强对实习指导教师的培训,积极为实践教学的学习和研究搭建平台。二、问题和差距1、选手的技能水平与操作速度需要进一步提高。从本次比赛情况来看,我们有的选手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完成任务,技能水平,特别是操作速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2、参赛选手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这次钳工项目工件太硬,企业网项目软件无法安装,在遇到此类问题时,选手不能及时想出办法解决问题,直接影响比赛进程,导致比赛成绩不理想。在今后的培训工作中我们必须加强学生应变能力的培养。3、没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做后盾,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应变能力,不可能成为技能高手。中职学生在校时间短,在今后的实习与培训过程中一定要认识到专业基础的重要性,正确处理好专业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二者之间的关系。三、打算及措施
1、建立大赛长效机制,理顺大赛工作程序。保障选手选拔的科学性、培训工作的长期性、选手培训的长效性、大赛指导教师的稳定性、课时申报的简化性、宣传报道的高效性、奖励兑现的及时性、分配方案的合理性、稳定选手的保障性等。
2、优化培训方案,建立统一培训模式。在大赛培训工作中,必须按照优化后的培训方案,统一模式,统一要求,统一步调,如期完成培训任务。保证整体项目培训的统一性,个别项目培训的灵活性,避免培训工作的随意性,实现培训工作的科学性。湖北十堰职业技术(集团)学校参赛领导小组
201*年5月25日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存在着人才、特别是技能人才的危机
目前,我公司存在设计、工艺、操作人员年轻化,工作经验不足,高技能人才总体数量不多,存在着后继力量薄弱的危机。从这次大赛的命题特点看,以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相互配合精度为主要目标,竞赛命题注重考核选手的工艺能力和产品质量意识,工件加工要素均来自实际生产中的典型产品特征。因此在考核重点、试题难度、工艺要求等方面都与实际生产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从比赛的选拔、比赛过程和考试结果分析来看,各单位工人的操作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单位由于平时加工产品比较单一,在拟定工艺方法、确定加工方案的能力方面略显不足,另外,尽管大多数选手在工件的外形上完成的都还不错,但恰恰在工艺能力、产品质量意识等环节上比较欠缺,加工精度和相互配合精度较差,反映出我们操作人员
目前的基本功普遍不够扎实。2)工人技术培训工作急待加强
目前公司的员工培训仍存在“重学历、轻技能”的问题。近几年,随着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换代,对技术工人和高技能人才需求量大大增加,技术工人的培养却远远不能满足企业需求。而我公司的员工培训由于长期经费不足,有限的一点经费主要于技术人员的学历继续教育和工人必须的上岗培训上。工人技术培训基本流于形式,切合岗位工人实际需要,、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培训很少,这种只使用、不
培养的做法严重挫伤了工人岗位成才的积极性。通过这次大赛与西航、西飞、成飞等兄弟厂家的接触,这些企业都建立了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等一系列以员工终生学习为目标,配合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培训保障体系。他们的选手都经过这一培训保障体系的系统培训,其选手的强化训练均是由相关的培训职能部门完成的;反观我公司的员工培训工作,曾经为公司发展所需技术工人培养做过积极贡献的技校、电大,由于多年来得不到公司在资金和技术上的有力支持,目前以处于一种风雨漂摇的境地;工厂近年来对技校的技术改造投入几乎为零,目前技校的实习设备多为五、六十年代工厂淘汰的旧设备,工厂目前这种乎略技校在工人技术培训中的有效职能,而去承袭过时的、师徒间口传心授式的工人培养模式的做法,无疑会给公司的工人技术培训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3)与强手间存在的差距
这次在赛的决赛中,我们还有幸接触了来自一航导弹设计院的的“鲁宏勋班组”的参赛队员及作为大赛评委的鲁宏勋本人,“鲁宏勋班组”是我们一航集团知名的顶尖技能班组,这次大赛,仅“鲁宏勋班组”就有10名选手分别参加了铣工和加工中心操作工最后阶段的决赛,并有5名选手进入了决赛的前六名,在两个工种的比赛中双双夺冠。鲁宏勋没有进过正规的大学,是一名从技校毕业的普通技术工人成长起来的数控加工领域的专家,201*年获得我国技术工人的最高荣誉“中华技能大奖”,他带的班可不一般,全班共29人,全是研究生毕业,其中1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位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4位全国技术能手,6位河南省技术能手,一共13位高级技师。看到这样一个优秀的高技能团队,不能不让我们肃然起敬。鲁宏勋不仅能操作车间里所有的数控铣床、加工中心,而且几乎还掌握了研究院全部数控机床的技术性能。正如他自已所说的那样:“会操作是起码标准,精通是应该达到的标准,创新才是最高标准。”“岗
位可以平凡,但人生绝对不能平淡”。
这一切让我们看到自己与同行之间所存在的巨大差距,特别是我们的加工中心操作工,由于没有受过正规的手工编程训练,平时又忙于生产任务的完成,很少有机会接触其它的操作系统和数控设备,工厂内部缺少同行间切磋探讨的条件和氛围,所以存在掌握的操作系
统少、相关知识不系统、应试应变能力较差等问题。
三是应充分利用企业内部那些素质高、经验丰富的各类技术人员,努力在企业内部培养一支从事职工培训的双师型(工程师、讲师)教师、教练队伍。让哪些了解我们企业内部文化、深谙我们企业内部职工培训需求、具备相关领域丰富的专业知识或操作技能、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职业素养的优秀人才在公司的员工培训中发挥他们的作用,为我公司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作好最基础的工作。四是要加强宣传引导,在全公司营造重视职业培训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在落实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技能人才激励政策的同时,要通过各种媒体大力宣传技能人才在公司经济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在全公司树立起尊重、崇尚和争做优秀技能人才
的良好风尚,营造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良好企业氛围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201*年技能大赛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201*年技能大赛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