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报告体会 > 心得体会 > 胡佳兰外出学习心得

胡佳兰外出学习心得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23:04:15 | 移动端:胡佳兰外出学习心得

胡佳兰外出学习心得

首届修订下的新课标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建设暨全

国教育名家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汇报

万善小学:胡佳兰

201*年为什么重新修订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201*年6月8日,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并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启动了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教育当然也要改革,所以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时至201*年,历时9年,新课程标准修订完成并颁布实施。

修订后的小学语文学课程标准有什么变化?有什么亮点?“桂雨纷飞告秋来,学府庭前话课改。”瑟瑟的秋风,时时送来阵阵的桂香,我们几姐妹刚走出教学楼,漫步在川北医学院的林荫道上。此时,大家心潮澎湃、感慨不已,因为刚刚聆听了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吴忠豪老师的报告会,领略了全国教坛新秀络正位老师和罗才军老师执教的风采,大家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做“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其精彩之处,自不待言。

现在,我就此次听的两堂语文课向大家作一个汇报。9月22日上午,观摩了骆正位老师的四年级《触摸春天》一课。骆正位,安徽省“教坛新星”,安徽省特级教师,芜湖市骨干教师。

一直以来,我总以为公开课是反复“磨”出来的,是要花心血做起来的,有过多的表演和做作的成分,就像舞台上的节目,只可观赏很难模仿,也总是认为公开课与常态课是两回事,出现了听管听,上管上,听课时感动,想想冲动,回到学校仔细一想根本没法动的尴尬局面也就不足为奇。这次骆老师的课,让我眼前一亮,给了我新的认识:

简约,但不简单

本节课是第一课时,骆老师教学目标定位简约准确,点拨引导,自然到位,天衣无缝。他在指名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时,根据自然段和学生的学情,或拎出难写的字,板书生字;或发现多音字,读准字音;或找出难读的长句子,读对断句;或抓住关键性的词语,理解的其意。比如:在学生读完第三自然段后,这段共有“径畅磕”三个生字,他只抓住最难写的“磕”让学生书空与老师一同在黑板上板书;而在读完第六自然段时,让学生通过画的方式弄清“弧线”和“曲线”的意思。这样的教学真正体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教序思想,让课变得这样真实、扎实、生动、有效,学生语感在一点一点地成长,素养在一点一点地丰厚。

自然,彰显真实

常态课不一定非得用大量的心血去挖空心思,准备精美的图片,华丽的过渡语。只有你心中有书,心中有学生,触摸到学生心灵,照样能够演绎出同样的精彩。骆老师的课堂教学准备很朴实自然,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和两张图,如此简单,少了几分华丽,多了一

份自然,多了一份真实。他开课时出示了第一张幻灯片,上面写着“绿地小径桃花月季露珠蝴蝶花繁叶茂”,让学生说说你喜欢那个词,为什么?交流后,老师用富有情感的语言,描述了一个生意盎然的美好春天。这时老师又问:如果你是一个双目失明的盲人还能看到这样的美景吗?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接着,老师动情地说:现在就有这样一位双目失明的女孩,她叫安静。你想走进她吗?这样的设计没有奇妙的影像,没有夸张的演示,只有平实的语言。在短短的时间里,学生的内心情感经历了由喜到悲,由自己推想他人的跌宕历程。这样的体验怎能不唤起学生对安静莫大的同情呢?怎能不激起学生学习文本的巨大渴望呢?这样的课怎能不引生入胜呢?

细节,生辉课堂

标点符号,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常常成为人们遗忘的角落。其实,标点符号是作者表情达意不可或缺的部分,甚至是重要的部分。准确恰当的标点,不仅能为文章增光添彩,还能意味深长,突显文字的文学味道,更让读者回味无穷。因此,标点符号更是学生语言文字训练的一个点,骆老师更是抓住了第一自然段“邻居的小孩安静,是个盲童。”中的逗号,让学生反复阅读,让学生明白,这个豆号,强调的是安静是个盲童,同时为下文奇迹的出现做下的铺垫,学生不但读出停顿,读出感受,也读出文学味来。

过程,体味语文

正如骆老师自己所说,目标务实求真。从读准生字,指导写字,到读出感情,再到走近安静,走进春天,教学在充满和谐的氛围中展

开,师生平等,其乐共融。整个课堂弥漫着一种其乐融融的氛围,在其乐融融的师生关系中,老师教得神采飞扬,学生学得兴致高涨,师生双方都全身心投入。也正如骆老师对“感动了”和“感动着”、“没有自卑心”和“没有自尊心”的解读,无不体现出专家的教育智慧,让旁观者感觉是如沐春风,真正体会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

歌一曲,唱翻全场

如果说,语文课上骆正位语言,感动的是我的心灵,那么骆正位老师的歌,触动的便是我的灵魂。在这节语文课结束的时候,没想到全场的学生对这堂课却表现得如此意尤味尽、而不肯离去,于是骆老师笑着说:“同学们,再见!,孩子们齐声回答:”“不,不再见!,骆老”师只好许下了送大家一首好歌的心愿,以表难舍之情。接下来,骆正位老师现场高歌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那声音感心动耳、荡气回肠,顿时,全场掌声雷动,无一不称绝。难怪有人说:“音乐是语言的灵魂!”我不禁感叹:一个懂语言的人,会更懂音乐!

下午,听了淅江省骨干教师罗才军老师的《少年闰土》一课。罗才军,浙江上虞人,201*年获浙江省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201*年相继获首届华东六省一市教学观摩活动一等奖,全国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特等奖。

对这堂课我欣赏他三点:引读,毫无痕迹。

背诵是语文课堂上一项重要的任务,但我常常把这项任务放在课后,学生自主背诵。罗老师却能将需背诵的这一段找到多个支点,依

次朗读。最有新意的是他能将艺术溶于课堂,以说评书的方式读课文,更可贵的是,在大多数学生没体会到运用评书读法该怎么读时,罗老师多重点、多要求的引读,做到次次的有的放矢,在一次次的读诵中完成了背诵任务。

点拨,注重启发

本堂课,罗老师的讲解不多,但每一次的点拨在节骨眼上。如:“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有点懂,但又说不明白,这正是,需要教师点拨。老师在让学生充分地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三个问题:他不满意的是什么?遗憾的是什么?向往的是什么?学生逐一解答这三个问题后,对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明白了。

写作手法,巧点妙引

对人物外貌描写的处理。罗老师能运用丰子恺对人物的绘画比鲁迅的写作,让闰土这个孩子的形象呼之欲出,很巧妙。最关键的是,在这一点上他对孩子的写作有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总之,此次南充之行让我对语文教学有着更深刻的感悟:

1、教师本身要形成自己的风格,一开始是模仿别人,但这种模仿只是为了更快的找出自己的风格,把课堂变成真正的讲堂。

2、语文教学要重视对文本的解读,教学目标要制定的合理有效,3、阅读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方法,要给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语文课中潜移默化的传输这样的信息。

同时,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也更深刻地看

到了自己的不足,要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我要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励其志,毕其身,倾其心,尽其力,不懈探索,完善自己。201*年10月25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胡佳兰外出学习心得》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胡佳兰外出学习心得: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胡佳兰外出学习心得》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750254.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