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校贫困大学生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在校贫困大学生状况的调查报告
随着高等教育学校的不断扩招和收费制度改革的全面实施,高校中贫困大学生的比例逐年上升。由于经济上的拮据,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不仅受到了影响,而且面临的心理压力比其他学生要大得多,有些极易转化为心理上的问题。因此,我以重庆理工大学09级材控专业四班为调查对象,采用访谈的方式进行了深入调查,调查时间为201*年2月20日至201*年9月23日,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人际交往,奋斗目标,压力状况,自我认识等方面。调查目的是为了更深入的了解现在高校贫困学生的生活现状,进而给予他们提供更切实有效的帮助。调查内容及结果:
一、贫困生主要来自相对落后的农村。
在被调查的该班级中,总人数为38人,贫困生(向学生处递交特困生申请的学生)人数为7人,占了班级总人数的18.4%,其中来自农村的占了6名,所占比例高达86%。由此可见,地区性的差异和城乡贫富差异在尤为突显。例如,其中戴某同学来自重庆的一个农村,其父母均为农民,家庭经济来源主要依靠不足5亩地的产出,年收入不足3600元,另外还有一个弟弟也在读高中,经济压力十分沉重,像该同学的这种情况在从农村来的贫困生中具有很大的普遍性。二、贫困学生在生活方面比较节俭,消费的主要目的是为解决基本生活需要。
在调查中发现,其中四名贫困生的月生活费在500元以下,再除去生活中必需的一些开支,(如电话费约50元/月,水电费约10元/月,上网费50元/月,日用品费20元/月,偶尔添加衣物平均费用约30元/月,应对突发性事情的准备费用约50元/月),剩下的用于每天的伙食费不足十元钱,所以大部分贫困学生平时都很少吃荤菜,与普通学生的伙食费相比相差近一倍,如果遇到生病之类的意外事情,则很难保证最基本的生活要求,其中一名同学讲到她平时在寝室收集空的矿泉水瓶子,攒下的一点钱有时还能应付一下这样的突发事情,这也充分体现了贫困学生艰苦的生活状况。在被问到"您的消费主要用于哪些方面"这一问题时5名(高达71%)同学回答是解决基本生活需要。在回答"学费来源"这一问题时,有7名同学是通过贷款或是父母借债筹集,由此可见,贫困学生背负着相当重的经济债务负担。三,贫困学生中在学习方面反映出较严重的两极分化。
绝大部分的贫困学生都具有很强的积极进取精神,但有少部分的贫困学生由于过为沉重的生活压力和精神压力,而导致无心学习,荒废了学业。另外贫困学生对成功具有较高的期望。调查数据显示,在获奖层次中,一,二等奖学金获得者中大多数十贫困学生,可见大部分贫困学生的成绩在各自班级都是较优秀的而且都很有进取心。在调查中问到"您在业余时间主要干什么"这一问题时,5名同学回答是自习和打球,两名同学回答是在图书馆看书,可见,绝大部分贫困学生都是比较勤奋刻苦的。正是因为他们的贫困现状使他们对成功产生了强烈的渴望,急切希望摆脱现在的贫困的生活局面,但是也有的少数贫困生由于生活精神等各方面的压力,使他们产生了很严重的自卑心理,对现实表现出逃避的态度,如,何某同学来自重庆一个偏远的郊县,家庭经济情况很不好,由于害怕被别人看不起而越来越自我封闭,并且经常不听课导致在期末考试中有三门没有通过。由此可见,贫困生在心理上反映出来的"贫困"更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
四、大部分贫困学生都具有非常强的自立意识和很强的忧患意识,但是人际交往能力不足。
在回答"您是否正在或曾经从事勤工俭学等实践活动"这一问题时,6名同学回答是。他们表示从事勤工助学的目的主要是出于补贴学习和生活的费用,并且认为也是一种自我锻炼的机会。在回答"您的生活费来源"这一问题时,有6名同学表示部分是由勤工俭学获得,这均体现贫困生较强的自立,自主意识。调查发现有4名同学表示现在主要交往的朋友以高中的好朋友为主,这体现了交际能力的不足和缺陷。压力大和自卑心理是造成贫困生人际交往困难的主要原因,而这恰恰又是贫困所带来的直接负面效应。调查结果分析:
1、加大贫困生专项奖学金的发放力度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贫困学生的现实生存状况不容乐观,因此学校应当对此引起重视,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勤工俭学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在更加健康的环境下顺利完成学业,在奖学金等具体奖励措施实施过程中,应优先考虑贫困生,尤其是农民子女。加大贫困生专项奖学金的发放力度,适当扩大贫困生受益面,减轻他们的精神压力。2、营造校园健康消费环境在当前大学校园里,高消费被视为一种时尚,贫富学生之间的消费有着巨大的差异,这不仅仅体现在吃穿好坏的区别上。学校的风气也受到了这"时尚"风的负面影响,这给贫困学生造成了无形的精神压力,这也是造成他们自卑心理的一个诱发因素。因此学校应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一个重学术学识,轻奢华时尚的健康学术氛围。
扩展阅读:关于在校贫困大学生状况的调查报告
年级:专业:组员:指导教师:分组:
成绩:
关于在校贫困大学生状况的调查报告
随着高等教育学校的不断扩招和收费制度改革的全面实施,高校中贫困大学生的比例逐年上升。由于经济上的拮据,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不仅受到了影响,而且面临的心理压力比其他学生要大得多,有些极易转化为心理上的问题。因此,我以福建信息职业学校土建1215班为调查对象,采用访谈的方式进行了深入调查,调查时间为201*年11月2日至201*年11月7日,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人际交往,奋斗目标,压力状况,自我认识等方面。调查目的是为了更深入的了解现在高校贫困学生的生活现状,进而给予他们提供更切实有效的帮助。调查内容及结果:
一、贫困生主要来自相对落后的农村。
在被调查的该班级中,总人数为55人,贫困生(向学生处递交特困生申请的学生)人数为9人,占了班级总人数的16.4%,其中来自农村的占了8名,所占比例高达86%。由此可见,地区性的差异和城乡贫富差异在尤为突显。例如,其中戴某同学来自宁德的一个农村,其父母均为农民,家庭经济来源主要依靠不足5亩地的产出,年收入不足3600元,另外还有一个弟弟也在读高中,经济压力十分沉重,像该同学的这种情况在从农村来的贫困生中具有很大的普遍性。二、贫困学生在生活方面比较节俭,消费的主要目的是为解决基本生活需要。
在调查中发现,其中四名贫困生的月生活费在500元以下,再除去生活中必需的一些开支,(如电话费约50元/月,水电费约10元/月,上网费50元/月,日用品费20元/月,偶尔添加衣物平均费用约30元/月,应对突发性事情的准备费用约50元/月),剩下的用于每天的伙食费不足十元钱,所以大部分贫困学生平时都很少吃荤菜,与普通学生的伙食费相比相差近一倍,如果遇到生病之类的意外事情,则很难保证最基本的生活要求,其中一名同学讲到她平时在寝室收集空的矿泉水瓶子,攒下的一点钱有时还能应付一下这样的突发事情,这也充分体现了贫困学生艰苦的生活状况。在被问到"您的消费主要用于哪些方面"这一问题时5名(高达71%)同学回答是解决基本生活需要。在回答"学费来源"这一问题时,有7名同学是通过贷款或是父母借债筹集,由此可见,贫困学生背负着相当重的经济债务负担。三,贫困学生中在学习方面反映出较严重的两极分化。
绝大部分的贫困学生都具有很强的积极进取精神,但有少部分的贫困学生由于过为沉重的生活压力和精神压力,而导致无心学习,荒废了学业。另外贫困学生对成功具有较高的期望。调查数据显示,在获奖层次中,一,二等奖学金获得者中大多数十贫困学生,可见大部分贫困学生的成绩在各自班级都是较优秀的而且都很有进取心。在调查中问到"您在业余时间主要干什么"这一问题时,5名同学回答是自习和打球,两名同学回答是在图书馆看书,可见,绝大部分贫困学生都是比较勤奋刻苦的。正是因为他们的贫困现状使他们对成功产生了强烈的渴望,急切希望摆脱现在的贫困的生活局面,但是也有的少数贫困生由于生活精神等各方面的压力,使他们产生了很严重的自卑心理,对现实表现出逃避的态度,如,何某同学来自重庆一个偏远的郊县,家庭经济情况很不好,由于害怕被别人看不起而越来越自我封闭,并且经常不听课导致在期末考试中有三门没有通过。由此可见,贫困生在心理上反映出来的"贫困"更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
四、大部分贫困学生都具有非常强的自立意识和很强的忧患意识,但是人际交往能力不足。
在回答"您是否正在或曾经从事勤工俭学等实践活动"这一问题时,6名同学回答是。他们表示从事勤工助学的目的主要是出于补贴学习和生活的费用,并且认为也是一种自我锻炼的机会。在回答"您的生活费来源"这一问题时,有6名同学表示部分是由勤工俭学获得,这均体现贫困生较强的自立,自主意识。调查发现有4名同学表示现在主要交往的朋友以高中的好朋友为主,这体现了交际能力的不足和缺陷。压力大和自卑心理是造成贫困生人际交往困难的主要原因,而这恰恰又是贫困所带来的直接负面效应。调查结果分析:
1、加大贫困生专项奖学金的发放力度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贫困学生的现实生存状况不容乐观,因此学校应当对此引起重视,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勤工俭学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在更加健康的环境下顺利完成学业,在奖学金等具体奖励措施实施过程中,应优先考虑贫困生,尤其是农民子女。加大贫困生专项奖学金的发放力度,适当扩大贫困生受益面,减轻他们的精神压力。2、营造校园健康消费环境
在当前大学校园里,高消费被视为一种时尚,贫富学生之间的消费有着巨大的差异,这不仅仅体现在吃穿好坏的区别上。学校的风气也受到了这"时尚"风的负面影响,这给贫困学生造成了无形的精神压力,这也是造成他们自卑心理的一个诱发因素。因此学校应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一个重学术学识,轻奢华时尚的健康学术氛围。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关于在校贫困大学生状况的调查报告》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关于在校贫困大学生状况的调查报告: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