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论我国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技术体系及特点

论我国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技术体系及特点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23:17:49 | 移动端:论我国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技术体系及特点

论我国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技术体系及特点

论我国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技术体系及特点

卢建康摘要:本文对我国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技术体系的特点进行研究,重点对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的内容,高速铁路轨道的内部几何尺寸定位精度,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的布网原则、坐标基准,“三网合一”的测量体系进行了体系的论述。提出了高速铁路测量平面控制网应在框架控制网(CPO)基础上分三级布设、高程控制网分二级布设的方法,平面坐标系统应采用边长投影变形值≤10mm/km的工程独立坐标系以及应按“三网合一”的原则进行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的观点。

关键词:高速铁路;精密测量;技术体系前言

我国的高速铁路工程测量技术体系是伴随着我国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工程的建设而逐步建立完善的。

201*年,中铁二院与西南交大合作在遂渝线开展了无砟道铁路工程测量技术的研究,并建立了遂渝无线无砟道综合试验段精密工程测量控制网。

201*年随着京津城际、武广、郑西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的全面开工建设,原有的铁路测量体系和技术标准已不能适应客运专线无砟轨道建设的形势,根据铁建设函【201*】1026号《关于编制201*年铁路工程建设标准计划的通知》的要求,在铁道部建设管理司和铁道部经济规划院主持下,由中铁二院主编完成了《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由铁道部于201*年10月16日发布实施。初步形成了我国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的技术标准体系。

201*年根据铁道部经济规划院《关于委托编制201*年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及标准设计的函》(经规计财函【201*】8号)的要求,由中铁二院主编,中铁一院、铁三院、中铁四院、中铁咨询院、中铁二局、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西南交通大学等单位参编,在现行《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的基层上,以近年来高速铁路工程测量科研成果为支撑,认真总结京津、武广、郑西、哈大、京泸、广深等高速铁路高速工程测量的实践经验,于201*年8月完成了《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定》(TB10601-201*)的编制,由铁道部于201*年12月1日发布实施。《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1*)的发布实施,形成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工程测量技术标准。

由于高速铁路行车速度高(250~350km/h),为了达到在高速行驶条件下,旅客列车的安全和舒适性,高速铁路轨道必须具有非常高的平顺性和精确的几何线性参数,精度要保持在毫米级的范围以内。要求高速铁路测量精度达到毫米级,传统的铁路工程测量技术已不能满足高速铁路建设的要求。高速铁路的测量方法、测量精度与传统的铁路工程测量完全不同。我们把适合高速铁路工程测量的技术称为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把高速铁路测量中的各级平面高程控制网称为高速铁路精密测量控制网,简称“精测网”。

2、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的内容和目的2.1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的内容

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控贯穿于高速铁路工程勘测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及运营维护测量全过程,包括以下内容:

(1)高速铁路平面高程控制测量;(2)线下工程施工测量;(3)轨道施工测量;(4)运营维护测量。

2.2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的目的

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的目的是通过建立各级平面高程控制网,在各级精密测量控制网的控制下,实现线下工程按设计线型准确施工和保证轨道铺设的精度能满足旅客列车高速、安全行驶。

高速铁路旅客列车行驶条件下,旅客列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要求:(1)线路严格按照设计的线型施工,即保持精确的几何线型参数;(2)轨道必须具有非常高的平顺性,精度要保持在毫米级的范围以内。为了满足上述要求,应根据线下工程和轨道铺设的精度要求设计高速铁路的各级平面高程控制网测量精度。

2.3高速铁路轨道铺设的精度要求

高速铁路轨道施工的定位精度决定着高速铁路的平顺性,高速铁路轨道铺设应满足轨道内部几何尺寸(轨道自身的几何尺寸)和外部几何尺寸(轨道与周围建筑物的相对尺寸)的精度要求。其中内部尺寸描述轨道的几何形状,外部几何尺寸体现轨道的空间位置和标高。

2.3.1轨道的内部几何尺寸

轨道内部几何尺寸体现出轨道的形状,根据轨道上相邻点的相对位置关系就可以确定,表现为轨道上各点的相对位置。轨道内部几何尺寸的各项规定是为了给列车的平稳运行提供一个平顺的轨道,即通常提到的平顺性。因此,除轨距和水平之外,还规定了轨道纵向高低和方向的参数,这些参数能保证轨道的实际形状是否与设计形状相符,轨道内部几何尺寸的测量也称之为轨道的相对定位。高速铁路轨道铺设内部几何尺寸精度标准如表1所示。

表1高速铁路轨道静态平顺度允许偏差序项目号1轨距允许偏差±1mm1/15002mm2轨向2mm/8α10mm/240α2mm3高低2mm/8α10mm/240α45水平扭曲(基长3m)2mm2mm检测方法相对于1435mm变化率弦长10m基线长48α基线长480α弦长10m基线长48α基线长480α----允许偏差±1mm1/15002mm2mm/5α10mm/150α2mm2mm/5α10mm/150α2mm2mm检测方法相对于1435mm变化率弦长10m基线长48α基线长480α弦长10m基线长48α基线长480α----无砟轨道有砟轨道注:表中α为轨枕/扣件间距

2.3.2轨道的外部几何尺寸

轨道的外部尺寸是轨道在空间三维坐标系中的坐标和高程,由轨道中线与周围相邻建筑物的关系来确定。轨道外部几何尺寸的测量也称之为轨道的绝对定位,轨道的绝对定位必须与路基、桥梁、隧道、站台等线下工程的空间位置坐标和高程相匹配协调。轨道的绝对定位精度要求如表2所示。

轨道的绝对定位精度必须满足轨道相对定位精度的要求,即轨道平顺性的要求。由此可见,高速铁路各级测量控制网测量精度应同时满足足线下工程施工和轨道工程施工的精度要求,即必须同时满足轨道绝对定位和相对定位的精度要求。

3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的特点

3.1高速铁路各级平面高程控制网精度应满足勘测设计、线下工程施工、轨道施工及运营养护的要求

表2高速铁路轨道轨面高程、轨道中线、线间距允许偏差序号项目一般路面1轨面高程与设计比较在建筑物上紧靠站台23轨道中线与设计中线线间距允许偏差(mm)+4-6+4010+100由于过去铁路建设的速度目标值较低,对轨道的线型和平顺性要求不高,传统的铁路工程测量在勘测、施工中没有要求建立一套适合勘测、施工、运营维护的完善的控制测量系统。控制网测量的精度指标主要是根据满足线下土建工程的施工控制要求而制定,轨道的铺设不是以控制网为基准按照设计的坐标定位,而是按照线下工程的施工现状采用相对定位进行铺设,这种铺轨方法由于测量误差的积累,往往造成轨道的几何参数与设计参数相差甚远。

3.2高速铁路精密测量控制网按分级布网的原则布设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平面控制网应在框架控制网(CPO)基础上分三级布设,第一级为基层平面控制网(CPI),主要为勘测、施工、运营维护提供坐标基准;第二级为线路平面控制网(CPⅡ),主要为勘测和施工提供控制基准;第三级为轨道控制网(CPⅢ),主要为轨道铺设和运营维护提供控制基准。三级平面控制网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

CPOCPⅠCPⅡCPⅢCPⅢCPⅠCPⅢCPⅡCPⅠ路基中线CPOCPⅠ图1高速铁路三级平面控制网示意图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高程控制网分二级布设,第一级线路水准基点控制网,为高速铁路工程勘测设计、施工提供高程基准;第二级轨道控制网(CPⅢ),为高速铁路轨道施工、维护提供高程基准。

高速铁路建立框架控制网CPO,是在总结京津城际铁路、郑西、武广、哈大、京泸、石武高速铁路平面控制测量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的。由于高速铁路线路长、地区跨越幅度大且平面控制网沿高速铁路呈带状布设,为了控制带状控制网的横向摆动,沿线必须每隔一段距离联测高等级的平面控制点。但是由于沿线国家的高级控制点之间的精度较低,基础平面控制网CPI经国家点约束后使高精度的CPI控制网发生扭曲,大大降低了CPI控制点间的相对精度,个别地段经国家点约束后的CPI控制点间甚至不能满足1/180000的要求。在测量中不得不采用一个点和一个方向的约束方式进行CPI控制网平差,但这种平差方式给CPI控制网复测带来不便。为此在京津城际铁路、哈大、京沪、石武高速铁路平面控制测量中首先采用GPS精密定位测量方法建立高精度的框架控制网CP0,作为高速铁路平面控制测量的起算基准,不仅提高了CPI控制网的精度,也为平面控制网复测提供了基准。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平面控制网应在框架控制网(CPO)基础上分三级布设,是因为测量控制网的精度在满足线下工程施工控制网测量要求的同时必须满足轨道铺设的精度要求,使轨道的几何参数与设计的目标位置之间的偏差保持在最小。而轨道的铺设施工和线下工程路基、桥梁、隧道、站台等工程的施工放样是通过由各级平面高程控制网组成的测量系统来实现的,为了保证轨道与线下工程路基、桥梁、隧道、站台的空间位置坐标、高程相匹配协调。必须按分级控制的原则建立高速铁路测量控制网。

3.3高速铁路工程测量平面坐标系统应采用边长投影变形值≤10mm/km的工程独立坐标系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精度要求高,施工中要求由坐标反算的边长值与现场实测值应一致,即所谓的尺度统一。由于地球是个椭球曲面,地面上的测量数据需投影到施工面上,由曲面的几何图形在投影到平面时,不可避免会产生变形。采用国家3°带投影的坐标系统,在投影带边缘的边长投影变形值达到340mm/km,这时无砟轨道的施工是很不利的,对工程施工的影响呈系统性。从理论上来说,边长投影变形值越小越有利。德国高速铁路采用MKS定义的特殊技术平面坐标系统。MKS可根据需要把地球表面正形投影到设计和计算平面上,发生的(不可避免的)长度变形限定在10mm/km的数量级上,即投影变形误差控制在1/100000以内。在京津城际高速铁路工程测量中,平面坐标系统投影变形值按1/100000控制。根据武广线、郑西线无砟轨道CPⅢ控制网的测量实践表明,在满足边长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大于10mm/km的条件下,线下工程施工时,可不进行边长投影改正直接利用坐标反算距离进行施工放线,CPⅢ观测距离不需进行投影改化进行平差计算就可以满足CPⅢ控制网的精度要求。

3.4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三网合一”的测量体系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的平面、高程控制网,按施测阶段、施测目的及功能不同分为了勘测控制网、施工控制网、运营维护控制网。我们把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这三个阶段的控制网,简称“三网”

勘测控制网包括:CPⅠ控制网、CPⅡ控制网、二等水准基点控制网。

施工控制网包括:CPⅠ控制网、CPⅡ控制网、水准基点控制网、CPⅢ控制网。运营控制网包括:CPⅡ控制网、水准基点控制网、CPⅢ控制网、加密维护基标为保证控制网的测量成果质量满足高速铁路勘测、施工、运营维护三个阶段测量的要求,适应高速铁路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的需要,三阶段的平面、高程控制测量必须采用统一的基准。即勘测控制网、施工控制网、运营维护控制网均采用CPⅠ为基础平面控制网,以二等水准基点网为基础高程控制网。简称为“三网合一”。“三网合一”的内容和要求如下:3.4.1勘测控制网、施工控制网、运营维护控制网坐标高程系统的统一在高速铁路的勘测设计、线下施工、轨道施工及运营维护的各阶段均采用坐标定位控制。因此必须保证三网的坐标高程系统的统一,才能使高速铁路发勘测设计、线下施工、轨道施工即运营维护工作顺利进行。

如果勘测控制网与线下工程施工控制网坐标高程系统不统一,则无法按照设计的坐标高程施工,线位偏离设计位置,高程净空限界不足:

在武广、郑西客专建设中,由于原勘测控制网的精度和边长投影变形值不能满足无砟轨道施工测量的要求,后来按《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的要求建立了CPⅠ、CPⅡ平面控制网和二等水准高程应急网。采用了利用新旧网相结合使用的办法,即对满足精度的旧控制网仍用其施工;对不满足精度要求的旧控制网则采用CPⅠ、CPⅡ平面施工控制网与施工切线联测,分别更改每个曲线的设计进行施工,待线下工程竣工后再统一贯通测量进行铺轨设计的方法。由于工程已开工,新旧两套坐标在精度和尺度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只能通过单个曲线的坐标转换和线型拟合的方法来启用新网,给设计施工都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如果线下施工与轨道施工控制网坐标高程系统不统一,将会导致线下工程与轨道工程错开,无法按照设计的要求铺设轨道:

在遂渝线无砟轨道试验段建设中,由于线下工程勘测设计和施工均按照《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要求的测量精度施测,即平面坐标系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3°带投影,边长投影变形值大210mm/km,导致测量按初测导线1/6000的精度要求施测,施工时,除全长5km的龙凤隧道按C级GPS测量建立施工控制网外,其余地段采用勘测阶段施测的导线及水准点进行施工测量。铁道部决定在该段进行铺设无砟轨道试验时,线下工程已基本完成,为了保证无砟轨道的铺设安装,在该段线路上采用B级GPS和二等水准进行平面高程控制测量,平面坐标采用工程独立坐标,边长投影变形值≤3mm/km。高程系统采用与勘测高程系统一致的1985高程基准,以初测水准点BM19为起算基准形成二等水准闭合环。

施工单位在无砟轨道施工时,采用新建的B级GPS平面控制网和二等水准高程控制网进行施工。由于勘测阶段平面控制网精度与无砟轨道平面控制网精度和投影尺度不一致,致使按无砟轨道高精度平面控制网测量的线路中线和线下工程中线横向平面位置相差达到50cm。为了不废弃既有工程,施工单位不得不反复调整线路平面设计,最终将曲线偏角变更了17″,将线路横向平面位置误差调到路基段进行消化。使路基段的线路横向平面位置误差消化量最大达到70~80mm,这样才满足了无砟轨道试验段的铺设要求。由此可见,线下工程施工平面控制网精度相差太大,会给高速铁路轨道施工增加很多困难遂渝线无砟轨道试验段的速度目标值为200km/h,而且线路只有12.5km,有大量的路基段可以消化误差,调整起来比较容易。当速度目标值为250~350km/h时,线路均为桥隧相连,没有路基段消化误差,误差调整工作更困难。当误差调整消化不了时,就会造成局部工程报废。3.4.2勘测控制网、施工控制网、运营维护控制网起算基准的统一

高速铁路勘测控制网、施工控制网、运营维护控制网平面测量应以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为平面控制基准,高程测量应以二等水准基点为高程控制测量基准。

在京津城际铁路建设中,由于线下工程施工以勘测的四等水准控制网为基准,铺轨时以二等水准基点为高程控制测量基准。线下工程施工高程基准与轨道施工高程基准不一致,造成了部分墩台顶部施工报废重新施工的情况。

“三网合一”是高速铁路采用坐标进行线路的勘测设计、工程施工以及运营维护管理的前提。在“三网合一”基础上,线路及其附属建筑物的里程和坐标一一对应,每一个里程只有一个唯一的坐标(x、y、h),使施工和运营维护能够严格按照设计的线型进行施工和养护,保证高速铁路轨道的平顺性,同时也为工务管理信息化和构建数字化铁路创造了条件。“三网合一”是高速铁路工程测量技术体系的基础和核心。

4结束语

目前,我们通过引用、消化吸收、再创造,已掌握了高速铁路工程建设测量技术。《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已编制完成并颁布实施,形成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工程测量技术标准体系,并大规模地开展高速铁路建设。但是,随着我国多条高速铁路的相继竣工,大规模地投入运营。高速铁路的运营及养护维修测量将是一个迫切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而如何利用已有的CPⅢ控制网和铺轨基标快速完成高速铁路的运营和养护维修测量,目前还是一个空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同时应通过对京津城际铁路养护维修测量和郑西、武广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运营及养护维修测量的总结和开展科研,研究一套适合我国客运专线铁路轨道的运营维护测量保障体系,确保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行。

扩展阅读:高速铁路工程测量技术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技术

摘要

高速铁路的建设是现阶段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对传统测量方法进行了简单描述,总结了传统测量方式的缺点。同时,通过对《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技术要点的总结,从“三网合一”、分级布网、轨道控制网等方面分析了现代铁路工程测量技术,阐述了高速铁路工程测量技术体系较传统测量方法的进步,是我国高速铁路工程建设的技术基础和有力支撑。

关键字:高速铁路,工程测量,测量标准

Abstract

Theconstructionofhigh-speedrailwayisanimportanttaskofpresentstate.Inthispaper,thetraditionalmeasuringmethodhascarriedonthebriefdescription,summarizesthetraditionalmeasurementmethodsoffaults.Atthesametime,throughthemeasurementofthehighspeedrailwayengineering,theendofthemaintechnicalpointsfromthe"threenets",classificationandnet,orbitcontrolnetworkandotheraspectsanalyzesthemodernmeasuring

technologyofrailwayengineering,thispaperexpoundsthehigh-speedrailwayengineeringsurveytechnologysystemistheprogressofthetraditional

measurementmethod,isChina"shighspeedrailwayconstructiontechnologyfoundationandstrongsupport.

Keywords:highspeedrailway,engineeringsurveying,measuringstandard

1

目录

第一章引言..................................................................................................................1第二章我国的高速铁路工程测量技术体系..............................................................2第三章传统的铁路工程测量................................................33.1传统的铁路工程测量方法.................................................................................33.2传统的铁路工程测量方法的缺陷.....................................................................3第四章高速铁路精密测量体系..................................................................................54.1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的内容.........................................................................54.2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的目的.............................................................................54.3速铁路轨道铺设的精度要求.............................................................................54.3.1轨道的内部几何尺寸...................................................................................54.3.2轨道的外部几何尺寸...................................................................................64.4高速铁路精密测量体系的特点.........................................................................64.4.1“三网合一”的测量体系...........................................................................64.4.2建立框架控制网CP0...................................................................................64.4.3高速铁路平面控制网的分级布网...............................................................74.4.4CPⅢ自由测站边角交会网测量...................................................................74.5筑物变形监测.....................................................................................................8第五章结束语..............................................................................................................9参考文献......................................................................................................................10

2

第一章引言

交通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要部分,然而随着经济发展的加大,城市交通压力也开始增大。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为人们提供出行方便,高速铁路迅速的发展起来。高速铁路旅客列车行驶速度高(250350km/h),所以高铁的交通安全不容忽视。保证高速铁路安全的行驶,需要大量的前期工程投入,高新技术的加入是必不可少。

第二章我国的高速铁路工程测量技术体系

我国的高速铁路工程测量技术体系是伴随着我国铁路客运专线无砟轨道工程的建设而逐步建立和完善的。

201*年,铁道部决定在遂渝线开展无砟轨道综合试验后,在施工过程中就发现原有的测量控制网精度及控制网布设不能满足无砟轨道施工要求。为此,中铁二院与西南交通大学合作在遂渝线开展了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技术的研究,并建立了遂渝线无砟轨道综合试验段精密工程测量控制网。

201*年随着京津城际、武广、郑西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的全面开工建设,原有的铁路测量体系和技术标准已不能适应客运专线无砟轨道建设的要求。为了适应我国客运专线无砟轨道建设的形势,在铁道部建设管理司和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主持下,开始编制《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初步形成了我国高速铁路工程测量技术标准体系。

随着高速铁路建设大规模地展开,在《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特点和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开展了《高速铁路CPIII测量标准及软件研制》和《基于自由测站的高速铁路CPlII高程网测量及其标准的研究》,对京津、武广、郑西、京沪、哈大、合宁、合武、石太等高速铁路工程测量经验进行系统的总结,按照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原则,对《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进一步完善,编制完成了《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高速铁路工程测量技术标准。

2

第三章传统的铁路工程测量

3.1传统的铁路工程测量方法

传统的铁路工程是以线路中线控制桩作为铁路勘测设计和施工的坐标基准,其测量作业模式和流程为:初测定测线下工程施工测量铺轨测量。

(1)初测

平面控制测量一初测导线:坐标系统为1954北京坐标系;测角中误差12.5”(25”√n),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光电测距1/6000,钢尺丈量1/201*。高程控制测量一初测水准:高程系统为1956黄海高程/1985国家高程基准;测量精度:五等水准(30√£)。

(2)定测

以初测导线和初测水准点为基准,按初测导线的精度要求放出交点、直线控制桩、曲线控制桩(五大桩)。

(3)线下工程施工测量

平面测量以定测放出交点、直线控制桩、曲线控制桩(五大桩)作为线下工程施工测量的基准;高程测量以初测水准点为基准。

(4)铺轨测量

直线用经纬仪穿线法测量;曲线用弦线矢距法或偏角法进行铺轨控制。

3.2传统的铁路工程测量方法的缺陷

传统的铁路测量方法,在过去主要靠经纬仪、钢尺丈量测距的年代,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适合于普通速度铁路工程测量。但是在测量已广泛采用GPS、全站仪、电子水准仪新技术的今天,这一传统的铁路工程测量方法已不能适应我国现代化铁路建设的要求。它存在着以下的不足。

(1)平面坐标系投影差大。

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30带投影,投影带边缘边长投影变形值最大可达340mm/km,不利于GPS、RTK、全站仪等新技术采用坐标定位法进行勘测和施工放线。

(2)线路平面测量可重复性较差。

以线路中线控制桩作为铁路勘测设计和施工的坐标基准,没有采用逐级控制

3

的方法建立完整的平面高程控制网,线路施工控制仅靠定测放出交点、直线控制桩、曲线控制桩(五大桩)进行控制,当出现中线控制桩连续丢失后,就很难进行恢复;由于路基地段没有分级建立平面控制网,没有稳固的平面控制基准,施工后线路中线控制桩就被破坏,只是在路基工程施工期间根据中线控制桩设置护桩进行平面控制。无法使用统一的平面控制基准进行线下工程和轨道工程施工。

(3)测量精度低。

由于导线方位角测量精度要求较低,施工单位复测时,经常出现曲线偏角超限问题,施工单位只有以改变曲线要素的方法来进行施工。在普通速度条件下,不会影响行车安全和舒适度,但在高速行车条件下,就有可能影响行车安全和舒适度。

(4)轨道铺设精度难以满足设计线形和平顺度要求。

轨道的铺设不是以测量控制网为基准按照设计的坐标定位,而是按照线下工程的施工现状采用相对定位进行铺设,这种铺轨方法由于测量误差的积累,往往造成轨道的几何参数与设计参数相差甚远。在浙赣线提速改造时,采用定位进行铺轨就出现了圆曲线半径与设计半径相差太大、大半径长曲线变成了很多不同半径圆曲线的组合、曲线五大桩位置与设计位置相差太大、纵断面整坡变成了很多碎坡等问题。

4

第四章高速铁路精密测量体系

传统铁路测量方法采用定测中线控制桩作为联系铁路勘测设计与施工的线路平面测量控制基准,中线控制桩在线路竣工后已不复存在,铁路平面控制基准已经失去,因而在竣工和运营阶段的线路复测只能通过相对测量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只适合测量精度要求低的普速铁路测量。而高速铁路轨道必须具有非常精确的几何参数,使轨道的几何参数与设计的目标位置之间的偏差保持在最小,精度要保持在毫米级范围以内。仅仅依靠相对测量方法对线路进行维护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引入绝对测量系统,建立一套完整精密测量系统。

4.1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的内容

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贯穿于高速铁路工程勘测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及运营维护测量全过程,包括以下内容:

(1)高速铁路平面高程控制测量;(2)线下工程施工测量;(3)轨道施工测量;(4)运营维护测量。

4.2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的目的

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的目的是通过建立各级平面高程控制网,在各级精密测量控制网的控制下,实现线下工程按设计线型准确施工和保证轨道铺设的精度能满足旅客列车高速、安全行驶。为了达到在高速行驶条件下,旅客列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那么线路严格按照设计的线型施工,即保持精确的几何线性参数;轨道必须具有非常高的平顺性,精度要保持在毫米级的范围以内。

4.3速铁路轨道铺设的精度要求

高速铁路轨道施工的定位精度决定着高速铁路的平顺性,高速铁路轨道铺设应满足轨道内部几何尺寸(轨道自身的几何尺寸)和外部几何尺寸(轨道与周围建筑物的相对尺寸)的精度要求。其中内部尺寸描述轨道的几何形状,外部几何尺寸体现轨道的空间位置和标高。4.3.1轨道的内部几何尺寸

轨道内部几何尺寸体现出轨道的形状,根据轨道上相邻点的相对位置关系就

5

可以确定,表现为轨道上各点的相对位置。轨道内部几何尺寸的各项规定是为了给列车的平稳运行提供一个平顺的轨道,即通常提到的平顺性。因此,除轨距和水平之外,还规定了轨道纵向高低和方向的参数,这些参数能保证轨道有正确的形状。利用这些参数可以检查轨道的实际形状是否与设计形状相符,轨道内部几何尺寸的测量也称之为轨道的相对定位。4.3.2轨道的外部几何尺寸

轨道的外部几何尺寸是轨道在空间三维坐标系中的坐标和高程,由轨道中线与周围相邻建筑物的关系来确定。轨道外部几何尺寸的测量也称之为轨道的绝对定位,轨道的绝对定位必须与路基、桥梁、隧道、站台等线下工程的空间位置坐标和高程相匹配协调。轨道的绝对定位精度必须满足轨道相对定位精度的要求,即轨道平顺性的要求。由此可见,高速铁路各级测量控制网测量精度应同时满足线下工程施工和轨道工程施工的精度要求,即必须同时满足轨道绝对定位和相对定位的精度要求。

4.4高速铁路精密测量体系的特点

4.4.1“三网合一”的测量体系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的平面、高程控制网,按施测阶段、施测目的及功能不同分为:勘测控制网、施工控制网、运营维护控制网。我们把高速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的这三个阶段的测量控制网,简称“三网”。

勘测控制网包括:CPI控制网、CPⅡ控制网、二等水准基点控制网。施工控制网包括:CPI控制网、CPⅡ控制网、水准基点控制网、CPm控制网。

运营维护控制网包括:CPlI控制网、水准基点控制网、CPm控制网、加密维护基标。

为保证三阶段的测量控制网满足高速铁路勘测、施工、运营维护3个阶段测量的要求,在设计、施工和运营阶段构建和保持高速铁路轨道空间几何形位的一致性,满足高速铁路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的需要,3阶段的平面、高程控制测量必须采用统一的基准。即勘测控制网、施工控制网、运营维护控制网均采用CPI为基础平面控制网,以二等水准基点网为基础高程控制网。简称为“三网合一”。4.4.2建立框架控制网CP0

高速铁路建立框架控制网CP0,是在总结京津城际铁路,郑西、武广、哈大、

6

京沪、石武高速铁路平面控制测量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的。由于高速铁路线路长、地区跨越幅度大且平面控制网沿高速铁路呈带状布设。为了控制带状控制网的横向摆动,沿线必须每隔一定间距联测高等级的平面控制点,但是由于沿线国家高级控制点之间的兼容性差,基础平面控制网CPI经国家点约束后使高精度的cPI控制网发生扭曲,大大降低了CPI控制点间的相对精度,个别地段经国家点约束后的CPI控制点问甚至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的CPI控制点相对中误差≤1/80000。在测量中不得不采用一个点和一个方向的约束方式进行cPI控制网平差,但这种平差方式给CPI控制网复测带来不便。为此,在京津城际铁路、哈大、京沪、石武高速铁路平面控制测量首先采用GPS精密定位测量方法建立高精度的框架控制网CP0,作为高速铁路平面控制测量的起算基准,不仅提高了CPI控制网的精度,也为平面控制网复测提供了基准。4.4.3高速铁路平面控制网的分级布网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平面控制网应在框架控制网CP0基础上分三级布设,第一级为基础平面控制网CPI,主要为勘测、施工、运营维护提供坐标基准;第二级为线路平面控制网CPlI,主要为勘测和施工提供控制基准;第三级为轨道控制网CPⅢ,主要为轨道铺设和运营维护提供控制基准。三级平面控制网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

图1高速铁路三级平面控制网示意图

4.4.4CPⅢ自由测站边角交会网测量

CPIll为轨道控制网,是铺轨加密基标和轨道精调的基准,为了保证铺轨加密基标和轨道精调测量的精度,其点位间距以60m为宜。CPⅢ控制网应采用自由测站边角交会网进行构网测量,以CPI或CPII作为基准进行固定数据约束平差。CPⅢ自由测站边角交会网如图2所示,自由测站间距为120m左右,每个

7

CPⅢ控制点有3个自由测站点的距离、方向交会。CPⅢ自由测站边角交会网测量与常规导线网测量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1)点位分布均匀,有利于铺轨加密基标和轨道精调作业精度的控制;(2)网形均匀对称,图形强度高,每个CPIII控制点有3个方向交会,多余观测量多,有利于提高网的可靠性和测量精度;

(3)相邻点间相对精度高,兼容性好,能有效控制轨道的平顺性;(4)控制点采用强制对中标志,自由测站没有对中误差,消除了点位对中点误差对控制网精度的影响。

图2CPⅢ控制网示意图

4.5筑物变形监测

高速铁路线路长,路基、桥梁、涵洞、隧道工程量大,沿线复杂地质条件对工程建设影响大,线下构筑物变形是无砟轨道铁路的重要参数,一直贯穿于设计、施工、运营养护、维修各阶段。高速铁路构筑物的变形监测与控制是高速铁路建设成败和安全运营的关键,为使变形监测所获取的数据科学、可靠并连续,因此在《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中,专门作为一章对构筑物变形测量的监测网构网、测量精度、监测点的布设及测量方法进行了规范。这是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体系的一个特点。

8

第五章结束语

目前,我们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已掌握了高速铁路工程建设测量技术。《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已编制完成并颁布实施,形成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工程测量技术标准体系,并大规模地开展高速铁路建设。但是,随着我国多条高速铁路的相继竣工,大规模地投入运营。高速铁路的运营及养护维修测量将是一个迫切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而如何利用已有的CPIII控制网和铺轨基标快速完成高速铁路的运营及养护维修测量,目前还是一个空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同时应通过对京津城际铁路养护维修测量和郑西、武广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运营及养护维修测量的总结和开展科研,研究一套适合我国客运专线铁路轨道的运营维护测量技术,逐步完善高速铁路运营维护测量保障体系,确保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行。

9

参考文献

[1]徐万鹏.高速铁路精密测量基准的确定.铁道工程学报,201*(9):7-11.[2]刘华.从高速铁路工程测量标准看铁路工程测量技术的进步.铁道经济研究,201*(3):25-29.

[3]周玉辉.高速铁路工程测量有关技术问题的探讨.铁道勘察,201*,31(3):28-31.

[4]卢建康.论我国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技术体系及特点.高速铁路技术,201*,01(1):31-35.

[5]卢建康.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技术体系的建立及特点.铁道标准设计,201*(z1):70-73.

[6]左广恒.高速铁路测量控制体系建设与常见问题分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0).

10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论我国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技术体系及特点》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论我国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技术体系及特点: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论我国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技术体系及特点》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751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