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林业方面调研组乡镇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汇报

林业方面调研组乡镇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汇报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23:46:31 | 移动端:林业方面调研组乡镇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汇报

林业方面调研组乡镇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汇报

海子滩镇六盘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

开发工作情况汇报(林业组)

中共海子滩镇委员会海子滩镇人民政府

(201*年10月)

一、基本情况

海子滩镇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位于古浪县城东北105公里处,景电二期工程古浪灌区腹地,属石羊河流域之一脉大靖河下游地区。南邻直滩乡、裴家营镇,东连景泰县、内蒙古自治区,西接大靖镇,北靠腾格里沙漠。镇域内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海拔16401730米,地域广阔,呈长三角形,属温带大陆性沙漠气候,干旱多风沙、降水少,蒸发量大,光照资源充足。全镇国土总面积155.2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204个村民小组,6019户,26914人(非农业人口495户,901人)。耕地面积61941亩,农民人均占有耕地2.23亩,主要农产品有优质小麦、玉米、葵花、洋芋等。镇域内现有支渠8条,斗渠119条,是古浪县主要的产粮和经济作物种植区,也是一个新型的井、黄混灌区和农业综合开发区。201*年,全镇人均纯收入4346元,人均粮食占有量429公斤。根据县委、县政府统一安排部署,紧紧围绕县委“四五四”发展战略,坚持“特色农业抓规模、发展经济抓项目、城镇建设抓设施、民营经济抓服务、劳务输出抓增收、协调发展抓统筹”的“六抓”工作思路,着力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海子滩镇林业工作初见成效。

(一)造林绿化成效显著。近年来,我镇认真做好造林绿

化工作,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及各部门下达目标任务,现已完成农田林网580亩,通道绿化25公里,集中林权改革59026.3亩(有林地1561.2亩,宜林地57465.1亩),发放林权证1343本,退耕还林283.8亩,荒山(沙)造林38459亩。201*年完成义务植树15万株。

(二)特色林果业初具规模。近年来,我镇在稳步推进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的同时,稳步加快林业产业体系建设,按照“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经营模式,通过政策扶持引导,201*年完成生态经济林建设4636.5亩(其中枸杞4436.5亩,红枣200亩),今年,我镇完成生态经济林4450亩(其中枸杞3344亩,红枣781亩,皇冠梨325亩)。截至目前,累计建成经济林示范点9个(谭新村300亩枸杞示范点,元庄村200亩黄冠梨示范点,红沙滩村325亩枸杞示范点,上冰村150亩枸杞示范点,100亩红枣示范点,下冰村526亩枸杞示范点,草原井村300亩枸杞示范点)。

二、发展目标(一)基本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落实市委实施“三大战略”,培育壮大“五大产业”的总体思路及县委“四五四”发展战略,按照县委“四区七线”区域化布局,特色化突出重点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节水增收目标,积极做好宣传发动,在大海路沿线地段建设生态经济林,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二)目标任务

通过政策扶持引导,着力转变发展方式,按照灌区“2105”发展模式及“设施农业+生态经济林”的主体生产模式,不断

优化产业结构,努力实现户均2亩棚、人均1亩经济林、人均1亩口粮田的发展目标,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协调发展,大幅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帮助贫困群众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稳定解决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到201*年底,全镇特色经济林面积达到28000亩以上,在大海路沿线100米至150米全部栽植经济林,实现人均1亩经济林的建设任务,人均纯收入达7000元以上。到2020年,实现全镇基本脱贫。

三、存在问题(一)造林绿化方面

一是道路绿化林带灌水困难,大部分林带只能靠镇政府拉水灌溉,而政府投入资金缺口大,专项投入资金严重不足,灌溉轮次缩减,致使林木成活率下降。二是绿化带集体林木管护跟不上,群众保护意识差,乱砍乱伐现象屡见不鲜。(二)经济林建设方面

一是差别水价调结构效果不明显。我镇属井黄混灌,在井灌区征收的水资源费每亩差额不足以改变群众意向,黄灌区的高效作物没相应优惠政策,一些高耗水低效益的作物种植面积还比较大。二是“四区七线”规划中土地流转困难,因黄灌区为移民区,农户耕地基本集中,部分农户农田大多及全部集中在主线的100至150米范围内,种植经济林当年不能产生效益,将导致部分农户没有基本收入。另外规划区经济林套种作物存在轮作倒茬等问题,由于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小,夏秋作物倒茬受限,因此影响了群众发展经济林的意向。三是林业产业化建设滞后。全镇林业产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特色林果业初具规模,还未形成产业,林业经济效益还较低。四是受传统经营

观念束缚,群众对林业产业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认识,群众科技知识匮乏,技术推广力度不够,不能适应农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要求。五是基础设施仍然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

四、意见建议

建议严格实行农业结构调整和水权使用、项目实施、资金安排、基础设施建设挂钩,将优惠政策及金融政策优先落实到农业结构调整的工作中。请求通过项目扶持,进一步加大经济林示范点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防沙治沙工作中给予政策扶持,加快沙漠化治理。加强对土地流转工作的指导服务,鼓励农户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使特色优势产业规模化发展。加大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和双联惠民贷款额度,用足用活两项利好政策,鼓励群众发展生产,确保群众在特色林果业发展中生产性资金的投入。深入开展大算帐、大参观、大对比活动,组织群众参观学习,多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种养能手现身说法,加速农业科技和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以高效节水,农民增收为目标,深化水权水价改革,给群众算成本帐、节水帐、增收帐,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开阔眼界,触动思想,转变观念。

扩展阅读:县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汇报材料

***县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

根据市扶贫办公室《关于开展对扶贫开发工作调查研究的通知》精神,现按照调研内容和工作的实际,对201*年扶贫项目实施情况,移民安置情况,劳务输出、培训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请指正。

一、扶贫项目实施情况

(一)基本情况

我县是全省“三西”扶贫县之一,全县辖18个乡镇,242个行政村,总人口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5万人,总耕地面积137.79万亩,其中水浇地47.36万亩,人均水浇地1.1亩。201*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58.8元,人均占有粮348公斤。全县有6个扶贫重点乡镇,62个扶贫重点村,21个插花贫困村;有16个纯移民贫困村,30个纯移民社(点)。6个重点扶贫乡镇中未列入重点村的贫困村有22个。截止201*年底全县有贫困人口9.63万人,其中绝对贫困人口1.7万人,低收入人口7.93万人。201*-201*年已实施整村推进项目的村有27个,其中重点扶贫项目村17个,纯移民村5个,非重点村5个。经过几年的整村推进和各类项目的实施,目前贫困面由201*年的24%下降到201*年的21%。

(二)各类扶贫项目实施进展情况

截止目前,省、市下达我县“三西”及市级财政扶贫配套资金总计为1157万元,其中“三西”专项资金1063万元,市级财政扶贫配套资金94万元,共37个项目,其中:整村推进项目14个,种养业等项目23个,涉及到12个乡镇、40个村,3个单位。有30个不同类型的项目。已预拨扶贫资金308.4万元,占总资金的26.7%。14个整村推进项目及其它项目现已全面启动实施。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共20项,均已搞了设计方案,目前已完成防护坝一座,集雨水窖105眼,涝池1座,机井2眼,修渠道5000米,涵洞2座。

二是种植业项目,已完成红提葡萄种植7.4万株,高原夏菜400亩。籽种补助项目和实验良种项目已完成。

三是养殖业项目,已建猪舍3100平方米,羊舍11000平方米,现已进行市场行情考察,了解牛、羊、猪价格,开始进购,发放工作。其中坪城乡已购猪70头,中川镇购羊700只。

四是土壤改良项目已落实地块,开始启动,其中上川镇已完成352亩土壤改良项目。

五是种植业项目贴息贷款16万元。

六是培训农民技术人员3000多人(次)。(三)具体做法

一是层层召开会议,安排落实扶贫项目实施工作。省、市扶贫项目计划下达后,县委、县政府及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极为重视,并以县政府的名义召开了全县各乡镇主要领导及分管扶贫工作的领导参加的动员会议,按照省、市的要求,安排部署了全县扶贫项目的实施工作,并签订了项目实施合同书。截止目前,各乡镇、村扶贫领导小组都相继召开了有村民参加的项目实施动员会,公布了项目实施内容及资金额度。

二是县扶贫办全面实行领导包乡、干部包村、包项目制度,把项目层层分解到人头上落实责任。把项目实施的质量、数量、进度情况定期进行评比通报,并作为年终考核干部的依据。

三是注重群众参与,促进项目的实施管理工作。今年在项目实施前,我们注重群众参与,提高群众对项目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如养殖业项目让群众参与考察市场行情,了解市场价格,有力地促进了项目的实施和管理工作。

四是突出工作重点,严把项目实施的三个关口。为了使项目能够按照计划要求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我们严格按照省、市的要求,严把项目质量、数量和进度三个关口,在质量上加强监督管理,确保项目建设按规范化、标准化、合理化建设的要求,建设项目,真正做到建一处,成一处,见效一处。在数量方面,要求项目完成后,乡村先进行自查自验,并让群众参与,确认签字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在进度方面,我们要求在10月底之前全部完成任务。

(四)存在的差距和问题

通过扶贫项目的工作实践,工作中也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不足,也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一是思想发动和宣传工作还没有跟上去。乡村干部对整村推进工作的思想认识还不够统一,群众更广泛、更深层次的参与整村推进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项目的实施和资金的监督管理工作。

二是整村推进资金额度小,信贷资金和群众自筹资金和整合资金跟不上,使整村推进工作的效果不明显。

三是已实施的整村推进项目和产业化项目,后续管理和发展还没有跟上去,可以说很不尽人意,还没有制定出一套确实有效的管理措施和办法,使扶贫资金的滚动发展还不能落到实处,也还不能很好的发挥效益。

四是群众的组织化程度低,符合市场经济的经营机制与运行机制无法建立,因此,使一些产业项目无法规模化生产、规模化发展、规模化经营,效益发挥的不好,不明显。

五是在实施整村推进项目中,由于群众广泛参与不够,可行性论证分析不够,在实施项目过程中,给工作带来了被动。(五)下一步工作的设想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省、市十年扶贫开发纲要精神,以脱贫致富奔小康总揽扶贫开发工作的全局,以整村推进为主要形式,以贫困群众为主要对象,以改善基本条件为途径,以调整结构为关键,以农民群众增加收入为主要目的,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点面结合、突出重点、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努力开创全县扶贫工作新局面。

1、强化领导,落实责任,搞好协调服务。

为了实施好各类扶贫项目,我们将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全面实行领导包乡、干部包村、包项目制度,层层分解任务,落实责任,严格实行项目合同管理制。凡是整村推进的每个项目,在检测小组、规划小组的领导下,乡、村都要明确责任,并要有群众代表参与,监督实施、监督管理。县扶贫办要做到组织领导到位,宣传发动到位,监督、检查验收到位,全程搞好跟踪协调服务与管理。

2、精心组织,认真实施,严把项目进度、质量、数量三个关口。

为了严格按照规划要求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一要严把进度关,要与乡、村群众共同确定进度计划,列出项目建设时间表,从组织实施到竣工验收,确保项目按期和提前完成。二要严把项目质量关,加强对项目的监督管理,确保项目建设的标准化、合理化,真正做到建一处,成一处,见效一处。三要严把数量关,在项目实施中,凡是到户项目,户户要签字确认,要把项目量化到户,规划到地块,公益性项目要召开相关会议予以认可确认。

3、严格资金管理,落实报帐制度。

为了防止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和截留,我们将严格按照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在项目实施前公布项目计划内容和资金额度,供群众监督。项目实施后,向群众公示,接受监督,给群众一个知情权。报帐发票由乡、村及群众代表审查,再逐级审查验收报帐,并提交审计部门审计,确保资金的正常运行,增加资金的透明度,发挥资金的效益,推动项目的实施。

4、突出重点,优先扶持特困群体。

在实施各类扶贫项目过程中,特别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项目中,要优先扶持计生特困户、残疾特困户、复退军人特困户,要突出重点,倾斜物资和资金,切实解决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带动他们摆脱贫困。

5、优化项目后续管理工作,促进项目村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巩固提高整村推进的扶贫成果,要严格按照《参与式管理办法》,结合各村的实际,制定项目管理和签订项目滚动发展合同,实行建、管、用相结合,责、权、利相一致,努力提高项目后续管理的质量和效益的长久发挥。形成建设有责任、使用有成效、管理有章程的工作机制。对种养业和农民增加收入的项目要积极倡导资金不出村,滚动发展使用。年收回的资金和物资视其项目效益再进行投放,以合同的方式要求发展,促进发展。

二、移民安置进展情况(一)移民安置情况

1、移民安置情况。自1995年移民安置工作开始以来,截止目前我县已累计安置移民11214户、43438人,共设移民点65个。其中安置县内移民7169户、27614人,安置县外移民4045户、15824人,截止目前,我县已安置移民搬迁定居10070户、39136人,占已安置移民户的92.5%;建房35246间;打水窖10342眼,占已安置移民的95%。按人均2亩水浇地、户均1亩宅基地和共用地的标准给县内外移民已划拨耕地86878亩,宅基地和公用地11214亩,所划拨的耕地已全部完成平田配套。

2、移民公益事业建设情况。截止目前,在移民村点新建小学19所、扩建小学15所、扩建中学1所,总投资694.2万元,其中国家投资642.86万元,移民自筹51.34万元,基本解决了移民小学生的就学问题;为58个移民点架设农电线路高压53.8公里,低压87.6公里,安装变压器68台,总投资601.6万元,其中国家投资547.3万元,移民自筹54.3万元,已基本解决了移民生产生活用电困难;新建移民村委会办公场所14处,投资55.8万元;整修移民村道路35公里。

3、移民管理工作。根据地名命名和行政区划的有关规定,我县对各移民点进行了地名命名,明确了行政归属。完成了18个村、106个社的建制,配备了领导班子,基层组织运转正常。截止目前,我县已完成移民交接15个村、98个社、8949户、34331人。其中永登县内移民8个村、64个社、6392户、24900人;外县移民7个村、34个社、2557户、9431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移民土地贫瘠,部分移民生活难以维持,据调查已给移民划拨的土地中有8600多亩耕地土层在30公分以下,难以耕种。

2、移民经济基地脆弱,发展后劲严重不足。引大灌区移民均来自我省我市最贫困的地方,自身家底薄,资金积累少,从异地举家迁入灌区,生产、生活性投入大。从重建家园、平田配套、农业生产乃至定居灌区,除国家补助,每个移民还需费用3000元左右,因此移民负担很重。近几年来,由于移民自身素质低下,加上国家补助标准低,投入较少,自身生产投入不足,迁入灌区后给永登县造成新的贫困人群。

3、公益设施还不够完善,给移民安居生产带来不便。一是中学严重不足,移民初中生虽然在灌区现有中学插班上学,但造成现有中学超负荷运转,个别班额达80多人;二是新移民小学都没有配备教学设施,使学校无法达标,教学质量不能提高;三是东乡县东联移民点还未通电;五是移民村委会无办公设施,还有6个村没有卫生所,给移民村的正常工作和移民的就医造成一定的困难。

4、移民管理工作还需加强。目前绝大部分移民已经移交给移入地管理。但部分移民还没有到位,有人无户,有户无人的现象在个别移民村点依然存在,造成不同程度的土地荒芜;有的移民村虽然已移交但户籍迁入手续因费用无法收缴尚未办理,给当地政府的计划生育、社会治安、扶贫规划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影响到移民乡镇区域社会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

(三)今后工作建议

1、加大扶贫力度,加快整村推进项目建设,尽快将剩余的移民村和安插在当地村的47个移民点列入整村推进计划,使移民尽快摆脱贫困面貌。

2、加大资金投入,对土层在30公分以下的8600多亩土地进行铺土改良,使其土地发挥效益,解决移民的温饱问题。

3、进一步完善新建移民小学的教学设施,扩建移民区内的现有中学,完善新建移民小学的教学设施,以解决移民学生的就学问题;对移民村的农电线路架设,村庄道路整修,村委会办公设施配备,村卫生所的新建给予资金扶持,给移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4、将宕昌、东乡未到位移民列入国家异地扶贫搬迁项目,使移民尽快搬迁建房,安居生产。

三、劳务输出培训工作

今年以来,我县劳务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市劳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经过全县劳务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勤奋工作,为全县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1、201*年计划劳务输转任务10万人(次),截止目前已完成7.9万人(次),占年计划79%。其中组织输出1.4万人(次),自谋输出4.6万人(次),就地转移1.9万人(次)。

2、劳务经济收入计划2亿元,已完成1.6亿元,占年计划80%。

3、培训人数5000人,已完成培训4500人,占年计划90%,实施引导性和技能性培训34期,涉及工种6个专业。

(二)所做的主要工作

1、提高认识,切实把劳务输出作为农民增收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

今年,围绕全县劳务输出工作的目标任务,把组织农村劳动力输出、发展劳务经济作为一大产业、一件大事来抓。年初,召开了全县劳务工作会,对劳务输出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并组织有关人员对京津及长三角地区6省市的23家企业进行了实地考察,对过去用工企业劳务基地进行了回访。与17家企业现场签订了6000人以上的用工供需合同。考察后,县上筛选了江苏省昆山市“哈森鞋业有限公司”和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惠辰制衣有限公司”两家企业,集中组织劳务输出,并以此作为打开江浙地区劳务市场的突破口。4月份,县上集中向江浙地区输送务工人员409名,同时在杭州市举行的兰州杭州企业合作发展座谈会暨项目签约仪式上,与浙江省桐庐县签署了劳务协作备忘录。双方协议:桐庐县为劳务输入基地,永登县为劳务输出基地,每年向桐庐县输送劳务人员3000至5000人,为长期稳定输出劳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完善网络,健全劳动力转移机制。

县上把劳务输出任务纳入工作目标考核体系,量化分解到各乡镇,并成立了劳动力服务中心,各乡镇重新建立了劳务工作站,由乡镇副书记或副乡长担任劳务工作站站长,乡镇明确了2-3名劳务输出专干。各村设劳务信息联络站,确定了两名劳务信息员,构建了农村劳务输出三级工作网络。今年5月,县上召开了全县劳动力状况统计调查工作会议。在逐村逐户认真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建立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和“在外务工人员信息库”,对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姓名、性别、年龄、身高、学历、技能、特长、输出意愿、培训要求、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方面建立了系统的台帐,并全部实行了微机管理。同时,在驻兰、驻沪、驻京等驻外办事机构设立劳务输出工作站,扩大劳务站点,拓展新的劳务市场。

3、畅通信息,搞好劳务输出跟踪服务。

今年,县上通过各类媒体、劳务中介组织、驻外办事机构、外出打工人员广泛搜集各类劳务需求信息,搞好从信息收集到反馈、从劳务组织到输出“一条龙”的劳务信息服务。今年,全县规模组织输出后,为了搞好跟踪服务工作,县委县政府要求各乡镇做好跟踪服务工作和回访制度,部分乡镇给务工人员发去了慰问信,派专人看望务工人员。深受用工单位和务工人员的好评。

4、加强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

我们坚持“先培训,后输出”“不培训,不输出”,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积极整合培训资源,以县劳动力服务中心、就业培训中心、县职校、农机校、农广校、卫校、党校为主体,以培养专业技能、适应能力和企业需要为重点,把劳动技能、思想道德、法律知识的培训结合起来,努力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多渠道、多层次培训体系。针对全县农民工文化素质低、缺乏就业劳动技能、单个输出成本高的实际,一是狠抓了常识性培训,二是狠抓了职业技能培训,在实施培训的过程中,采取校企联办、项目定向培训、委托代培、“订单”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大对电子、电焊、家政、餐饮、服装、计算机等实用技术培训。

5、扩大规模,积极培育劳务基地这一农村支柱产业。

县上把国内大中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及周边劳动力需求量大的地区作为劳务输出的主攻方向,加强联系,密切合作,在巩固发展兰州、青海、深圳、新疆、西藏等老基地的同时,千方百计开辟京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等新的劳务输出市场,确保农民工规模有序转移。今年,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带领有关部门,乡镇的负责同志,先后到北京、上海、浙江、福建、深圳、江苏、新疆等地考察和联系劳务输出工作,寻求劳务输出的新机遇,签订劳务输出协议,稳定的扩大劳务市场。上半年创建劳务基地18个。

(三)存在问题

一是劳务输出工作,还存在组织化程度比较低、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技术技能培训工作跟不上。二是部分农民群众受封闭保守的传统观念影响比较深、竞争力不强。

三是技能低,大部分符合招工条件的对象无专长,未受过专门培训,输出对象同企业需求较难对接,影响到输出数量。

四是群众思想保守,对外出务工有顾虑。

五是经费紧张,如劳务考察费、跟踪服务护送费、培训费等仍然难以解决。

总之,我们将以这次市上领导调研考察为新的工作起点,转变工作作风,寻找差距,弥补不足,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在求真务实上下功夫,开拓创新上找出路,一步一个脚印,认认真真做工作,扎扎实实抓落实。切实把扶贫工作,移民安置工作,劳务输出工作,搞成群众满意,群众受益的工程。坚持双管齐下,多轮驱动,为全县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做出应有的贡献。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林业方面调研组乡镇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汇报》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林业方面调研组乡镇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汇报: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林业方面调研组乡镇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汇报》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753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