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中原经济区建设重大机遇,强力推进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地区生产总值1576.3亿元,增长11.3%,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3.5个、1.2个百分点。全口径财政收入160.9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5.1亿元,增长14.3%;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分别达2414元、4718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72元、144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10.3亿元,增长14.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54.2亿元,增长2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7.2亿元,增长15.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元,增长11.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10113元,增长13.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
(一)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开创新局面。围绕抓转型、促发展、做示范,制定了实施方案,出台了21个专项规划和工作方案,实施了十大专项行动计划。与29个省直部门和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或建立厅市会商机制。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战略、11个重大产业基地和重要平台、23个重大项目列入国务院批复的《中原经济区规划》。我市成为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首批示范基地、国家发展改革委全国经济转型发展工作联系点。争取上级资金81.3亿元。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已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和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重大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29个省考核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4.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77.9%,居全省第2位。436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98.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67%;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75个,增加71个,完成投资580.9亿元,增长13.1%;10亿元以上项目47个,增加13个,完成投资219.9亿元,增长28.2%,省市重点项目均实现了计划新开工项目百分之百开工、计划竣工项目百分之百竣工、计划投资提前一个季度百分之百完成。中国兵装******装备产业园等项目开工建设,佰利联年产6万吨氯化法钛白粉等项目加快推进,******东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项目建成投用,奇瑞汽车年产61万台发动机项目提前下线、批量生产,创造了新的******速度。
(三)工业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及时出台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意见,采取50条具体措施,有力保障了工业经济稳定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76家,主营业务收入3629亿元,增长15%。优势产业稳定增长。六大战略支撑产业、四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1%、19.2%。承载能力不断增强。9个省级产业集聚区规划调整方案全部通过审批,通过率全省第一,新增规划面积62平方公里;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980.6亿元,增长33.4%;固定资产投资654.7亿元,增长47.8%。新区行政区划调整全部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40.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9%。两化融合全面提速。创建省首批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2个、示范企业10家。智慧******成功签约,数字******建设加快,无线城市完成投资5.1亿元。创新能力有效提升。新增省重大科技专项3项,总数达6项。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家,总数达34家。新增院士工作站2家,总数达10家。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家,居全省第2位。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达3家、71家,总数居全省第3位。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5.76%,预计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削减7%、8%、10%、12%。我市成为全省首家环境容量研究及运用试点市和四个总量减排试点市之一。
(四)农业现代化迈上新台阶。粮食实现九连增。总产204.8万吨,增产4.3万吨。夏粮单产511.1公斤,居全省第一;玉米高产创造两项全国新纪录。集群效应显现。面品、怀药、肉品、果蔬等九大农业产业化集群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46.3亿元、利润46.2亿元、税收16.9亿元,分别增长15.8%、17.3%、16.1%。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3家,总数达293家。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有序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全面加快。组织化程度提升。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20家,总数达3208家,覆盖率达45.6%。新增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28.5万亩,总数达62万亩。农机装备水平领先。主要粮食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6%,居全国前列。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完成汤庙等6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平方公里,发展节水灌溉面积9.95万亩。完成平原区7.3万人村村通建设任务,解决了10.5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94个,易地搬迁1个,脱贫2.23万人。连续14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林业生态建设加快。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全面启动,造林14.5万亩、森林抚育和改造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5.7%。
(五)第三产业发展呈现新繁荣。巩固提升文化旅游业。全面创建国际知名旅游城市,积极推进十大文化旅游园区建设,云台山成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和全国首批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云台山景区数字化技术应用规范上升为国家标准,影视城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与晋城市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13个城市签定旅游合作协议,与韩国庆州市结为旅游友好城市。我市成为省级旅游标准化试点城市、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首批会员城市。全市接待游客2605.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0.3亿元,分别增长14.2%、16.5%。加快发展商贸服务业。扎实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完成200家农家店信息化改造,家政服务网络加盟企业达1640家。全面提升金融服务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新增104.4亿元,增长18.2%。中小企业贷款新增37.5亿元,增长21.2%。获省级银行授信800亿元。全市直接融资131.4亿元,增长35.4%。中证期货、洛阳银行落户******,市商业银行与港中旅顺利完成战略合作。
(六)城乡一体化发展迈出新步伐。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编制完成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总体规划、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和土地收购储备规划,城市建设三年大提升行动全面启动。交通体系日益健全。郑焦城际铁路交付线路96%,桃花峪黄河大桥主体桥面全线贯通,焦桐高速温巩段、武陟至云台山高速开工建设;建成干线公路170公里、农村公路266公里。成功争取世界银行绿色交通项目贷款1亿美元。南水北调工程进展顺利。总干渠桥梁等交叉工程施工范围和新月铁路改线工程征迁工作圆满完成,焦东路、南通路、文昌路、詹泗路等跨渠桥梁建成通车,塔南路、普济路恢复通行,供水配套工程开工建设,安置房建成137.87万平方米。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水系引黄入焦、大沙河治理、灵泉湖围堰工程开工建设,北部山区生态治理恢复取得阶段性成果,闫河公园建成开园,普济河、群英河改造顺利推进。环城快速通道开工建设,新华街等12条道路大修竣工。东方红广场人防工程主体封顶。改造老城区供水管网32公里、燃气管网51公里,中心城区燃气普及率达91%,新增供热面积60万平方米。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集中整治城区市容秩序,大力整治背街小巷和户外广告,规划建设专业市场,数字城管覆盖面持续扩大。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扎实推进。投资41.9亿元,开工建设68个社区,建成住宅2万余套,入住4.3万人,节约土地4700余亩。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