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关确立了“拓宽发展新思路,提升队伍正能量”的工作思路,不断探索和研究辖区业务稳步发展的有效途径,努力提升服务地方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力争为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做出更大成绩。1-11月,共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2272.9亿元人民币, 占浙江省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的11.47%,同比增长18.2%,增速列全省首位。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今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全力做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出口。在与地方相关部门开展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做到了“四个创新”:通关模式上的创新,信息流程上的创新,查验监管上的创新,服务企业上的创新。大力改进流程,简化手续,提高通关效率,全面配合地方政府做好跨境电子商务工作,自7月1日试运行以来,至11月底,共验放出口包裹99.7万个,商品货值813.8万美元, “跨境通”单日最高突破4万票,日出口通关量居全国第一,受到省、市政府领导的高度肯定。
(二)全面配合做好综保区设立的各项工作。积极研究并探索推行上海自贸试验区海关监管创新制度复制推广工作,做好综合保税区入区项目政策研究,着力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工制造基地、服务浙中辐射华东的保税物流基地、国际高端进出口商品交易展示基地、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基地。
(三)改革企业分类管理。推进企业信用管理体系,鼓励和支持企业申报海关A类管理类别,扩大海关AA类诚信企业的覆盖面,做好高资信企业的过渡认证工作,积极服务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至11月底,新增A类及以上企业91家,现有A类及以上企业791家,占注册企业总数的10.2%。一是发挥全关力量,开展实地调研、政策宣讲、现场咨询、培训座谈,充分发挥办事处、延伸服务点贴近县市区的优势,加大与县市区商务部门合作力度,实现企业资信信息互通有无,扩大A类及以上企业规模;二是向AA类企业发放“**海关AA类管理企业服务书”,选派素质高、业务强关员为“AA类管理企业”提供一对一个性服务,为企业规范申报保驾护航;三是搭建服务平台,自建**海关公共微信号“我们与你同行”,接收业务咨询及推广,充分发挥**服务热线功能,同时推广应用**海关关企联络平台,进一步畅通关企沟通交流和政策咨询服务。对因客观原因造成类别下调的,积极促成企业类别恢复;四是建立健全海关与工商、商务等部门之间的企业信用信息交换机制,完善海关企业信息管理平台,为企业查询信用情况提供服务,为“守合同重信用”、“**出口名牌”等企业资质审核提供便利;五是积极做好新的海关企业信用管理办法的宣传和推广,配合海关总署的新规定,做好新闻报刊、电视电台的宣传工作,积极做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工作,积极参与**市信用企业平台建设工作。
(四)全面推进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细化一线通关服务,加强内部学习,理清思路,向地方党政领导专题汇报情况,主动走访辖区重点企业,开展专题服务周活动,开通QQ、微信在线答疑,保证沟通渠道畅通便捷。至11月底,通过区域一体化作业平台共接受报关单27258票,总值14.6亿美元,辖区内受益企业达1336家。其中,接受狭义一体化报关单3570票,居关区首位。
(五)全面做好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落地工作。实行小商品出口通关作业无纸化,优化分类通关模式,坚持报关企业联络员例会机制,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监管环境,确保“管得住、通得块”。
(六)提升阳光服务形象。倡导窗口微笑服务,树牢让企业“少跑一回路,少等一分钟”理念,将现场业务分为“现场即决类”与“后续办理类”,明确企业注册登记、延续换证、统计查询等6项业务为即决式业务,切实提高行政效能。提升“流动窗口”服务效能,开展“阳光大厅”、“文明窗口”建设,至11月底,举办各类政策宣讲会、培训会18场,面向企业1300余家。已对69家重点外贸企业进行上门帮扶。
(七)加大加工贸易扶持力度。根据新政及时调整保税监管举措,简化作业流程,重新整理发布《政策告知书》,更换《办事指南》、标示牌等,完善加工贸易企业分类管理机制,先后巡访服务50家加工贸易企业。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