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针,高举“弘扬**精神、繁荣**文化、唱响文化**”旗帜,深入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提质提效三年行动计划和文体广电事业“十三五”规划,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促进文化体育产业发展壮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推动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繁荣,为实现“文化强市”和打造省会副中心、湘赣边区域性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
二、工作目标
全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文体工作新格局。强力推进“一三五”工程:瞄准一个目标,即建设文化强市;加强三大建设,即加强服务体系、基础设施、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五大转变,即实现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方式、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组织方式、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方式、文化市场监管机制、区域联动发展模式等五大转变。加快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标准化建设,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现代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
三、工作措施
(一)整合资源,创新管理,实现公共文化机制重大转变
1、健全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党政班子的管理能力,建立管理规范、责权明晰、效能突出的管理体系,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转变;坚持关心激励与严格管理并举,实现管理权限与责任追究统一,提升善做善成的领导能力,锤炼从严从实的优良作风,践行亲民利民的工作理念;加强队伍管理,全面推行一岗双责,努力打造忠诚干净、敢于担当的干部队伍。
2、优化管理手段。加强协调联系,强化监督指导。进一步完善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文化服务体系。探索服务体系管理的新模式,实现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方式的转变;深入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新要求,切实提高基层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产品的供给能力。
3、深化人事改革。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加强日常管理,进一步明确岗位责权,通过双向选择和竞聘上岗等形式激发队伍活力,调动工作积极性。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多方引进人才,立足岗位成才,着力培养一批勤学深思、善于谋事、履职尽责、扎实干事的优秀干部。
4、创新运行机制。转变观念,强化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运行机制,吸纳社会资本、鼓励民间团体参与文化事业,积极创新机制,实现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组织方式的转变,推动文化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
5、做强文体产业。盘活体育中心、文化馆、博物馆、欧阳予倩大剧院等国有文体资产,通过走“产业兴文”、“市场活文”之路,在履行好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同时坚持市场导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参与和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的运作,建立科学有效的文化服务体系运营机制,丰富文化产品供给,全面激发市场活力,激活文化市场需求,促进文化事业和产业繁荣发展。
(二)优化配置,发挥优势,提升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效能
1、全面提升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品质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将博物馆、图书馆建设纳入**市“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积极做好**文庙和谭嗣同故居及墓祠基础设施建设立项及相关工作;提质改造欧阳予倩大剧院和文化馆文化艺术综合楼;整合资源,集中智慧,打造一批代表**文化体育公共服务先进水平的示范点;新建5个、提质5个示范性乡镇综合文化站,提质10个示范性社区(村)文化活动中心;建设6-10个乡镇全民健身中心;深入挖掘本土文化特色,将文化屋场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融入标准化服务体系,有效整合资源,延伸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内涵,不断夯实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基础、提升品质。
2、大力提高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效能
一是提升场馆服务质量。建设总分馆服务体系,推进文化馆、图书馆和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积极拓展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建设的覆盖面和内涵,与长株潭和湘赣边地区互联互通共享,大力推进“全民艺术普及工程”;加强对农家书屋的统筹管理,完善补充图书数量和质量;深入推进文体场馆和爱教基地的免费开放,为群众参与文体活动提供便利。二是加强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创新和丰富服务内容,继续开展送戏、送图书、送体育器材“三下乡”活动,对体育器材空白村实行重点投放;深度挖掘本土文化艺术资源,全面铺开“幸福屋场我的家”文化进屋场活动;深入开展公共文化巡展巡讲巡演活动,将皮影戏、花鼓戏等非遗项目和流动博物馆进乡镇、进社区(村)、进文化屋场、进校园、进企事业单位的“五进”活动,打造成文化服务新品牌,扩大我市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度。三是全力打造文艺精品。围绕“中国梦”、纪念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湖湘宝地 美丽**”等主题,深入开展文艺创作和展示展演,努力打造一批戏曲和歌舞精品并在全省全国获奖。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