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年我接手了学校的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这项工作对于我来说即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自参加工作以来我承担了各级课题研究5项,对课题研究工作的常规性的运行有了一些了解,说陌生是因为作为一位管理者的身份的存在,对于我来说是陌生的。
为了使自己很快适应从参研教师到科研管理工作人员身份的转变,我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使我清楚地认识到,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科研管理人员,就必须抓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建立的组织机构要成网络化,制定的管理制度要成规范化
教育科研管理是运用管理学的理论指导教育科研的实践活动,而且教育科研具有着强烈的严谨性、科学性、规范性,正是由于这样的特性,我们在管理中就必须健全组织机构和建立正规、完善的科研网络以及规范的管理制度,这不仅是学校教育科研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规范管理的重要手段。
这种认识的获得是从我校科研领导小组对我校的科研管理组织机构进行完善修改后带来的实效给我带来的感悟。
二、植根于教育教学实际,走常态的教育科研
1.依托校本培训,采取自主与集中相配合,全面提升我校教师科研品质。
自主,主要是通过“悦读阅快乐”的读书活动,把阅读纳入常态。此活动开展的目的就是让教师在愉悦中读书,在读书中品味真谛。为了给广大教师提供阅读的环境和条件,学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首先,学校通过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以及图书馆的环境建设,为广大教师营造温馨的读书氛围;其次,购买相关的书籍,201*年至今,共投入10万元,购买了有关课堂教学改革、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书籍,订阅了中国教师报等报刊杂志,同时我们还扩大了电子图书的种类与数量。并经常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使读书成为师生工作、学习重要组成部分,并对教师的读书情况进行跟踪考核,及时总结。
集中,主要是指分层次培训。一是对课题组参研教师的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针对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与培训;二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契机对骨干教师进行培训;三是加强对青年教师和新教师的培训,主要通过师徒结对子的方式,加强老带青工作,使我们的青年教师和新教师快速成长起来,同时也达到互促互进的目的;四是面对广大教师的集中培训。
通过培训,使我校教师的科研品质不断提升,让我有了一种“百战归来再读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悟。
2.扎根校本教研,在研讨中反思,在实践中锤炼。
教研组是学校科研工作的基本单位。为此,学校要求每个教研组根据本组的实际情况承担一项专题研究,每位教师结合本组的专题研究确定自己的小专题研究,并要求教师在开展小课题研究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小课题研究要源于我们日常教学工作中最需要解决的困惑;
二是在开展小课题研究时要从自己日常最平凡的教学工作入手;
三是在研究过程中要有“穷追不舍”的精神,即抓住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某一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从而把许多看似平淡无奇的问题“追”出门道。
怎样“追”出门道,我们采取了以下的措施
(1)以集体备课组为单位,每周进行一次带题备课。备课的内容主要围绕新课程理念、教法和学法、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等进行。各位教师在研讨共性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特色、所教班级情况和自己的小课题研究等进行二次备课、三次备课,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2)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课题研究的实践活动。每学期,学校都要组织不同方式的课题研究实践活动,如校级领导带题推门听课、家长开放日的教学实践成果展示课、结合“一师一优课”进行的晒课以及本学期开展的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进行的研讨课等,通过“说——听——评——思——研”的途径,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说:指的是在校本课题活动中,参研教师要进行说课,主要说出本课设计的目的和意图。
听:指的是以校本课题为单位,组织成员在说课研讨的基础上,带题进行听课。
评:指的是以校本课题为单位,组织成员在说、听的基础上带题进行评课,评课要直切问题,不长篇大论。
思:指的是上课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反思,听课教师在听评课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研:指的是再研,即在说、听、评、思的基础上,再带着问题进行研讨。
(3)以写作为突破口,提升教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反思能力。
为了加强教师的写作习惯和写作意识,我们除了常态的论文评选、案例分析、反思体会、教学随笔等形式的写作方式之外,我们还开展了困惑征集活动。这个困惑征集不仅提升了教师对教学中细节问题的观察和提炼能力,提升了教师的反思能力,同时也为我们的小课题研究提供了实践依据,使我们的课题研究从实践中来,在实践中锤炼,最终服务于实践。
(4)以课题管理为抓手,逐级推进课题研究
我校在大力开展校本课题研究的基础上,采取课题研究逐级申报立项的办法,从校级课题做起,从中择优申报区级、市级、省级课题。这样我校就形成了多层次、有梯度的课题管理模式。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学校形成了人人有专题,处处有研究的浓厚的科研氛围。目前,再研的区级课题14个,市级课题1个、省级课题1个,这些课题都是围绕着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而进行的,非常具体、实用。通过课题研究逐级申报立项的管理办法,不仅使学校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高达80%以上,而且也保证了课题研究的质量。
(4)搭建研讨、交流平台,为教师创设研讨氛围。
①《校园之窗》,201*年5月份创刊, 201*年进行了改版,改版后共发行了九期,在这里有教师的研究成果论文,有研究中的反思与体会,有教学过程中的随笔等,内容丰富多彩,真正成为了我校教师展示自我、交流研讨的阵地。
②学校于201*年下半年开通了“乐教人生”博客,到今天已运行了两年的时间,虽然不够成熟,有许多地方需要我们完善与修改,但是,我们从中尝到了丝丝甜头,真正做到纳新去旧的目的。
(5)及时物化成果,创建学校品牌。
在课题研究中,有很多老师对于研究成果的提炼表示非常困惑,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出成果要来源于教学实际,最终为教学实际服务的宗旨。
例如,我们把教师在研究过程中撰写的论文、反思、随笔等收编成集册,把教师在教研过程中集体讨论通过的导学案、教学设计等整理成集册……
这些都是教师在教学研究过程中的反思和体会,都是来源于教学实际的东西,这不仅不会使教师感到难做,而且这些成果更适于应用与推广。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校的课题研究实现了教师参与的广度的突破,立项课题的研究深度上的突破,研究成果的厚度上的突破。在科研的引领下,教师的研究热情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培养了一大批中青年教师,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能力素质显著提升,201*年中考成绩名列望花区和抚顺市前列,七八年级的各科期末成绩也名列前茅。学校先后被评为辽宁省科研兴校百强校、市科研先进单位等称号。
我坚信只有不断加强对教育科研的管理,我们的科研工作才能保持着严谨、科学、规范的特性,才能使我们研究工作真正服务于教育教学。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