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按照党中央部署,从今年4月底开始,在全国县处级以上干部、领导班子当中进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前段,市委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认真谋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5月底,市委常委会组成人员都带头讲了专题党课;6月上旬,各地各单位党委(党组)书记均以讲党课形式进行动员部署。6月底,市委常委会围绕“严以修身,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把牢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主题进行了第一次集中学习研讨;8月底,又围绕“严以律己,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主题进行了第二次集中学习研讨。今天,市委学习中心组举行第五次集中学习,由我来给大家讲一堂“三严三实”(严以用权)专题党课,以此作为全市专题教育的一次集中学习研讨辅导,也作为我这个新任市委书记与全市党员领导干部的一次集体谈心谈话。严以用权是“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重要内容,直指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领导干部为官从政、干事创业的重要保障。领导干部能否正确认识权力、对待权力、使用权力,是每个干部的第一道门槛和第一堂必修课。大家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手中都拥有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权力,在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和依法治国的新形势下,如何正确认识这些权力、严格用好这些权力,是一个非常紧迫而现实的重大课题。5月29日,我在市政府党组(扩大)“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就这个题目讲过一次,今天,我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思考,从市委工作的角度,再次就这个课题与大家一起作进一步探讨、交流、共勉。
一、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把严以用权作为为官从政的基本标尺什么是权力?《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权力的解释为“职责范围内的指挥或支配力量”。权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权力是指某种影响力和支配力;狭义的权力指国家权力,即统治阶级为了实现其阶级利益和建立一定的统治秩序而具有的一种组织性支配力。什么是权力观?权力观是人们对权力的总的看法,包括对权力的来源、掌握权力的目的、行使权力的方式、为谁掌权、为谁服务等问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政党,有着不同的权力观。领导干部能否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从党和国家的层面来说,关系人心的向背,关系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能力,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和事业的兴衰成败;从单位和个人的层面来说,关系权力能否规范运行,关系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关系干部队伍的作风和形象,关系到干部个人的健康成长与进步。领导干部只有树立正确权力观,才能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和政绩观,才能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才能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必须牢牢把握好权从何来、权为谁用、权责对等、用权受监督等四个关键点。
1、权为民所赋。权力从何而来?迄今为止主要有三种学说,分别是权力神授学说、契约学说和阶级斗争学说。广为人知的是以孟德斯鸠、卢梭等思想家为代表的契约学说,他们认为公民权利是国家权力的本源,国家权力来源于公民对自身部分权利的让渡,来自于被统治者的认可。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到我们党的几代领导核心,对权力的来源与本质也有诸多论述,形成了我们党的权力观。当年,有个美国记者问毛主席,“你们办事,是谁给的权力?”毛主席回答:“人民给的。人民要解放,就把权力委托给能够代表他们,能够忠实为他们办事的人,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概括起来是两句话:“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就是说,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不是权力的所有者,他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所赋予,权力属于人民。任何一个领导干部,不管是由选举产生的,还是由上级委任的,都是受人民委托或由人民授权行使权力的。现在,有的领导干部认为,权力是上级给的;有的觉得,权力是自己辛苦“换”来的。于是,我们时而看到或听说,某些官员在上级领导面前点头哈腰、唯唯诺诺,对普通群众却颐指气使、爱理不理,甚至还出现类似“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我只为领导服务”的荒诞怪论,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在权力来源的理解上产生了偏差。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要始终牢记权力来自于人民,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没有人民,权力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权为民所用。权力为谁而用?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的,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纵观中国历朝历代的盛衰兴亡演变的过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只有为民掌好权、用好权,人民才会拥护你、支持你。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帝国,扫平六合,威振四海。然而,自秦始皇以后二世而亡,仅仅存续十五年时间。原因何在?贾谊在《过秦论》中非常精彩地回答了这个问题,秦朝灭亡的关键原因就是:“百姓怨而海内叛矣”。再比如苏联,苏联共产党只有20万党员的时候,领导人民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在拥有200万党员的时候,领导人民打败希特勒的纳粹军队;而在拥有201*万党员的时候,竟然一夜之间丧失了政权。根本原因也是因为官员贪腐、滥用权力,失去了人民的信任。事实雄辩证明,“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会让你坐在台上”。谷文昌同志在福建省东山县任职14年,带领全县军民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把一个风沙肆虐的荒凉海岛变为了美丽富饶的“东海绿洲”,逢年过节,“先祭谷公,后祭祖宗”成为当地习俗。高德荣同志是一名独龙族干部,担任过自治县县长,被选举为怒江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之时,却向组织上申请把自己的办公室搬到条件艰苦的独龙江,数十年如一日,一心扑在群众脱贫致富上,被称为“永远的‘老县长’”。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要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权力当作成就事业、造福人民的平台,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3、有权必有责。权力就是责任。权责对等原则告诉我们:有权必有责,权责不分离,权力越大,责任越重。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体现的是对天下和苍生的责任;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的是对社稷和人民的责任;林则徐“苟利家国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对家国和民族的责任。党的领导干部担当责任,就是要平常时刻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险时刻豁得出来。在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和共产党打仗,一个“给我上”,一个“跟我上”,一字之差,一个丢了江山,一个得了天下。在抗洪抢险的危难时期,我们党的各级干部身先士卒、冲在一线,用身体甚至是生命筑起了守护群众的钢铁长城。在当前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肩负的责任更重,压力更大。前不久,我们我市党政代表团到长沙进行了学习考察,无论是产业园区发展,城市规划管理提质,还是拆违治违工作,长沙这几年都取得了很大成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长沙干部那种强烈的责任担当意识,这种责任担当体现为大胆改革创新的精神和理念,体现为自我加压、迎难而上的勇气和决心,体现为干部敢于担当、积极干事的精气神。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些领导干部没有把权力看成是一种责任,而是把权力当作一种“风光”、一种“资源”、一种“商品”,只讲权力、不讲责任,甚至以权谋私,大搞权钱、权色交易,最终必然会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和人民群众的唾弃。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要始终坚持有权必有责,敢于担当,积极作为,真正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司其职、负其责,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4、用权受监督。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加强监督是对干部最大的爱护,自觉接受监督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权力监督,在中国古已有之。西周就有过所谓做诗、诵诗的舆论监督,当时还创造了“三监”制度,并成为秦汉时期的监察御史和刺史制度的渊源。此后中国各朝代都建有权力监督制度,西汉还发明了中国最早的举报箱。《后汉书》记载了一个“四知”的故事:汉朝的杨震在莱州任太守,在经过昌邑县时,县令为报知遇之恩,晚上秘密给杨震送去了十斤黄金,并悄悄告诉杨震:“夜深无人知”,而清廉自守的杨震却说,“你顶天而来,天知;你踏地而来,地知;你怀金而来,你知;你送金给我,我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县令羞愧地走了。当前,一些领导干部腐败堕落,自身不过硬是根本原因,监督不力是重要原因。中央纪委对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立案调查,他曾经抱怨:如果早处理我两年,犯的错也不至于这么严重。一位前县委书记因为贪污受贿而被判坐牢,他说:从名义上讲,对一个县委书记有8种监督,但实际上到了我这儿,就只有一种监督,就是自我监督,而自我监督往往是最靠不住的。一个领导干部,如果不愿接受监督,甚至有意逃避监督,必然走向歧途甚至自我毁灭。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要牢固树立用权受监督的观念,切实增强自我约束的意识,把接受监督作为一种胸襟气度,作为一种必备的政治修养,作为正确行使权力的重要保证和健康政治生命的必要条件,从严从实用好手中的权力,始终做到自觉接受监督。二、时刻保持对权力的敬畏之心,高度警觉和正视用权不严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清代名臣纪晓岚曾讲过,“做人要记住一个‘怕’字。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这段话告诉我们,一个人立身处世,应当怀有一颗敬畏之心。有了敬畏之心,做人才会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做事才会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做官才会严以用权,知所避守。一个不知道怕的人,才是最可怕的。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着一定权力,而任何权力都是一柄“双刃剑”,善用则建功立业、利国利民;滥用则引火烧身、甚至祸国殃民。权力是有风险的,为官者不可能把权力带进坟墓,而权力却可以把为官者送进坟墓。这是无数历史和现实的教训。然而,由于权力本身具有天然的膨胀性和腐蚀性,加之少数党员领导干部为官不正、律已不严,从而导致用权不严、违规用权等问题屡禁不止,权力滥用、权力寻租等现象屡见不鲜。这里我点五个方面用权不严的突出问题,希望大家引以为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有权任性,目无法纪。著名启蒙学者孟德斯鸠曾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权力是公共的,有权者一旦“任性”用权,必然给党和国家的事业与人民的利益带来巨大的损失甚至灾难,而权力任性者自身也必将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前不久,一段“任性的领导讲话”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视频中,太原市下辖的古交市客运办主任任长春在会议讲话中口出狂言,说出了“国家规定是狗屁”、“我说谁是腐败就谁是腐败”、“谁要工资谁滚蛋”等令人瞠目的雷人言论。他既不是因为一时冲动而慌不择言,也不是处于私人场合而口无遮拦,而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大放厥词,并声称“你录音就录音,记就记”,完全就是一副天不怕地不怕、我的地盘我做主的“土皇帝”做派,哪有半点共产党员的样子!四川音乐学院原党委书记柴永柏作风专横,调入多位亲戚进入学院任职,群众举报不断。在一次教职工大会上,柴永柏放出狠话:我知道有人在举报我,谁让我一时不好过,我会让他全家一辈子不好过!这样的任性,又何尝把党纪国法放在眼里,何尝把群众监督放在心头?事实证明,权力使人任性,任性使人堕落。任性的结果,就是无视党纪国法,无视道德伦理,无视基本规矩,为所欲为,胡作非为,就像脱缰的野马狂奔而不可遏止,如同决堤的洪水泛滥而不可收拾,在犯罪的道路上越滑越远、越陷越深。
2、用权不公,处事不正。古人讲:“居官守职以公正为先,公则不为私所惑,正则不为邪所媚。”秉持公心、公正用权,这是对行使权力的基本要求。我们领导干部的主流是好的,但不可否认的是,用权不公正、做人不公道、处事不公平的现象仍然存在。这其中有制度和监督的原因,也有传统文化的影响。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指出,中国是一个传统的“熟人社会”,也就是我们所讲的“小圈子”社会。现实生活中,人们一遇到难办的事,首先想到的是有没有“熟人”,能不能拉到“关系”,可以说是既痛恨特权又羡慕特权。“熟人社会”的本质就是以“关系”代替“规则”,以熟人的情面代替法律的威严,使得社会公平正义的天平在“人情关系”的左右中倾斜、失衡,也为用权不公、滋生腐败提供了“土壤”和“温床”。有的党员干部往往凭借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生熟程度、感情的深浅程度办事,优亲厚友、公事私办,张三来了这样办,李四来了那样办,逼着群众到处找门路、托关系。有的超越法律底线和政策边线,开“天窗”,留“暗门”,打“擦边球”,搞“暗箱操作”,甚至以情代法,以权压法,办关系案、人情案。有的凭关系亲疏用人,拿官职做交易,培植亲信,排斥异己,玩弄权术、拉帮结派,搞小山头、小圈子、小团伙。这些都是典型的用权不公现象,侵害的是人民群众的公共利益,损害的是社会的公平正义。
3、以权谋私,贪欲膨胀。“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我们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一种“稀缺资源”,哪里有权力,哪里就会有欲望的诱惑,稍有疏忽就会稳不住心神、守不住阵脚,一步一步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党的十八大以来,因腐败落马的官员级别越来越高、数量越来越多、速度也越来越快,山西甚至出现系统性、塌方式腐败,去年一年全省处分市厅级干部45人、县处级干部545人,累计处分违纪党员干部15450人。贪欲不但可以摧毁一个人、也可以毒害一个班子、一个地方的政治生态。尽管沉痛的教训摆在眼前,但仍有一些官员利字当头、贪字为先,公开标榜“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他们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做谋取私利的工具,大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权权交易,损公肥私,贪赃枉法。中石化集团原总经理陈同海沉湎于灯红酒绿,流连于声色犬马,日均挥霍超过4万元。他曾说:“每月交际一二百万算什么,公司一年上缴税款二百多亿,不会花钱,就不会赚钱。”对欲望的过度追求让陈同海失去理智,疯狂受贿,最终付出惨痛的代价。徐才厚贪贿数额之大令人触目惊心,据悉在徐家抄查现金重达一吨,烧坏3部点钞机,这些钱徐才厚生不带来、死不带走,除让他身败名裂外又有什么用!在我们我市,上次巡视组反馈的巡视意见中就有这方面的问题,个别单位主要领导亲属基本垄断当地办公家具采购,有的甚至通过利益关系人在私人公司持有股份。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查处通报的一批典型案件来看,当事人无论权力大小、职务高低,无一例外都是私心过重、私欲膨胀所致,究其本质就是公权私用、以权谋私。一些同志也许会认为,我们都是普通干部,也没在关键要害岗位,本身就没权,贪污腐败与我们无缘。这是一个认识误区。人只要在做事,只要有岗位,都会有相应的权力,只是权力有大有小、有轻有重。近年来,小官巨贪接连曝光,“土地奶奶”罗亚平、“官场流寇”穆新成、“红顶官商”郝鹏俊、“涉黑警长”关建军、“亿元股长”李华波等人职务虽低,但其所作所为却令人发指。更令人惊讶的是,南方某省会城市房地产部门的一个打字员也受贿400余万元。一个打字员为什么能受贿这么多钱?原因是该房地产部门指定了打印地点,需要到她那里打印材料的人太多,要排队等候。搞房地产的老板不差钱,早一天审批过关,就早一天回收银子。打字员就有了谁先谁后打印的选择权,受贿也就顺理成章。
4、拥权自重,独断专行。绝对的权力必然带来绝对的腐败。无论是一个组织、一个团队,亦或是一个企业、一个单位,如果领导干部一人大权独揽、一意孤行,事业必然会遭受损失,个人也迟早会出问题。比如,历史上著名的“夷陵之战”,由于刘备不听劝阻、独断专行,出现了致命的决策性错误,亲手葬送了几十年辛苦打拼下来的蜀国基业,导致蜀汉元气大伤,从此无力问鼎中原。再比如,原巨人公司老板史玉柱在检讨自己失败教训时曾表示,原来公司董事会是空的,决策就是由自己一个人说了算,并告诫别人,决策权过度集中危险很大。毛主席曾经说过:“我们工作作风中的一项极大的毛病,就是有些工作人员习惯于独断专行,而不善于启发人们的批评讨论,不善于运用民主作风。”从当前查处的党员领导干部来看,大部分权力欲望极强,家长作风严重,无视民主集中制原则,搞个人说了算,听不进不同意见,重大问题、重大决策自行其是,不向集体和上级报告,班长变成“家长”,领导变成“老板”。有的领导干部将公权视作自己的私权、特权,忘乎所以、为所欲为,可谓是“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甚至将自己凌驾于党纪国法之上,游离于制度约束之外。还有的领导干部官僚主义思想严重,以“官老爷”自居,总以为自己高贵、高明,对下属颐指气使,蛮横专断,飞扬跋扈,乐意追求且十分享受那种把权力玩弄于股掌之间和“一句话就决定别人命运”的虚荣和快感。原黑龙江省绥化市委书记马德作风就十分霸道,一次下乡吃饭时陪同的县委书记不喝酒,马德罚他靠墙站着,这位县委书记不敢违抗,便乖乖地靠墙站着。挟着这种淫威,马德公然受贿卖官,涉及绥化市下辖10个县市众多处级以上干部,仅绥化市各部门的一把手就有50多人,带坏了班子,带坏了队伍,影响极为恶劣。
5、有权不为,不敢担当。为官避事平生耻。《阅微草堂笔记》中讲过一则寓言故事。一个官员在阎王面前自称生时所到之处只饮一杯清水,以“虽无功,但总无过”自辩。阎王斥道:如果不贪就是好官,那在公堂中设一木偶,连水都不用喝,岂不更好?故事虽为虚构,道理却很深刻。“公权私用即为盗、公权不为即为贪”。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如果看到问题就躲闪,碰到困难就退缩,遇到矛盾就绕道,这不仅是对手中权力资源的浪费,同样也是一种腐败,危害性比为官乱为毫不逊色。天津港交通、安监、海关等部门有关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长期对不具备资质的瑞海公司疏于监管,致使发生“8·12”特大危化品爆炸事故,160条鲜活的生命、高达700亿元的直接损失和不可估量的间接损失已经无法挽回,11名官员因此立案,其中10人涉嫌玩忽职守罪,教训十分深刻。当前,我们党员干部队伍中也存在这种为官不为的现象,在其位不谋其政,任其职不尽其责,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有的工作按部就班,得过且过,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更有甚者,自己不思进取、不敢担当,还对敢担当、敢作为的同志说三道四、冷嘲热讽。有的凡事先打自己的“小九九”,出成绩的事情抢着上,讨人嫌的工作躲着走,冒风险、担责任的事能推就推,唯恐得罪他人、殃及自己。省委巡视组提出的整改意见中,就严肃指出我市“少数干部缺乏担当、精神懈怠”。为什么不敢担当?我看其中有责任心和进取心的问题,还有自身不过硬的问题,如果自己行不正、站不直,就会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不敢较真,不敢碰硬,就没有底气带动干部、推动工作。
三、倍加珍惜手中的权力,自觉争当严以用权的表率今天在座的都是领导干部,都是推动我市发展的“火车头”和“领头雁”,手中或多或少都掌握了一定的权力,你们手中的权力正确行使与否、使用效果如何,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进步,也关系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成效,更关系到我市的改革发展。大家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权力,倍加珍惜为党和人民干事的机会,强化用权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效率意识,从严从实用好手中的权力,努力争当严以用权的表率和模范。
1、坚持科学用权。严以用权,首先必须科学用权。何谓科学用权?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二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三是着眼于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四是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五是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我们常讲,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科学用权,最核心是要科学决策。怎么样才能做到科学决策?一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都要从维护和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出发,多办利民惠民之事,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坚决杜绝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二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现在,各方面都在讲新常态,新常态下我们面临着许多不了解、不熟悉而又躲不开、绕不过的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我们深入细致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真正沉下来、钻进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把问题搞清楚、把情况弄明白,做到不调研不决策、先调研后决策,不断提高决策的质量和水平。三要健全科学的决策机制。着力健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风险评估机制,健全法律顾问制度,继续实施专家论证、公开听证,凡重大决策都必须经过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加快建立决策后的评估和纠错机制,探索建立行政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和责任倒查机制,真正做到决策前倾听民意,决策中广纳贤言,决策后及时公开、监督执行结果,确保科学决策、科学用权。
2、坚持依法用权。能否处理好权和法的关系,是对领导干部法治素养最现实的考验,也是衡量一个地方法治水平的重要标志。尽管当前党员干部法治观念在不断增强,依法办事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但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还存在着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一些领导干部不懂法、不敬法、不守法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法治意识淡薄,人治思想、长官意志严重,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凡事自己说了算;有的认为依法办事条条框框多、束缚手脚,只要能办成事,什么办法都可以用,信奉“搞定就是稳定、摆平就是水平”;有的把法律当摆设,不履行法定职责,使一些法律法规变成一纸空文;有的目无法纪、滥用权力,知法犯法、徇私枉法,随意插手司法案件,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对此,群众反映强烈。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法治意识,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把依法用权贯穿为官从政的全过程,每作一项决策,都要认真想一想是否有权决策、有多大权限决策,想一想决策的法律依据是什么、法定程序是什么、法律责任是什么,确保权力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要把握好“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基本要求,自觉在法律约束下用权,在制度笼子里用权,既要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克服懒政、怠政,杜绝为官不为,又要严守权力边界,按照权力清单用权、按照法定界限用权,坚决防止乱作为、滥作为。
3、坚持规范用权。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规范用权,既要靠自律,也要靠他律,他律就是制度,对干部来说这既是一种约束,更是一种保护。深入剖析当前的违纪违法案件,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权力约束机制不健全,在制度建设和落实上还存在较大差距,没有从源头上彻底堵塞漏洞。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只有靠制度管权用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切实规范和减少党员干部的自由裁量权,才能从源头上预防滥用权力的行为。要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加快制定权力清单,厘清权责边界,强化权力制约,真正给权力套上“缰绳”和“笼子”。各级各部门要勇于革自己的命、削自己的权、让自己的利,该放的权力要坚决放开放活,决不能明放暗不放,松了手刹还踩着脚刹。规范用权,不仅要“放权”,也要“管权”。要在简政放权的基础上,加快相关制度建设,以严格的制度和完善的规则,约束和规范权力运行。前段时间,市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干部想事干事成事的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和监督干部的暂行办法》、《我市市“为官不为”“为官乱为”问责暂行办法》,对激励干部干事创业、规范干部权力使用以及惩治干部有权不为、有权乱为等行为做出了详细规定,出台了巡查制、主要领导谈心谈话制、部分重点班子年中考核等系列制度,目的就是要教育引导全市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利益观、权力观,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力量凝聚到建设“一极三宜”江湖名城上来,在全市上下形成一心一意干事业、全力以赴抓发展的浓厚氛围。
4、坚持阳光用权。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让权力暴晒在阳光之下,违法乱纪、权力寻租等行为就会无处藏身。近年来,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在用权方面出现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权力行使不够公开、不够透明,“表哥”、“房叔”等腐败案件的查处,正是滥权越权“见光死”的例证。在国外,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制度都被称为“阳光制度”,权力具体怎么运行的,每一步是怎么往前推进的,民众和官员都看得清清楚楚。俗话说,公开才有公平,透明才会清明。各级领导干部不论职务多高、权力多大、资历多老,都要习惯于在“聚光灯”下行使权力,习惯于在“放大镜”下开展工作,自觉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进一步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始终坚持阳光决策、阳光施政、阳光用人,做到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全过程公开,把权力运行的整个状态都放在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放在公平正义之光的照耀之中。特别是要敢于把政府和部门预决算、“三公”经费、权力清单和运行流程等政务信息和群众密切关注的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性住房分配、企事业单位人员招录、医疗服务收费等重点事项,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公开公示,坚决防止暗箱操作、以权谋私等行为的发生。
5、坚持秉公用权。权力是公器,用权必须秉公无私。何谓秉公,就是依照公认的道理或公平的原则办事。中国历史上秉公用权的清官屡见不鲜,汉代苏章出任冀州刺史时,有老友贪赃枉法,苏章接案查访,老友心存侥幸,设宴款待,席间二人叙尽了友情,老友飘飘然一夜好梦,第二天苏章一脸严肃,历数老友罪行,命衙役摘去了他的乌纱帽。苏章说:“我与清河太守是多年老友,让他请客,是尽朋友之谊,是私交。查办案子则不同,那是公事,公事自当公办,有公法作依据。”“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公道自有人心在”,真正的“公道”代表社会心声、反映人民诉求。然而,我们有些领导干部在行使权力时,往往凭着亲疏远近办事,打着维护政策、法律、制度的幌子,强拉偏架,袒护一方,不是一碗水端平,而是厚此薄彼,不但损害了群众利益,也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因此,我们党员干部在用权时,一定要不为私交所移,不为私欲所动,不为私利所惑,事事讲公道,处处讲公正,人人讲公平。秉公用权,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要坚持公道正派选人用人。如何公道正派选人用人?就是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领导干部“四有”、做“四种人”和省委书记徐守盛同志强调的“四个干事”的好干部标准,严格按照市委提出的看重忠诚、看重实干、看重担当、看重基层、看重口碑的“五个看重”原则选人用人,不以个人好恶、亲疏远近划线,不搞任人唯亲、团团伙伙,把那些符合上述条件的优秀干部及时提拔重用起来,着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队伍保障。
6、坚持高效用权。同样担任一个职务,同样掌握一定权力,是低效用权还是高效用权,既能看出态度,也能体现水平。《行政领导学》中专门讲到“效益性原则”,就是指领导干部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必须讲究取得成果的大小与快慢,注重社会效益。权力只是干事创业的平台和载体,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也不是永远都能拥有,既然掌握了一定的权力,就要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尽可能产生最大效益。如果一个厅级干部、处级干部只有科级干部的作为,那就有愧于岗位和权力,有愧于组织和人民。怎么做到高效用权,关键是要认真、精细。胡适先生曾写过一本《差不多先生传》,就是讽刺当时中国社会那些办事不认真的人。当前,我们的干部队伍中“差不多”的思想还大有市场,在禁拆治违、土地征收等重点难点工作中,一些同志缺乏担当和勇气,缺乏争创一流的标准和决心,不使全劲、不尽全力,导致效率低下、岗位贬值。大家都知道,日本、德国等国家的产品性价比很高,中国人十分热衷去国外抢购马桶盖、书包,为什么这些平常的物件还要去国外购买,原因就在于他们做事认真、精益求精,做出来的产品工艺十分精细。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我经常讲,没有做不好的事,只有做不好事的人。我们我市的干部只要认真起来,其实不输给任何一个地方。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在履职用权时,一定要增强用权的效率意识、效益意识和精细意识,在其位、用其权、尽其责,竭尽全力做出与岗位相称的业绩,努力追求为公用权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7、坚持廉洁用权。古人讲,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廉洁用权是领导干部从政之本、立身之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干部必须清正廉洁,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保持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如何做到廉洁用权,关键要做好四个方面。一要“慎初”,谨防“第一次”。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腐化堕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把握住“第一次”,导致私欲越来越强,胆子越来越大,行为越来越放纵。领导干部警惕了“第一次”,思想道德防线就不会突破,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就找不到可乘之机;守住了“第一次”,就能在廉洁与腐败的较量中赢得胜利。二要“慎微”,谨防积小恶成大恶。有些领导干部认为,自己辛辛苦苦工作,为单位、社会、国家作出这么大的贡献,抽几条免费烟、喝几瓶公家酒,逢年过节收受一点小红包,是人之常情,是小节,无伤大雅。殊不知,一些腐败分子正是在这种“小节无害”的心理驱使下,渐渐放松自我约束,滋长了放任心理,最后越陷越深,难以自拔。三要“慎欲”,谨防放纵欲望。欲望是人的一种本能,正常的欲望是社会前进的动力,放纵的欲望则可能毁灭一切。现在我们一些干部喜欢攀比,一旦攀比,思想防线就会变得非常脆弱,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利用手中的权力去追求暴利阶层的生活,就会贪污受贿,最终会招致牢狱之灾、杀身之祸。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知足常乐,常思贪欲之祸,常怀律己之心,常除非分之想,始终保持高尚的人格和淡泊的心境。四要“慎友”,慎防被不怀好意的“朋友”拉下水。作为领导干部,在结交朋友上必须慎之又慎。有些所谓的“朋友”就是瞄着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而来,各种诱惑、算计都冲着你来,各种讨好、捧杀都对着你去,稍不留意,就会成为这些人“围猎”的对象。我们的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交友观”,近君子,远小人,多交道德纯洁的人、情操高尚的人、能帮助自己进步和提高的人。
8、坚持为民用权。权力只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严以用权的最终落脚点是为了改善民生。虽然每个领导干部的岗位不同、权限不同、工作内容不同,但为民用权应该成为我们共同的价值追求,真正把权力用在民之所盼、民之所求、民之所需上。一要把权力用到推动科学发展上。发展是最大的民生。要围绕建设“一极三宜”江湖名城,加快实施新增长极“621”行动,突出抓好一批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建设,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促进经济总量、发展质量和人均均量“三量齐升”。二要把权力用到办好民生实事上。群众利益无小事。要坚决落实各级各项惠民政策,加快推进城区小街巷改造、农村人口安全饮水、两房两棚、两供两治等34件省市实事办理,抓好创业就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精准扶贫等各项社会事业,让有限的权力发挥最大的惠民作用。三要把权力用到加强生态环保建设上。顺应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新需求,扎实推进湘江保护、洞庭湖治理和大气污染防治,切实加强铁山水资源保护,强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让老百姓惬意呼吸新鲜空气、放心喝上干净水,不断提高宜居指数。四要把权力用到促进社会和谐上。进一步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加强综治民调工作,抓紧抓实抓细安全生产,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同志们,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求。通过这次集中学习,我们要切实增强践行“三严三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把握好严以用权这个关键环节,把严的要求、严的作风、严的纪律落实到具体岗位和实际工作中,以如履薄冰的心态、激情干事的状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为建设我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践行“三严三实”,修身是根本,用权是核心,律己是关键。我理解,党员干部要做到严以用权,最为紧要的是守规矩、讲法治。下面,我重点围绕“强化规矩意识,提升政府工作”谈三点体会。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规矩既是约束、准则,也是标准、尺度。严以用权对做好政府工作意义重大。第一,严以用权最首要的是站稳政治立场。习总书记深刻指出:“干部在政治上出问题,对党的危害不亚于腐败问题,有的甚至比腐败问题更严重。”讲政治,就是要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在原则问题上,特别是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站稳立场,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对于市政府而言,讲政治,就是始终与市委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市委的权威,做市委战略决策的坚定执行者。第二,严以用权最基本的是树立程序意识。领导干部做决策、办事情,都要讲程序。政府的重大决策,一定要坚持公众参与、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等程序;政府的执行落实,一定要履行时限、方式、方法、步骤等程序要求,避免因程序缺陷或瑕疵导致行政违法。比如,一些地方征地拆迁引发行政诉讼,很多时候并不是适用法律政策有偏差,往往是程序上有问题。第三,严以用权最关键的是严格依法行政。习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依法办事就不怕事,依法办事就不会出事。当前,我市的发展同全国一样,面临着许多矛盾、问题,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手段解决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比如,今年新行政诉讼法出台后,我们组织开展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学法,并专门邀请最高人民法院江必新副院长授课,效果就很好,也给大家很大的启发。第四,严以用权最根本的是坚持廉洁自律。内因决定外因。廉洁不能只靠外部的监督,最重要的还得靠自律的作用。所谓“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就是这个道理。我们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都要从那些违纪违法的案件中汲取教训,任何时候都要坚守“底线”,不碰“红线”,这样才能走得稳、走得远。
二、把严以用权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各个环节政府工作的程序性、规范性很强,必须带头树立规矩意识,推进政府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努力提升政府工作水平。一是重执行,狠抓落实。政府的首要职责就是抓落实。要贯彻好上级政策。坚定不移地落实中央、省里的政策精神,确保每一项政策都能够落地。去年以来,中央就稳增长出台230多个文件,省里出台104项措施,我们要求各部门按职能分工,逐项逐条消化好。今年6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我们迅速组织相关部门拿出新材料、创新创意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并启动了示范创客空间建设。要服务好项目建设。把产业发展、财税增收、民生改善最终落实到项目上来,以项目建设的成效,实实在在地体现发展的成果。现在,我们在项目建设上,坚持领导带头亲自抓,特别是对于好的招商项目,盯紧不放,采取小分队等方式上门招商。比如,最近我们正加紧洽谈对接世界五百强企业德国舍弗勒集团,争取落户到浏阳制造产业基地。要回应好民生关切。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诉求,让群众生活更有归属感、认同感和获得感。比如,市委、市政府提出,201*年起,用三年时间彻底解决9万户居民的房产证问题,目前已解决3万多户。践行“三严三实”,就是要把群众期盼的事情一件一件解决好,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二是重制度,照章办事。政府工作讲规矩,关键是制度化、长效化管理。要完善制度。通过完善制度堵塞漏洞,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管钱。比如,政府征管资金及基金的存放,以前有些管理办法,但执行不到位。今年6月,我们专门制定《市本级政府征管资金及基金存放银行机构考核评价分配暂行办法》,实行银行机构贡献与政府资金存款分配挂钩,引导各金融机构加大对我市信贷投入。要照章办事。政府管理要规范,必须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搞例外。比如,政府各级部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在去年大幅压减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三公经费又同比下降11.18%。要加强监督。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不让少数人坏了规矩。上半年,全市完成政府投资审计项目437个、金额204.72亿元,综合核减率19.32%,超预算支出和投资水分明显减少。三是重担当,改革创新。要敢于自我革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当一些改革触及一些部门利益的时候,我们就必须服从大局,勇于革自已的命。比如,政府推进“三清单一目录”改革,真正建立了权力运行的规矩。要树立创新思维。守规矩决不是固步自封、因循守旧,而是要顺时应势、善于创新。比如,为推进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我们创新政策,正抓紧组建成立智能制造研究院,真正把市场力量与政府引导结合起来。要增强担当意识。引导干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立得起来。比如,按照市委拆违控违“一年基本拆除,两年基本清零”的部署,上半年全市拆除违法建设485.34万平方米,控制新增违章建设6.34万平方米,却没有一起因拆违控违引发群体性上访,主要得益于各级干部依法办事,勇于担当。三、把严以用权转化为自觉行动规矩的意义在于被遵守、被执行。要真正把守规矩当作一种自觉,切实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必须做到“三个从严”。一是从严律己。要求他人做到的自已首先做到,要求他人不做的自已首先不做。要坚持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利,受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当前,一些企业家反映,领导干部不敢和他们打交道,对本来该帮的企业不敢帮了,认为政府领导与企业家往来太多,总有瓜田李下之嫌。其实,只要一心为了事业,不徇私情、不谋私利,我们完全可以大大方方与企业家交朋友,旗帜鲜明地支持企业发展。二是从严监督。要坚持“一岗双责”,既管好自己,又切实担负起党风廉政责任制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率先垂范抓好政府廉政建设。我始终认为,对部下的严格监督,就是对他们的最大爱护。特别是对政府采购、招投标、土地出让、行政审批等权力集中的部门,一定要早打招呼,勤加提醒,加强监督,防止权力被滥用,小过酿成大错。三是从严管束。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领导干部的“家务事”、“身边事”,也可以体现出自己的作风和党性。比如,毛泽东同志有著名的“三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带头管好家属子女,从严治家、纯正家风;管紧身边工作人员,立好规矩、严格要求,真正把好亲情关、管好身边人。 严以用权是“三严三实”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的关键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对“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中指出,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作为“三严”之一,严以用权在“三严”的内在逻辑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一、 正确认识权力习近平总书记将其概括起来就是两句话:“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从根本上讲,我们党的权力观和党的群众观、利益观是完全统一的,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首先必须对权力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1、权力就是信任。党和人民把我们放到领导岗位上,赋予我们一定的权力,既是一种委托,更是一种信任。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充分说明了权力来源于人民的信任,权力离不开人民的拥护。要时刻牢记“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会让你坐在台上”,把“群众答应不答应、群众支持不支持、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严格用好手中的权力,始终不负人民的信任。
2、权力就是责任。权责对等原则告诉我们:有权必有责,权责不分离,权力越大,责任越重。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对苍生的责任;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对托孤的责任;林则徐“苟利家国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对民族的责任。在当前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肩负的责任更重,压力更大,面临的诱惑也更多。我们要更加珍惜手中的权力,从严从实用好手中的权力,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3、权力就是平台。权力与岗位是共生的,每一个岗位权力都是用来为群众服务的平台。我们有些同志对权力产生了错误的认识,把岗位权力看成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搞“我的地盘我做主”,把权力当成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工具,以权谋私、假公济私。我们党员干部要把权力作为成就事业、造福人民的平台,在其位、用其权、尽其责、展其为,做到有权不辱崇高使命,位高不失公仆之心。
4、权力就是奉献。干部就是公仆,权力就是奉献。领导干部代表人民行使权力,要比常人付出更多的辛苦,作出更多的奉献,舍弃更多的个人利益。作为领导干部,要践行正确的权力观,就要强化奉献意识,发扬公仆精神,不计得失、淡泊名利,做一名上不愧党、下不愧民、内不愧心的好干部。
二、自觉敬畏权力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对权力心存敬畏,以清正廉明的“官德”约束手中的权力。然而,由于权力本身具有天然的膨胀性和腐蚀性,加之少数党员领导干部自身道德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淡薄,往往将其所掌握的权力视为“自己的既得利益”,从而导致违规用权、用权不严等问题屡禁不止,权力滥用、权力寻租等现象屡见不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用权任性。权力是公共的,有权者一旦“任性”用权,必然给党和国家的事业与人民的利益带来巨大的损失和灾难,而权力任性者自身也必将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最近,一段“任性的领导讲话”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视频中,太原市下辖的古交市客运办主任任长春在会议讲话中口出狂言,说出了“国家规定是狗屁”、“我说谁是腐败就谁是腐败”、“谁要工资谁滚蛋”等令人瞠目的雷人言论。他既不是因为一时冲动而慌不择词,也不是处于私人场合而口无遮拦,而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大放厥词,并声称“你录音就录音,记就记”,完全就是一副天不怕地不怕、我的地盘我做主的“土皇帝”做派。身为一名国家干部,本应具有起码的法治意识,怎能如此蔑视国家规定?说到底,无非是“权力任性”在作怪,滋生了权大于法的扭曲心态,以致迷失本性,蔑视法律,漠视群众。
2、用权不公。我们的党员干部队伍中,有的往往凭借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生熟程度、感情的深浅程度办事,用权不公正、做人不公道、处事不公平;有的优亲重友、厚此薄彼,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张三来了这样办、李四来了那样办;有的对执行上级决策部署打折扣、搞变通,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有的超越法律底线和政策边线,开“天窗”,留“暗门”,打“擦边球”,搞“暗箱操作”,甚至以情代法,以权压法,办关系案、人情案,逼着群众到处找门路、托关系。
3、以权谋私。当前,有些党员干部党性观念不强、宗旨意识淡薄,作风不端、行事不正,崇尚“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理念,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做自己谋利的工具,大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权权交易,以至于贪赃枉法、锒铛入狱。特别是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查处通报的一批典型案件来看,当事人无论权力大小、职务高低,无一例外都是私心过重、私欲膨胀所致,究其本质就是公权私用、以权谋私。
4、专权独断。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无论是一个组织、一个团队,亦或是一个企业、一个单位,如果领导干部一人大权独揽、一意孤行,事业必然会遭受损失,个人也迟早会出问题。有的将公权视作自己的私权、特权,忘乎所以、为所欲为,可谓是“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甚至将自己凌驾于党纪国法之上,游离于制度约束之外。三、严格使用权力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引发舆论热议,社会各界纷纷点赞。“有权不可任性”,折射的是党和国家从严管党治吏,下决心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确保还权于民、用权为民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要强化用权的忧患意识,小心谨慎用好手中的权力,自觉做到权大不忘责任重、位高不移公仆心,以如履薄冰的心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具体要做到四点:
1、依法用权。要切实增强法治意识,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正确把握为官做事的尺度,把法治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把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确保政府工作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要坚持依法科学决策,建立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风险评估机制,健全法律顾问制度,继续实施专家论证、公开听证和电视问政,凡重大行政决策都必须经过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要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重点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社会治安、劳动保障、医疗卫生等领域综合执法力度,依法推进土地征收、禁拆治违等工作,确保所有行政行为都依法依规、程序正当。要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既要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杜绝慢作为、不作为,又要严守权力边界,按照权力清单用权、按照法定界限用权,坚决防止乱作为、滥作为。
2、规范用权。加快推进“三清单一目录”工作,进一步明确政府及部门的权利、责任和程序,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部门之间的权责边界,进一步向社会、市场和基层放权,把该放的权力坚决放开放活,把该管的事情切实管住管好。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对政府内部权力的制约,对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重点加强对政府各类资金的全过程监管,把政府采购、土地出让、国有资产交易、矿产资源开发、工程项目招投标等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要强化纠错问责,健全问责制度,规范问责程序,坚持权责统一、有错必究,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筑牢法治“防线”,遏制权力“越线”。
3、阳光用权。大力推进行政决策公开,凡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在出台前都要通过媒体进行公示,所有决策进展情况都要定期在报纸、网站上公布,提高行政决策透明度。要加快实施行政权力公开,在完成部门职权清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各类职权职责,编制行政权力清单目录和权力运行“流程图”并向社会公布,以公开透明的实际行动,揭开蒙在权力上的“神秘面纱”,打开权力封闭运行的“黑暗区间”,让政府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积极推进政务信息公开,进一步拓展信息公开领域和内容,推进政府预决算、部门预决算、专项转移支付预算、“三公”经费、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尤其是对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食品药品、保障性住房分配、医疗服务收费、高校招生、企事业单位人员招录等政策信息,都要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公开公示,坚决防止暗箱操作、以权谋私等行为的发生。
4、秉公用权。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公道自有人心在”,真正的“公道”代表社会心声、反映人民诉求。然而,我们有些领导干部在行使权力时,往往凭着亲疏远近办事,打着维护政策、法律、制度的幌子,强拉偏架,袒护一方,不是一碗水端平,而是厚此薄彼,不但损害了群众利益,而且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自己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因此,我们党员干部在用权时,一定要不为私交所移,不为私欲所动,不为私利所惑,唯有讲公道、讲公理、讲公正、讲公平,才不至于偏离民心轨道,才能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与支持。 “严以用权”专题研讨发言稿 领导干部和普通群众的最大不同莫过于手中有权、肩上有责。严以用权是“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的关键环节。权力是把双刃剑,正确用权就能为人民造福,滥用权力就会损害群众权益,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各级领导干部手中都掌握着或大或小的权力,“修身”和“律己”主要是为用好权。就我个人而言,能始终坚持执政为民、“为民用权”的善政根本和清正廉洁、“不搞特权”的善政内在要求,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时刻彰显共产党人“善政本色”。尽管如此,在“严以用权”方面也还存在着:一是认真学习钻研有效履职的各种知识,提升政治素质,提高道德修养,拓宽知识结构,锤炼作风养成,强化组织观念,以及在不断修炼、约束、改造、完善中增长才干,把握工作规律,提升履职能力不够。二是工作缺乏激情,被动应付,标准不高,在紧贴中心,提升格局、开阔思路,找准履职的着力点、切入点、结合点,用心谋事、用情干事、用劲成事方面,未做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在研究解决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升工作执行力,把各项工作做细做精做实做优,善始善终、善做善成不够。三是固守传统,安于现状,得过且过,图超脱,缺乏改革创新。新常态下不能自觉把创新作为能力要求,怕越位、怕添乱,工作上满足于“差不多”、“过得去”等倾向。四是联系群众不够紧密,面对面与群众交流的平台和途径不多、渠道不宽,真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更少。今后,我将不断铸造理想信念之魂,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在各种诱惑玄机暗藏、各种风险危机四伏的当下,要谨用权、用好权,不逾矩,始终做到“心存敬畏,手握戒尺”。
具体讲:
1、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手握戒尺,举有所虑。如果说敬畏是内心的道德约束,戒尺则是党纪国法和各种规章的行为规范。心中的敬畏、手中的戒尺,说到底就是做人为官的德行、规矩和准绳。如果心中无敬畏、手中无戒尺,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事都敢干,无所顾忌、任性妄为,越界越轨日积月累,最终必然导致底线失守、毁了事业、害了自己。必须通过修身、自律、心存敬畏,严把权力关,确保用权为民,确保权力行使不偏向、不变质、不越轨、不出格、不异化。确保手中的权力更好地服务于民,无愧于党和人民的重托。要处处为群众着想,心中有民,为政以德。既要像水那样“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利万物而不争”。又要注重以仁施政,以德“化民”。
2、知道权从何来,懂得权如何用。对权力心存敬畏,行使权力手握戒尺,源于对权力本质的理性认识。我能成为掌握权力的“关键少数”之一。这固然有个人勤奋努力的因素,但归根到底是组织的选择和人民的信任。公权是公器,来自人民的赋予,不属于任何人。公权只能公用,以权谋私即为盗,就是违法犯罪。应有“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忧民朴素情怀,甘当人民公仆。树立“权为民所赋”的意识,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人民群众置于心中最高位置,把群众关切作为指向,以群众满意与否作为权力行使是否得当的重要标准,使权力姓“公”的政治属性使然,不辜负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的期待。
3、心存敬畏,敬畏权力的神圣性。权力是神圣的,权力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旦“剑走偏锋”,不讲诚信、不懂规矩、不守纪律,缺乏敬畏、目无约束,必然使权力滑入偏轨,造成祸害。经验教训反复证明,腐败总是发生在掌权者失去敬畏之心的地方。“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没有敬畏,权力就不受约束,就会出现滥权、专权、弄权,就会导致胆大妄为、无法无天。敬畏权力的神圣性,掌权用权才能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权力才不会用偏,领导岗位也就不会“高危”。每一个领导干部职位越高,权力越大,越是要谨小慎微,始终做到秉公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要以“严以修身”加强自身修养,把自省、自警、自励常态化。经常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党的政治要求,是否符合共产党员的标准,是否符合领导干部的身份,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勇于自我批评实现自我纠正,常怀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之感,经常自我警示、自我告诫、自我鞭策和自我激励,“不以恶人而为之”,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时时警惕、少犯错误。
4、手握戒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严以用权,单靠觉悟不保险,要有制度才管用。离开制衡谈严以用权,无异于缘木求鱼。权力具有天然膨胀性和腐蚀性,没有笼子约束不行,笼子不严密也不行。无数事实表明,“权力出笼子、人就可能进笼子”。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作为领导干部,我将始终绷紧规矩意识这根弦,自觉增强自律意识、树立制度敬畏、涵养法治思维。任何一项权力的行使,该遵循什么程序、该遵守什么规矩、该遵从什么制度,都应该严格遵守,不能越界、越轨。要强化党规党纪、制度的约束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运行在阳光下,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要遵循法律的轨迹,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法无授权不可为”,心中有戒不任性。同时要注重自身建设,以严明的组织纪律和党规规约自己和班子成员,以铁的纪律树威,以清正廉洁,不搞特权的形象感召群众,以“善政”的魅力,赢得群众的认同和支持。
5、“有所畏”、“握戒尺”,更要“有所为”。勤政不怠,怠政如贪。勤而不廉要出事,廉而不勤要误事,不廉不勤更坏事。领导干部懒政怠政、为官不为,就是对权力的亵渎和贪污,耽误的是一方的发展,辜负的是人民群众的希望和期待。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任务重、责任大,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冲锋陷阵,敢于涉险滩、敢啃硬骨头,勇于负责、勇于担当。作为党员干部,要切实担当重大责任,认真履责,既不能失声,而不能缺位。要克难攻坚、创新思维。总之,我将修公心、修善心,修为民之心,修奉献之心,心存敬畏,手握戒尺,自觉用党的纪律约束自己,做到有权不任性。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