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蹲点并不难,难的是下到底、帮到位、常坚持,不仅要把群众当自家人,也要让群众把我当自家人。只有这样,才算真正践行群众路线。”--摘自**驻村日志。
201*年8月份,**被县政协选派到安乐镇**村驻村蹲点。驻村工作开展以来,按照“立村情、解民忧、凝民心、促发展”的工作思路,转变角色,积极作为,赢得了基层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年10月30日,咸阳日报以《走基层走进群众的心坎里》为题对他的事迹进行了报道。
农村生活的新体验:与群众打交道,首先要走进群众,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参加工作后,**一直在机关工作,对农村情况不是很了解,农村工作方法和工作经验相对比较欠缺。驻村蹲点后,为尽快摸清村上的基本情况,听到群众的真实想法,弄清楚制约村上发展的困难和问题,他将入户走访作为开展工作的切入点,及时制定了详细的走访计划。通过打招呼、唠家常,挨家挨户登门走访,一天的走访结束后,晚上整理走访情况,坚持每天记录《驻村工作日志》。在一个多月时间内,完成了对全村群众的首轮走访,初步掌握了村上的基本情况和群众的所需、所求和所盼。一年来,他坚持定期走访每家每户,积极向群众学习,向村“两委”干部请教,向身边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同志、老党员虚心请教,当好群众的“小学生”。同时,将县委活动办印发的《实用读本》作为教科书,每天认真研读,在工作中遇到群众提出的一些难以解答的政策性问题时,通过网络查阅资料,及时给群众答疑解惑。如今的他,不但对**村所辖的10个村民小组,620户2318人和 67名党员,每家每户的情况都能熟记在心,谈起来如数家珍,而且学会了如何与群众打交道,熟悉了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法规政策,驻村工作得以顺利铺开。
农村工作的新方法:尽己所能帮助群众,把群众的事当自家事,群众就会拥戴你。面对走访中群众反映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坚持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赞许。当了解到**村4、5、6组的电压过低,极大地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后,他多次与电力部门联系沟通,增容变压器1台,解决了群众多年的用电难题;当得知即将入学的李丹和耿豪两位同学品学兼优但家庭十分困难时,他及时向单位领导反映,给每人协调了201*元的资助金;当得知二组12户群众想建蔬菜大棚,但受资金限制,无法完成心愿时,他与安乐镇包村干部一起,多方争取,为群众协调邮政储蓄贷款40余万元,同时向上级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为大棚基地打深水井1眼,铺设砂石道路1300米;当得知二组的杨广运夫妻两人身患重病,生活十分拮据,但仍有建设蔬菜大棚的意愿时,他和一起包村的干部刘丽华商量决定,自掏腰包,每人拿出5000元,帮助建起了蔬菜大棚。村民孙爱英与邻居为生产路闹起了矛盾,**把两家人召集在一起,认真解说邻里之间和为贵的道理,双方最终握手言和。“先听他们把事情原因、过程说清,然后让他们换位思考,有的人钻了牛角尖了,这一换位就能明白过来,遇见犟一点的人了,我就先夸他思想觉悟高,我这一夸他就不好意思再犟了,双方解决点就能找到了。”**在入户过程中会经常遇到这样的事,他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驻村工作的新感受:农村是块广阔天地,农村工作大有可为。驻村蹲点的生动实践,使他深深地认识到,做好驻村工作,必须掌握农村知识,懂政策、懂生产、懂技术、懂市场,才能为群众答疑解惑,排忧解困,做群众发展的“引路人”;做好驻村工作,必须下接群众地气,摆正姿态,放下架子,不说官话,坦诚以待,才能融入群众,摸清实情,做群众生活的“贴心人”;做好驻村工作,必须心系民生福祉,关注农村,关心群众,帮扶结对,兴办实事,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认可,做群众称赞的“解难人”。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