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报告体会 > 事迹材料 > 十佳青年农民事迹材料

十佳青年农民事迹材料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6-21 00:34:35 | 移动端:十佳青年农民事迹材料

作为武义更香有机茶业基地开发有限公司和北京更香茶叶销售有限公司董事长、武义更香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他最看重的是“第11届中国十佳杰出青年农民”这一称号,今年38岁的俞学文还有许多头衔:中华全国青联委员、青联农林牧渔界别委员会副秘书长,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全国首届“百姓金口碑”功勋新闻人物奖,中国茶叶行业年度经济人物,第五届浙江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浙江省科技标兵,创业青年首都贡献奖……但他说:“我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他养过猪。高中读完后,他从报上搜寻致富信息,听说养猪的效益不错,于是贷款1万元办起养猪常冬天有十几只小猪生病了,怕它们冻着,他跳进猪圈里搂着小猪睡觉。

他还养过鱼、养过鸭、种过水果,还承包茶园种茶叶。那几年他很风光,21岁时便盖起三层小楼,骑上摩托车。

不料,随后几年饲料价格一个劲往上蹿,养猪成了赔钱的买卖,加上鱼塘被洪水冲垮,俞学文亏损了好几万元。这时,俞学文想到了北京。听说在北方茶叶比较好卖,那时,武义的茶叶销路不好,很多茶叶荒在山上,所以他决定到北京销售武义茶叶。

他永远是农民

俞学文先在北京马连道开了家不足20平方米的小茶叶店,那年他26岁。“当时茶叶一条街的老大是福建的茶商,占领了北京各大商场,老板特牛,瞧不起我,茶叶卖给他,上门七八次都要不回钱来。”

俞学文拒绝放弃。那时,北京人买茶都是用纸一包、用绳一扎了事,不管多好的茶叶,放长了都影响品质。在浙江,早已用上了茶叶筒。俞学文让妻子在北京看摊,自己回老家卖了鱼塘,运回一卡车茶叶筒。重新包装的茶叶迅速打开了销路,那一年他净赚32万元,并注册了自己的公司。

但真正要做大市场,光靠包装是不行的。俞学文又从北京回到武义农村,建立自己的茶叶基地。他与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合作,开发出无污染的有机茶,并通过国际imo有机食品认证。最初只有1000亩左右,如今在武义已有有机茶园1万多亩,在浙江、广西、福建等地的有机茶基地共有4万多亩。同时在浙江等地带动发展了无公害茶园数万亩。他还在全国开设了80多家连锁直营店。

他种茶、加工茶、开发茶、卖茶,凭着农民与生俱来的淳朴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干出了如今的成就。他说他与农民的利益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每年都要请专家为茶农举办科技讲座。通过“市场+公司+基地+承包人+农户”的组织形式,俞学文打造了一条绿色产业链,使农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武义农民余仁和在泉溪镇白革村建有280亩茶园。他说,自XX年成为更香公司的紧密型合作基地后,茶叶销售不成问题了,可以大胆地进行科技投入,产量得到提高。原先每年毛收入只有4万元左右,通过俞学文的带动,去年毛收入达70万元。

俞学文说,通过绿色产业链带动致富的农民在武义有近万户,在全国有十几万户。

但俞学文仍不满足。“立顿红茶一年的销售额达200多亿元。中国作为茶叶大国,年销售额最大的企业仅五六亿元,说明我们的空间还很大。”俞学文去年成功承办了浙江省在京举行的绿茶博览会,今年4月份,又召集百名记者走进武义,开展新农村建设之武义茶乡行活动。俞学文还经常举办茶文化进高校、茶文化进社区、更香茶文化健康论坛等活动,弘扬茶文化,宣传茶品牌,振兴茶产业。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十佳青年农民事迹材料》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769067.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