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镇党员干部大会上,党委书记达x饱含神情的对大家说:“朱xx,即将卸任的五位村支书之一,数他年龄最大,党龄最长,干村支书最久,堪称我的老兄长和朋友。他即将卸任了,真舍不得呀!”说罢,紧握住老朱的手不放,拍着他的肩膀,激动地说:“老朱,真够朋友,以后常来,有事就找我!”不细心的人,看不出,党委书记眼里闪动的泪花。此时此刻,达书记可能想起了和他在一起的难以释怀的往事吧。
熟悉朱xx的人,都称他“老朱”,要说老朱人怎么样?都会说:“能干,义气!”
一、下水引路。
穷怕了得村民,赢起输不起。
权四滩村地处渭河南岸,靠近渭河边的全是沙滩地,经不住干旱,南边全是稻田改造的湿地,经不住雨涝水冲,村民不了解市场,种桃,猕猴桃,花卉,小麦,玉米.......老一代四滩人栽植的油桃,猕猴桃,作务多年,刚挂果就被雨水泡死了,脆弱的传统经济经不住市场变化和天旱雨涝的一次次打击,老是摆脱不了贫穷。作为村支书的老朱,望着贫瘠的土地和屡挫屡败经济模式,他陷入久久的困惑、迷茫之中。内心极度愧疚的他一次次的思索一次次地徘徊,虽然他心里常为村民脱贫忧愁,但他乐观开朗,特善交谈,在跟各方面人的往中,在各种场合,利用交谈,不断的寻求改变面貌的新路子。纵观周围经济发展,根据本村实际,在政府产业结构调整,实施“一村一品”战略的引领下,他认为:辣椒生产,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很适合四滩生产,可以确定为本村的主导产业。没种过辣椒的人,没尝到种辣椒的甜头,也不懂技术,怕赔本,都在观望。老朱就请来专家讲技术,还组织村民到周围村去学习,老朱就安排村两委成员都要带头种辣椒,老朱也率先在自家的3.5亩地种上了辣椒,在作务关键时间,他有空就往辣椒地钻,多的时间他在为别人家的辣椒发现问题,找毛病,指导施肥浇水,防治病虫害,结果当年亩收入4000元。村民打消了顾虑,第二年全村户均辣椒3亩以上,总共面积1100余亩,村民辣椒户均收入增加3000多元,光辣椒一项,总产值近30万元。辣椒生产一举成全村主导产业,村民手里有了钱,逐步摆脱了贫困。后来经过进一步调整:北滩沙地干旱,适种鲜桃,杂果,沿村湿地退耕还林,村南一线以辣椒为主。产业调整后四滩经济趋于合理,经济效益日益凸显。
二、强化基础。
村民手里有了钱,就有了新的幻想。他们想经济有更大的发展,村庄有广阔的马路,生活用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
受到鼓舞的老朱,又开始了新的征战。他又发挥个人特长,泡领导,泡能人,泡朋友,泡群众,强占先机,抢抓机遇,争取项目,争取国家资金,强化农村的基础。他又不顾自己的劳累,放弃自己的小家。他几天吃不上饭,睡不好觉,他乐意,因为他和两委班子成员知道:这次是为村民的幸福而战!
要想改变我村面貌,让村民实现幸福梦想,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善基础条件入手。首先要解决资金问题,老朱苦苦思索,唯有的办法就是靠群众,靠政策。
(一)201*年他们争取到国家农发工程投资30万,动员村民投劳15万元,打深井3眼,衬砌渠道2600米,地头铺设暗管3500米,动员群众自筹资金打井11眼,拓宽规范机耕生产路8公里,栽植行道树2300株;又争取国家农用电网投资,增加4台变压器,整改升级线路600米。(二)引进资金300余万元,建成两个沙石厂和一个精饲料加工厂,扶植村里的一个钣金加工生产厂,安排本村剩余劳动力350人;(三)201*年--201*年,先后争取国家抗洪治险资金760万元,加固封堵了西沙河四滩段的决堤,制服了汛期河水的肆虐,彻底排除了西沙河水对下游村庄、农田的危害。(四)201*--201*年年争取国家的村村通建设资金105万元,自筹资金50万元,为全村各组硬化道路7公里,解决了四滩水滩泥潭,雨季行路难的问题。 (五)201*年,他们争取国家饮水工程资金50多万元,群众集资15万余元为四个村民小组用上了自来水。(六)201*年争取在后重建项目资金100多万元,为34户村民重建了房屋,198户村民维修了危房。201*年争取安居工程资金40万余,又解决38户村民的住房困难。(七)争取资金110万元,自筹18万元,建成村社区服务中心大楼和1200平米的文化活动广场,修建各组街道花园,栽植花木。
老朱,生于1955年,现年57岁,1985年入党,他从组长做起,先后做过农场厂长,村委主任,副主任,主任,副书记,在村上一干就是20多年,做书记12年,在他的12年书记生涯中,每一天都没有懈怠过,带领一班人马,带领全村千余口人奋斗了12年,硬是把一个最落后的近原始的村庄改变成为初具现代规模的新型农村,经济、社会,文化事业跃居全镇之首。他说:“机会不再有,时机莫错过,国家的项目谁争取来,谁就能发展。遇到困难害怕就瞎了。”四滩村现在:村子内外道路宽阔,高楼林立,电网如织,渠路纵横,生机勃勃,蓄势待发;夜间村里路灯明亮,如同一个个不夜城。然而每一个项目,每一次发展都浸透着老朱的汗水,包含着老朱的辛苦。每一次挣到项目,开始都没有钱,全靠干部拿钱,群众集资。老朱常说:“想办事哪有那么容易,自己不出水怎么行。” 每一次老朱都先拿出自己的积蓄,两委成员也纷纷拿钱。每次老朱拿的最多。当项目款下来之后,先还别人的,自己的留在最后。资金不足部分,就把老朱的欠下。几年里,老朱先后为村里拿钱十几万元,其他村干部也都拿出集资款近10万元,到现在村干部的10多万元还没还完,还在等进一步的努力。
三、互相搭台。
四滩的发展老朱靠的是什么?他说:“靠的是大家,要凝聚人心”。老朱是怎样团结带领一班人和村民发展自己的事业的呢?有人问过他。
(一)凝聚班子
他说:“互相搭台,不拆台;互相补台,不搞内乱,这是我的秘诀,几个人在一起干事,没有矛盾不可能,发现班子出现问题,就找她们谈心,摸清原因,及时疏导,耐心解释。解决了,就又齐心协力了。”他又说:“事事带头,多吃亏别牟利,别人就服你,就有威信,就听你的。”班子的心凝聚了何愁办不好事?
(二)从小事抓起
老朱有个秉性,爱到村民家里去坐坐,常发现村民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难事,他都能及时给指点,排解,他曾做过调解主任,经常解决纠纷,排除矛盾,使不少家庭、邻里化干戈为玉帛。也先后为经济困难家庭借钱达3万多元。亲自帮村里结婚孩子去镇上、派出所开证明。有的孩子参军,他跑前跑后。五组村民南成元住院已经花去5-6万元,儿子有精神病,看病还要钱,老朱一次就借给他2万元。有村民要投资,他就帮着贷款做担保。他总把村民的事看得比自己的事还重要,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不顾个人劳累,不嫌麻烦。慢慢他和群众就结为一体,群众把他当做自己的贴心人。他说:“你别看这些小事,从这些小事上能体现干部,党员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老朱看去貌似平常,就凭这两把刷子,凝聚了干部的力量,凝聚了全村1000多口群众的力量。
憨厚、淳朴的老朱老是不按常规出牌,总有出人的一招。自从党委宣布他卸任之后,按理该解甲归田,劳累了20几年了该歇歇脚了,操贯了心的他仍放不下村里的事业。
四、“把他们扶上马,送一程”
新一任村班子成员接任了,老朱还像往常一样,倾心于村里的事。在贯彻落实县十五次党代会精神活动中,亲自拿起扫帚和新班子一起带领群众清理柴草,拉运垃圾,清扫马路,布置标语,解决棘手问题。全力配合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活动。村民、新班子和镇领导看见他斑白的双鬓,饱经风霜的脸,但依然精神矍铄的身躯,无不肃然起敬。为了四滩的新发展,老朱还是亲自带领新班子和他们上镇上,跑县上,去市里,介绍关系,熟人,仍然马不停蹄,人不下鞍。最近又为村里争取到了几万元的新项目。
老朱!真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仍然保持着:“老牛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老牛精神。老朱在村里干了20几年,把自己青春年华献给了改变旧面貌的事业中,到了老年依保持着共产党员的高尚品格。这恐怕就是镇党委达军平告别时动情的缘由吧?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