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他时,是透过ICU厚厚的玻璃:稀疏的头发,消瘦的脸庞,浓密的眉毛,疲惫的双眼,跳动的监测仪似乎在告诉我们——他真不想离开眷恋的纪检事业。
这是一个刚正不阿的男人,这是一个曾当过兵的汉子。始终战斗在维护群众利益第一线的他,如今不得不与癌症病魔殊死抗争。
有人说他敢作敢为,有人说他善解人意;有人喊他“黑脸包公”,有人叫他“拼命三郎”。面对腐败分子他有拍案而起的侠气,而群众的疾苦又让他眼含热泪。47岁的他对自己27年的共产党人信仰无限忠诚,就像当年手握钢枪保卫祖国一样,保卫着一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他就是中共融安县委常委、纪委书记覃俊。
立党为公 秉公执纪
201*年7月,覃俊由融水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调任融安县委常委、纪委书记。他是这样看待自己的角色转变的:党办主任唱的是“白脸”,纪委书记唱的是“黑脸”,从唱“白脸”到唱“黑脸”的过渡确实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为了尽快适应新岗位,从到任的第一天起,他就告诫自己:不论做什么工作,不论是“种刺”还是“栽花”,都是为党、为人民做工作,没有什么区别。组织上把自己安排到纪委书记这么重要的岗位上,一定要努力工作,不能辜负党和人民对自己的期望。
作为一名纪检干部,天天面对的就是矛盾,要化解矛盾,除了一张嘴、两条腿外,还要有一种敢于碰硬的精神。覃俊就是这种人,他常常和同事们说:“查处损害国家和群众利益的案件是重点,只要群众有反映,我们就要查个水落石出。”
201*年7月,刚任纪委书记满一年的覃俊碰上了第一个大案,有群众举报:县水力发电公司领导涉嫌收受贿赂13万元。
“马上调查。”他毫不犹豫。
刚开始,涉案人对受贿问题百般抵赖和狡辩,认为收钱时“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只要拒不承认,纪委也没办法。为了打开工作局面,覃俊与办案人员一起研究案情,亲自对主要涉案人进行谈话,耐心细致地做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同时安排办案人员加大外围取证力度,很快就突破了3名关键人物,案件查办取得了实质性进展。那段时间覃俊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始终与办案人员工作在第一线,果断查结了这起重大案件,违纪违法人员受到了应有的惩处。当年,融安县纪委查办案件工作获得了柳州市纪委的通报表彰。
面对全新的工作,覃俊积极求教,案头摆满了一本本业务书籍。很快,他这个纪检工作的“门外汉”成了行家里手,他靠清正廉明、公道正派,渐渐赢得大家的信赖。
覃俊查办案件坚持原则,从不为亲情、友情所绊。201*年,在查处县某医院部分领导和医务人员贪污、违反财经纪律问题时,涉案人员纷纷通过亲戚、朋友、领导关系找覃俊说情,均被他一一回绝。有一天,在与办案人员商量案情时,覃俊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头具体说了什么不清楚,但从他紧锁的眉头,在场的人看出了来者不善。这时有人建议,干脆应付一下算了。覃俊横眉否定:“有后台有背景更要查!老百姓的钱不能白白进了这些王八蛋手中。邪不压正,有什么事我顶着。”办案人员深受鼓舞,全力以赴投入调查中。就这样,覃俊与办案人员同策划、同战斗,这起案件很快水落石出,违纪人员受到了党纪政纪处分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追回赃款39万元。
覃俊在对违法乱纪严肃查处的同时,也对被处分的干部格外关心。他常说:“惩处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教育和挽救干部才是我们的天职。”对那些有违纪苗头或情节轻微的党员干部,覃俊都及时找他们,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廉政谈话。能不处分的尽量不处分,尽最大努力教育挽救他们。
一次,某县直部门的领导,因为到下属单位重复报销电话费被群众举报。覃俊找他谈话,当事人非常惊慌,以为肯定要受处分了,领导也当不成了,极其懊悔。覃俊对他进行了耐心的教育,深深触动了当事人。鉴于当事人认错态度诚恳,又是初犯,覃俊当场表态:只要及时退出违纪款,并写出深刻的检查,可免予处分。当事人当场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狠抓教育 以身作则
不论在什么场合,覃俊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组织上培养一个干部不容易,党员干部走到今天这个位子更不容易,我们一定要教育好我们的党员干部,使他们懂得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尽量不犯或少犯错误。”但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单位、不同的岗位,做着不同的工作、履行着不同的职责。他们的现状是什么?所想所盼的是什么?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最惧怕的是什么?这些问题如果没了解清楚,没有针对性的教育,只在台上照本宣科念几个法规、讲几句空洞的大话,根本没有教育意义,更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覃俊不顾自己身患癌症,连续一个月带着班子成员到县直各单位和乡镇调研,掌握了第一手材料。此后,他与班子成员一起,结合不同单位不同对象,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课,做到内容切合实际,讲解生动有趣,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据不完全统计,覃俊患病以来,坚持到各乡镇和县直部门上廉政党课50余次,听课人数8000多人次。听过覃俊廉政党课的领导干部都深有感触:覃书记讲课,既生动又富有哲理,我们不但学到了很多的纪检知识,还受到了深刻的警示教育。
覃俊在维护党纪国法尊严的同时,对自己的要求近乎苛刻。他清正廉洁,模范遵守纪律,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能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当一些单位组织干部职工外出考察学习时,委局许多干部都要求也出去考察学习。对此,覃俊专门召开干部职工大会,他说:“纪委是执纪机关,如果我们去跟‘风’,其他单位都会跟‘风’。只有我们自己带好头,不良风气才会得到遏制。谁想去考察,那我请他调离我们纪委。”一席话说得大家既惭愧又佩服。
带病工作 鞠躬尽瘁
正当覃俊踌躇满志准备干出一番更大成绩时,不幸朝他袭来。201*年3月,覃俊发现自己每天早上洗漱时都会咳嗽流鼻血。他不敢怠慢,立即到县医院做了检查,结果并不乐观。为进一步确诊,他到南宁做了仔细检查,结果犹如晴天霹雳——鼻咽癌!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严重病情,覃俊在经过几番痛苦挣扎后,坦然接受了这一残酷现实。他交代司机和随行的县医院院长:“这个事仅限我们三个人知道,决不许外传!”在南宁,替覃俊检查的医生强烈要求他马上住院治疗,但他推辞了。覃俊恳求医生把药方给他,“这样我可以在县医院治疗,离单位近些,方便工作。”此时,虽然病魔缠身,覃俊仍然记挂着深深热爱的纪检事业。和医生简单道谢后,他又匆匆返回了工作岗位,如同没事一样。覃俊没有把自己身患癌症的实情告诉任何人,即便是最亲近的家人,他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说自己得了鼻炎,因为他不想家人为自己担心而影响工作和学习。从此,覃俊开始长达3年的带病工作,一面坚持和病魔作斗争,一面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覃俊经常和下属讲:“群众的某些困难对我们来说可能是小事,但对困难群众来说可能关系重大。群众相信我们才会找我们,我们是党的干部、人民的公仆,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为民办实事决不能打折扣。”他患病后,仍然坚持亲自接待群众来访。谢老是融安县的一名离休干部,当年参军后将自家的祖屋给居委会管理。时隔多年,祖屋早已不复存在,但谢老手中有地契,要求有关部门按政策归还宅基地。有关部门给予谢老一定金额补偿,并收回了地契。谢老认为补偿标准太低,找了有关部门反映,但反映了一年多都没得到解决。谢老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找到了覃俊。这本不属于纪委的业务范畴,但本着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为群众解决最实际困难出发,覃俊毅然接下了这一投诉。他拖着病体,频繁奔波于市县之间,就是为了给谢老争取他应得的利益。在覃俊的努力下,仅用一个月时间,一个久拖未决的老信访问题圆满解决了。当覃俊把补偿款差额送到谢老手中时,老人激动得要给覃俊下跪道谢。覃俊赶忙扶住谢老,诚恳地说:“这是我们工作没有做好,应该下跪的是我们啊!”
201*年以来,融安县纪委在覃俊的带领下,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坚决惩治腐败,先后被自治区纪委表彰3次、市纪委表彰16项次,先后荣获“全市纪检监察系统新闻工作先进单位”“基层办案先进单位”等称号。201*年,融安县还被评为全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先进县。
从201*年8月份开始,覃俊的身体已明显虚弱,身边亲人和同事都劝他要好好休息。但他总是表现出乐观的状态:“没什么大问题,我能挺住。”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总是在下班后一个人偷偷到县医院打点滴。他的妻子在融水苗族自治县工作,3年来经常都是晚上在融安县照顾他,第二天一大早又赶到融水上班。
201*年3月6日凌晨,覃俊仍然伏在桌前,审阅马上要召开的县纪委全会材料。忽然,他的鼻子喷出了一摊血!他随手拿纸擦了擦,但血没止住,反而越来越多……
亲友同志 为他祈福
当家人发现覃俊时,他已因失血过多休克过去。
“120”来了,对覃俊进行抢救!由于血块堵塞呼吸道,覃俊一度停止了呼吸。但他仍顽强地挺着。
直到此时,柳州市纪委和融安县委、县政府才知道覃俊已经身患癌症3年,并一直带病工作直至倒在自己的岗位上。
许多党员干部知道覃俊病重并知道他家的情况后,纷纷自发地为覃俊捐款,同志们还自发地到医院看望和慰问他的家属。一名刚刚被县纪委处分的干部给融安县委书记发了一条短信息:惊闻覃俊书记病危,无比悲痛!本想亲至看望,终因目前情况特殊,只能以信息为他祈福!
谁也没想到,一个被覃俊处分过的同志,会给他祈福。
这就是覃俊,他总是把荣誉和机会让给别人;
这就是覃俊,他总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
此时此刻,覃俊还躺在重症监护室里,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面对命运的不公,他没有消沉;想着未竟的事业,他更是勇往直前。所有认识他的人都说这是一个好领导、好同事、好朋友、好大哥,家人说他是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让我们一同为他祈福吧,愿他早日回到让他无比眷恋的纪检事业上。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