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和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今年下半年全省及我市将实施村“两委”第九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按照省委组织部和省民政厅《关于做好二〇**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调研的通知》精神,在动员部署各县(市、区)开展村“两委”换届选举调研的前提下,**市民政局会同市委组织部成立调研专班,深入我市6个县(市、区)12个乡镇24个行政村,采取听取介绍、座谈讨论、个别谈话、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我市村“两委”班子的现状、村换届选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全面调研。
一、**市村“两委”班子现状分析
我市辖7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901个行政村,9991个村民小组。我市各村“两委”于201*年9月至11月进行了换届,现共有村“两委”成员3126人,平均年龄49岁,交叉任职的有1105人。初中及以下文化1184人,高中及中专学历1011人,大专及以上学历931人。村支部书记平均年龄为53岁,村委会主任平均年龄45岁。
三年来,我市现届村“两委”在村级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不畏艰难,舍小家为大家,风里来雨里去,做了大量的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一是为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我市发展势头强劲,县乡两级项目多,征地拆迁任务重,单靠项目专班难以开展。镇村两级尤其是广大的村干部,总是冲在项目协调的一线,花了大量的时间,做了大量的工作,为一个个项目的顺利施工争取了时间和空间,为党委政府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二是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我市由田地、山林归属权所引发的矛盾纠纷越来越多,处理不好就会升级为信访案件,广大村干部按照“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难事不出乡镇”的思路,积极调解,极力化解,不仅消除了**多积案,还将很多矛盾纠纷扑灭在萌芽状态,为**经济发展营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三是为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广大村干部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花了不少功夫,水改电改、修桥铺路、挖塘修堰、植树造林、美化村庄等等,做了很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村容村貌为之一新,百姓群众为之一喜,为新农村留住了绿水青山,为党委政府凝聚了民心。
调查结果显示:88.2%的村民认为村组织相当可信,75%的村民愿意当村干部,说明我市现届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还是比较强的。但村与村之间差距较大,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是务实进取型。这类村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村“两委”主职干部果敢有为,班子精诚团结。比如我市**区**村,只用了三个月就完成了征地500亩的任务,并且没要镇上多派一个人,没让镇里多花一分钱,在当前**征地拆迁工作难进展的情况下,如此高效率,实属难得。当我们问及**支书有什么高招时,他说:“我们的班子团结务实,三个月里,5+2,白+黑,天天上门给群众做工作。我们的老党员老干部余热仍在,在他们的支持和帮助下,我们的工作轻松了很多,效率高了不少。”据了解,**支书上任之前,**村两委班子并不是那么团结,是**支书果敢有为的魄力,点燃了班子成员的干事激情,才使整个村集体拧成了一股绳。有道是“家和万事兴”,班子团结,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一步一个脚印的沿着科学发展的道路走下去。
二是得过且过型。这类村的最关键症结在于村“两委”主职干部碌碌无为,班子无所事事。比如我市**区**村,国土、水利、环保等部门先后投入了近千万项目资金,却收效甚微。从调查了解的情况来看,关键原因在于村支书思路不清,对本村的优势把握不够全面,身在宝山不识宝,找不准村级发展方向,没有把上级项目与本村实际联系起来,无法根据本村的特点制定出相应的发展集体经济对策,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时,带头无方,致富无门,守摊子,混日子,“等、靠、要”思想严重,没有立足本村实际从内部挖掘潜力。“村子要想富,就得有个好支部。”支书碌碌无为,村子就难有出路。班子无所事事,群众就看不到出路。
三是举步维艰型。这类村的主要问题在于村“两委”主职干部有力难为,班子软弱涣散,经济基础薄弱。比如我市少数村“两委”两个主职村官主观有干事的愿望,然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往往处于有心想事,无力办事的尴尬境地。有的村里不仅没有收入,还有负债,村干部工资基本靠“讨”,干部没有积极性,加之村主任对村支书工作支持不够,书记与主任之间“各吹各号,各唱各调”的现象时有发生,使战斗力原本就不强的班子更显颓势。少数村民小组没有选出组长,人手严重不足,同时,村里在基础设施与公益事业等方面多年难有大的起色,村民看不到希望,对村班子失去了信心,对村里的工作不关心、不支持,使村干部开展工作难上加难。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事实证明,一名优秀的班子,可以带出一个优秀的班子,能为一个村的发展带来正能量。因此,选准一个好的“领头雁”,搭建一个好的“两委”班子,对一个村而言至关重要。
二、我市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存在的隐患及问题
(一)德才兼备的后备干部相对缺乏。农村青年人或走出家门打工,或选择某一行业谋发展,尤其是在相对落后的村,留在村里的有志青年更是寥寥无几,出现了村干部后继乏人、后备干部优秀人才相当不足的现象。村里有经济头脑的致富能手大多不愿参与村“两委”班子竞选,而愿意竞选村干部的人员不是年纪偏大、思想陈旧,就是能力有限,文化水平不高,从而形成了“能干的不愿干,想干的干不好”的局面。
(二)群众的思想状态不够稳定。一是选民素质不平衡,部分选民素质不高。部分村民对换届选举在一定程度上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对自己的民主权利的认识、对换届选举的重大意义认识不够,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拉拢迷惑,产生拉票、贿选的可能。二是部分村民小村小片思想严重。村民对原村干部占新村干部的比例如何,特别是对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是否属于原村看得很重,村民出于本位主义,极力支持原村干部继续参选,这就出现各选各的、自己人选自己人,导致村两委班子选举一边倒、原小村干部选不上或班子产生难分工等问题。三是个别村财务不透明,群众有想法。个别村财务管理混乱,长期不向群众公布帐目或搞假公开,群众意见很大。如果不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妥善做好一些村遗留问题工作,那么选举将有可能激化农村干群矛盾,造成不稳定。
(三)宗族派性势力干扰仍然存在。虽然现在农村中的宗族因素,特别是在合并村中,对村民的影响逐渐在减弱,但这种影响并未消失,候选人利用宗族观念、宗派势力上门游说、拉选票,“自家人”的宗族意识仍然影响着村民的行为,影响着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健康发展。
(四)委托选举操作难。很多外出务工经商的选民、老弱人员不能参加选举。为了保证村级换届参选率,根据选举办法可以委托他人代为投票,但实际工作中,存在操作比较难,委托票难界定的问题。有心人可能利用委托选票进行贿选,即“花钱买票”,这就使委托选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度加大。
(五)贿选行为界定难。集体经济较好的村,竞选村干部的人较多,竞争态势激烈,可能出现一些不正当现象,如送一包烟、请一顿饭,甚至送少量现金等,法规条文没有对其进行明确界定,加之取证工作难,导致此类违法违纪行为不好查处,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拉票贿选行为,破坏了选举的公正性。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