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北平以北》心得体会 本文简介:
丁采瑛 近日,由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中共北京市延庆区委联合摄制的纪录电影《北平以北》以宏大的叙事、独特的视角、翔实的内容,将平北抗战背后那段尘封已久的故事搬上银幕,真实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可歌可泣、艰苦卓绝的敌后抗战历史。 平北抗日根据地处于华北抗战最前沿,对华北抗战的胜利具有重要影响。已有
观看《北平以北》心得体会 本文内容:
丁采瑛
近日,由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中共北京市延庆区委联合摄制的纪录电影《北平以北》以宏大的叙事、独特的视角、翔实的内容,将平北抗战背后那段尘封已久的故事搬上银幕,真实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可歌可泣、艰苦卓绝的敌后抗战历史。
平北抗日根据地处于华北抗战最前沿,对华北抗战的胜利具有重要影响。已有的党史军史对平北抗日根据地研究相对较少,缺乏真实、翔实的史料记载。当年战斗在平北的老同志回忆说:“我们经历了人世间最艰苦的日子,生离死别最痛的时刻,开辟平北的抗敌斗争艰苦程度不亚于长征。”
为此,中共北京延庆区委整理大量散落民间的相关史料,对这段历史开展梳理。经历多年艰辛的创作,终于有了这部纪录片《北平以北》。该片讲述了1938年至1945年间,八路军三次挺进平北,以及八路军中唯一的知识分子团——晋察冀挺进军第十团,以极大的牺牲与艰苦卓绝的斗争开辟平北抗日根据地的故事。影片生动讲述了白乙化等一批一二·九学运骨干共产党员在民族危亡时刻挺身而出,胸怀民族大义和家国担当,深入日伪敌后,依据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三大法宝,不怕牺牲、前仆后继,带领平北人民英勇抗战的感人故事。从某种意义上讲,平北抗战的英勇悲壮战例是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险、勇于牺牲、艰苦抗战的铁证和缩影。
纪录片被誉为人类的“生存之镜”。“真实”是纪录片的基因。在影视艺术类型中,纪录片区别于故事片的根本在于其真实。纪录片的影像内容真实决定艺术再现的形式,通常具有文献资料性质。《北平以北》搜集了大量宝贵的音像材料和档案材料,运用历史叙述的宏观视角,重构平北抗战历史的集体记忆,坚守了纪录片真实至上的原则,真实再现平北抗战可歌可泣的悲壮历史,把平北抗战的英雄事迹、英雄人物尽可能还原,勾画出平北地区抗日战争的完整轮廓。
电影创作要重视刻画人物,塑造典型形象。但凡经得起时间淘洗的优秀电影,都塑造了成功的人物形象。《北平以北》在人物介绍方面着力较多,塑造了平北抗战的民族英雄群像。白乙化,当年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平北抗日根据地十团团长,毕业于北平中国大学,领导过一二·九学生运动,是平北抗日根据地的灵魂人物,牺牲时年仅29岁;才山,人称“小诸葛”,牺牲时年仅35岁;王亢,白乙化的老部下,平北抗战的幸存者,去世后葬在密云白乙化纪念馆旁;出身富家矢志抗战、宁死不屈的温克明;红军长征途中抢渡大渡河的十八勇士之一熊尚林……
影片还首次以艺术化的形式控诉了日军在长城内外犯下的惨无人道的滔天罪行,比如千里无人区、人圈。研究中国抗战的专家说,南有南京大屠杀,北有千里无人区。影片以纪录的真实还原历史的真实。重温这段历史,对我们来说启迪丰富: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缅怀先烈、讴歌英雄,要继承和发扬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纪录电影不是复制现实的一面镜子,而是面向现实的一条渐近线。《北平以北》用影像搭起了一座历史真实与艺术创作之间的桥梁。思想与信念借助音乐与影像在平北抗日风云跌宕的大地上坚定传递,在出生入死的热血间碰撞共鸣。
红色影片《北平以北》该让我们想起些什么来
好评一事
由知名导演艾辛执导的纪录电影《北平以北》于12月8日在全国院线上影。该片讲述了1938年至1945年间,以主人公白乙化为代表的一二·九学运骨干和以段苏权为代表的八路军,3次挺进平北,以极大的牺牲与艰苦抗争开辟平北抗日根据地的故事。
《北平以北》唤起我们的爱国激情,让我们热血沸腾,让我们知道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摆脱封建统治,摆脱军阀混战,摆脱列强的欺凌蹂躏、瓜分付出了鲜血和生命;无数的共产党人、无数的青年学子慷慨悲歌前仆后继,终于有了我们的今天!
《北平以北》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有志气,要有敢于牺牲自我实现大同的精神,告诉我们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夺取胜利,才能有人民的好日子!
《北平以北》就是中国梦的开始,就是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推向今天的小康,推向两个一百年的原动力。
高峡出平湖,当惊世界殊,高铁飞神龙,强国铁军强。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红色革命的辉煌,都是共产党的英明伟大和远见卓识。翻开历史画卷激励我们阔步前行!
青年学子打开历史新的一页,美好的未来更加灿烂辉煌!
观看《北平以北》心得体会 本文关键词:北平,心得体会,观看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