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得水》观后感 本文简介:
《驴得水》是由同名话剧改编的喜剧电影,以“讲个笑话,你可别哭”的口号和荒诞讽刺的情节赢得了口碑和票房的大获全胜,影片对于各个人物的刻画和社会现实的讽刺一针见血,不同于一般喜剧只是观影过程中的开怀大笑,《驴得水》更让观众能在大笑中感受到社会现实的黑暗,感受到每个人物的喜怒哀乐。《驴得水》凭什么做到这样
《驴得水》观后感 本文内容:
《驴得水》是由同名话剧改编的喜剧电影,以“讲个笑话,你可别哭”的口号和荒诞讽刺的情节赢得了口碑和票房的大获全胜,影片对于各个人物的刻画和社会现实的讽刺一针见血,不同于一般喜剧只是观影过程中的开怀大笑,《驴得水》更让观众能在大笑中感受到社会现实的黑暗,感受到每个人物的喜怒哀乐。《驴得水》凭什么做到这样?我们可以分别在内容和拍摄手法上做一个分析。
从内容上看,《驴得水》讲述的是民国时期一所偏远的学校中,校长和几位老师虚报一头驴为老师冒领薪水以便解决学校各项支出,之后为了圆这个谎话而发生的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影片中人物不多,主要人物有校长、特派员、铜匠、张一曼、铁男、裴魁山、校长女儿佳佳、美国慈善家罗斯先生、铜匠老婆等。校长是一个一心为实现自己农村教育事业梦想而可以舍弃一切、不顾一切的人,为了掩饰吕得水老师的谎言和维持这个学校,设计铜匠变老师的闹剧、舍弃了张一曼、甚至舍弃了女儿佳佳,他是个固执倔强、一意孤行、听不进他人意见的梦想家;特派员是腐败的国民政府的一个缩影,克扣美国慈善家罗斯先生的善款,他恃强凌弱、仗势欺人而目不识丁;铜匠是个可怜又可恨的人,影片中甚至未曾出现他的姓名,仅仅以铜匠替代,代表了当时社会的底层人物,愚昧而麻木。他原本本着善良的心意帮校长假扮吕得水老师,又在张一曼的“睡服”下维持着这个谎言,在老婆的闹事和张一曼的绝情下对张一曼产生了极大的恨意,他决心报复开始了真正悲剧的开始;张一曼是个潇洒多情的女子,她与裴魁山有着恋人之实而又拒绝恋人之名,为了维持校长的谎言“睡服”了铜匠,为了学校又绝情的奚落了铜匠,最后却被校长剪了头发而神志不清,成了影片最大的悲剧;铁男是个热血青年而又攀附权贵,初期他是校长的坚定支持者,对其唯命是从,之后被特派员的枪吓成了一个胆小鬼,转而依附特派员。他像一颗墙头草,看似满腔热血刚正不阿,实则擅长依附权贵,打压弱小;裴魁山是一个有思想但是懦弱而自私的人,被张一曼伤透心之后转而和铜匠一起报复,他在几个老师中学识最渊博,但也最自私,他是当时社会许多文人的代表;校长女儿佳佳,是一个善良而幼稚的人,她悉心照顾着那头驴,她对于社会有很多的幻想却没有认清现实,她是个没有长大的孩子,在一幕又一幕闹剧下伤透了心决定离开;美国慈善家罗斯先生,对于中国社会没有足够的认识,是个不够聪明的慈善家;铜匠老婆,一个泼辣的妇女。
从拍摄手法上看,影片依旧保留着话剧的特点,整部影片场景仅限在一个小小的学校,对话带有话剧特色,其中穿插一些小黄段子。片中有大量的远景和全景镜头,中间穿插一些特写镜头和对话。值得关注的是,影片内容分好几块,第一块是特派员第一次视察前,第二块是特派员第一次视察结束后三民小学规划未来,第三块是美国慈善家视察前,第四块是婚礼前后,每两块内容过渡的期间影片都会安排一个夜晚来推动情节的进入。第一次过渡是众人教铜匠如何冒充吕得水老师,之后成功瞒过了特派员的视察;第二次过渡是众人商量如何使用驴得水老师工资以及张一曼“睡服”铜匠:第三次过渡是特派员和学校众人吃驴肉,特派员威胁众人好好配合以骗过罗斯先生。每一次过渡都为前一部分内容做了小小的总结,并为下一部分内容埋下了伏笔。这与话剧的特点也不无相关,好比一幕又一幕的场景,每一幕结束会有一些过渡的内容。最后在影片的结尾,回忆了三民小学之前的点点滴滴,又以画外音(字幕)的方式交代了众人物的结局。
总而言之,《驴得水》是一部带有很浓重舞台剧特色的影片,以喜剧的形式讲悲剧,辛辣讽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是一部质量上乘的电影。
《驴得水》观后感
看完电影,就和朋友喋喋不休的讨论这部电影。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部难得的佳作。小成本,不那么知名的演员。简单的道具。并没有预习和此电影有关的任何内容。从来没有看过话剧的我也能看出来浓浓的话剧味道。我不懂电影,谈不来拍摄手法的好与坏。至少作为一个基本的人,那就只谈几分人心。
突然闯到哥们房间,看到的这么一部电影。很幸运,我是从开始几分钟看的。《驴得水》,一个莫名其妙的名字。抱着轻喜剧的心态看的,看完才知道这是个彻头彻尾的悲剧。看着看着就拔不出来了。这电影好的有点意外。以下部分剧透嫌疑,虽然我已经很努力不剧透了。
开始拉手打气的时候,以为他们的目的是一样的。至少每个人都有鲜明的个性。后来才知道每个人都有所求。
校长的初衷是好的,求的是人人都能受教育。甚至为此做大事不拘小节。后来就变成了做大事不择手段。坑蒙拐骗什么都用了。用了个假老师骗教育部的经费。错误的开始只能得到错误的答案,把一群不良青年带这个穷山恶水鸟不拉屎的破地方,一开始就走偏了。有教无类,驴这种牲口不归你这一类。
铁男来到这里,从每天缠着佳佳的表现来看,怎么也不像为了教育下一代来的。这个高大生猛的东北汉子,在子弹擦过脸的时候跪下了,死亡的恐惧让他屈服了。
软男,很明显是冲着张一曼来的。在张一曼睡了铜匠之后梦想破灭了。那个心是拔凉拔凉的。大夏天穿了貂皮大衣也暖不起来。软男骂人那叫一个难听,你有辱的不是斯文,你根本就是一肚子大粪。
张一曼,无疑是全片最大的亮点。歌唱的实在太美了。要是去了大上海就没周旋什么事儿了。但是我不去,抛下名利,姐来这洗碗水都没有的破土沟追求的是自由。扔把蒜皮儿都美的下雪一样。我好不容易来到这么个没人管我的地方,你就让我浪着吧。注意时代背景,到处都在打仗。我原以为,在这战火都波及不到的地方才有莎士比亚。
有人跟我讲仁义道德我不是不懂,会有人像那个一肚子大粪的人一样从道德的角度去批判张一曼放荡。可电影拍的就是无论如何让我对张一曼恨不起来。缺点人人有,当一人身上闪光的地方比毛病大太多,我们何必揪着不放。何况人家这些毛病并不碍着谁。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美的东西是人人向往的,即便流氓也对漂亮的姑娘更感兴趣。或许这就是更多人并不恨张一曼的原因。年轻一些的时候我也会翻翻别人的观点,觉得这个对,那个也对。大家都对我就迷茫了。或许是后来疲于听从才会觉得,世上没有非黑即白的因果,善恶只是个相对词,对错也是,有时候遵从自己心意的于自己才是最对的。有人爱就一定有人恨,反过来有人恨的就一定会有人爱。我就是喜欢这个浪里格浪的张一曼你弄死我?另外,可能我们多数人都跑偏了,作者讨论的要是道德伦理之外的东西呢?还有一种伟大的东西叫——自由。自由不同等于放荡,放荡只是张一曼自由的表达形式。不是非得有个中心思想才能成文章,也不是非得有个道德教化才叫电影。有些故事只是讲了一个故事,管他对错好看就成。
张一曼追求的最简单,付出的代价也最大,可换回来的只有屈辱。这是个浪漫的人,在人人自私自利的现实与她憧憬中的浪漫互相冲突的时候,她选择躲在自己的世界——她疯了。是的,可怜已经躲到这破地方来了,还躲不掉,那就只能躲在自己心里了。哥们儿说有些人活在书里。张一曼活在诗里。
世上没有很多为什么,为什么这个人今天与你擦肩而过。已经疯了的张一曼自杀了,这个世界容不下我一个小小的女子,我什么都不跟你们抢,不抢你们的钱,不抢你们的名,不抢你们的有教无类,我只是想要自由你们都不让。
佳佳,这是个纯真的人。我就是想养一头驴。驴对佳佳的意义恐怕不是用来驮水那么简单。虽然个头大了点,可这是小女孩养的小动物,小伙伴儿。大光头,你吃了我的宠物。
大光头,带来的是恶,凶恶的恶。老子有枪,不服就打你。
铜匠,这个丑陋的家伙。觉得自己被欺骗,利用,可怜吗?不!铜匠不是可怜,是可恨!因为他的可怜不是别人给的,而是源自他自己。细想所有人都在合伙骗上级的钱,并没有人去骗“他”。他的那点可怜是不开化的愚昧,因为他连被被骗的价值都没有。所谓利用也不过是他自己甘愿拜倒石榴裙下,却人五人六的怪别人。最可恨张一曼对他破口大骂的时候看不出来是为了他好。
装死没问题,听到去美国就诈尸了。他的诈尸是不顾别人死活的。或许你会说从求生的角度他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要注意区别的是,求生的本能是人人与生俱来的,谁都会!能活着有谁愿意死?他的求活是不顾别人死活的。人之所以区别于牲口,就是有高尚和卑劣之分。他的求活——卑劣。他在我心里就是牲口。只有牲口才会连花带叶不管多美都嚼了。为了出气,铜匠把美丽的头发剪碎了给人看,连牲口都不如。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
美国的老头善意关注中国教育。可在这黑白混肴的世界,连唯一的善都看不懂了。我很想帮助你们,可我完全搞不懂你们到底在搞什么。
校长的假,光头的恶,铜匠的丑。张一曼的美,佳佳的真,美国老头那无奈的善。彩色的球顺着山坡滚下,抛下去的,是五颜六色的人心。
《驴得水》观后感 本文关键词:观后感,得水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