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报告体会 > 心得体会 > 为2019年“世界阅读日”“读书节”心得体会——三尺讲台心为本 人生航船书作帆

为2019年“世界阅读日”“读书节”心得体会——三尺讲台心为本 人生航船书作帆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6-24 19:15:15 | 移动端:为2019年“世界阅读日”“读书节”心得体会——三尺讲台心为本 人生航船书作帆

非常高兴有机会在xx三小“读书节”活动期间,和老师们交流分享我的读书经历和一些心得体会。

退休返聘来到xx三小近两年了,感觉这是一所充满团队凝聚力与文化气息的学校,老师们如亲朋好友一般和谐相处、相互关心帮助,使我初进校园便一见如故。老师们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相互支持和情感交融,让每一个工作日都洋溢着融融的暖意。在这样岗位上工作,特别有底气、特别有后劲。老师们在工作中团结协作、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风貌,尤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今天,我将五十多年的阅读经历和三十多年的语文教学生涯,在这里愿以自己的体会和感悟,与老师们作一些表浅的交流和分享。

一、博览群书,为提高个人文化素养和阅读感悟能力夯实基础

在我的少儿阶段,喜欢阅读当时老师们喜爱的文化刊物《小剧本》《电影文学》和《大众电影》等以及一些“砖头书”,如《林海雪原》、《平原枪声》、《敌后武工队》、《野火春风斗古城》和“三花”系列《苦菜花》、《迎春花》、《朝阳花》;还有近代俄罗斯的一些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青年近卫军》《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及著名苏维埃作家高尔基的“童年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那时,我就是一条“书虫”,整天手不释卷。空闲时读,吃饭时读,睡觉前读,甚至走路时也在读;经常写一些读书笔记,或模仿文学作品的精彩片段学写、练笔。进入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文化大革命”阶段,每人必读的“红宝书”就是《毛泽东选集》(四卷)和《毛主席语录》。《毛泽东选集》四卷的出版是当时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和喜事。除了学习“毛选”,其他的读物就不多了,甚至连《新华字典》《汉语词典》等工具书都没有出售,新华书店里“满墙红”。

我的学生时代真正在课堂上接受系统、规范的学校教育的时间只有小学五年和高中两年。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到初中阶段前后将近有五年时间,全面开展“文化大革命”,“停课闹革命”,除了学习“毛选”“红宝书”和“两报一刊”社论之外,都没有学习过真正意义上的学科教科书。在这样的“教育空窗期”,我从雷锋、浩然以及鲁迅、贺敬之等著名作家的日记、小说、杂文和诗歌之中,汲取自强不息的精神财富和富于文学美感的文化食粮,支撑着自己如饥似渴地读书、习作,曾经花了好几天时间,把借来的一本《汉语成语小词典》完完整整地抄录下来,至今还有6本读书笔记保存到今天。得益于当年的自强不息,才有了后来子承父业,成为一名具有较高文化层次和文学素养的教师。

当时,最能够使我奉为“明星”去追捧、去学习的,是三个人以及他们的三本著作。

(一)雷锋及其《雷锋日记》。

“文革”时期,比较适合少年儿童的读物只有1963年4月起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雷锋的故事》《雷锋日记》以及有关焦裕禄、王杰、金训华等英雄人物的事迹书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简直是当时的“大明星”,他艰苦奋斗、刻苦学习、助人为乐的“钉子”精神,鼓舞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他虽然只有高小文化程度,却通过自身的刻苦学习和不懈努力,写下了几百篇闪耀着充满着理性思考、语言平实朴素而简练生动的日记,成为每一个中国人当之无愧的人生楷模。

(二)农民乡土作家浩然及其长篇小说《艳阳天》。

在中学时代对我产生较大影响的文学作品,是只有小学三年级学历的农民作家浩然写的长篇乡土小说《艳阳天》。他克服了种种困难,仅用了两年时间,就写出了《艳阳天》第一部,而此时他才三十二岁。这本超过百万字的宏伟篇幅,情节紧凑,横向插叙运用得自由灵活,时空转换自然,没有丝毫的拖沓之感,使那个时期的北方农村的风土人情、人伦习俗得到极大表现。《艳阳天》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过分渲染了阶级斗争,用阶级斗争的定义去套现实生活。但其展现出的建国初期中国农村的生活场景,及农业合作化的进展过程,已成为经典文本。其表现的阶级斗争文化场景,也已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研讨标本,其史料性和艺术性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为共识的。

(三)描写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长篇小说《边疆晓歌》。

上了高中,学校教育逐步恢复正常,我对中外文学作品更感兴趣了。因为当时面临着“毕业即下乡”的人生路口,军队作家黄天明所著的描写知识青年到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上山下乡的长篇小说《边疆晓歌》,也是当时最吸引我的小说之一,反复阅读了多次。小说中对边疆地区具有傣族风情的人文风俗和自然景色,以及为建设边疆、改造大自然而艰苦劳动的知识青年人物群像,读成了我向往和欣赏的精神依托。高中毕业后,我就学习小说中的主人公之一的“任哲”的形象,放弃了可以留城的机会,跟同学们一起到南宁市郊区插队务农,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二、用心品读古典诗词,努力提高文化层次和文学素养

我国是一个诗(古代的“词”也是“诗”的范畴)的国度,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优秀

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曾经起过积极的、重要的作用。因此,所涌现出的大量作品口口相传、绵延不绝,涌现了李白、杜甫、屈原等很多优秀的诗人和作家,堪称世界文学上史无前例的文化盛况。我国古典诗词的体裁丰富多样,主要有诗经、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等。它语句简练、词法精炼、意境明朗、内涵丰富以及广泛运用典故入诗,并采用比兴、韵律、对仗和平仄等多种修辞方法,诗句普遍具有“以诗言志”“以景抒情”“以物喻人”和“言简意赅”“深入浅出”“诗情画意”等特征,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各种语法和句式有很大的影响。在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等国家,至今还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学习中国古典诗词,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1889年秋天,鲁迅的爷爷介孚公把一部木板《唐宋诗醇》寄给童年的鲁迅,书里夹着一张“示樟寿诸孙”的字条(樟寿即指鲁迅),教鲁迅等学习唐宋诗:“初学先诵白居易诗,取其明白易晓,味淡而永。再诵陆游诗,志高词壮,且多越事。再诵苏诗,笔力雄健,辞足达意。再诵李白诗,思致清逸”......

阅读和理解中国古典诗词,一要读懂,二要领会,三要感悟诗词中所表达的的主题、意境及文采等文化元素特色,四要不断尝试写作一些源于“有感而发”的短诗短文,既能够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又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层次以及语言文字的运用水平。

三、多看书、看杂书,只有博览群书才能厚积薄发

学无止境。也许,除了科学家、文学家以及出版社的审编人员以外,与用心阅读关系最密切的职业要算教师了。作为教师,我们读的书肯定会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多一些。但是我发现,有的青年教师所读的书,大多数局限于与教育教学相关的专业书籍中。不能够说他的阅读量不多,但是阅读面确实很窄。除了学科教材、教学参考书、工具书以及一些必读的教育论著以外,其余的,恐怕就是一些休闲杂志或者网络上的“快餐文化”了。教师专业书籍当然必须读,还要读通读懂。但如果我们的阅读仅仅局限于专业书籍,“其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鲁迅:写给颜黎明的信》)。

要做好一个教师,不仅仅是“钻研”教科书、专业书和工具书那么简单。尤其是语文老师,我们所接触的每学期一册教材,看似单薄,内中乾坤的确宽广博大!很多课文涉及到了社会、政治、经济乃至文学、科学、历史、地理等等知识。要想真正备好课、上好课,而且想使自己的教学语言有文采、够精彩,仅仅依靠有限的几本参考书、工具书是远远不够的,还是陆游的那句话——“汝欲学写诗,功夫在诗外”,从博览全书之中去探寻文化宝藏、激发教育灵感、增进创新意念、结晶人格魅力。继承和弘扬祖国悠久的语言文字和文化典籍,不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我在数十年的教育生涯中,通过总结和介绍自己的阅读方法和成果,去影响、引导和激励孩子们从小养成喜欢阅读、喜欢习作的良好习惯,和享受阅读快乐的心理体验。

曾有一个记者采访意大利近代著名雕塑家米开朗基罗:“您是如何创造出《大卫》这样的巨作的?”他回答道:“很简单,我去采石场,看见一块巨大的大理石,我在它身上看到了大卫。我要做的只是凿去多余的石头,去掉那些不该有的大理石,大卫就诞生了......”他的回答,其实也讲出了博览群书与提炼精华的关系,即剔除去多余的“边角料”,在浩如烟海的语言文字素材之中,去其多余、留其精华,充分提高文化素养、学识智慧与综合能力,发挥我们的创作创新潜能,我们所拥有的就是文化财富和思想精华。

由此可见,必先博览群书然后厚积薄发,才能够使我们在面对每一篇教材、每一篇美文的时候,都能对蕴含其中的精妙之处有新的发现、新的感悟、新的表达,做到感同身受、胸有成竹,面对教材如同与一位老朋友促膝畅谈一样,发出会心的微笑,感受收获的快乐。

当一名教师,有时确实感到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很枯燥、很辛苦、很琐碎,但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只能迎难而上,不断调整自己、充实自己、发展自己。而要能够做到这些,最便利、最快捷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心阅读修炼,提高思想锐度和文化积淀,为自己的专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和“正能量”,使自己充满教师职业的人格魅力与教育人生的气质品位。只要你的内在有足够的阅历、能力和魅力,什么困难都不可能打垮你、倦怠你、摧残你;而你,却能够从自身的专业发展和智慧升华中,去获得、去享受教育人生的成就感与自豪感!

最后,用一个小故事与各位共勉:

迷茫者:“我也读过很多书,但大部分都逐渐忘记了,读书的意义和作用在哪里?”过来人:“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就吃过许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吃过什么了。但

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了我的骨头、血肉和灵魂:读书对人潜移默化的改变也是如此。”

读书的深层意义,不仅仅在于我们看了什么、读了多少,而在于它使我们能够不断地变成更好的自己。在你的智慧、你的情商、你的灵感和你的气质里,蕴藏着你读过的书、你做过的思考,它在引导着你走过的路,启迪着你去追求成功。

上述所言,愿与青年教师们共勉。谢谢!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为2019年“世界阅读日”“读书节”心得体会——三尺讲台心为本 人生航船书作帆》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779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