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05 13:29:35 | 移动端:《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 本文简介:

由于所处环境、地位和各自利益的不同,由于诚信缺失,人与人之间,能够说贴心话、温暖灵魂的朋友并不多,大多数人反倒是生活在孤独中。——刘震云这本书最初读时就有一种浓浓的苦涩味道。语言很朴实简单,就像邻居的大爷和你闲扯,叨叨几句家长里短,讲讲村里其他人的事情似的,格局也不大,三言两语尽是“口头话”。可一页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 本文内容:

由于所处环境、地位和各自利益的不同,由于诚信缺失,人与人之间,能够说贴心话、温暖灵魂的朋友并不多,大多数人反倒是生活在孤独中。

——刘震云

这本书最初读时就有一种浓浓的苦涩味道。语言很朴实简单,就像邻居的大爷和你闲扯,叨叨几句家长里短,讲讲村里其他人的事情似的,格局也不大,三言两语尽是“口头话”。可一页页翻下去,故事又不简单,刘震云说到的这些人:卖豆腐的、贩驴的、杀猪的、剃头的……这些似乎毫不相干的人的命运,却莫名其妙地交织在一起。无论是几十年前的爷爷辈儿,还是80年代的新中国,人们的生活变了,可人的内心却没有变。有的仅是为了维护那一份能“说得上话”的友谊,与一个在背后语人是非的人交心,乃至受伤。写到最后,这些人之间的关系,无非是分成“说得上话”和“说不上话”两种。书里的每一个人,都为了和别人“说不上话”苦了一辈子。试想,当年老时身边无一人可述说心事,那该是多么可叹可怜呀,不是指单纯的跟人讲话交流,而是讲得上话,说得出心事!

作者啰啰嗦嗦反反复复絮絮叨叨,是很详尽的叙述。如果不是这样,真记不住理不清如此错综复杂的关系的。有几处让我印象很深。最开始的一句话,“不拿你当朋友的人,你赶着巴结了一辈子,拿你当朋友的你倒不往心里去”。诶,交心会伤心呐!有没有这样一个人,你屁颠颠去巴结,结果人家根本不把你当回事。外界的纷绕太多,诱惑、陷阱、虚荣、攀比、虚情假意、逢场作戏会迷了本该清澈的双眼,麻木、冷漠、提防不应过多占据淳朴善良的心。你不得不去想每一句背后的意思,你不得不想每个人的动机,你不得不学会保护自己。

其次是小说里面反复提到的“和谁说的上话”的问题。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把交朋友的标尺,作者的标尺应该是“说的上话”,很低的要求。这么低的要求放在现实中仿佛高不可攀的峭壁,有多少是能说的上话的,懂你的朋友呢。随着年龄的增长,当年的小伙伴各自成家,上班养娃,还不忘自我投资,自己转得跟陀螺一样,哪有那么多心思去关心别人,有,可是很少。许久不联系的朋友,可能不联系就是一辈子,是啊,朋友总是一波来一波去,不是不想联系,是怕联系后只有“最近好吗,忙不忙?”回答“还行”或“挺好”,随后就是尴尬的“呵呵”,便无话可说。人是会孤单,与此书为友,他能和你说得上话。

《一句顶一万句》的源头,是刘震云故乡的一个故事:祖母有一个叔叔,一辈子单身,未娶亲,无朋友,独来独往,只与一头老牛,成了至交。有一天,这头牛死了。叔叔三天没有说话。第四天凌晨,他离家出走了。后来,四乡八镇都找了,所有的井也打捞了,河沿也瞧了,仍不见叔叔的身影。他就这样消失。从熟悉的故土离开。从能掌控、能安心、能温暖身心的民间烟火中离开。他要去找一句话,一句能和他“说得着”的话。这句话在哪儿,他不知道,但是,他得去。人生就是百年孤独。越是辛苦谋生,越接近孤独的实质。放牛的、卖豆腐的、剃头的、杀猪的、贩驴的、喊丧的、染布的……其生活的深处,都是真实的、不掺水的孤独。对于他们而言,这是与生俱来的负重,是踽踽前行的长叹息,泪满襟,是油盐酱醋的底味——除了孤,还有苦,世间诸事,件件藏着心酸。

读这本书之前,本来以为这种苦只有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才有。在家里做着各自的事情,一晚上可以互相之间一句话不说,这似乎已经成为常态;曾经一起吃饭聊天吹牛逼的高中同学,进了大学就没怎么再说过话;也同样因为说不上话,身边的一对对分分合合……看了小说才知道,原来从两千年前中国人就都因为这个原因心里苦着。这种苦不是别的,就是孤独。孤独是不可避免的,没有办法拯救的,无法改变的人生常态。喧嚣热闹背后本质全是孤独。中国人喜欢热闹,是因为一大帮人闹哄哄的时候可以暂时忘了孤独,当曲终人散不得不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又要觉得孤独了。书里面牛爱国陷入困境的时候曾经琢磨过:这世上的人有千千万,可能去投奔的却只有两三个。平日里和老婆说不上话,已经觉得孤独了,遇到走投无路的情况,就更加觉得孤苦无依,只好去千里之外找曾经“说的上话”的战友。可有的时候,离家已经千里之外,却还是“心里乱”,只好走得更远。孔子两千年前就曰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们都以为是老朋友从大老远的地方赶来,心里很开心。可书里老汪说得好:你们都不明白孔老夫子的心思。从远方来的这个人,是不是朋友还两说着呢,反倒是因为和自己没什么关系,才能放心地把心里话说给他听。心里话说了,就舒坦了。

“一个人的孤独不算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话,一旦成为了人与人唯一沟通的东西,寻找和孤独便伴随一生。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整本小说,都在以市井小民的生活,讲述与世隔绝的孤独:一个人在找另一个人,一句话在找另一句话。这种孤独是绝望的,它望不见底,没有回响。就像《魔女宅急便》里的黑猫吉吉,忽然有一天,从远地归来,再也不会说话。它看着你,眼神温软。仍然是那只猫,乖顺,忠恳,驯良,是最好的伴侣,最亲近的朋友,却再也无法交心了。女主角自此告别了过去的自己,黑猫吉吉再不能与自己对话,也许是一种成长,但其中的难受与惆怅却永远难解……

“世上的事情都经不起推敲,一推敲,每一件都藏着委屈”书中反映的说话情况是某种程度上的中国现实,大家噼里啪啦说很多话,总想讲明白理清楚,结果越来越乱越来越乱。这世上的许多事,等到理清,就不可能明白了。曾经很羡慕那种一两句话轻描淡写却互相讲到心坎上的状态,想在生活中找,却很难找到。为了多点了解或者仅仅是消除误解,总免不了叽里呱啦说一大堆话,最后越说误解越多了解越少。但又能怎样呢,话总不说实在憋得难受,说了又只会越说越孤单,一辈子也说不出个朋友,这就是全部的现实了。

刘震云先生用很朴实的大白话讲出了许多一针见血戳人心眼的道理。

“人要一赌上气,就忘记了事情的初衷;只想能气着别人,忘记也耽误了自己。”

“挨打不算受欺负,被人蒙了,就算受欺负了。”

“一个人总顺着别人的心思来,自己心里就有些别扭;但一个人自己别扭,也比再让别人别扭自己强。”

“人是掰扯不得的,掰扯了别人,就是掰扯了自己。”

“顺着你说的人,心里就是憋着坏。”

“人是掰扯不得的,掰扯了别人,就是掰扯了自己。”

“我活了七十岁,明白一个道理,世上别的东西都能挑,就是日子没法挑。 我还看穿一件事,过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

“他在世界上主要急两件事。一是人说话不算话;二是遇事认死理儿,一件事,理儿事先在那里摆着,人变了,理儿变了。”

其实大道理讲再多都没用,自己心里都很清楚,只有当自己真正经历了事,才能深刻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一句顶一万句,一句顶一万句,一句顶一万句,能说句话就能解决的事何必说一万句呢,能讲一句就能点明的肯定要比讲一万句都扯不清楚来的好啊。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 本文关键词:一句,读后感,一万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78102.html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