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始终贯穿“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照镜子”,主要是学习和对照党章,对照廉政准则,对照改进作风等要求,对照国家各项统计决策、政令和重要部署,查找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以及统计服务、统计行风方面的差距。“正衣冠”,主要是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严明统计纪律,敢于触及思想,正视矛盾和问题,从自己做起,从现在改起,端正行为,维护统计系统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洗洗澡”,主要是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入分析存在“四风”的根源,坚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既要解决实际问题,更要解决思想问题。“治治病”,主要是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区别情况、对症下药,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提醒,对问题严重的进行查处,对统计上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整治。
要紧密结合实际,对照党章和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对照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二十条规定,对照群众期盼和先进典型,通过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认真查摆“四风”问题的具体表现,坚决整治公款吃喝、学风不浓、精神懈怠、玩风过盛、“好人主义”、不敢担当、不务实不实干、为政不廉等突出问题。
华文出版社出版的《群众路线大家谈》一书汇集了23位专家学者有关群众路线的文章,为我们深入理解群众路线提供了重要参考。本书收录的文章时间跨度20余年,从中可以深刻体会到:我们党能取得革命的胜利,无疑是能密切联系群众,在当时的历史境遇中反映了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在整个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探索出了一套以党组织为主体的联系群众的机制。在这套机制中,党组织通过党员和干部来联系和影响群众,无论在根据地还是在国统区,党员和干部都能深入基层,扎根于民众之中,与民众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了解民众利益愿望和要求,直接向党的决策机关反映。不难发现,正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塑造了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才使得党取得执政地位有了最深厚的根基与力量。
群众路线体现着党伟大的奋斗历史,蕴含着党独特的政治文化。在党取得执政地位后,党最大的危险被认为是“脱离群众”,群众路线仍然被放在“党的生命线”的高度来看待。这份作为“传家宝”(邓小平语)的珍贵遗产对现代政治文明有极大贡献。本书出版时,王绍光先生特意在“作者感想”中写道,“群众路线实际上是中国对民主理念与制度建设最具创意的贡献,群众路线着眼于干群关系,关注如何促使各级政党干部与普通百姓持续互动,并在互动中倾听群众呼声,汲取群众智慧”。
有学者就指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与人民打成一片”,对现代政治文明建设,对现代政党建设,都是重要的政治思想资源。比如群众路线的某些方法就被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用在与选民的互动当中,成为人民行动党保持执政地位的有力武器。其实,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早就把议员联系选民制度当成了维护执政党长期执政的重要制度设计。该党规定,党的议员必须在固定时间接见本选区的民众,每月至少安排一次,为选民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还要求议员在四年任期内,对选区内的每个家庭都要进行拜访。不难发现,这种密切联系群众(选民)的制度,既是群众路线的具体形式,也是民主的细节深处。
其实,民主机制中蕴含了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的基本要素,还包含了群众路线、群众观点贯彻实施的确定性程序。《求是》上的一篇文章提出,“群众路线体现民主政治的崇高境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思想根基”,该文的作者将贯彻群众路线、实践人民民主看作是聆听群众意愿、保障群众利益不二法门。这个道理并不难理解。理论上的“从群众中来”与“到群众中去”,实践中就必然要求创造出使群众的意愿、要求能够顺畅表达出来,并在程序上被重视的方式和途径。
今天,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中,充分认识我党群众路线理论中所蕴含的社会主义民主思想,对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改进工作作风,进而在制度上保证贯彻群众路线的常态化,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