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现代
地点:荣成市某农村常奶奶家人物:常奶奶---80岁,农民,抗日战争时期的老党员。(常)
张丹丹----女,20多岁,市妇联干部。(张)
(幕启:台中一桌两椅。桌上有一大盘熟地瓜,上罩有白纱布。还有一个用木框镶就的陈旧的相片。
(常奶奶穿着一身朴素但并不陈旧过时
的衣服上场。她掏出手帕,深情地擦拭相框。擦毕,将相框放于桌中央,慢慢地揭开罩在熟地瓜上的白纱布。
常:(充满激情地自言自语)玉成,今天是腊月二十三,六十一年啦.......
(张丹丹身着新潮的服装、手提一大网兜食品上。
张:(敲门状)常奶奶在家吗?
常:(有点耳背状)卖山楂?
张:屋里有人吗?(推门而进)
常:你找谁?
张:你是常奶奶?
常:(点头)哎。
张:(高兴地)今天见到您,幸会!
常:(耳背状)啊!今天你来收税?告诉你,俺村65岁以上的老人早就不收税啦!何况俺都80岁啦,上级不但不收我的税,政府还定期发给俺老党员抚恤金呢!
张:常奶奶,你别误会。(凑近常耳边,略高声地)我不是来收税的。
常:对不起,俺这耳背,时好时坏。哎,那你是干么的?
张:我是市妇联的,叫张丹丹。您喊我小张就行了。常奶奶,今天我代表市妇联前来看望您。(将礼品递给常,常接过。张又掏出一个红包)这是慰问金,请您老收下。
常:(接包)哎,市妇联从主席到普通办事员,哪个俺不认识!你是......
张:常奶奶,我大学毕业,到妇联上班不久。
常:怪不得俺不认识你。哎,妇联的同志都好吗?
张:都好。本来周主席要亲自来看您,我主动要求来,想向你打听.......
常:哎,光顾说话。你渴不?
张:不渴。
常:饿不?
张:不饿
常:坐、坐。
张:哎。(坐下。突然发现桌上的熟地瓜,既内疚又辛酸地抹泪)常奶奶,没想到过小年你还吃这个!怪我们妇联工作没做好!
常:张同志,你想到哪里去啦!那是俺供奉死去的亲人用的。
张:(不解地)用地瓜供奉死去的亲人?
常:孩子,说起这事,话就长啦。(转念)嗨!今天过小年,喜庆日子,就不提老辈子的事啦!
张:常奶奶,我是个新时代的大学生,对老辈子的事知道得挺少,这地瓜与死去的亲人有什么联系,我真想听一听。
常:想听?
张:想听。
常:(深情回忆状)那是1942的腊月二十三......
张:就是61年前的今天?
常:是的。那年我19岁,日本鬼子在胶东进行大扫荡,为了粉碎敌人的进攻,区委书记召集党员在这屋里开会,布置任务那天,正是腊月二十三。当时,他交给我一个特殊的任务,要饭!
张:要饭?
常:是的,要饭。你想,那么多党员开会,会后还要反扫荡。
张:那......开完会找个小饭馆不就行了?
常:孩子,那时特务密探多得很,到饭馆那目标太大,再说,党的活动经费又很少。我痛快地接下要饭的任务。穿着一身破烂衣服,头发弄得乱蓬蓬,脸上又抹了些锅底灰......
张:常奶奶,好端端的脸抹灰干啥?
常:那时我刚结婚还不到三月,新媳妇出去要饭,谁信?还有那汉奸特务不起疑心?
张:噢。
常:那天,下着大雪,北风呼呼刮个不停,我挎上篮子,一步一个雪窝,吃力地串村走户,
直讨到天晌,终于要了满满一篮子熟地瓜。(自豪地)按时地圆满地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
张:奶奶,这么动人的事迹,很多人来采访你,你怎么不说?
常:这都是俺应该做的。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