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报告体会 > 事迹材料 > 学习邹碧华事迹心得体会 10篇(一)

学习邹碧华事迹心得体会 10篇(一)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05 13:40:12 | 移动端:学习邹碧华事迹心得体会 10篇(一)

学习邹碧华事迹心得体会 10篇(一) 本文简介:

学习邹碧华事迹心得体会【篇一】近日,中央组织部决定,追授邹碧华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邹碧华同志是新时期公正为民、敢于担当的好干部,他用生命诠释了信念坚定、勤勉为民、勇于奉献的新时代含义,他是当之无愧的时代楷模。我们要践行邹碧华精神,应重在“学”贵在“行”。重在学。一是要深入学,要深入学习邹碧

学习邹碧华事迹心得体会 10篇(一) 本文内容:

学习邹碧华事迹心得体会【篇一】

近日,中央组织部决定,追授邹碧华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邹碧华同志是新时期公正为民、敢于担当的好干部,他用生命诠释了信念坚定、勤勉为民、勇于奉献的新时代含义,他是当之无愧的时代楷模。我们要践行邹碧华精神,应重在“学”贵在“行”。

重在学。一是要深入学,要深入学习邹碧华同志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精神;深入学习他锐意创新、乐于奉献的精神;深入学习他勤勉为民、清正廉洁的精神。我们要以邹碧华同志对待学生的那一份真心去对待工作,以他刚正不阿的工作作风去带动感染其他同志,以他迎难而上的工作态度去对待工作中的难题。二是要对照学,我们要时刻不忘以邹碧华同志精神对照自身、自查自省,查找个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检查自己是否做到了信念坚定、忠诚敬业;是否做到了严于律己、刚正不阿。在深入查找原因,积极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通过认真总结找准推进个人进步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增强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和责任意识。

贵在行。“为政贵在行,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一是要立行。心动不如行动,工作要取得实效、赢得胜果,要有立即行动的品质,有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把工作落实到实处,才能真正践行邹碧华同志精神。二是要恒行。我们要不因角色变换而停止自己为人民服务的脚步,时刻以对党、对人民、对自己高度负责的态度扎扎实实的做好工作,带头干事创业。要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根本,守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做一个上不愧党、下不愧民的“邹碧华式”干部。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却是无限的。”传承邹碧华同志精神,需要我们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以规矩意识砥砺自身,以勤奋精神乘势而上,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学习邹碧华事迹心得体会【篇二】

邹碧华的法律传教来自于对审判工作的不断深入。2003年10月至2008年6月,他先后担任上海高院民一庭副庭长、民二庭庭长、审委会委员。在这重要的五年中,他不负众望,先后处理或参与处理了社保基金追索案、房屋维修基金案等一系列大要案。尤其在上海社保基金追索38亿元陷入僵局时,他提出了“先予执行”的破解方案,作出了贡献。面对当事人的上访,他会主动走访实地查看,并对法官说,做法官要既善解法律,也要善解人意,要将心比心,让当事人感受到法律对人格、对情感的尊重,这才是法律真正强大的力量。从邹碧华身上,我们能感受到他强大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力量。

邹碧华的法律传教来自于对职责履行的不断探索。邹碧华同志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探索如何将群众与司法形势对接的有效途径,如何让司法回归司法,为让当事人方便联系法官,建起法院“小总机”,安排专人接听,成为如今在全国法院推广的12368热线电话的雏形,成为了司法为民与信息化结合的载体。针对执行管理薄弱的问题,邹碧华改革了执行流程机制,将执行分成接待、查控、研判、强制四个环节,改变了以往的“一人一案”管理模式。这种专业化、集约化的优势,在案件增加而人员未增的情况下,使得法院执行绩效跃居全市法院前列,执行投诉率比改革前下降了76%。

邹碧华的法律传教来自于对学术的不断研究。他是一名富有学者气质的实践法官,先后攻读了北京大学经济法硕士和国际经济法博士,曾前往美国联邦司法中心担任研究员,其间还短期前往耶鲁大学做访问学者。他对法律事业饱含激情,不断开展理论研究,他一口气主编或撰写了《公司法疑难问题解析》《中国法官助理制度改革研究》《中国简易程序的改革与完善》《法庭上的心理学》等十多部著作。2010年,邹碧华的专著《要件审判九步法》在法律界引起轰动,很多一线法官评价“本书逻辑清晰、思路严密,审判时按图索骥,大大提高了办案效率”,有的人索性戏称,要件审判九步法是“法庭上的独孤九剑”。

邹碧华用一个个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有数据、重事实才能更好地推进改革”的工作理念。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每名党员都要像邹碧华一样,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向实处着力、用实干说话、凭实绩立身,邹碧华同志用自己的言行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三严三实。严谨求实一直以来都是我们法律人所推崇的精神,更是我们所时刻提醒自己的警言,从邹碧华同志身上,我们清楚地感受到尽自己的努力如何做到把法律精神落到实处,如何妥善处理法官与律师之间的关系,如何做到将本职工作做得踏实。从邹碧华同志身上,我们不仅能够体会到极高的业务水准和职业道德,我们更应该学习他的责任担当,任职期间从不拖泥带水、推脱任务,总能够将自己的想法认认真真体现成作为,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法律人,一个完美主义者。

学习邹碧华事迹心得体会【篇三】

邹碧华同志说过,我们需要一个有同理心的社会。他不仅这么呼吁,更是身体力行。他用温暖的人文关怀,诠释着法官职业中同理心的应有之义。

同理心,又叫做换位思考、神入、移情、共情,是站在对方立场思考的一种方式,是进入并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并将这种了解传达给他人的一种技术与能力。这个心理学词汇温暖、和煦,理解起来不难,日日贯彻实践却并非易事。

去年的我,除了法官的角色之外,还是一名高龄产妇。十月怀胎,让我硬是修炼成了半个妇产科专家,而这样的成长,却实数无奈。每次产检,面对的都是一个个坐在各种仪器之后的“机器医生”,不要说语言沟通,连眼神的交流都少的可怜。一张张冰冷的检查结果,书写着一堆堆难懂的医学术语,指标合格还好,一旦稍有偏差,接踵而来地就是更加繁杂的检查。心有不安,诚惶诚恐地询问,常常没有下文,或是换来惜字如金、云山雾罩的回答,不敢再多问,只好回家上网查询,久而久之,自己也竟懂了很多专业词汇。临近分娩,需要手术,家人很是紧张,没能免俗地托关系,找熟人,联系好了一位医生。我列了张问题清单,倒豆子似得一一请教,她微笑着解答,还没上手术台,我的心就放下了一半。久违的温暖包围着我,腹中的生命也好似心情大好,活波起来。现在想来,这就是医生的同理心,她是真的做到了换位思考,理解了我作为一个准妈妈的紧张心情。

回想平日里和当事人沟通,常常抱怨他们对案件的陈述杂乱、冗长,当听到“举证期限”、“答辩”等在我们看来简单易懂的词汇时,眼神里透露出迷茫、惊慌,像极了产检时的我。那一刻,我更加体会了同理心的内涵。医者仁心,我们是在医治“心病”,此时的当事人需要的是有温度的司法支援。也许是案多人少的压力让我们变得程式化,也许是当事人的误解让我们委屈伤心,心中不知从何时起磨出了抗拒的老茧,工作中只有僵硬的法条,对当事人眼中掠过的惶恐视而不见,一不留神沦为了“办案机器”。邹碧华诚挚的文字给了我们最好的指引:“当事人所面对的是充满人文品格的司法者,而绝非冰冷的法律适用机器。也正因如此,当事人所感受到的是法律对每一个人生命、人格、尊严、情感的尊重和保护,以及法律真正的强大的力量”。

如果说法官的法律智商是过硬的专业知识,那同理心则是法官情商的重要内容。没有法律情商的支持,法律智商将无法发挥得淋漓精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同理心这把情商利器,是邹碧华法官留给我们宝贵的经验财富。善用它打开当事人的心门,收获必将是满满的司法公信力。

学习邹碧华事迹心得体会【篇四

学习邹碧华事迹心得体会 10篇(一) 本文关键词:心得体会,事迹,学习,邹碧华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学习邹碧华事迹心得体会 10篇(一)》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78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