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杂文的讽刺与人性的抒情的统一
《社戏》之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美在和大自然的美相融合的山水画似的境界上。
其次,戏并不过瘾,令人过瘾的却是纯洁的小伙伴之间淳朴的人情。
六一公公因为我觉得豆子好吃竟非常感激起来,被人家偷的东西却非常感激,这是何等淳朴的人情!
农村人物在鲁迅的小说中大都是麻木、愚昧、自私和保守的。即使像长妈妈那样获得鲁迅赞美的,也是愚昧的;即使像闰土那样可爱的,成年以后就会变得迟钝、麻木了。但是这里的六一公公却是和孩子们一样无私、可爱,淳朴而富有诗意。
《故乡》:审美“故乡”的必然失落和“新的生活”的无望向往
鲁迅笔下的故乡是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美的故乡,它美在我与少年闰土的接触和情感交流中想象出来的一幅美丽的图画。少年闰土并不把少年的我视为高贵的少爷,少年的我也不把少年闰土当成低贱的穷孩子,他们在精神上是平等的。
成年闰土变成了一个神情麻木、寡言少语的人,他不像少年闰土那样不懂事了,所谓的“事”其实是中国传统的礼法关系所维系的封建等级观念,再加上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他已经没有了反抗现实不幸的精神力量,只有承受、只有忍耐,他的精神已经死亡,肉体也迅速衰老。
他在精神上是孤独的,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在现在的故乡已不复存在,现实的故乡是一个精神各自分离、丧失了生命活力、丧失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的故乡。第三个理想中的故乡希望现实中的故乡也像回忆中的那么美好,希望现实中的也像回忆中的少年闰土那么生意盎然、朝气蓬勃,像少年我与少年闰土那样亲切友好、心心相印,但是现实无法改变,改变的只能是未来,在这时我就有了一个理想的故乡的观念,但是理想的故乡的实现是很渺茫的。
作者反复强调故乡原本是美丽的,美在哪里呢?并不简单的美在海边、蓝天、圆月和戴项圈的孩子,而是美在人与人之间,社会地位不但不妨碍心灵的沟通,而且不妨碍少爷对穷孩子的赞赏和友好,从本质上说这种美主要是情感上的、童趣的、审美的。
小孩子之间纯洁的沟通是非常美丽的,因而故乡是美丽的,而童年总要过去,注定是暂时的,而成年的隔膜是故乡变得不美丽令人凄凉,尴尬和孤独。但是童年的回忆仍然是美丽的。
《祝福》:礼教的三重矛盾和悲剧的四层深度
祥林嫂的悲剧显示她是被封建礼教的观念,对女人、对寡妇的成见、偏见吃掉的,她的悲剧的特点是没有凶手,如果说有凶手就是一种观念。
抢亲违背她的意志,是婆婆卖了她让她去当别人的老婆,不是违背夫权的吗?不,封建礼教还有一权,那就是族权。儿子属于父母,丈夫死了,属于自己的妻子就自动转账到了婆婆名下,这样就产生了封建礼教内在的第一重矛盾。由于夫权要求守节,族权可以将之卖出,卖出就不能守节,这种族权违反夫权,以暴力强制为特点,而这种野蛮却被视为常见。
鲁迅揭示出,祥林嫂中毒就是这么深。中毒到了自我折磨、自我摧残的程度,鲁迅的深邃在于指出,祥林嫂不仅死在别人脑袋里的封建观念礼教,而且死在她自己脑袋里的封建礼教观念。
封建礼教本身是野蛮和荒谬的,周围的人和她自己也迷信野蛮,光是压迫者少数人有这种观念,可恶,但没有多大杀伤力,当观念被周围大多数人奉为神明时,就具有了杀人的力量。
她的期待是卑微的,哪怕是一点同情,只要有人愿意听一下她的悲痛,她的精神焦虑就减轻了,她反复诉说,引来的却是上上下下普遍的冷漠,拿她的痛苦取乐。
《孔乙己》:鲁迅为什么最偏爱《孔乙己》?
对弱者的连续性的无情嘲笑和不放松的调侃,使得弱者很狼狈,越是狼狈越是笑得欢乐,而弱者却笑不出来,错位的幅度越是大越是可笑,也就越是残酷,残酷在对人的自尊的摧残,孔乙己虽然寥落,却仍在维护着残存的自尊,更为深刻的是发出笑声的人与孔乙己并不是尖锐的二元对立,也没有太明显的恶意,其中还有知其理屈予以原谅的意味,鲁迅要揭示的不是孔乙己偷书的恶,而是周围人对他冷漠的丑。
一个人死了,留在人们心里的就只是19个铜钱的欠账,这笔账是写在水粉板上的,是一抹就消失的。生命既不宝贵,死亡也不悲哀,这是怎样的世道人心,在世的时候人们拿它作为笑料,去世了,人们居然既没有同情也没有悲哀,甚至连一点感觉也没有。
《阿Q正传》:阿Q死到临头还不痛苦,是不真实的吗?
人们之间感情越好,越是相互苛求,比如林黛玉和贾宝玉算是倾心相爱了,可他们之间的相互折磨也特别多,那些哭哭啼啼的相互试探不但不能说明他们之间的关系坏,恰恰说明他们之间关系的密切,他们相互之间对感情的要求很高,不能容忍任何龃龉。
刘姥姥进贾府:王熙凤的五个“笑”字
森严肃穆的等级氛围为王熙凤的任性张扬所打破,表现她得心应手的博取贾母的欢心。
《百合花》:在非爱情关系上的两性心理错位
茹志娟小心翼翼的避开了爱情的感觉,这不但在战争期间是禁忌,而且在和平年代的文学作品中也属于某种禁忌,而小说情节的焦点又在两性之间的感觉上,在被爱情关系上开展两性心理关系,这样做犹如在政治上和艺术上走钢丝。“没有爱情的牧歌”
《项链》:一个女人心灵的两个层面
整整10年悬殊的变化,丰富的内蕴,只用了10多个细节:辞退女工、租小阁楼、刷洗碗碟,在盘沿上、锅底上磨粗了手指,洗衣服,将抹布晾在绳子上,从楼上把垃圾提下来,把水从楼下提上去,喘气,挎着篮子,讨价还价。细节虽有限,却把马蒂尔德十年的辛劳,甚至英雄气概的轮廓勾勒出来。
《麦琪的礼物》:最没有用的最美
麦琪的礼物中,这对夫妻把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卖了,买了自以为是对方最有价值的东西,结果却成为对方最没用的东西,表面看是愚蠢的,但确实最聪明的。
《最后一课》:表层心理与深层心理的反差
小说不过是写一个小学生本来十分贪玩,对于复杂的法语语法及其厌倦,是想在现实生活中要让他从贪玩变为好学,需要花多少时间,经历多少曲折,就算转变了是不是一劳永逸,会不会遇到新的诱惑,又依然顾我,按照传统小说有头有尾、环环紧扣的写法,要花多少笔墨?但在这篇小说中仅用3000字,就成为了世界经典的短篇小说,却没有读者怀疑它的真实性。
这是最后一堂课,从此以后就不再有法语课了,这个冲击就特别强烈,因为进入了例外的、超越常规的,而且是不可逆的环境里,这就不仅冲击了表层心理,而且引发了深层心理震荡。
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语唱歌吧?
这一笔最为精彩,他又一次深入到孩子的心灵深处,完全是孩子气的情感和想象,这种想象和老师的慷慨激昂不但异曲同工,在对德国侵略者的仇视方面是一致的,但是感觉和想象又不同,成人的感觉和孩子的感觉属于两个世界,二者相反相成、相辅相成,孩子想象和老师的慷慨陈词互为生动的注解,可以相通,却不能相同。
《我的叔叔于勒》:少年感觉中对叔叔三重评价的荒谬
议论的最大特点就是概括的、普遍的,甚至是抽象的,而描写,这是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
《皇帝的新装》:以没有个性的共同心理奥秘取胜
不仅仅是一个童话故事,而且超越一般童话的想象和道德教化的价值,揭示了人类心中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在权势者面前,人们,包括那些位高权重的大人物,对于显而易见的谎言都是随声附和的。
首先谎言并不难识破,只要具备最普通的人的感觉就足以认清。其次,谎言并不拥有特殊的力量,只要小孩子喊一声,真相就会暴露。第三,所有的老百姓也并不顽固,只要有人,哪怕是小孩子带头振臂一呼就觉醒了,第四,皇帝对真理也没有特别的抵御的感觉,他得知自己身上没有任何衣服,他甚至有点发抖。
为什么猪八戒的形象比沙僧生动?
——拉开人物感知、动机和行为的距离
爱情小说的模式:
当a爱上b,
b觉得他并不爱a,
在a经过努力使b终于感觉他已爱上a,
a却觉得不爱b了。
心心相错。
沙僧没有任何的心理距离,也就没有任何艺术生命。
每个人物会感知到不同的色彩和音响,此人物感到的,彼人物可能完全麻木不仁,同样一阵风吹来,1万个人物,有1万种不同的变异感觉,在不同的感觉基础上产生了不同的动机。
而沙僧之所以缺乏艺术生命力,就在于他在任何事变面前都没有不同于上述三个人的动机、幻觉、情感和逻辑推理。
李逵杀四虎为什么不及武松打一虎生动?
十八碗酒肚子够胀的,弯腰也困难,可武松竟然没有醉,可能有这样几种解释,第一,当时的酒度数可能很低,是农家酿的米酒,第二,这是一种假定,吃得多,力气大,在中国古典传奇小说中是英雄气概的象征,农业社会吃饱饭固然不容易,但是食欲有一个特点,就是很容易满足,并且有明显的限度,过度了肚子就受不了,就痛苦了,但是英雄不是普通人,在食量方面超越常人,体力才能超越常人,这就不能不令人肃然起敬。第三,这是酒,它的特点是刺激、麻痹神经,饭吃的过多人会痛苦,酒喝高了,醉了不痛苦,还能把一些痛苦都忘记了。
活老虎打死了,死老虎居然拖不动,倒是感到松软了,这不是怪事吗?这一笔很精彩,这是对英雄,也是对人的一种发现,这个神人,超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叙述语言为什么不精炼?
——评改一段《白鹿原》
为什么我国古代诗人没把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改成数枝红杏,没有把万绿丛中一点红改成数点红。
这种非必要成分不仅表现在语句的浪费上,而且表现在过程和细节的罗列上,陈忠实的问题就在于把许多非必要成分当成了必要成分。
什么才叫叙述的精炼?
细节好像就是细节,作者的态度似乎很平静,似乎不带任何感情,这里的词语有限,省略了应该更多,这就是海明威追求的冰山风格,电报文体。
风景描写和肖像描写:情感特征的主导性
纯客观的风景描写是不可能的,故王国维总结中国古典诗画诗词诸多说法曰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交融,已成为中国传统经典的规律。要写出一个人的肖像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写出对他的印象。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