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岁,从教6年,这个暑假我被成长的焦虑所笼罩。尤其是夜深人静之时,当孩子们玩耍了一天都睡下后,我独自面对自己,面对手中的教育书籍时,这种焦虑感会更加强烈。
这种成长的焦虑源于对自我专业发展的不满意,尽管从事了6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但我认为自己从专业发展的角度还没有“立”起来。如果只用教师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来安慰自己,而不去正视自己的问题,最终也不利于自己的成长。
带着这份焦虑,抱着学习改变的态度,我参加了2019年县里组织的教师暑期培训。我更渴望能够在为期3天的培训中确认关于自身发展的一些想法,坚定一些动摇不定的做法,知行合一,从此刻开始,让自己真正走上专业发展的道路上来。
(一)目标引领
《礼记 中庸》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是做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就会失败。我想,教师专业的发展也要有所准备为自己确立或近期或长远的目标,才可以引领自我的发展。就像三实小的赵相生校长讲座时的那个金句:既要低头拉车,又要抬头看路。回想自己6年的从教经历,我更多做的是“低头拉车”的工作,备课,上课,布置批改作业,安排琐碎的事务性工作,教育管理学生……而鲜有抬头看路的时候,自己心里没有树立起一个为之追求的目标,如果低头拉车久了,可能会丧失“抬头看路”的能力,而我庆幸的是,自己还能梳理思路,为自己确立专业发展的目标。
1.从世俗功利的角度,我不讳言对教育教学方面荣誉的追求,为晋升职称积累更多的资本。
2.从理想情怀的角度,我的目标是做这样一个好老师:帮助学生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完善人格,努力促进他们做一个身心健康发展的人;我希望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引导学生藉由热爱自己的生命来关怀他人的生命处境,由反思自身继而观察身处的社会,为一个美好社会的缔造做出公民的贡献。当然,作为他们的老师,我也必须首先去做这样的人,以此来影响我的学生。
(二)路径选择
为期三天的培训,我们先后聆听了刘含芹,赵相生两位校长和邹城凫山小学周广玲老师的讲座,受益良多,结合我的经历反思,我认为帮助我走出成长焦虑的路径已在眼前。
1.坚持,则有万水千山。
刘含芹校长开设家长学校,为学生家长带来家庭教育20讲;赵相生校长回顾自己初入教坛时的努力细致,在家备好没一堂课,写好每一篇教案,对每个学生都进行家访,作业全批全改,无不体现着坚持的力量。“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坚持的人不多”,而周广玲老师就是那个没有放弃的身影,她不甘于平庸,虽然四十才知读书乐,但仍然坚持读书170多本,,坚持写教学反思,并陆续发表在各类教育报纸期刊上面,坚持做成“一叶知秋”的校本课程。正是无数个坚持,成就了周广玲老师的“聆听花开”。或许,坚持的另一个名字叫做热爱,坚持和热爱,在教育教学的旅途上彼此成就着。
2.阅读,阅读,还是阅读。
周广玲老师分享的自身阅读经历,让我更加确信,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路上,如果没有了阅读的支持,将是无法立足的。坚定的去阅读,是对周广玲老师的最大尊重,也是对自己的最大奖赏。
3.改变,从写作开始。
教育的天空下,没有多少轰轰烈烈的大事,有的都是如沙粒般细小甚至琐碎的小事,而这些小事恰是我们教师写作的资源,是最朴素的写作素材。周老师的用心之处就是把这些课堂内外的小事捕捉下来,幻化成笔下一个个跳跃的文字,一首首感人的教育诗篇。“当你不会写的时候,你就去写吧。”这是给我最真诚,质朴的建议。我会在个人的微信公众号的平台上继续书写自己的教育精彩,让生命留痕。
4.一种未加省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同样,一种不加反思的教育生活也是黯淡无光的。正是因为对自己教育生活持续不断的反思,周老师才能够妙笔生花,教育写作的源泉从不枯竭,从而让更多的人们受益。
行文至此,我相信自己成长的道路已然在脚下展开,那种对自我成长的焦虑也终将会消退。因为:
一颗孕育成长基因的种子
一段值得被铭记的平凡岁月
已经让生命正在发生。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