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奇特的一生,奇特在哪里?
这是一本很薄的书,介绍了一位俄罗斯作家、科学家,他以严格的时间统计法管理自己的人生,度过了不可思议的高产的一生。
所有的人,连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柳比歇夫亲近的人在内,谁都没有想到他留下的遗产有多大。
他生前发表了70来部学术著作,在国外被广为翻译出版。
各种各样的论文、专著、回忆录、写信,12500页打字稿。著作范围,包括地蚤的分类、科学史、农业、遗传学、植物保护、哲学、昆虫学、动物学、进化论、无神论;
他讲课,当大学教研室主任兼研究所一个室的负责人,还常常到各地考察。20世纪30年代他跑遍了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去过许多集体农庄,实地研究果树害虫、玉米害虫、黄鼠……
利用休息时间:收集了35箱昆虫标本,共13000只。其中5000只公地蚤做了器官切片,总计300种。这些地蚤都要鉴定、测量、做切片、制作标本。他收集的材料比动物研究所多5倍
柳比歇夫最大的遗产和秘密是:柳比歇夫从26岁开始,直到82岁去世,一天没有间断地记录时间开销日记,持续56年。
其实一个人产出多少,并不是衡量一个人的标准,而是否充实地度过一生。正如书中的一句话:柳比歇夫并没有建树丰功伟绩,可他建树的要比功绩的意义更为重大——那就是过得很好的一生。
以下的文字,我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基本摘自原书。(这本书本身很奇特,前面四篇推荐序的内容,占到了全书内容的一半,呵呵。而且推荐序,比原书内容好看的多。)
02
精确感知时间
柳比歇夫用了一生的时间统计法,为他带来了什么呢?
柳比歇夫肯定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时间感。在我们机体深处嘀嗒嘀嗒走着的生物钟,在他身上已成为一种感觉兼知觉器官。
“我同他见过两次面,在他日记中都有记载,时间记得十分准确——“1小时35分”“1小时50分”,然而当时他自然没有看表。我同他一起散步,不慌不忙,我陪着他;他借助于一种内在的注意力,感觉得到时针在表盘上移动——对他来说,时间的急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他仿佛置身于这一急流之中,觉得出来光阴在冷冰冰地流逝。”
其他益处:
1、节省看时间的时间;
2、预判时间机动余量,从而更好地安排下一步的工作。柳比歇夫能准确估算出完成一项任务所需的时间,从而合理安排工作计划。
3、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最擅长做什么事情。你的时间花在哪儿了,就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时间是没办法作假的。
4、对柳比歇夫来说:他的时间好像是物质,不会无影无踪地消逝不见,不会消亡;它变成了什么,总能查得出来。由于做了统计,他获得了时间。这是最实在的收获。
5、高效利用碎片时间:他只是想方设法利用每一分钟,利用任何所谓的“时间下脚料”:乘电车、坐火车、开会、排队。。。
6、柳比歇夫的方法,以它细密的网眼,抓住了变幻无常的、老想溜掉的日常生活,抓住了我们没有察觉到的、损失掉的、不知去向的时间。
7、通过时间统计法,柳比歇夫更加珍惜时间,对时间充满敬畏。
8、探索极限:柳比歇夫通过时间统计法不断研究:自己在写、读、听、工作、思索等各方面到底能做多少。他找到自己能力的极限,不让自己负担过重,又充分发挥所有潜能。每个人能做的,比他所做的要多得多,我们还没有达到一个人所能够达到的限度的一半,人的精神潜力在很大程度上还原封未动。
03
秋叶6问
本书有一篇序,是著名大V秋叶老师写的。他提出了6个问题。我觉得,带着这6个问题,就可以了解本书的精华。后文回答前三个问题。
1、为什么柳比歇夫能如此自律?
2、如何像柳比歇夫一样知道时间的长度?
3、怎样记录时间清单才有用?
4、用时间框架来安排时间,而不是事件驱动?
5、紧张的工作和享受生活有矛盾吗?
6、如何才能更好地成长?
04
如何成为自律的人
自律的前提,是有一个触及灵魂的伟大目标。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很容易找到使命感的,一种人必须被有使命感的人驱动才能前进。
我们想搞清楚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然后想搞清楚要成为这样的人应该如何利用时间,效率才最高。
一个人只有向自己提出伟大的目标,时间管理才有意义;只有拥有伟大目标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浪费时间的可耻。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浪费的时间永远不会回来。
柳比歇夫很早就意识到,达成人生目标需要耗费巨大的时间,所以他不断从生活中挖掘时间。
所有伟大的目标,必须分解成一系列可以看到的步骤,你每天推进一点点,就会离目标近一点点,这种不断推进的感觉会让你更好地坚持你的目标。
很多人的目标是空想,就是因为他们只有目标,却没有找到接近目标的路。或者他们想了一条路,然后半路上又不停地怀疑自己是否走对了,是不是还有更快更好的路,这样的人,都很难真正拥有伟大的目标。
05
如何训练时间感
1、看表前,先估计一下几点了,训练时间感知能力。
2、像柳比歇夫一样统计时间是如何花销的。分类统计各种时间用途总和,分析大部分时间用在哪里
3、统计每天有效工作的时间长度:大神柳比歇夫,每天有效工作时间3-5小时间浮动。能否安心上床的标准不是有没有熬夜做完事情,而是我有没有每天为要做的事情付出超过1个小时以上的有效工作时间。
06
如何统计时间
行动切换记录法–行动切换时,记录上个活动花了多长时间。如果想要全面分析自己的时间流向,就要记录任何活动,例如休息、看报、散步、开会、聊天、看新闻等等。
时间段记录法:设置一个周期闹钟提醒,每隔30分钟提醒你写一下刚才那30分钟里都做了些什么。
柳比歇夫的时间记录法:时间开销日记的格式,日期+事件+花费时间,每天记录5~7行。柳比歇夫根据时间开销日记,每个月做月度总结,年底做年度总结。
时间统计法本身并没有硬性的要求,可以按自己的要求进行调整分类、记录格式等相关的内容。
这种方法的核心在于统计和分析,必须要有详细时间记录之后才可以统计时间流向,比较不同的时间阶段,分析时间流向的原因,才能得到清晰的自我认知,总结出自己能力的边界,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精力安排方式。
07
如何分析时间
时间投资统计法,按照四种分类统计时间:消费(重要而且紧急)、投资(重要不紧急)、浪费(紧急不重要)、消耗(不重要不紧急)。分类统计后,计算投入产出,例如看新闻的投入大,产出很少。鼓励我们把更多的时间拿去投资,而不是消费或浪费,由此产生的行动是多做重要不紧急的事情。
生命轮统计法,按照人生的八大基本需求,进行分类统计。家庭、人际、事业、财富、健康、心智成长、灵性、贡献。鼓励我们更加平衡地使用时间,由此产生的行动是“开源节流”。
输入输出统计法,把今天印象深刻的输入信息列入左边,和别人分享了,或者通过写文章写日记的方式输出了,就打个钩,统计下今天输入信息输出的百分比。如果你强烈地感觉到接收的信息都没有内化的时候,可以用这种方式统计。鼓励我们知行合一,由此产生的行动是减少听、看的时间,增加说、写的时间。
08
和时间做朋友
这段来自李笑来的序:我有个朋友叫作时间。她跟我真可算作两小无猜,可她默默陪了我许多年之后,我才开始真正认识她。她原本没有面孔,却由于我总是用文字为她拍照,因此可以时常伴我左右。她原本无情,我却可以把她当作朋友,因为她曾经让我明白,后来也总是经常证明,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我付出耐心,她就会陪我甚至帮我等到结果,并从来都能将结果如实交付与我,从未令我失望。正是因为有了时间作为朋友,我才可能仅仅运用心智就有机会获得解放。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