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一个美丽的岛屿上。家乡的人民淳朴,善良,家乡的花草树木茂盛而使得空气更清晰。
我的家乡,美丽的贤鲁岛,大约有一万多亩地,四周由珠江河支流环抱,东面是赤坭河与流溪河的交汇处,西面是北江支流西南涌流入,东西河贯穿,而且又毗邻广州,地理位置也是十分优越了。
我的家乡是个鱼米之乡,是个非常美丽的地方。贤鲁岛不是只有春天,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花朵竞相开放,开得很美。贤鲁岛虽然四面环水,但也有公路直通岛上,岛上也有一条环岛绿道,每逢节假日,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游玩。游客或徒步,穿梭于花海之间,徜徉在迷人的景色中;或踩着单车,游览岛上众多风景。说是绿道,实际就是基围,旁边就是一条大河,宽阔的河道上船只来来往往。
记忆中,家乡贫穷落后,连一条像样的公路都没有,坑坑洼洼,泥泞不堪,晴天只要一有车过,那地上的灰尘就呛得人们喘不过气来,下雨天,只要有车一过,泥水纷纷向四周溅开,把身上弄得像个泥人。
现在岛上各村公路均已实现水泥硬底化,“晴天一身尘,雨天一身泥”的历史已经被改写,出行再也不是问题。村里面,路边,安上了路灯,一到天黑,它们就像有约定似的一起亮起来,为走夜路的人们照明。
听老人说,解放前,家乡没有桥,乡亲出行要渡船过河,很不方便。解放后,政府在家乡建起一座石拱桥,南来北往的车辆多起来了,父亲常常踩着单车,载着蔬菜去和顺圩贩卖。新世纪初,家乡又建起一座水泥桥,与外界沟通更加方便、快捷,大大地改变了精神面貌和物质面貌,于是渐渐地兴旺好转起来。
后来,佛山市划定贤僚、鲁岗两个村管辖的全部耕地为“基本农田保护区”,值此因地制宜地进行发展耕种。
一直以来,贤鲁围只是一条狭窄的基耕路,地处低洼,一到洪汛期,多次基围崩塌造成水乡泽国。有年夏天,豪雨连日,洪水暴涨,用土构筑的堤围岌岌可危,眼看着就要决堤了!
贤鲁围出现险情,水漫过堤,区、镇领导靠前指挥,村民自发组织,与民兵一道共1200人抗洪抢险,采用沙包压堤坡脚、河沙筑堰台的方法,经过8个多小时的奋战,900米堤段的险情得到有效控制,洪水挡住了,堤围保住了,家乡人民的生命财产保住了。
在政府的重视下,对贤鲁围进行改造,全岛四周基围约六公里长重新修筑了混凝土防洪堤坝,砌石堤根治了隐患;为防止暴雨水患,还安装了三台高效率防洪抽水泵,彻底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河边还安放了数百张石凳,以供游人休息,基围顶两旁都栽种了常年开红或黄的花朵,真是名副其实的绿色通道!
2008年9月,里水镇巴开通后,基本实现村村通公交的便民服务,倡导“绿色出行,公交优先”的理念为建设生态新城加速,时至今日,不少以前出行依靠摩托车、踩单车的村民都改坐公交车,每天都有十趟班车载客接送,的确给人们带来方便。
这些年,不少本地或外地(包括外省)的花农都来我家乡栽种瓜果花卉,如剑兰、菊花、吊钟、百合、盘景,甚至利润最高数万元一棵的罗汉松几十亩田……耕地改造成方格化,排水灌溉由泥沟建成砌石坑渠,全部河涌均挖深、挖宽或除弯取直……就这样,经济上迅速掘起了。
家乡有近三千人,真正务农或种花的占31%,其余32%的人外出打工或做生意,并且落实迁往外地或出嫁女分红,真是乐得其所,乐得有己,乐而所得了。
2001年,我们住进新居,新居比以前住的地方大,两层半高,有私人厕所,还有花园,一到春天,鲜花怒放。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新居所在的位置其实是一块烂地,杂草丛生,现在呢?请看,新建的靓丽居舍如雨后春笋林立,巷道干净整洁,每天清晨就有人上门来收垃圾,垃圾处理及时了,村子里的环境卫生也变好了。池塘边砌了护栏,村内广场都建有文化娱乐场所和健身娱乐器材场地,大人在树荫下乘凉憩息,小孩快乐游戏,好温馨的场面啊!
家乡的变化一年比一年大,变化的好坏得失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晴雨表或温度计。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党中央的正确路线政策指导下,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我相信,在十九大的感召下,人民生活一定会蒸蒸日上!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