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人的行为是在风浪中行驶的一艘船,那么人的心理就是一片汪洋。我好奇,在这片海洋中到底存在什么。在本科学习中,我选修过教育心理学课,这门课很有意思,老师经常会让同学们用非洲鼓、手铃等乐器围成圈做各种各样的心理游戏,分析人们的心理状态,对比心理差距。也会播放很多关于心理学的视频,我对这门课印象极深。至今还记得,在一次课上,老师播放的视频是台湾心理学家洪兰的一次演讲,说是演讲,倒不如称之为公开课。题目叫《脑科学揭露女人的秘密》,这位女士非常不简单,具有台湾女人应有的魅力:甜嗲的声音、温柔的语气、慢悠悠的语速和幽默的语言。在20分钟的时间里,分析了男女思考方式与行动差异的原因。正是由于脑部构成的差异,从而导致男女双方情绪、分析问题、逻辑思维、视觉集中区等众多的不同。这门课让我对心理学产生了兴趣。想到在人类学、美学的学习中心理学多多少少能够使用到心理学的相关知识,遂选择了一本心理学入门书籍进行阅读,书的名字就叫做《心理学入门》。
《心理学入门》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教材之一,由美国的心理学研究团队麦格劳-希尔编写组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老师们翻译、审校。书大大的、厚厚的,看起来像是一本百科全书。共分为13个章节,共计340页。从心理学的学科发展脉络,到具体的研究方式方法、实践方法、问卷、量表、测试等等都有所体现。此书入门书籍,读起来比较容易,翻译语言十分流畅,例子详实生动。虽说简单,却也学到不少。在阅读中,我模拟设立的研究对象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山皮影戏的第六代传承人范正安先生。
学科脉络
心理学式研究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它不仅仅关注人的行为,还研究人的思维、情感、感知、推理、记忆等过程,甚至人的各项生理活动。心理学的分支较多,有关注身体怎样影响行为的行为神经科学、研究人类的感觉、知觉、学习和思维过程的实验心理学、研究人们如何成长、改变直至死亡的发展心理学、关注人性格差异的人格心理学等九个分支。心理学学科学发展的脉络十分有趣,心理学领域内认为它们发源于7000年前。传说当时的人们认为心理问题是由邪恶的灵魂引起的,为了将邪恶的灵魂驱赶出身体,巫师就用原始的工具在其头颅上凿洞去治疗心理问题,看似荒谬的做法,却也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关注到内心世界的所掀起的涟漪。17世纪,笛卡尔认为“神经是中空的管子,‘动物精气’通过它们产生冲动,这一过程类似于水通过水管传输。当一个人把手指靠近火焰时,热就会经由神经管道传送到大脑。”
18世纪,一位名叫弗朗茨·约瑟尔·高尔的医生认为,一个训练有素的观察者能够从一个人头骨的形状和隆起数量来判断此人的智力、道德和人格特点。这位医生的理论促进了头颅学的发展,19世纪有数百人从事此工作。
到了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学进行系统研究,这被公认为是心理学真正的诞生。冯特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直接经验。此人的观点为构造主义(Structuralism)打下了基础,“构造主义主要研究知觉、意识、思维、情感及其他心理状态和活动的基本组成元素。”冯特和其他构造主义学者采用内省法(Introspection)来分析人理解世界时的基本感觉过程。
后来,相当一部分心理学家反对冯特,他们认为外部观察者不能够保证被测试人心理活动的准确性,人们也很难用语言将微妙的内在体验描述出来。逐渐的,机能主义(Functionalism)取代了构造主义。机能主义主要研究心理的作用及行为的功能,而非心理结构。这一点与人类学界的功能主义有相似之处,但前者更加强调个人行为,后者强调集体行为。另一个反对构造主义而定就是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格式塔心理学注重知觉的组织方式,不研究心理的个别元素,而是研究人们将部分组成整体的方式,他们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即1+1≠2。格式塔心理学有力推动了人们对知觉的理解。今天的心理学仍有神经科学取向、心理动力取向、行为主义取向、认知取向及人本主义取向等五个理论取向。有意思的是人本主义取向(Humanistic Perspective)反对生物决定论、潜意识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其认为每一个人都在努力寻求成长、发展和掌握自己的行为与人生。代表人物是罗杰斯和马斯洛,他们看来,只要有机会,每个人都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能。人本主义强调自由意志(Free Will),认为人有能力决定自己的行为和生活,而不是依附社会规则。
研究方法
在学习本书的过程中,我在进行完整阅读后,选取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内容进行充分学习。学习部分如下:
1. 认知学习理论(Cognitive Learning Theory )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学习是思维的过程,此类观点称为“认知学习理论”。持有此类观点的学者并不否定经典型和操作性条件作用,知识相比外部刺激、反应、强化而言,更关注学习内部的思维过程。
(1)潜伏学习(Latent Learning )
潜伏学习是指新行为已经习得,但直到诱因出现时才表现出来,潜伏学习不需要强化。心理学家通过白鼠走迷宫的实验论述了潜伏学习。在该实验里,白鼠被随机分配到三种条件中。第一组白鼠每天被放到迷宫中一次,持续17天,并且不对它们的行为进行任何奖励。结果这组白鼠花了很长时间才学会走出迷宫,犯错误的次数也最多。第二组白鼠每次走出迷宫时,都会受到奖励,它们最快、最好地学会了走迷宫。第三组白鼠在开始时和第一组一样,没有受到任何奖励。这样的状况持续了10天,在第11天时,引入了一项重要的实验操控:此时白鼠若走出迷宫,会得到奖励。这个操控给实验结果带来了戏剧性的改变,那些之前没被奖励的白鼠在前十天里漫无目的地探索,而一旦受到奖励,它们走迷宫的时间和错误数都急剧下降,很快就表现得和第二组白鼠一样好。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很明显白鼠早已学会了如何走迷宫,只是在给予强化后才将学习到的行为表现出来。而且白鼠在头脑中形成了一幅“认知地图”,即:“关于空间位置和方向的心理表征。”同样,“人们对周围的环境也会形成认知地图。比如经常去的超市里有一家厨房用品店,虽然你从未光顾过,但被问起时,你还是能说成那家店的所在方向。”这一结果的确支持了学习的认知观点,即“改变发生在看不见的思维层面。”
(2)观察学习(Observational Learning)
观察学习就是通过模仿来学习。心理学家艾尔伯特·班杜拉认为,人类很大部分的学习是观察学习,观察他人或榜样的行为而进行的学习。此种学习观察依赖他人,是社会性的,也被称为学习的社会认知论。人们将看到的一切行为都学习或者表现出来,其中,榜样是否因其行为受到奖励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通常来讲人们更倾向于去模仿受到奖励的榜样行为。此外,观察到榜样受到惩罚,也不会阻止人们学习该行为,只会降低人们的表现倾向。
观察学习的关键点在于,行为受到奖赏的榜样要比行为受到惩罚的榜样更容易被模仿。对我而言值得思考的地方在于,范正安先生人生中受其师父极大影响,视其师父为榜样。但据我所知他为人处世方面跟其师父却十分不同,以喝酒为例。他的师父很爱喝酒,因酗酒过度,后期因肝癌晚期过世。可范先生一生中滴酒不沾,从未见过他喝酒的样子。很多重要场合下也并不饮酒,那么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喝酒这种行为是极易模仿的,我认为他不喝酒的原因有可能是看到过一些惩罚性的事件发生。具体是什么事件对他产生影响,苛刻至滴酒不沾,有待继续追踪。
现在社会对于媒体传达的信息是否重要有着极大的争论。美国电视剧《黑道家族》(The Sopranos)的主人公托尼·瑟普拉诺(Tony Sopranos)谋杀了自己的一位亲戚。为了增加警方辨认受害者的难度,他和一名手下将尸体肢解并抛尸四处。几个月后,加利福尼亚州一对同母异父的兄弟,20岁的维克多.保蒂斯塔和15岁的马修·蒙特霍杀害了他们的母亲,将她勒死后分尸。他们在抛尸时被保安发现垃圾袋中露出了一只人脚,继而被警方逮捕。在审讯过程中,他们交代自己是看了《黑道家族》后受到启发,从而制订了这个谋杀计划。
最近备受网络关注华人女学生章莹颖失踪案件已经水落石出,在章失踪前几周,杀人凶手克里斯滕森就想在网络上研究连环杀手、腐烂尸体等等内容,并在成人社交网站上阅读了几篇绑架幻想的帖子,观看了磨刀视频。
冷血两兄弟、章莹颖事件以及其他一些媒体暴力模仿者的事件向社会提出了一个尖锐的疑问:观看含有暴力和反社会行为内容的节目或者媒体资料会诱发人们的暴力和反社会行为吗?观察学习的诸多研究已证明,人们的确会很快习得并模仿观察到的行为,因此,这毫无疑问成为了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3)文化对学习的影响
学习风格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划分,其中较为重要的维度是关系型和分析型学习风格。具有关系型学习风格的人,在对整体有所概览时的学习效果最好,只有理清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他们才能透彻理解单独的各部分。“比如,一个学生正在学习操作性条件作用,那么他会先参加几个相关实验获得一个总体感觉,通过这么做来理解强化、惩罚这些要素而具有分析型学习风格的个体,倾向于先对问题或现象的原理以及构成要素做初步分析,通过理解基础的原则和要素来对整体形成认识。遇到同样的学习任务时,他会先学习强化、惩罚、强化程式这些概念,然后把它们放在一起来理解操作性条件作用。”如果我的研究对象是泰山皮影戏的第六代传承人范正安先生,很明确的是,范先生是一个关系型学习风格的人。
根据詹姆斯·安德森和玛瑞安妮·亚当斯的研究,西方社会中的一些少数群体会展现出特定的学习风格。他们发现,白人女性、黑人、印第安人和拉丁裔美国人倾向于关系型学习风格;而白人和亚裔男性更倾向于分析型学习风格。不过,特定群体内的成员都具有相似的学习风格,这个结论是有争议的。因为不论哪个群体内部都是存在个体差异的,过于将学习风格泛化会导致无法预测群体内单个个体的行为。
此外,在特定家庭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学习价观也会影响到学生在学校里的表现。一种理论认为自愿移民的少数群体成员比非自愿的成员在校更好。比如,在美国的韩国儿童——通常他们的父都是自愿移民赴美的一—虽然是学校里的少数群但他们在校成绩一般都很出色。而在日本生活的儿童,他们成绩会偏低,且他们的父辈多是在二战期间被迫迁到日本的。这个理论表明,被迫移民群体中的儿童追求成功的动机偏低。
2.唤醒长时记忆
我有过几次这样的经历,试图回想一个人的名字,明明知道,但是就是想不起来。这其实是一种普遍现象,叫做舌尖现象(Tip-of-tongue Phenomenon),其证明了从长时记忆中提取信息是有难度的。他七十余年的人生经历中,很多我看似重要的问题,比如幼时学习皮影时的过程,让他回想可能会遇到很多麻烦。那么对我来说,可以做的事情就是通过外界干预的力量,尝试唤醒他的长时记忆。
(1)提取线索
如何将这些信息分门别类从而在恰当的时间提取出特定信息的呢?“一个办法是通过提取线索来完成。线索就是能帮助我们顺利提取长时记忆的刺激。线索可以是一个字、一种情绪或一个声音。不论具体是什么,只要线索出现,记忆中的信息就会浮现在脑海里。比如闻到火鸡的味道,就会立刻想起感恩节时家庭聚会的场面。”
线索能帮助人们在长时记忆中搜索到有用的信息,如同人们使用搜索引擎在互联网上搜索信息一样。比起再认任务,完成回忆任务时记忆线索发挥的作用更大。回忆(Recall)是必须提取出特定的信息,如想起写给姐姐的婚礼贺词,或高考时写的作文。而再认(Recognition)只需在刺激呈现时,确认它是否曾经出现过,或是在一系列选项中挑出之前出现过的刺激。
再认要比回忆容易得多,回忆更难是因为其包含了一系列的操作:“搜索——提取相关信息——判断提取到的信息是否正确。如果是正确的,搜索就结束了,如果不正确,搜索还会继续。”再认则相对简单,不需要这么多步骤。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学生会觉得选择题更容易——它只需要再认出正确选项即可,简答题则需要回忆。当设想的问题是被采访人无法回答的,那我认为可以在第二次采访前拟定几个关键词,采访时进行提示。
(2)闪光灯记忆(Flashbulb Memories)
闪光灯记忆是指由于周围环境发生了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而产生的非常生动的记忆。大学生的闪光灯记忆通常与一些特定的事件有关,例如:发生交通事故、与室友初次见面、高中毕业典礼等等。闪光灯记忆并不能包含当时时间的全部细节。“比如一位55岁的中年人,他能回忆出肯尼迪总统被刺时自己和朋友在哪,却说不出来朋友当时穿着哪件衣服或那天午饭时他们吃了什么。”而且,闪光灯记忆中的细节并不是都完全正确。“你还记得“9·11”事件中纽约被袭击的景象吗?你是否记得那天早上的电视新闻里,先是第一架飞机,紧接着是第二架飞机撞上世贸大厦的画面?”闪光灯记忆需要注意的是:原事件越是与众不同、与个人关系越大,事后回忆就越容易。我认为对于范先生而言,有许多事件是存在闪光灯记忆的。比如:1965年曲艺团解散的具体一天;2001年下岗的那一天等等,这些时间节点对于研究其个人而言十分重要。
(3)记忆的建构过程
虽然人们对重大事件能形成很详细的记忆,但很难衡量这种记忆的准确性,事实上,记忆或多或少地要经过建构加工过程(Constructive Processes),这意味着回忆的时间本身会受到我们赋予其意义的影响,当我们提取信息时,记忆不仅受到原有经验的影响,还会收到我们对刺激含义的猜测及推断的影响。
①自传体记忆(Autobiographi-cal Memory)
自传体记忆是指各人生活事件的混合机翼,他与记忆的自我体验紧密相连,并包含了涉及自身的情景记忆。在生活中,人们倾向于遗忘那些与自我评价不符的记忆,经研究发现,曾经早年因感情问题受过治疗的成年人,他们会倾向忘记在童年发生的重大但令人苦恼的事件,比如被寄养。大学生则可能会错误回忆糟糕的成绩但是对于曾经取得的高分数,他们通常记得非常准确。类似地,让一组48岁的被试回忆他们在高中一年级时填写的一份调查问卷,回忆的正确率并没有比随机猜测高多少。虽然61%的被试在当时表示运动是自己平时最喜欢的消遣方式,但只有23%的被试在多年后正确回忆出这一点。此外,对于生命中的特殊时期,人们总是能更容易地回忆起来一般来说这些时期都涉及人生的重大转折,比如进入大学、参加工作等。研究发现,老年人对于发生过重要事件的时期的回忆效果要明显好于略显平淡的中年时期。
②文化对记忆的影响
世界上的有些地方没有文字,在那里文化只靠口口相传。曾经去这些部落游历过的旅行者总会叹服于当地人非凡的记忆力,比如那里的人能讲述篇幅惊人的年代记,而且其中通常都包含了大量的名字和事件细节。这种现象使一些学者想到,在无文字的社会中,人们会不会发展出一种完全不同的、甚至更为高级的记忆类型。他们认为,当缺少书面文字时,人们精确记住事件的动机就会更高尤其当这些事件与部落历史和传统息息相关时。因为若不能准确地记住它们,并通过讲述告诉下一代人,部落的文化可能就会失传。
但如今,记忆研究者们否认了这一观点,他们认为,人们并不是只在无书面文字的社会中才能具备卓越的记忆力。一些希伯来学者可以背诵出上千页的书作,甚至能答出某一词语出现在哪一页,唱诗班的歌手也能够回忆出大量的诗词。所以,即便是在有书面文字的社会中,人们也一样可以记忆超群。
当代记忆研究者一般认为记忆在不同的文化中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记忆的基本加工过程,像短时记忆的容量、长时记忆的结构(记忆的硬盘部分)等都具有普适性。而信息具体是如何获得和解读的(记忆的软件部分),则存在着文化差异。“文化决定了人们如何解释信息、如何学习和回忆信息,以及在回忆时采取何种策略。”在一些文化中,部族长老能记住几百年传承下来的故事并能讲述的十分生动。这种能力主要与他们获取和保持信息的方式有关,与记忆的基本加工过程无太大联系。
(4)为什么会发生遗忘
①衰退(Decay)
衰退观点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直至最后消退的过程。当头脑输入进新的内容时,就会产生记忆痕迹。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忆痕迹会逐渐变淡。
②干扰(Interference)
有些学者认为衰退不能完全解释遗忘过程,所以提出了干扰说。该观点认为,遗忘是在学习和遗忘之间受到了其它干扰所致。
③线索性遗忘(Cue-Dependent Forgetting)
线索性遗忘认为:不充分的提取线索也会导致遗忘。比如想不起来钥匙放哪时,会回想放钥匙之前的经过。想到线索时,会记起钥匙的位置。
3.创造力和问题的解决
创造力(Creativity)是指产生新颖且具有价值的思维能力。为什么有人创造力强呢?其一是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 )能力,,指对问题作出新颖且恰当地反应的能力。与之相对的是辐合思维(Convergent Thinking),这主要基于只适合逻辑进行反应。“如同样的问题‘一张报纸能做什么?’擅长辐合思维的个体也许会回答‘可以阅读,看上面的新闻’;而若回答‘可以当簸箕使’,显然后者要更富发散性和创造性。”
创造力的另一个表现是认知复杂性,指偏好精巧的、错综复杂的刺激和思考方式。富有创造力的个体通常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更为独立,对于哲学或抽象问题也更感兴趣。
4. 解读动机(Motivation)
动机是指导和刺激人类及其他集体行为的因素。动机有很多,包括生物性的、认知性的和社会性的。动机的概念复杂,心理学家们采用了各种方法将其进行解读。
(1)本能
所谓本能(Instincts),是人生来就有的、由生物性决定的而非习得的行为模式。本能行为通常是比较刻板的,种族内的每个成员都会做出相同的反应。由于人比其他动物要复杂很多,遂用本能解释动机,已经逐渐被代替。
(2)驱力降低理论(Drive-reduction)
此理论认为一些基本的生物需求未得到满足,回去时人们去寻求满足。例如缺水时会产生口渴的驱力,促使人们喝水。驱力降低理论对于原始驱力如何激发人的行为有着详尽的描述,但它对另一些行为却无法解释:有些行为做出之后不仅无法降低驱力,而且还会维持甚至提高兴奋和唤醒的强度。“例如,人们冲到大街上去围观火灾,这只是出于好奇;还有些人嗜好坐过山车或漂流,它们都不能降低驱力,反而会让人觉得更加刺激,这些都与驱力降低理论的解释相悖。”出于好奇和追求刺激而做出的行为使心理学家对驱力降低理论产生了质疑,它无法非常完满地解释动机。
(3)唤醒理论(Arousal Approaches to Motivation)
唤醒理论力图解释那些以维持和增强兴奋度为目标的行为。
(4)诱因理论(Incentive Approaches to Motivation)
动机的诱因理论认为动机来自于我们渴望获得外部有价值的目标或刺激,这样说来外界能够吸引人的刺激,如:金钱、分数、感情或者食物都可以成为诱因。在激励行为中,驱力和诱因共同作用,而不是背道而驰。
(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罗斯福、·林肯和·爱因斯坦的共同点是什么?根据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Maslow)的动机模型,其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达成了人类行为中最为高级的动机需求。马斯洛的模型将动机需要划分为几个层次,而且他认为,在更为复杂、高级的需要被满足之前,首先要满足更为初级的需要。”马斯洛用金字塔来表示这个模型,他将更基本、更低层次的需要放在金字塔的塔底,而将那些更高层次的需要放在塔顶。因为在高级需要发生作用之前,必须要先满足低级需要。马斯洛的模型中最底层的是一些基本的生理驱力:对水、食物、睡眠和性等的需要。安全需要出现在第二层。马斯洛认为,为了能够正常生存,人们需要一个相对安全有保障的环境。在这些低级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就可以寻求更高级需要的满足了,例如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人们以独一无二的方式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能。最重要的是,人自己感到满意。
5.成就需要、归属需要和权力需要
(1)成就需要(Need for Achievement)
成就需要是一种稳定的、习得的心里特征,个体因努力追求和获取卓越而感到喜悦,这种感觉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成就感”。高成就需要的人喜欢有挑战性的环境,如挑战分数、金钱或比赛,他们通过挑战证明自己的能力。在范先生处有所表现的是,在2015年去美国时,只读过小学一年级的他,苦练一个月英语,用英语演唱《泰山石敢当》。
相较而言,“成就动机低的人容易被一种避免失败的愿望所驱使。因此会选择简单的任务,避免自己不会失败。或者选择非常难的任务,这样失败就没有任何负面意义。”
测量成就感:我们应该怎样测量一个人的成就需要呢?最常用的工具是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TAT)。“测验时,测试者会呈现一系列意义模棱两可的图片,让受测者根据图片写一个故事,主要描述图片里发生了什么、那些人是谁、事情的原因可能是什么、人们在想什么,或者想要什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等等问题”。然后测试者根据受测者的描述,用一个标准化的评分系统来决定他们的成就动机是多少。例如,“一个人写了这样一个故事:主角努力击打对手,为了在某次任务中表现良好而努力学习,或者为了晋升而努力工作。故事中包含了诸多与成就相联系的情节和意象,因而清晰表明了受测者的高成就需要。”
(2)归属需要(Need for Affiliation)
归属需要,即和他人建立关系及维护这种关系的需要。有强烈归属需要的人在接受主题统觉测验时,会更多强调维持或恢复友情,更为关心主角是否被朋友拒绝。相对于归属需要低的人来说,归属需要高的人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敏感,他们希望花更多的时间和朋友在一起,尽量不要独处。
(3)权力需要(Need for Power)
如果你幻想成为国家元首或世界500强企业的管理者,那么你很可能具有高权力需要。权力需要是一种追求影响力和拉制力,企图影响他人并表现出权威形象的倾向,它是另一种形式的动机。如你所想,比起权力动机弱的人,权力动机的人更有可能进入企业或追求公职。而且他们更偏向于从事专业性的工作以满足自己的权力需要,如商业管理和教学(这个你可能没想到吧)。并且他们会努力通过各种方式来展示自己获得的权力。果他们还只是一个大学生,那么就会去收集一些能来声望的物品,如高级电子产品和赛车等。
小结
以上是我对日后学习中可能会用到的一些基本心理学知识做出的总结。掌握心理学是为了更好地揣摩研究对象的内心。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种祛魅,算是对其内心活动的一种深描。然而,这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并不是主要手段。如果将艺术家过度的做心理学处理,其作品背后的美感可能会荡然无存。我想,为艺术家保留一丝神秘感,是一种表达对其尊重的方式。我在阅读过程中,首先将书本内容大致浏览,再将认为重要的点挑选出来进行理解。此书虽然是一本简单的入门书籍,也有其难处:其一,不能够将自身所能够想到的例子与心理学相关知识相结合;其二,会在阅读中出现对概念的判断模棱两可的情况。但在此书的阅读中,着实学习到了不少分析方法,看待人的视角也随之发生改变,希望在日后的学习之中能够使用这些方法。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