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步芳传》,作者樊前锋。
近日为筹谋一本关于我家家史的小书,遂搜集同一时期历史及可能存有相关记录的材料。于图书馆内借得几本书阅之,现将这本《马步芳传》的读书笔记写下来,以俟后录。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地青海尕娃,对于自己家乡的历史知之甚少是不是有点丢人了。扪心自问长期以往在自己的心里确实也没有多少对于家乡地热爱与留恋,多少次的想要去外面经历世事,尤其是在北京上了五年学回来,更是没有了归属感,并不是在北京就有了,其实我不知道我心的归属地在哪里。因为上大学之前一直是在村里乡间游荡地农村娃,西宁城里是极不熟悉的。再有的话就是按我朋友的话来说,西宁要啥没啥,工资贼低,还物价贼高,尤其近些年房价升涨的有点吓人,几乎翻了一倍多。为什么越不发达的地方反而房价上涨这么快呢?让人无法理解,也无力承受。再加之,青海省内没有那么多好的工作岗位,所以青海也留不住人才,换做我我也会选择回报更高地内地或者国外。但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了,我有认识的朋友在青海找不到好的工作,或与自己专业不匹配地低薪地工作,即使在家里趴着也不愿意出去闯荡,我是实在无法理解的。好了,走偏了走偏了,现在我们还是把目光转向一百年前的青海吧!
一百年前的中国,也就是屈辱地近代史里的中国。内忧外患,国贫民弱,人民困苦,民生凋敝,人们愚昧麻木,多种矛盾多座大山横亘压迫在华夏儿女的身上,放眼九州大地,皆是一片鬼哭狼嚎,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青海当然也不例外。
时年1912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取得胜利,推翻了延续了近千件地封建帝制,中国诞生了第一个共和制政府,中华民国政府。同年,甘肃河州回回马麒,被中央政府任命为西宁镇台,从此开始了马氏家族对青海长达38年地统治。
一、成长
马麒,马步芳之父。
马麟,马麒胞弟,马步芳叔父。
马继援,马步芳之子。
这几位主人公,都是这段历史重要的参与者,也与更多的人共同涂画了这段极富色彩地青海历史。
历史中地马步芳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恐怕写书人,读者都不会完全明了,除非是他本人,或许连他本人也不是完全知晓,毕竟命运神地力量是强大且未知的。书本里也只能是借着历史留下的气味与足迹,一路寻觅,追根溯源了。
马步芳,字子香。相貌俊美,勤奋能干,有治军治省之才,他是从一个名不见经传地小人物一步步地成长为威慑一方地青海王,西北王的,他的身上到底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呢?他是如何成长为民国政府时期的一个呼风唤雨地重要角色的呢?
应该说马步芳的成功,很大一部分是归功于其家族及父辈为他打下的基础的。
马步芳于1903年出生在癿(qie)藏村。他出生的时候,父辈人已经凭借累世功名,成为了左右拢右乃至整个河湟地区的关键人物。时值晚清,甘肃官场上无人不知其父亲马麒、叔父马麟之名。
再往上追溯,其祖父马海宴,也是个叱诧风云地人物,参加当时回民反清的起义,并在河州以300人之众的敢死队,杀入左宗棠数万精锐湘军腹部,取得回军太子寺大捷,成功扰乱湘军,这一计被后人称为“黑虎掏心”,也被河州后人一代代传颂。后来审时度势,归顺清政府,为求自保,举家秘密迁至癿藏村。后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是年8月,马海晏勤王途中,累死宣化,慈禧太后动容,赠予其子一对玉麒麟,以示嘉勉。其二子马麒、马麟也在其父为他们开辟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一步步地成长起来了。
马麒,在任期内,胸怀沉静,知人善用,不分民族,团结了一大批才人干将,主政青海近二十年中,颇有建树,对青海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在青海省内实行严格地禁烟政策,将当时的青海打造成了全国少有地陇上净土,马步芳也继承了父志,继续实行禁烟。
马麒,有三子,长子马步青,次子马步芳,三子马步瀛。长子马步青被马麒安排至甘肃河西,实际控制了这一区域,一直到后来马步芳执政夺权,马步青愤然离青为止。次子马步瀛是家中地小少爷羸弱憨愚,虽最得马麒的喜爱,但最终也没有什么大的发展。唯有马步芳踩着其父地肩膀,成功地起飞了人生。马步芳出生时,正值其父马麒事业巅峰期,为他的成长牢牢地打下了坚实光明的基础,再加上整个家族那种欣欣向荣积极进取地环境,耳濡目染父辈祖辈地武烈、兴起地故事,马步芳也渐渐成长为带有马氏家族印记地新一代马家青年。
童年、少年地马步芳,父亲寄希望于他能成为一个读书人,远离复杂地政治,残酷血腥地军旅。甚至为了减少对他的干扰,其父将他送入清真寺里,当满拉,苦读《古兰经》。但是注定要做王地男人谁也挡不住啊,那是命定的。就像《教父》里的第二代教父,起初也不是不愿参与到家族事业中来吗?就在清真寺求学十年之后,他放弃了即将要当阿訇地生活,向父亲强烈要求参军入伍,最终在17岁那年,马步芳如愿以偿,离开幽静地寺院,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也开始了他多遭訾意地人生。
1921年,马步芳被任命为宁海军骑兵营营长,率部驻扎在巴燕戎格。青年马步芳也从这里发家,开始取代父亲成长为一代青海王。
上周出差祁连,同行地朋友,随口的一句话,让我甚觉其意,他说“你看,真奇怪,在青海,好点的地方都多让回民给占了”,我说“是吗?”,他说“那你看啊,像门源、祁连、循化、化隆、民和,再说了哪哪儿都有回民,你看像果洛、玉树这些地方就很少有回民”,我说“嗯嗯,说的有道理。”也好像确实如此,说明这个民族是强悍精明的,还有最主要地团结,除此之外我想也与当时马步芳在青海地回回政权分不开。
巴燕戎格,今为青海省化隆县自治县巴燕镇,它毗邻循化县,称为二化,二化地区是青海农业发达区也是优质兵源生产地,在这里马步芳施展他的才能,笼络了一批强人能人,为他组建了第一支自己的嫡系孩儿军,他也就是靠着这些亲信的支持才登上了青海地历史舞台,他的这些亲信也伴随了他半生的荣辱生涯。
往后的几年里,国内多是军阀混战,政治不稳定,内忧外患愈演愈烈。1926年,冯玉祥的势力扩张到陕甘宁地区,1927年面对强大地国军,马麒选择顺从国军,欢迎冯玉祥所部进入西宁,执掌政权。1928年,冯玉祥进青地传闻愈演愈烈,马氏家族里分成了两部分,少壮派主战,誓死保卫桑梓保卫马氏家族,保守派主和,决定交出兵权,平稳渡过危难。最终主和派占上风,派出和平代表使团面觐冯玉祥部,在这节骨眼上,以马步芳为首地少壮派截杀了代表团成员,一时气氛紧张起来,国军厉兵秣马,屯兵数万准备开拔,最后还是马麒力挽狂澜,避免了这场战争,暂时和平渡过了危机。马步芳遂准备和几位家族青年将领一样,举事起义反抗国军,但终被父亲拦阻,说明大义,最后遵从父命,并杀死了与此事相关地人,冷静下来。并在国军镇压反抗过程中表现出色,通过了考验,取得了信任,并得到了国军地提拔。1929秋天,中原大战开始,国军出境,在这期间青海建省,马氏家族又牢牢把持住了青海地政权。
可以说,1920年后的几年年时间里,冯玉祥经略西北,并把马麒拉下权力巅峰。为此,马麒忍辱负重,与冯玉祥虚与委蛇引领马氏家族渡过了可怕的危机,并且出任青海省主席。这段时间的政治斗争,死死生生的惊心动魄,使马步芳增长了见识与抱负。
同样经过这一残酷的政治斗争,马氏家族内部地少壮派也慢慢发展了起来,他们一致的推荐马步芳为他们的头领,他们也有一致的抱负,想要发展壮大自己,以保护家园守卫桑梓维护家族利益。
二、小试牛刀,声名鹊起(青藏大战)
1931年青海建省的奠基者马麒病逝。南京国民政府任命其弟马麟为青海省主席,但青海的军事武装全部掌握在28岁的马步芳手中。元老派代表马麟,少壮派领袖马步芳,互不相让,内部争斗,导致青海省军政形成了省府与师部对立的局面。这种局面持续了许多年,直到马步芳牢牢控制了青海省军政大权才结束。此后为了谋取青海省最大的权利,坐稳青海王的位子,马步芳更是运用其权术谋略恩威并施,不惜与亲人反目成仇,最终达到了自己的目标。
1932年,受英国人挑唆支持,西藏达赖派兵入侵青海。藏兵犯境,来势汹汹,这正给了正值活力和力量巅峰的马步芳一个机会,大施拳脚。由于他部军中将领顽强抵抗奋力杀敌,再加上马家军强悍的战斗力,当时就有人说,十个康兵打一个藏兵,而一个青兵打十个藏兵,一举打灭了西藏亲英派的嚣张势力,放弃了独立西藏的打算,为维护边疆稳定作出了贡献。边疆战事地紧急牵动着国民党及国内民众地注意力,报纸争相报道,尤其马步芳在打退来犯藏兵之后,大肆张扬电告全国,此时,马步芳,马家军,青海军,在青藏大战中蜚声内外。
青海军队的胜利,《青藏合约》的签订,扭转了边疆的局面,基本肃清了长达十多年的康藏纠纷。这场战争,维护了西部陆疆稳定统一的同时,也使青海军队的最高指挥官兵马步芳,在军政界名声鹊起。马步芳以捍卫道统、守护疆土、打击分裂的英雄形象,被内地电台大为褒扬。
在青藏战争中,青海军成了最大的赢家。战争前获得了中央地军械、经费支持,战后青海省的权利范围又扩大至川地。青海军在马步芳地手中经营地越来越强大了。
三、马步芳的危机(拒孙大战)
青藏战争结束后,除却使马步芳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也使青海军的战斗力为国民政府所瞩目。时任甘肃省主席邵子力曾建议蒋,扩充马步芳的新编第九师,有家族宗教的关系,不易受共产党煽惑,可与陕中共军开战。但,蒋对马心存疑虑,认为马的欲望太奢,并不可靠,不宜重用,遂未采用建议。
并且蒋为了政权稳固,有意把认为并非对自己诚心拥戴地青海部队削弱或消灭,遂命同样很怀疑反感地冯玉祥旧部孙殿英亲率十万大军以屯垦开荒为由开赴青海,实意是坐看两虎相争坐收渔翁之利。
但马步芳也不是蠢蛋啊,还看不出这点花招。一方面马步芳在国内大搞动作,以表对国民政府、蒋介石地衷心拥戴,另一方面悄悄联系同族同利地宁夏、甘肃两省地军政要员,共同商议阻止孙殿英进入西北地界。这次地马步芳已是不同往日地马麒一列了,兵强马壮,有与中央相抗衡的勇气。一边积极与国民政府交涉,一边厉兵秣马,联络后方,积极备战。以其祖父马海晏,其父马麒两代人的威名,来激励部下,喊出扬西北武烈、保卫青海、保护桑梓地政治口号。乱世守成,马步芳不惜壮士断腕,向强大的孙殿英部开战,用鲜血、战刀来捍卫其家族在青海的统治。
最后这场战争以马步芳、马鸿逵这些西北三省要人,共同抗争,以无法改变的事实说服国民政府撤销命令,国名政府权衡利弊也不愿西北乱起来,遂准备牺牲本就要除掉的孙殿英,所以在四方压力武力之下,孙殿英部被消灭了,这次的危机也被马步芳以强硬的态度化解了。随后,马步芳等人积极表忠心,绝对拥护中央,绝对拥护蒋介石,国民政府也乐得拉拢虏获这位青海霸主,自此,蒋介石与马步芳之间的某种默契已经达成。军费、教育经费各种资助纷至沓来。马步芳权力的基石越来越稳固了,于是就把目光转向了省内的最高执政权。
四、成为青海王、残杀红军西路军
经过长时间的蛰伏,正值壮年地马步芳终于露出他的狼牙,逼宫了,逼迫他的叔父交出权力。当然他不会明白地说出来,这种事只能暗地里做,而且还要做的巧妙让人抓不到一丝把柄,让人人心底里都知道是他做的,却没有证据,到最后他再扮演一个唯有他可以解决青海问题地救世主角色,久而久之,这样的事多了就会渐渐磨了一个人地锐气。可是这马麟就是厚着脸皮拖着,不肯放权,马步芳授意国民政府人员旁敲侧击也不管用。哎,你说,你一个快要进土的人了,就利利索索交权回家安度晚年就得了,最后,财名什么都会有。可是就是不罢手,到最后局面尴尬,被人逼走了,你说何必呢?但也说明了权力对一个人是有极大地诱惑力地,不然马步芳怎么能不顾一切一心想夺权,而马麟却死皮赖脸不放权呢?
马步芳暗地里挑唆支持,学生游行,教师讨薪这样地各种麻烦事,让马麟头疼,对于马麟地一些重要举措,背后拆台,造成民怨沸腾的局面,最后全由马步芳出面解决了。再加上国民政府地青睐,马麟更难了。由于马步芳残酷地杀害红军西路军,让国民政府动容,重新认识了青海二马,决心扶植马步芳为代表的少壮派人物,为他扫清共产党军队助力。最后马麟没办法远走麦加朝觐,国名政府任命马步芳为代理主席,自此33岁地马步芳名正言顺地登上了青海权力的巅峰,再也没有放权。
1936年,一支约占红军2/3人数的部队——西路军,进入河西准备创建根据地,打通远方,与苏联取得联系。国民政府急调青海马步芳、河西走廊马步青地军队拱卫兰州,骑步兵共约12.5万人,全面狙击西路军。红军战史上,一场至为惨烈地战争随之展开。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马步芳不顾全国统一抗战的号召,仍继续进攻红军。西路红军在河西作战中,损失惨重,最后不得不撤出。
河西战争,持续到1937年4月已至尾声。至此,一向辉煌的西路军,全军覆没,将星陨落。西路军政委委员陈海松、郑义斋被杀,熊国炳负伤后流落河西,至此默无声息;红九军军长孙玉清被俘后牺牲,红五军军长董振堂阵亡。约7000多西路军被俘虏押解至西宁,女红军被分给马家兵当老婆,惨遭蹂躏,其余红军要么被杀,要么被充当劳力,非常残忍无人道地对待红军战士。虽后中共中央对被俘人员尽全力营救,但仍有数目不详地红西路军官兵遭到了长期羁押,还有些人又被编入战斗序列参加了中原的抗战,而更多的被俘红军因劳役、虐待,甚至惨绝地活埋而牺牲。
五、光辉的一面,不纯粹地民族主义者(抗日战场上青海骑兵打出威名)
“七七事变”后,南京国民政府命令马步芳出兵抗战。马步芳在远离抗战前线地省内积极宣传抗日,团结各族人民支持抗战,抵制日货,在省内不断发表演说,宣扬杀敌报国,责无旁贷,谨发扬祖父、父亲尽忠国家的精神,努力于抗战建国工作。马步芳的动员颇有成效,不少知识分子,青海青年志愿参军抗日。
1937年9月1日,青海军抗战部队开拔。师长马彪、旅长马元祥、马禄、马秉忠,在秦晋交界地风陵渡、潼关大战日军、日伪军,兰封战役中,使西北铁骑名声大震。后来不时在河南黄河泛区尉氏、扶沟、西华一带,与日军作战,消灭了大量来犯之敌。当地老百姓,对这支能征善战的部队甚是爱戴,给他们送来了保境安民地万民伞。直至日寇投降,这支部队一直活跃在抗战前线,抗击日军,谱写了一部可歌可泣地西北健儿地抗日战歌。
六、成为西北王
1937年年底,南京陷落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随后蒋介石与国民政府,不再漠视马步芳的一切活动。日军的猖獗,共产党人的壮大,都使国民政府决心扩张青海军,使其在国民政府指挥下,统一政令。
自此,马步芳加紧建设自己的青海军,利用国民政府的支持,使自己的马家军更加强大,通过阿訇控制官兵的思想,确立了一套自己的管理部队的制度,打造青海军更强悍地战斗力。又通过计谋,鲸吞了长期驻守河西走廊马步青地骑兵,虽然兄弟俩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来,一如其叔父马麟,但马步芳的部队更加强大,他的统治基础更加稳固了。
1940年2月22日青海灵童,第十四世达赖喇嘛坐床大典在布达拉宫举行。马步芳不仅在十四世达赖喇嘛认定过程中勒索巨款,而且借机加强青海对西藏地方的影响力。并签订了协议,打通了过西藏到印度的商路,马步芳垄断商路,为他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1942年西藏当局设立外交局,企图独立,马步芳陈兵玉树,成功威慑了西藏当局,最终使边疆回归往日的平静。
1945年秋,马步芳的一支军队进驻新疆。和平解决了,伊宁名族军的反叛,为新疆成立了第一个多民族现代政府,新疆局势暂时稳定。1947年6月,北塔山一役,面对外蒙古军事入侵,连长马希珍仅凭一连之力顽强反抗,打出了国威军威,。
马家军在稳定边疆局势中功不可没,马步芳也逐渐在西北地界担任越来越重要地角色,他的政治触手已覆盖了,青海、新疆、西藏、甘肃、宁夏西北五省,以后成为名正言顺地西北王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1946年底,国共和谈破裂,蒋介石调动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延安便是首当其冲,马家军(国民第八十二军)在其子马继援的直接带领下,疯狂进攻解放区。马步芳坚持坚定地反共反人民地道路,持续对共产党进攻。
由于八十二军在陇东地突出表现,抬高了马步芳的身价,马步芳也依然顽固地反共到底。1949年1月,三大战役结束,全国战局急速扭转,准备进行大反攻,在此时马步芳也不忘争权夺利,坚定的认为世界第三次大战马上会到来,还会有他马步芳大展宏图地时机。他用各种计谋排挤掉了其他竞争者,1949年5月18日广州国民政府任命马步芳为代理西北军政长官,胡宗南丢失西安后,马步芳依然提出“收复”西安,反扑进攻的建议,可见马步芳地坚定反共地心是多么执迷不悟。
七、毁誉参半地马步芳
自解放军进行大反攻开始,西北王雕砌地坚固堡垒也抵挡不住历史的洪流终成土崩瓦解地泥流向历史的深渊流去。兰州战役,是西北解放战争中至为惨烈的大战之一。是在三大战役中都未曾遇见过的情况,解放军吃尽了苦头,牺牲了很多解放军战士,胜利来得艰难。但邪不压在,正义永远致胜,兰州战役一如毛主席所说,打下兰州,后面一路接收即可。兰州一战打赢后,宁夏、甘肃、青海、新疆迅速实现和平解放。马步芳多年地经营毁之一旦,他的黄粱美梦也付诸东流,历史会给他答卷,他的功过是非,自有后人评论。多年后,随着流亡国外马氏家族也渐渐凋零稀落,比起一般人来马步芳地晚年生活比较悲惨,面对同僚地诽谤奚落皆没有做出正面回答,临终前也没有再踏上故乡的土地一步,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就此长眠在了异乡地土地上。马继援也同样是,中国政府特赦前国民党时期外逃人员回国,两人自死都没有再踏上中国大陆一步。可能他们是知道的,牺牲在他们手底下的解放军战士有多少,他们回来肯定是寝食难安地,他们不敢回来,不敢回来面对昔日地风光与今日地思念惆怅。
但马步芳在国民党政府任期内,重视教育,积极地发展了青海落后地教育水平,拿出经费资助学生去内地、国外上学,这是他对青海做出的贡献之一。贡献之二,植树造林,马步芳在青海以其近乎强迫的手段,举全省之力来进行植树,人们虽苦不堪言,但也为以后青海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保护了一方水土。贡献之三,禁种禁食鸦片,是当时国民党政府的一股清流,保护了一方人民。贡献之四,稳固边疆,没有让英国、苏联、外蒙古等外国势力的分裂中国地阴谋得逞。
但同时马步芳也粗暴对待蒙藏区牧民,平时对牧民强征暴敛,但藏区一遇到牲畜发生疫情大片死亡却无力应对不管不顾,至始至终也没有智慧解决哥萨克族的问题,由他直接下令地大屠杀有多起,严重的损害了民族关系。他在任期内军队及省内部多存在不平等,人们生活苦闷,对待军民过于粗暴蛮横,政府和人民关系紧张。至始至终地坚定反共给中共红军、解放军造成了很大的伤亡,牺牲了很多的中共优秀将领。
到这里,马步芳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你知道了吗?
我不知道,我不认识他。我没有经历那段历史,我也不知道。一家之言,怎可信之,我不知道!
那就当你说的对吧!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