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除了极少数天才几乎可以在任何环境中茁壮成长并最终成功,多数人要获得成功,最初和最重要的支持力量,往往来自家庭。
这是我在阅读《我的事业是父亲》一书的感受。作者坚信,人人都有成功的潜质,人人都有追求优秀的本能,只是多数人由于错过了童年开发的最佳时期,很多人感叹自己“天赋不够”,其实只是启蒙太晚而已。
智力的早期开发可能有三种后果:
第一种可能是早期教育不仅使孩子的智力在时间上提早开发,而且有利于孩子的智力更好发展,有利于大脑功能的更好开发利用;
第三种可能性,早期教育,仅仅是智力提早开发,对大脑功能发展没有实质好处,只是时间提前而已;
第三种可能是早期教育,虽然表面上提早了智力的开发,但实际上打乱了大脑的正常发育,因此是拔苗助长,得不偿失。
一百个专家,可能有一百个观点,究竟听谁的?作者认为科学探索必然承担一定风险,但是一定要坚持走自己的路。
作者虽然在书中对一些问题避而不谈,但是却可以看出他的情操和胸怀。蔡笑晚先生出生于1941年,本来是家境殷实的书香门第,现在20岁左右遭遇了家庭的变故,不得不中途退学,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并且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一个人的政治成分决定了他的事业前途,他最终不得不回到农村,当上了赤脚医生,甚至有一段时间还跑去养蜂,借以躲避风口。他自己在事业上究竟经历了什么?他对此绝口不提。我们通过60年代的一些记录和文献得知,在那个时候一些家庭成分特殊的人,日子肯定是非常的不好过。在整本书中,看不到他对自己人生际遇的任何抱怨,反而是把自己的人生挫折转化为家庭教育的巨大热情和动力。他想让孩子们及早进行智力开发,抢回更多的时间,当然结果是他成功了。
并且,他坚持对孩子们进行爱国教育。1978年最小的孩子,才一岁多,他就带上孩子们全国旅行,让孩子们从小就去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
我觉得,在学习蔡笑晚先生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之前,先去感受一下他的精神情操和境界。我也见过很多家庭,在对孩子进行早教,但是结果不尽如人意。这里边,更多的,可能应该反思自己,而不是去责备孩子的问题。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