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完了一本厚书——近400页的历史类图书《汴京之围——北宋末年的外交、战争和人》。作者是郭建龙,前两年读过他的《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对他印象很不错。
书是好书,有丰富的史料作为根基,用通俗的语言和自己的视角,解读北宋轰然崩溃,从盛世到灭亡仅三年时间的复杂局面、背后原因和历史现场。不过这本书读起来,心情真是好不起来,有点压抑的感觉。
之前读北宋时期的史实资料不多。印象里,北宋是个经济、文化空前繁盛,是个适合文人穿越回去的朝代。可史实里,并不是那么回事。北宋朝廷在生死关键时刻,几乎没有一次决策是对的,既感觉惋惜,也觉得痛恨,对靖康之难后徽钦二帝及整个皇室北上的悲惨遭遇感到惊讶。
合适的人应该做合适的事。宋徽宗赵佶是书画皇帝,在绘画、书法方面有极高的造诣。他的瘦金体书法别具一格,自成一体。可这样的人做了皇帝,那不单是他个人的悲剧、家族的悲剧,也是天下百姓的悲剧。当皇帝时追求奢侈生活、追求精神享乐,尤其是痴迷于笔墨丹青、射箭蹴鞠、奇花异石、飞禽走兽,让老百姓苦不堪言,食不果腹,官逼民反。这样的皇帝又没有战略眼光和决策能力,用的都是一帮政治投机、毫无节操的官僚。这帮人在台上享乐时,老百姓为了生计,爆发了方腊等农民起义,最终被统治者给镇压下去了。等金军打过来,北宋灭亡了,老百姓还是苦,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啊。真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战场上得不到的,休想谈判桌上得到。对于国家来说,军事行动的原则应该是不轻易言战,战则必死战。可北宋这个奇葩的朝廷却是相反,最需要和平时主政的是主战派,一旦惹起战争爆发,北宋的军队无法获胜,几个败仗之后主战派下台,换成了主和派。最需要抵抗时,主政的却是主和派,战火升起了,最需要军队保家卫国时,主和派开始谈判,拖前方将士的后腿。这种错位的最后结果,是让朝廷上下多数人胆破心惊,将眼睛埋在沙子里做鸵鸟,得过且过,拿不出任何有效的办法,也没有任何动员社会的能力。谈判,也最终谈来了靖康之耻。
顶层领导团队确实很重要。一帅无能,累死千军。领导层是要为大家指明方向、成为主心骨、提振人心士气的。方向指错了,那就是南辕北辙,执行层越卖力越努力,离目标越远。看书时有个想法,北宋末年的这帮蠢蛋朝廷,做什么决策啊,定下规矩每次都摇骰子决定选项,至少有一半的几率对,也不会每回都错啊。最搞笑的是,大敌当前,首都汴梁被金军围困之际,宋徽宗不是想怎么解决当前的困境,而是决定退位,甩包袱、找顶包的,连哄带逼的让太子即位。太子也不愿意顶包,坚决不干。宋徽宗说你不接受就是不孝。最后太子还是被大臣们挟持着即位成了钦宗。就看着两个怂包皇帝,北宋在战场上能打赢,那真是天大的笑话啦。担当还真应是领导的必备素质。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