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优质公文 > 父亲和他的读书笔记

父亲和他的读书笔记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9-17 23:27:43 | 移动端:父亲和他的读书笔记

父亲和他的读书笔记

  父亲是一个地道的农民,一辈子喜读书,勤笔记。每看完一本书,他往往能做好几页读书笔记,他喜欢用粗笔在书上把自己喜爱的名言警句,精妙段落用笔一一重点画出,再一一抄写在笔记本上,闲暇时拿出来能看好长时间,我知道这又是父亲在回味书中的精华。

  父亲常常坐在油灯前,在雨雪大风封门的天气,在漫漫冬日里,一个人坐在老屋的那张木沙发上静静地阅读着。他时而笑逐颜开,时而神情凝重,时而连声叫好,时而暗自流泪。从父亲的丰富多变的脸部表情中,让我震惊书籍的魔力,受父亲的影响,我也偷偷地捧起书本,接触书中形形色色的人物,随人物命运同喜同悲,随故事情节起起伏伏……渐渐地我也迷上了书本,人开始变得也不再鲁莽张扬,性格也沉稳起来, 人也学会了思考各种问题。

  某日,父亲正在阅读一部线装书----《三国志》,等他不在时,我这才瞅瞅翻翻, 瞅瞅翻翻,谁料文中好多生僻字,好多竟不认识。原来通篇古文,苦涩难懂,我只好放手,于是开始涉猎小人书。阅读的兴趣也就是从一本本小人那里积累起来的,随着阅读的广泛,对书籍的感情也越来越浓烈起来。

  父亲的书籍主要来源于旧书摊淘取,而更多的书来源于喜欢读书的爷爷的遗产。祖父曾经供职于旧政府,喜爱读书,薪水大部用来买书,家里因此积存了两大橱柜书。可惜在文革中破四旧的运动中,被红卫兵损毁大半,幸好父亲机灵,在得知红卫兵要来的前夜,把一部分精品书籍藏了起来,这才为我们家留下了知识的种子。

  后来,因各种人为原因,本已被定位富农成分的家庭最终被又被为定为地主成分。父亲也就成为了地主的儿子,可教之人。品学兼优的父亲被迫辍学,前程尽失,务农终生。

  受打击的父亲,从此更加沉默寡言。当痛苦无所遁逃,当悲愤汇聚成河时,读书做笔记,成了父亲唯一的救赎。

  父亲从不赞成我过早的接触小说,深怕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而荒废学业。

  他用过的读书笔记本,不过是小商店一元一本那种粗制的16开见方的工作笔记本。本子已经用完,他又接着买来一个继续他的阅读和笔记。在阅读过程中,父亲时不时对他读过的某部小说,写一些个人的见解和短评,字数往往不过百,评价精要,语言凝练。在闲暇时,我小心翼翼地把父亲的笔记本一个个取出来摆在桌子上,一页页细细阅读,慢慢品味,看的时间长了,父亲的读书笔记对我的影响渐深,它于潜移默化中教会了我不少做人的道理,让我大为感慨:“原来读书有这么多好处。”使我对父亲这么多年来勤于阅读,勤于动笔有了重新的认识和理解,慢慢地我也在读书过程中开始处处留心,对文中经典诗词、语言用钢笔画出,寻章择句,记录于本。

  多年前,一日,全家人还住在窑洞里,牛娃拜访父亲,当时父亲不在家。客人一时内急,急促间看见书桌上父亲的读书笔记本,随手从中间撕扯了几张,匆匆入厕……

  父亲回来后,看见自己的笔记本被糟蹋的不成样子,脸色很难看,厉声说道:“这谁干的?谁干的?”

  “二队的解放,他中午来咱家找你。”我回答道。

  “那你看见他所为,为什么不进行制止呢?”

  “我看见的时候,人家已经撕扯下朝厕所方向而去。”

  “唉,这都啥人么!……”父亲脸色很难看。

  父亲爱书,凡是他阅读过的书,他都用牛皮纸折包起来,在上面重新写上书名,加上编号。凡他读过的书都在空白处有批注,不认识的字有拼音,生僻的字词有注释,看到高兴处有点评。当我捧起父亲读过的书本,就好像有导师在前方引路一般,畅通无阻。

  有一年,秋季一日,一名人民教师,父亲的同村同学,拜访父亲,和父亲唠了半天的磕,临走时把父亲的一本民国版的《葬经》借走,半年时间过去,也没有一丝还的意思。父亲要过一次,刚开始还回答没有看完,后来催的紧了,对方直接答曰,他弄丢了。父亲为此悔恨不已,可又无可奈何。明眼人心里都明白:此人把书据为己有。

  吃一亏,长一智。父亲为此立下规矩,家中的书一律不得外借,防止贪婪的小人。

  人常说:“读书可以明智,读书使人高尚。”在不断的阅读中,我逐渐认识到书籍对一个人的人生观形成和以后生活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坚持不断地记录读书笔记,助于个人的学问养成。

  父亲经常用他读过的书教育我,用格言警句激励我,让我处处留心皆学问,让我读经典,让我在读的过程中注意做读书笔记,多思考,在学习中吸纳书籍中的精华部分,有意识地去理解,去掌握。

  他常说:“腹中有书气自华。”

  父亲是这么要求我的,我也是这么做的。从少年到青年,直到如今的而立之年,我们兄妹一直保持着爱阅读的习惯,家家都有不少藏书。

  在写作的过程中,为了填补自己词汇量贫乏和语言描述的僵硬问题,我索性一股脑把父亲的读书笔记本搬进书房,边学边记。

  一本好书,如师如友。让人有种相恨太晚之感,更让人有种“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清新欢畅之意。

  这么多年来,77岁的父亲做过的读书笔记达28本之多,页页整洁,字字工整,摆放整整一木箱。

  已过古稀之年,如今仍保持着他多年来手不释卷的习惯,书照看,读书笔记照做,俨然没有一丝懈怠的样子。村里人为此戏谑:“不是学生胜似学生,一大把年纪了,又不考大学,读再多书有啥用。看了一辈子书,还是没有脱掉农民这身臭皮囊,看来,人强强不过命呀!”

  父亲听闻,笑了笑,不以为然,该干啥干啥。

  他常告诫孩子们:人生美好,唯有读书不可辜负。

  我在做学问这方面,功夫远远不够,甚至不如父亲勤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年近40岁了,做读书笔记6本还不到。

  父亲虽然年事已高,但对于文学典故,出处,信手拈来,好多文学上我不明白,有争议的地方,每次请教他,都能得到他满意的答复。

  他一个地道的农民,但更像一名博学的长者。在文革中,他曾经潜心研习《周易》近十年,好多人说找父亲推过卦,无不父亲佩服的五体投地;他曾经醉心《红楼梦》,写过大量的学术研究;他曾经做过多年的民办教师,因为看不过校长假学究的样子愤而辞职;他曾经为了群众的利益,仗义执言,奔走呼号…….可他依旧仍是一介布衣,躬耕与田间,诗书于茅舍。

  以前,好多人都嘲讽父亲假清高,家里存那么多书纯粹是装点门面。但随着时光的星转斗移,他的孩子们一个个都因为读书,走上了不同工作岗位,成为了城里人,好多人这才改变了对父亲的看法,认识到家风对后辈子孙影响的重要性。

  父亲对文字的敬畏,对知识的渴求,这种崇高的追求永远是我们晚辈学习的楷模。

  父亲这辈子,总共搬过三次家,但每次搬家,父亲在第一时间内先搬走自己视为生命的珍藏书籍和若干本读书笔记。随后这才,搬家里的一应物件。就连母亲常说,你父亲这辈子只爱书,是个书痴。别人写东西,还挣点稿费,贴补家用。可他读读写写一辈子,没有出息,写下的东西,从来不肯示人。

  父亲一辈子言传身教,秉承祖辈耕读传家的家风,他的一点一滴,他写下的诸多读书笔记,何尝不是留给子孙后代宝贵的精神财富。

  母亲是上个世纪70年代初老牌的高中生,曾经和父亲在高中时期同桌一年,有幸看过父亲几篇文章,大为赞叹。她从心底里被父亲的才情所折服。后来,地主家的狗崽子就这样和贫农家的俊丫头结婚了。母亲当初不嫌弃父亲家的成分,勇敢地选择和父亲结婚在一起,父亲为此大受感动。多年以后父亲还常对我们说起母亲那个石破惊天的决定,因为这个决定致使外祖父和母亲断绝了父女关系。

  在母亲眼里,父亲不是个简单的只会看书做笔记的人,他善于思考。在家庭联产承包制生产模式在全国遍地开花的时候,父亲并没有一心在土里里刨食.他开始五湖四海地做起了布匹生意,低进高卖,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家庭在父亲的折腾下摆脱了贫穷,过上了富裕生活。

  时间不长强加在父亲头上的地主成分的帽子被摘掉,父亲说当他得知这个消息,他开心极了,说他终于可以腰杆子直起来了,可以光明正大地读书,做笔记了。

  再一次见到父亲时,我出差兰州绕道回乡探望父母,那天是一场绵绵秋雨后的难得的晴天,父亲躺在院子里的梅李树下的躺椅上,耳朵上挂着老花镜,侧着脑袋看一本民国版的《聊斋志异》,那入神的样子,让我瞬间驻足,我怕我的脚步声让打扰读书带给他的安静和快乐。

  在家和父母小聚一晚,听母亲说,父亲身体越发不如往年,腿沉身懒, 读书笔记这两年已不大做了,每天唯一就是手里放不下书本,看不了几分钟就呼噜四起。爱给人讲书中故事,讲着讲着就乱套了,故事人物从汉朝能跳跃到明朝,从隋朝到穿梭到民国。

  第二天,临走时,我给熟睡的父亲的枕旁放了5000元,接着就匆匆出门,我知道我能给父亲做的只有这么多了。

  母亲踏着晨雾,把我一路送上了省道,看着我坐上远去的班车,一直不忍离去……

  父亲已入暮年,母亲越发单薄。

  但愿下次回家还能看到在绿荫树下或热炕头读书的父亲,和在一旁沏茶的母亲。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父亲和他的读书笔记》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784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