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优质公文 > 《我把美国教育方法带回国》读书札记

《我把美国教育方法带回国》读书札记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9-18 23:29:46 | 移动端:《我把美国教育方法带回国》读书札记

《我把美国教育方法带回国》读书札记

  意愿、行动、结果是相关相续的三个层次。绝大多数父母都怀着同样的爱孩子的意愿,然而,爱的能力与行为各异,导致了结果的不同。

  孩子是为离开做准备的。从把他们抱在怀里到牵着手,一点点离开;从为他们喂奶喂饭到他们自己吃,一点点离开;从给他们穿衣到他们自己穿衣,一点点离开;从他们一点点痛让我们揪心,到舍得让他们经历痛锻练承受能力,一点点离开。

  父母与孩子间的关系有如教学相长,父母是孩子的生活导师,同时孩子也带给父母们重温纯真的机会和再次成长的力量。

  对于子女,父母应该用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来影响他们的生命。

  当今世界充满诱惑与躁动,我们需要一种平静平和的精神力量,并把这种力量传递给子女。精神上的富足是子女成长的宝藏!

  一、建立我际关系,重塑行为逻辑

  画云博士提出我际关系:我和我自己的沟通关系,如对事件进行解释、有什么样的感觉等,我际关系决定我们的行动,进而决定人际关系。

  为人父母,我们要先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的素质,用我们丰富的人生去滋养孩子的人生。父母要先学会沟通,改变自身的我际关系,亲子关系才能越来越好!充满正能量的解释和感觉源自我们精神素质的提高,而这将会带给自己和孩子不同的人生。

  面对孩子的叛逆行为:不要暴跳如雷,指点江山;不能强迫孩子做什么、不做什么;先处理好我际关系,从而改变与孩子的沟通效果;应填补自己的知识空白,找到理解孩子行为的说法;无须立刻解决的,可以等到有好的办法再执行,留有缓冲可以让双方更好的接受,并最好给孩子机会自己解决问题。

  1.沟通的过程:事件+反应(解释、感觉、行动)=结果。结果由行动决定,行动由感觉决定,感觉是我们对事件解释的直接产物。所以,结果最终是由我们对事件的解释决定的。

  2.沟通时我们跟谁解释事件?跟自己。解释后的感觉是谁的体验?是自己。因此解释+感觉是我和我自己在沟通,是我和我的关系,行动才是我和别人的关系。在和别人沟通之前,我们是先和自己沟通。我际关系=解释+感觉。

  3.影响我际关系的六个因素:

  (1)自身经历:误解是正常的,理解是不易的,因为我们用不同的经历解释同一件事情。

  (2)文化环境:理解文化差异,学会包容。

  (3)自我形象:对自我形象的定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对别人的看法。因为我们无法正确自信的审视自己,所以容易抵触甚至污蔑别人的长处。所以,自我形象好的人更容易看到他人的长处。

  (4)知识:知识是理解的基础、沟通的常识。

  (5)修为:要想有转危为机的能力,首先要提高自身的修为,重点是正面积极的思维方式。

  (6)如何问问题:学会“从结果反推得到解释,再来追求结果”的思维过程,形成给人正能量的解释,导向正确行动和结果。如面对一个难相处又必须与之合作的人,想要的结果是双赢,问一个问题:如何双赢?解释:那个人难相处,可能是他的需求被忽视了;感觉:包容、成长;行动:放大他做得好的方面,表扬他,满足他的需要;结果:沟通逐步融洽,最终实现双赢。

  4.用“我语言”会帮助“我”冷静地表达情绪,让对方了解“我”的感觉,而不是发脾气,比指责别人的“你”语言更能让对方有思考和调整自己的空间。“我语言”重在就事论事而不是就事论人。

  就事论事:沟通、双赢。就事论事的“我”语言,以“我”开头表达我的感受,而不是攻击对方。一般遵循这样的格式:

  (1)当我看到/听到/闻到/想到 不可接受的具体行为的时候;

  (2)我觉得/感到/发现 真实感受、想法;

  (3)因为 合理的解释;

  (4)我希望/期望的行动。

  就事论人:纷争、分裂。就事论人的“你”语言,总以“你”开头,把自己的不快乐归罪于对方,有如下类型:

  (1)你怎么会这样?!(指责)

  (2)你给我住嘴!不要随便乱丢东西!(命令)

  (3)你让我太失望了!你没脑子啊?(中伤)

  (4)你多能干啊,快拿诺贝尔奖了!(讽刺)

  (5)你总是自以为是,你嫌我做不好,你自己来!(攻击性)

  适时说“不”也双赢:

  (1)坚定明确地说“不”;

  (2)给对方的行为一个定义;

  (3)如果做了对方提议的事情,会发生什么事,即后果如何;

  (4)建议朋友一起去做一件大家都喜欢的事情。

  5.会指出问题的人,和亲人、朋友、配偶相处良好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说自己真实想法时,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因为人们在沟通时,最先感受的是情绪,然后根据你的情绪去解释你话的内容。如何有效地给别人反馈意见?有如下步骤:

  (1)要明白反馈的目的是什么:在鼓励别人更好的同时,指出别人的缺点,别人不但不生气,还会努力改正自己并且感激指出问题的人。即动机正面,沟通氛围友好。

  (2)细致的观察:说话有事实根据才能让人服气,因此观察要用眼睛、耳朵,还要用大脑用心分析。

  (3)评语的结构:先说“好听”的,然后把弱点和建议说出来,最后再说“好听”的,很像中间夹馅的三明治,通常是1优点+1优点+改正部分+1优点。

  (4)如何正确地讲自己的观点:你只能代表你自己,而不是别人或大家的观点;指出某些问题是很多人都有的,减轻被评价者负担;话的指向要明确具体,不能含混;表扬人要有分寸,有事实做依据,让别人感到踏实,表扬自己也是如此;不仅告诉别人做什么,还要告诉如何做;在把别人的弱点讲出来的时候,注意别人的情感敏感,应客观指出问题,说事实、表同感、给建议、多鼓励。

  二、反思自我形象,拥有健康心态

  生活中,不可能所有的人都喜欢我们,对我们恶语的人一定是存在的。只有不自信的人,别人说他笨时才会有被揭伤疤受伤害的感觉;不认为自己笨的人,不管别人怎么嘲笑都不会受太大的影响。我们一定要有健康的自我形象,才不为别人的赞美而沾沾自喜,也不轻易为别人的恶语中伤难过。不经过你的同意,没人能够伤到你。

  画云博士8岁儿子在遇到别人的中伤后说的话:“你可能以为你的话能伤害我,可是我告诉你,你只碰到了我的皮毛,你够不着我的灵魂。”面对恶语或中伤,应沉着冷静,不为情绪所困。其中最重要的是自己有底气,站得直、行得正。如果自己本来就做错或理亏,那就另当别论了。

  如何让自己有底气、有能力、有魅力呢?可以从以下方面提升认识:

  1. 竞争是在争真本领,争做人的大气。大气的人多助,小气的人寡助。

  2. 赢是诱人的,不过不是所有赢都是值得的、公平的。赢要赢得让人心服口服,否则赢了也是输,可能比输还惨,因为失去了人心。有时会"输"是更高的境界。输赢的参照系应该看是否顾全了大局,顾全大局的输和让都是真正意义上的赢。

  3.向你“嫉妒”的人学习:看到别人的成功,也要想到别人背后的努力,没有平白无故的幸运与成功。接受嫉妒情绪,虚心地向成功人士学习,才能让自己不断前进。用榜样的形象指导自己的生活,每个人都在努力变为更好的自己,这个世界将更和谐与美好。

  4. 最真诚的给予,是让对方心安理得,没有丝毫“被给予”的感觉,这样的给予无痕,善良!如同情的给予就不如敬重和鼓励!

  5.赞美帮助竞争者体现高尚的人格,提高自己的竞争身价,踩别人则是以自己的人格降价为代价。

  6.亲子教育家吉姆.费说过:“没有任何一件事紧急到要马上解决。”遇事要冷静是难得的品质,冷是凉下来不着急,静是给自己充分的时间,反观事情,想出既尊重别人又保护自己的办法。冲动躁动只会让事情变得难堪。

  7.你可以不喜欢别人做的事,但一定要尊重那个人。不跟理智不清的人理论,反击或者对骂通常会恶化事态,拥有一定的度量可以为事情预留转机的机会。别人无礼时,我们可以选择尊重。这并不代表我们对别人的不尊重听之任之,而是通过更为正气尊重的方式展现一个值得尊重的人的气度来,同时影响对方的沟通方式。

  8.让自己变的更加自信:我们对自己的态度和认知决定着别人对我们的态度和承认。要想让别人相信我们,我们首先要相信自己。

  (1)自信是装不出来的气质,是阅历的沉淀。自信本身像数学、音乐一样,需要培养。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多决定,多选择,多经历失败,多承担责任,在实践中逐步地积累自信的能力。这样孩子在关键时候,才敢于决定,敢于选择,才有"我来贡献才智"的自信光芒。

  (2)练习微笑并形成习惯,教会你的孩子通过微笑改变心情,学变快乐。

  (3)当我们告诉自己“我能行”时,我们会情绪高涨,做事有信心,结果我们真的就行;当我们告诉自己“我不行”时,情绪会低落,做事没信心,结果我们真的就不行。

  (4)一个姿势让人变得果断、自信、自在;另一个姿势让人畏缩不前。要想有什么样的心境,就用那种心境下的形体语言来帮助自己达到那种心境。肢体语言影响着人们对自己的看法。

  (5)运动不仅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提高心肺功能,增强人体免疫力,运动还能持续不断产生神奇的物质让人们快乐起来,包括内啡肽(正向情绪物质,让人有快乐感)、多巴胺(让人们去寻求愉快的事情)、血清素(产生正面情绪,帮助记忆)、去甲肾上腺素(增强专注力,拥有激清)。

  (6)人有不良情绪是正常的,重要的是不让自己屈从于坏情绪,不是肆意的发泄怒气,需要的是就事论事想办法解决问题,提醒自己就事论事保双赢。这样人会更公平。

  (7)遇到困难时,你最大的敌人是你跟自己说的消极的话,你最可靠的朋友是你跟自己讲的积极的话。鼓励自己,给自己加油,让潜意识发挥最大的功效帮助自己。

  9.我怎么做才能帮助你得到你想要的?不是只在意自己的得失,能关心他人的意愿,别人才会更愿意和你一起做事。帮助他人发挥才能,成就他人成就团队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

  10.若要说服别人为自己做事(满足自己的需求),首先要想到对方的需求是什么,然后想方设法地说让人能听得进去的话。我们不能威胁别人给我们东西,就不能在孩子哭着威胁着要东西时满足他们;我们要说服别人认可我们的想法,因此我们要训练孩子说服别人的能力。

  11.对自己很重要的事情于别人可能无关紧要,自己的感觉最重要。不要太在意外在的评价,因为多数情况下,评价就是一个人在某一时刻的一个想法,同一个人在下一个时刻对同样一件事的观点很可能都不一样。因此,我们往往是在和“假想的外界”较劲,困扰自己的想法与行为,关键是让自己具备思考力和判断力。

  12.圣雄甘地说过:弱者永远不会宽容饶恕,宽容饶恕是强者的特质。在自己受到严重伤害后,有度量宽容对方,是大气成熟的象征。

  捕捉最好时刻的自己,温暖自己。当你意识到自己有进步,不一定完美,便可以做如下三件事:表扬自己的具体进步;告诉自己进步后的感觉;鼓励自己继续加油。记住每一点进步都是值得感恩自己的,但务必诚实。表扬自己,让自己感觉好,就是在爱自己。当我们对自己感觉好的时候,我们也对别人好一些。

  发现最好时刻的别人,温暖别人。当我们把注意力放在寻找别人好处的时候,我们的心会善良很多;当我们以挑剔的方式与别人打交道时,我们的注意力都在找别人的碴,心之间的距离自然拉大。

  三、善待孩子出错,让孩子负责任

  梁启超说过:“人生须知负责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

  1.庆祝孩子出错:孩子通过出错,多了人生的经验,变得比之前成熟,以后有智慧可以解决类似问题,这不是高兴还来不及吗!不要只盯着错误,要引导小孩将错误转化为经验。

  2.理智处理小孩出错给自己带来的问题:想清楚自己的初衷一一让小孩明白以后该怎么做,细致了解过程,引导小孩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小孩承担了责任,还敞开心扉,获得成长。千万不要盲目的发脾气,揪住小孩的错误不放。这里不仅限于小孩,对所有人都成立。

  3.孩子当众出丑时,更需要爱、理解和引导。千万不能为了自己的面子而当众训斥孩子,不然既拉远了亲子距离,又失去了沟通教育的机会。尽量搞清孩子的真实需求,并在可能的情况下给以满足。如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为什么拿,分析需求,千万不要上纲上线,不能轻易用孩子偶尔的行为来定义孩子本身。一种美国小学生的违纪单可以作为处理方式进行借鉴:请描述发什么了什么事;这件事都给谁造成伤害;谁会伤心;你现在自己的感觉是什么;下次这样的事情发生后,你会怎么做;老师家长学生三者签字。

  4.孩子有问题是正常的,大人纠错也是正常的,但不能一味盲目地纠错,从而持续挫伤小孩的信心。大人要改变常规的思维习惯,抓住问题孩子“没问题”的时刻,认真地表扬,真诚地感谢、感恩,这会给孩子带来自我改变的动力。

  5.孩子出错,是教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好机会。要平静地接受孩子的过失、给予指导和理解。这样孩子既保住了面子,又能有所担当。在孩子的一生中,会犯很多错误,犯错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犯错后怎么处理:一是让小孩跟父母说实话;二是引导小孩负起责任;三是错误可以犯,但只许犯新的错误。问题越严重,越要给孩子爱和安全感,并坚持孩子对错误负责,同时也反思家长的责任。

  6.心中充满爱的时候,你不会再批判,对失败本身不再恐惧。有了爱,你就不会抓住那些负面的想法不放,你会丢下抱怨,内心会有更大的空间包容孩子以及孩子闯的祸,这样强大的内心,会感动自己,感动孩子的。

  要想孩子成功快乐就离不开帮助孩子如何面对失败、困难和冲突。成功有偶然性,但是失败是孩子一定会经历的,一个会处理失败冲突的人,人生会更成功更快乐!

  四、学会与孩子相处,耐心等待花开

  “情”在“理”前,满足了“情”,再讲“理”,才有合情合理的方案,人会变得通情达理。沟通时,先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让对方的“情”得到照顾再讲理,对方就会顾及我们的“情”。

  1.家长是孩子做人的榜样,有责任把事情作对。让行为说话,而不是用地位讲话。

  2.孩子在坚持做某事时,你明知会发生不太好的结果,也提醒过,结果真得发生了,此时不是说:我早就告诉你了,你就是不听,现在明白了,晚喽!…而是对孩子发生的不好结果表示关切,心疼孩子,引发小孩的后悔自责,这样能达到更好的“教训”效果。

  3.孩子之前没做对,后来开始或偶尔做对了,千万不要在此时说道小孩对的做法,即不要说“你不是会…你原来就这样多好…”,而应及时鼓励和表扬,耐心陪伴。家长应尝试改变自己,自己变了,方法才会变,方法变了,交流方式顺畅了,才能看到孩子的变化。

  4.不要用“听话”表扬孩子,因为这强调的不是孩子做决定的能力,而是父母的权威,孩子的主见得不到肯定。应当让孩子做每一个好的决定,并表扬"这是一个好的决定",让孩子更有主见,更独立自信。

  5.注意和孩子分享做决定的过程,帮助孩子学习解决冲突的方法。让孩子出主意,参与决策,是最安全的锻炼作决定的过程。

  6.请“问题孩子”出谋划策解决问题,家长指导孩子认识问题的意义、思考解决方法、如何寻求帮助等,间接说服孩子自己来改变自己的行为。

  7.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一定要把“生活的职责”留给孩子,在该流汗的时候流汗,该流泪的时候流泪,尝试着让孩子自己做决定,独立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收获成长的果实。

  8.不管大人还是孩子,人是否配合与他能控制局面的多少有关。当我们要求别人按着我们的意愿行事时,如果对方感到受强迫的话,他可能根本就不所,不行动,结果他控制了整个局面。我们会因为没有给他人控制而失去所有的控制。当我们给孩子选择时,其实是在和孩子一起分享对整个局面的控制,通过让一部分的控制给孩子,孩子会更好地配合,和我们一起来控制局面。

  9.与孩子制定停火协议:如果我们生气的话,我们要用暂停的手势提醒对方我们有更智慧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只要我们其中一个人提醒对方这个协议,对方就无条件地静下来。

  10.如何在“做事”的过程中把“做人”具体化?画云博士给自己的儿子布置了做人作业。如:每天做件帮人不求回报的事情;每天给至少5个人积极鼓励;每天都要谢谢自己;抱着“为什么”的态度观察周围的人和事;读书要读懂、读通、读透,思考事物间的关联,琢磨智者的智慧怎样用在自己身上…

  11.通过教来学。家长可以作孩子的学生,让孩子给你讲他在学校学到的课程。无论孩子是否能讲清楚,都要鼓励孩子用讲解的办法来复习功课,同时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有时为了鼓励他们,你要做聪明的学生,“老师”讲得好,你明白得很快;有时为了让他们打牢基础,你要做个笨学生,问很多问题。讲解是测试自己理解概念程度的试金石。

  12.指出孩子问题前,耐心倾听,在意他们的感受,让他们把故事讲完;指出问题时,先考虑效果,在孩子能接受我们“说教”时再说他们、教他们。倾听、不及时批错饱含着厚实的爱。不带偏见地听孩子故事的步骤:

  (1)听的时候,不但用耳朵,还要用心听;

  (2)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想、去感受,要说的基本上是肯定小孩情感的话;

  (3)听孩子故事时不做任何其他事;

  (4)不管孩子说的事情有多过火、多不合理、多么的不能接受,首先还是要感谢孩子分享故事、理解孩子的处境和看法;

  (5)如果孩子有很好的见解,就夸奖几句,如果孩子还是不舒服,给一个拥抱,让孩子觉得你肯定她,她得到了鼓励,以后她还愿意向你倾诉;

  (6)当场不急于指正孩子的错误,等待合适的时机;

  (7)一两天或后面的某个时候,情绪已经缓和,确信指出孩子的问题,孩子能听还不影响她继续和我分享故事的情况下,就来和孩子探讨她的"错",此时孩子更容易接受;

  (8)有时在听孩子讲的过程中,不用指点,孩子讲着讲着自己就明白了。

  我们今天给孩子多少耐心,孩子就会给年老的我们多少耐心;你想为孩子将来更好地听你的故事,现在开始耐心听孩子讲话了吗?这是建立在尊重基础上的相互爱护。

  五、做一名智慧教师,呵护学生成长

  陶行知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教育不能只关心书本,教育应该关心人生。书本中大多数的知识每年可能只用到几次,而人生的知识,也是最有用的知识,每一天都要用到。教书最重要的不是学科层面的东西,而是用爱与孩子们建立起来的一种联系、一种亲密的关系。老师只要愿意在这方面付出努力,就会有令人惊奇的事情发生。

  1.尊重、尝试、呵护、示弱、鼓励…

  无论东西方,教育都在更多地强调学业成功,忽视了压力教育和挫败教育。学生懂得如何与专业打交道,却不知道与自己与别人打交道。因此,帮助孩子提高沟通和快乐的能力才是决定孩子一生幸福的关键。

  当理论、观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时,学科就会生动,理论就会有用,学习就会有趣。

  老师要尊重学生。处理问题前耐心地了解原因,解决方案才会有的放矢。不能想当然认为学生如何,而只是命令学生怎样做,应引导学生选择更好的行为。

  生活就是:出错并从错误中学习。老师要给学生出错的安全感,并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和提升。不怕出错,便能勇于尝试和发散创新。

  比什么:“看你们两个谁写得更好”与“看看你们的文稿会有多不同”,哪个好?显然前者导致攀比,容易造成价值观扭曲,助长嫉妒之心和恐惧;后者强调个体不同,尊重他人的独特,让学生学会包容。因此,为人师表者的思维方式举止言谈很重要,可以呼醒迷惘、哺育自信、播种独立、呵护个性!

  老师承认错误,是理解学生感受、尊重学生的表现,这样会给学生安全感。老师也会犯错,但老师一定记得做学生的榜样,该道歉时道歉,学生会因之更尊重老师的!

  老师在学生面前适当示弱,给学生关爱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关爱老师也是教育。

  孩子一旦知道老师喜欢她,就会喜欢这个老师和这个老师的课。鼓励是有温度的教育,带给孩子信心,带给师生关系微笑。

  越是有问题的孩子,越要强调他们的优点,因为有太多的人在提醒他们的缺点。有意识地用优点强化孩子对自己的正面感觉,会改变孩子对自己的定义和行为。

  2.画云博士所在学区的教育宗旨:培养学生终生都能适应新的学习和任职机会,有合作和奉献社会的精神,具备训练有素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关键词:适应新的学习,合作和奉献,创造性思维。

  3.画云博士的示范课凸显出若干亮点:

  (1)课堂预热活动,帮助学生暂时忘掉课前的一切,把注意力放在课堂上。

  (2)做和主题概念有关的活动,寓趣于动。如讲故事,就要包括哪些要素:冲突发生在哪里;主人公是谁;什么样的冲突;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冲突;冲突是怎么解决的;你的感觉怎样等等。

  (3)探索问题解决的步骤,步骤要分点列明,点与点之间体现逻辑关联,便于操作。

  (4)针对应用步骤中出现的问题,分享相对应的处理规则。规则的描述同步骤。

  (5)尝试一些创造性的方法,如集体编故事。

  暑假认真研读完画云博士的《我把美国教育方法带回国》,获益匪浅。全书33万字,理论阐释逻辑缜密、浅显易懂,实践案例详细剖析、发人深省。不限于家长、教师,每个人都可以学学里面的思维方式与表达技巧。在此对原著进行了梳理,期待对大家有所帮助。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我把美国教育方法带回国》读书札记》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784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