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在完成《战争与和平》之后,用一个夏天研读了叔本华的哲学著作,并无不开心的对朋友说:“你知道这一个夏天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吗?那是对叔本华著作的心醉神迷和连续不断的精神愉悦,这种陶醉、愉快是我所从来不曾体验过的。”我可不敢说我能够完全沉醉在叔本华深邃的思想中,但无疑他的言语与睿智,在这个夏天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宁静和喜悦。不论内心是多么的浮躁,只要读上几段他的文字,都能让自己归于淡然。
书一开篇就深深地抓住了我的心,当时的我正在思考着到底赚多少钱,才能够让自己足够快乐;同时也在怀疑,人们常说的,挂念着的财务自由,能否真的就让我摆脱大部分的烦恼?是不是只有赚了足够多的钱之后,我才能开始真正的享受自己的生活?而叔本华说:“一个人所能得到的属于他的快乐,从一开始就已经由这个人的个性规定了。一个人精神能力的范围尤其决定性地限定了他领略高级快乐的能力。”亦即,“我们幸福的原因存在于我们的自身之内,而不是自身之外。”毫不夸张的说,这些话语真的就像一道曙光照进黎明前的黑暗一样,给了我方向,我彻底为之折服。在阅读的过程中,他的思想跨越几百年的历史长河,一次又一次的击中我的心,宛如一个又一个指路牌,树立在我的人生道路之上。
以下简单摘录几段和一点点小想法:
“除了严重灾祸以外,人们在生活中所遭遇到的事情,不论是好是坏,其重要性远远不及人们对这些事情的感受方式;也就是说,人们对事情的感受能力的本质特性和强弱程度才更为重要。”其实这个道理,大家或多或少的都是有所了解的,但是当我看到这一切被明确的指出时,又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说到底,我们对于幸福的理解与感知,并不取决于外在的环境,而是取决于自己的内心。如果我们的内心足够强大,如果真的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那不管在哪,不管财富多少,我们都能体会到一种纯粹的幸福与宁静。万钟于我何加焉。
“对生活稍作考察就可以知道:痛苦和无聊是人类幸福的两个死敌,关于这一点,我可以作一个补充:每当我们感到快活,在我们远离上述的一个敌人的时候,我们也就接近了另一个敌人,反之亦然。所以说,我们的生活确实就是在这两者当中或强或弱地摇摆。这是因为痛苦与无聊之间的关系是双重的对立关系。一重是外在的,属于客体;另一重则是内在的,属于主体。外在的一重对立关系其实也就是生活的艰辛和匮乏产生出了痛苦,而丰裕和安定就产生无聊。”这个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见解。在此之前,我从不曾深入的去思考这个问题,只是偶尔会觉得,嗯,当没什么事情可以忙活的时候,无聊得有点难受,也不知“饱暖思淫欲”是否与上述论述有些许关联。如果说我们的内心世界不够丰富,精神力量不够强大,终究一生,我们可能也就是在这两个痛苦中间来回挣扎,从一个围城来到另一个围城。也正因如此,想找到一个持久的幸福,我们需要在精神世界有所追求。私以为求知可以带来最终极的快乐。在探索和取得成就的过程中,我们能感受到最纯粹的快乐。而至于求知什么,其实无所谓,可以是对我们工作内容的深究,可以是对美术或音乐领域的钻研,或是对花花草草的照料。或许,用“花时间提升某一方面”来形容,更加恰当。
总体来看,叔本华对于人或者人生是持着悲观的看法的。他认为人们不应该想着去追求欢乐,而应该想着避免痛苦。因为欢乐都是短暂和不确定的,而痛苦与不幸则是永恒。我们不该将自己的希望依托于那一个又一个短暂且稍纵即逝的东西上面,而应当为躲避了一个又一个苦难而庆幸。他还指出,想要让自己获得幸福,应该远离群体,享受孤独。这样说是有道理的,毕竟这本书是叔本华晚年所写,其在经历一辈子的浮沉之后,说出这样出世的话,很正常。
但如果一个二三十岁的青年完全遵守其思想准则,又显得过于死气沉沉。年轻人,总还是要有点激情和野心的嘛。不然这个社会怎么发展呢?而且本书中或多或少显得比较利己(毕竟这是教“你”如何过的幸福),但人们生活的稳定,也是依托于自己自身所处环境的。我们还是要有点社会责任心的。本书比较贴近道家的思想,稍微出世了点,年轻人可以批判性的吸收,作为自己内心的一个壁垒。但还是应该多读读儒家的书籍,多一点社会责任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天下为己任。等到了老年,不妨多一点淡然,少一点掌控欲。毕竟这个社会,永远属于年轻人。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