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幼儿园老师,但也同样是一位妈妈。我的女儿刚一岁两个月,处于暑假这样一个时节,我有了更多的时光和她相处。
在陪伴她的过程中,我就发现了她关于“纪律”方面的问题。比如:她在吃饭的时候必须跟着大人一起上饭桌,有时还要把脚放在饭桌上来,她的姑妈就会以“打”脚的方式让她放下双脚;她现在处于口唇期,任何物体都可能成为她的口中之物,如果有大人在侧,她在尝试喂入的过程中会悄悄地“察言观色”,如果我们及时发现并制止,她就会停止喂入,如果我们没有发现,她则将物体喂入,等到你抠出来之后她还笑;比如她知道每次换下来的尿布要扔进垃圾桶等等等等。或许她年龄尚小,我们将这些行为理解为无意识。她的成长需要我们家长不断引导,通过观念的转变、习惯的养成让她逐渐成为一个有自律性的孩子。
在我们的幼儿园生活中,作为教师的我们总会再三强调孩子要守纪律,在课堂上不许随便乱动,或不许说话,也许孩子们会这样去做,但是这只是一种高压政策下的不容辩驳的“不许动”,此时的孩子们只是一个失去自我的人,而不是一个守纪律的人。那么作为老师的我们,为人父母的我们,究竟怎么样才能在给孩子自由的同时教会他们守纪律呢?那在这个培养过程中,作为家长或者老师需要扮演什么角色呢?
我们应该要扮演科学观察者的角色,要去洞察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到底是要捣乱,还是有其他的原因。相信孩子,信任他们内心的力量以及他们想成为更好的人的愿望,这是蒙氏教育的基础。引导孩子去分辨好和坏,引导他走向自律,这确实要比直接的训斥来得不容易,但是从长远来看是值得的。因此,如果想让孩子终身受益,并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完善他们的自制能力,那么就需要有目的的引导孩子守纪律。当个体是自己行为的主人,又能在必要时遵循某些生活原则以约束自己的行为时,这样的人才是我所称的守纪律的个体。这个“有效纪律”的概念,既不容易被理解,也不容易被采用。但是它包括一个跟旧式绝对的,未经论证的被逼迫下的“不许动”大不相同的伟大的教育原理。因此,儿童自己习惯的纪律,内化在他的性格中,不仅在学校里会遵守,到了社会上仍会保持。
蒙特梭利认为“纪律必须通过自由得来”。“自由”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基本人权。这里所谓的给孩子自由,不同于放纵或无限制的自由。孩子的自由应以不损害集体利益为限度,从各方面考虑,这应该是教养孩子的良好方式。因此,只要孩子冒犯或干扰他人,对他人有粗野行为,就应加以制止。
我们需要让孩子学会辨别是非,知道什么是不应当的行为。如任性、无理、暴力、不守秩序及妨碍团体的活动,都要受到严厉的禁止,逐渐加以根绝。必须耐心地辅导他们,这是维持纪律的基本原则。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多些耐心和智慧,帮助孩子的个性得到绽放和发展的同时帮助他成为自律的好孩子。结合平日工作,就是需要我们给予孩子们充分的尊重与理解,让他们自由发展,健康成长。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