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写读书笔记,就像第一次写小说,既没章法也没办法,想说的很多,却无从下笔。写得很简单。我会坚持下去,用自己的方法,自己的理解看别人的写法。这一篇笔记写的是《老人与海》,下一篇笔记有可能是莫泊桑的《羊脂球》,也有可能是鲁迅的文章。
读《老人与海》,我并没有把这本书当小说读。作为一个写作爱好者,我更在意作者的写作技巧。比如,老人与小孩的对话,自然而然告诉我们,老人与小孩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关系。在写小说时,有很多时候我不会运用这种旁式告诉法,总喜欢明明白白告诉读者,张三与李四啥啥关系。《老人与海》的写法在这方面处理得很高明,从对话中不仅可以理清这些关系,还能对老人的生活环境有大致了解。
老人运气很背,84天没有打到一条鱼。84天以后,老人终于打到了一条大鱼时,我不禁为老人高兴。虽然他在与大鱼的战斗中,伤痕累累,但终归胜利了,或许这位可怜的老人将要转运了。但是,他仍然没转运,在回程途中,大鱼的血腥味引来了鲨鱼攻击,老人差点丢了命,拼尽全力也没能护住胜利果实,大鱼被鲨鱼啃得只剩下一副骨架。期间,老人与鱼的生死博杀惊险无比,老人的受伤扣人心弦。最后,老人凭着信念回了家,一切像梦一样,回归起点。如果不是绑在小船一侧的大鱼骨架和老人的伤势提醒我们,老人的遭遇是真实存在的,我甚至认为老人只是做了一个捕杀大鱼的梦。有位老师说,写小说最好的境界是把人写得半死不活,《老人与海》就是这样。不得不说,这样的写法更揪人心。
最后,我不禁感叹,作者是渔夫出生么?不然怎么能把场面写得这么有现场感呢?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