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关于学校德育工作途径的思考
10月12日,xx县中小学校长在教体局领导的精心组织和周密安排下,来到了向往已久的首都北京参加中国教育科学院主办的校长高端研修班的学习。时间飞逝,为期五天的校长培训很快就结束了。在这五天时间里,我们既聆听了六位专家的讲座,也实地参观了两所有办学品味的学校。不管是专家的讲座,还是学校的办学思想,都始终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这让我更加认识到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德,人之魂。因此,思索德育工作途径成为必然。细细思索,有如下途径。
一、制度激励。
人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最有效的管理不是人管人,而是制度管人。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学校应该制定相应的制度或方案,比如《德育工作方案》、《学生品德量化评价方案》等。用科学合理的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言行,用公平公正的量化结果来激励学生美好道德品质的养成。
智为人才之素质,体为人才素质之条件,而德乃人才素质之灵魂。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来约束引导学生的言行,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激发学生自我激励意识的觉醒。同时,将学生品德量化评价,给予评价标准,公示评价结果,有利于学生提升对自我价值的判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更重要的是,制度制订给予了学生一个全新的展示舞台,在学校里我们不仅要学习知识,要学做人,还要学习优秀品格,制度激励有利于于学生开拓个性,展示性格,发掘学生性格中的闪光点,激励学生养成美好品德。
二、课堂渗透。
课堂教学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课堂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学生在校接受教育,大部分时间在课堂,课堂上所发生的一切才是育人的最主要东西。因此,在课堂中渗透德育尤为重要。
首先,在教学活动中,师生活动和交往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功能。教学活动是师生最严密的、目的性、计划性最强的交往,能够为学生成长提供丰富的"精神复合营养”。
其次,每门课程本身充满教育性,课堂教学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集中传递古今中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多种多样的精神文明的内容,能够不断提高学生正确的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的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第三,通过教学过程的严格训练,培养学生刻苦的精神、坚强的意志和爱国的热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伴随学生在校阶段的始终,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三、榜样引领。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看的见的力量,而我们,就是要做看得见的教育。其实,榜样就在我们的身边,所以,我们要善于发现身边的榜样。
1、学生中的榜样。学校可以通过每学期评出品德标兵、道德模范,树立起学生身边的榜样,并大力宣传其事迹。要求全体学生向榜样看齐,向榜样学习,让榜样引领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
2、教师的行为示范。教师是受教育者最直接的榜样。可以说学校德育工作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示范作用,所以作为教育者,自身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尤为重要。人常说:言传不如身教。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每一位教师都应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平时严格要求自己,以良好的师德形象为学生树立一个表率,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为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形成贡献一份力量。为人师表,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师的思想感情,处事哲理、人生观点、道德境界、品德修养甚至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有着熏陶诱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首先应当是这种人。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语言表达、教师的仪表等一言一行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四、活动助力。
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更能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想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良好发展,真正做到言行一致,仅仅靠宣讲规章制度、靠课堂教学显然是不够的。因为思想品德是一个社会的问题,同时又是一个实践性的问题,学生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只能在社会实际活动中才能表现出来,并且在实践活动中受到检验。因此,课堂教学只有同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
学校可以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比如,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班会课、有关德育话题的演讲比赛等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很好的途径,让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形成美好品德,并在实践活动中受到检验。
“道德是种子,育德是播种。”正如美国一位教育家所说:种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质;种下一种品质,收获一种命运。育德的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细致的育人工程。
只要我们把握住了德育的特征,充分挖掘德育教育因素,用高尚健康的道德情操影响、教育学生,渗透学生的心灵,学生的良好品德就能悄然生根。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培训虽已结束,但我们应该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将这一周研修所学、所见、所闻、所感及时消化,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苦下功夫,勤于浇灌德育之花,必然结出德育之果。
林文平局长在培训班动员会上说得好,“一看二等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是的,看与等终究是一场空,只有勤于思考问题,敢于担当实干,学校工作才会有成效。让我们行动起来,将所学所思所感所悟付诸于行动,把立德树人真正落到实处,那么,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必然硕果累累。
新时代校长的使命和责任
——研修之行心得体会
为期一周的北京高端研修之行,无论是听六位专家讲座,还是学校实地的参观考察学习,感触多多收获满满。新时代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教育初心,牢记教育使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现就作为一个校长应担负何种使命,谈几点不成熟的想法。
新时代对学校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每一所学校都将面临新的办学挑战和机遇。每一位校长必须有敏锐的洞察力,前瞻的思考力,科学的创造力,强劲的实践力。在挑战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接受挑战,才能推动学校实现内涵式跨越发展。这是历史赋予每一位校长的使命和责任。面对无边的责任,复杂的矛盾和巨大的压力,校长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明确办学方向,追求教育本真。我认为只有突出抓好以下三个最重要最基本的工作,才能抓住教育的本源,搞好教育办好教育。
一、培育新时代学生
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和发展人的地方。培养什么人?咋样培养人?始终是每一位校长研究和实践的永恒课题。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性格和不同的兴趣。学校要重视因材施教,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尊重呵护孩子的天性,理解孩子好玩的秉性。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孩子的爱心,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孩子的特长,努力为每一个孩子提供适合自己人生发展的个性化教育。让他们在玩耍中学习,在实践中成才。校长应确立正确的质量观和人生观,回归并坚守教育的本质要求,为学生良好习性的培育创建更加坚实的成长环境。
二、成就新时代教师
教师队伍的素质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水平,努力打造一个优秀的教师团队,是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每一位校长的重要责任和使命。校长是教师的教师,更应该是教师成长的推动者。校长要认真建立机制,创造环境,搭建平台,提振教师队伍的“精”“气”“神”,为教师专业成长营造良好环境。让他们大胆改革,大胆实践。鼓励教师在追求教育理想和教学风格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努力形成个人的教学思想和教学个性,更快成长成为骨干名师。校长不仅要有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更应该有一双发现榜样的眼睛,将真正的优秀教师发现出来、塑造出来、推广出来。
三、打造新时代学校
校长是学校发展愿景的缔造者、构建者、和引领者,校长办学的价值取向影响着学校的办学方向。因此,校长要坚守教育理想,教育良知,和教育底线,才能保证学校回归育人的本源。我认为,打造新时代学校,校长必须进一步彰显学校办学思想。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努力创建学校文化,着力提升教育质量,把握教育本质,把工作研究和实践重心放在教育教学上。校长要当好“钢琴家”,协调处理“轻重缓急”,让各项事业都实现良好的发展。校长还要当好“指挥家”,科学安排,分工合作,让每个岗位都发挥最大的效能,与全校师生一起努力合奏出跨越发展的美好乐章。
鸟语花香,立德树人
什么是文化?众说纷纭。人们通常把知识当作文化,比如:“我没什么文化,不知道教孩子做作业。”中外专家学者们则从多方面深层次分析探讨,给文化下的定义有200个以上。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说:“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比如酒文化、茶文化,这种观点比较容易理解。本次培训的嘉宾之一、浙江省行政干部培训中心李更生教授说:“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并体现了一定的生活态度。”浅显易懂,又耐人寻味。
什么是校园文化?不少教师甚至校长认为,制作宣传栏、楼馆内外张贴悬挂标语就是校园文化。这只是狭义的看法,是非常片面的。其实,大家公认的“学校文化”定义,是指一所学校经过长期发展积淀而形成共识的一种价值体系,即价值观念、办学思想、群体意识、行为规范等,也是一所学校办学精神与环境氛围的集中体现。李更生教授在我们参加的这次培训中指出,学校文化的形成历经“文化选择——价值认同——习惯践行——文化形成”几个阶段,概括地说,校园文化可以理解为“学校文化是师生员工多年习惯的集体养成”,对校园文化的定义作了通俗易懂的诠释,也为我指明了我校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
我校地处千年鸟道之乡xx县营盘圩乡,自古以来,每年春秋两季,数以十万计的候鸟途径这里,往返于西伯利亚和澳大利亚之间,行程数万公里,历经千难万险和死亡威胁,然矢志不渝,顽强前进。为此,我校的文化建设选用“候鸟”为核心元素,蕴含着“为远大目标执著前行”之深意。校歌、校徽、各班级名称等均采用这个元素,候鸟保护为校本课程的必修课,全体师生员工必须“胸怀大志、顽强拼搏”,以此作为“集体习惯养成”。而我校两年前确立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为“用心倾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如何将这两者相统一?简单地说,那就是“鸟语花香”。解释如下:
在这里,“花”的寓意是“学生”,“花香”也就是“花开的声音”,即成长、成才。“鸟”的寓意是“老师”,“鸟语”也就是谆谆教导,就是用心倾听。从更深层含义来说,“鸟语”(莺歌燕舞)也指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花香”(桃李满天下)也指老师专业内涵发展。以“鸟语”唤醒“花香”,因“花香”促进“鸟语”,两者相辅相成,就是老师和学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诗意解释。而“立德树人”是我们教育的根本任务,任何校园文化创建都必须把这个关键要素渗透其中。因此,我们希望,“鸟语花香,立德树人”能够成为我校全体师生员工的统一文化选择和价值认同。
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行为文化建设,这四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因此,推进我校文化建设可从以下四个路径来践行养成。
一是物质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是一个学校的显性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要支撑,包含一个学校的整体布局,校园绿化、校园美化等。就是能让校园的各个区域都会说话,给人一种幽雅、宁静的感觉,从而体现一个学校的文化底蕴。我校是在上世纪60年代搬迁到现在这个位置的,原来是一个小山包,几栋简易平房依山势而建。进入新世纪以后,我乡教育飞速发展,全乡村小全部撤并到中心学校,陆续新建了七栋楼房以及校门等。受限于客观因素,基本上是每隔三四年新建一栋,每次都是把小山包挖出一块平地才能建房,目前已经全部挖掉了,但由此造成没有也无法统一规划整个校园。所以,目前学校的整体布局已经无法调整,只得延迟若干年。从空中来看,校园整体有点像航母,似乎也可以象征远航的飞鸟。学校能改进的地方也很多,主要是校园绿化、校园美化、房屋外部维修翻新,这些项目已写入学校发展三年规划(2018-2020),作了细致的安排部署。
二、精神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是文化活动的核心内容,包含办学理念,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是学校的灵魂,是师生共同奋斗的最高目标。体现在校训、校风、学风、教风、班风和人际关系的建设、校园环境建设上。李教授在培训中又给我以新的启发,如历史场馆、人物故事、建筑标识等。就我校来说,“一训三风”前几年已制定并执行,目前尚无修订的意见;人际关系建设是以前没有注重的方面,在新阶段必须作为重点来抓,充分发挥教师代表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的作用,力求营造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家校关系,坚决制止打击校园欺凌和不健康师生、同学关系,尽力化解家校矛盾;征求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建议,为每栋楼房命名;力争明年之内建立校史陈列室,编印《校史》。
三、制度文化建设。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但仅有完整的规章制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负责将各项规章制度予以执行和落实的组织机构和队伍,因此,还必须加强相应的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也就是说,制度文化建设实际上包括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三个方面。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是确保制度建设落到实处,并使其真正起到规范校园人言行的关键环节。我校系列制度基本上每年修订一次,根据形势发展和上级要求,本学年已再次征求教师意见,即将完成修订,最主要的是要进一步体现立德树人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务必将制度执行到位,否则比没有制度更糟糕。目前思路是进一步强化值日、值周和班主任管理,既落实奖优罚懒,又改进教育方法,同时加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学习强国”平台学习,促使大家精神上接受洗礼,认知上得到升华。此外,加强重大活动仪式的设计和实践,如开学典礼、喜迎国庆等等,让师生深化仪式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化熏陶,也是新学年制度文化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通过制度文化建设,塑造一支德艺双馨的现代化教师队伍,确保立德树人真正落到实处。
四、行为文化建设。这是推进创新教育的突破口,是培养师生综合能力的载体。行为文化建设多种多样,其主要形式:
一是宣传教育。如以爱国主义主旋律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时政报告、红歌大合唱、经典故事演讲、红色家书诵读、爱国影视作品欣赏,以及培训嘉宾、北京市广渠门中学集团吴甡校长提倡的xx9套播放的纪录片展播、我校特色活动之一“护飞行动”签名等等。
二是各种文化活动。如辩论赛、讲演赛、征文比赛、诗词大会、知识竞赛、手抄报评比、“夏之韵”艺术节、“冬之阳”体育节以及师生大阅读系列活动等等。
三是社会实践。即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劳动实践等研学行动以及家庭小助手竞技等等。
四是社团活动。加大素质教育“1+1”活动力度,确保在全员参与、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出精品,创特色。加强师生志愿者活动指导和实践,升化师生奉献精神。
五是社区文化活动。即以社区为单位组织的各种文化活动,包括宿舍文化活动、分村路队建设(含防溺水互助小组)等。
六是心理教育。本学期必须补齐心理教育这块短板,让全体师生健康成长,确保校园平安。
在实践参观中,广渠门中学处处洋溢的“文化浸泡”、京源学校的课程培育,让我大饱眼福和深受启发,其中最深刻的一是文化设计,二是课程开发,这对校长、尤其是我这样的新手的境界和素养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是我前进道路上必须逾越的两座高山。作为校长,我必须秉承“候鸟”精神,胸怀大志、执著前进,引领全体师生员工,提升学校文化品味,培育良好校园文化,塑造一片“鸟语花香”的教育生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山区教育!
浅谈校长工作的方向感
——北京培训心得体会
2019年10月13日至19日,县教体局组织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参加了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培训中心组织的中小学校长高端研究班,期间聆听了多位专家和教授的讲座,并参观了两所明校,其中对原教育部基础教育局副司长、《人民教育》、《民族教育》杂志总编,现教育部国家督学傅国亮作的题为《校长的最基本的本质是工作要有方向感》印象深刻,深受启发,是对当前新时代下校长如何做好工作,如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指明了校长工作的方向。
一、明确了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中共xx颁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是当前教育总方向;全面落实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特别是落实****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10句金句”是今后一段时期教育工作的指南针;陈宝生部长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提出“落实、落实、再落实”是对全体教育人提出的总要求。这次全国教育大会,把“两个大计”转化为教育优先的实际行动。****在这次全国教育大会上对教育地位作用提出全新判断,首次提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把教育摆在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近段时期以来,全国各地、各部门在落实教育大会的精神,教育工作者要“最重要、最核心”的一条就是把优先发展落下去、落到位、落到实处。这为我们教育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利好消息。本次全国教育大会强调,没有哪一项事业像教育这样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的问题。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影响着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这应该是全体教育工作特别是校长们努力工作的总方向。
二、进一步明确了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相信现在所有教育人都已耳熟能详,但也许很多教育工作者并不明确,为什么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原因是什么);怎样“立德树人”?(途径是什么);怎样才算做到了“立德树人”?(目标是什么?)。陈宝生部长在《落实,落实,再落实》报告中提出,从薄弱处着手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出“五育并举”(德、智、体、美、劳)。六个下功夫(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并强调凡是不利于实现立德树人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从**的要求中,我们可知今后的工作要以法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养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朝着“改过来”的目标下功夫,重点针对长期以来疏于德、弱于体美、缺于劳的问题,换脑筋、提思路、换办法、改环境、改途径、改习惯,让立德树人回归家庭、回归生活,以新方式推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 要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一是“信”。就是把理想信念放在第一位,教育学生相信马列,听党话,跟党走,树牢“四个自信”。“二是心”。是心理,中小学德育入脑入心。三是“活”。就是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在生动实践中把知化成行。四是“全”。就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从入学第一课到离校最后一课,渗透到每个学科、每个课堂、每个活动、每个班级、让学校成为文化育为人的天地,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发放文凭的场所。五是“书”。就是是教材,加强对教材的政治把关,确保各科教材渗透德育内容。
三、进一步明确了家庭、教师在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
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给孩子扣第一粒扣子的是自己的父母”, 现在家庭教育的最大问题是做人教育的问题,本来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做好人的习惯,做人的良心,做人的行为,现在好多家庭没有了,现在父母觉得重要的是学习,是要提前学习。其实,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是立德对人的第一个环节,家庭教育不到位,不仅会抵消学校的效果,还会给孩子发展造成消极的影响,现在就是要把家庭引导和培育成立德树人的一支有生力量,今后学校的工作中要加强家校联系,引导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引导家庭教育的重点是使广大家长通过言传身教给孩子上好人生第一课。
于漪校长说过“教师是学校的“四梁八柱”,校长最大的本事是培养好教师”。现在的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比较普遍,不少教师都不能说对工作不负责,但不热爱教育的教师还是不少。****在全国教育大会中提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既对教育工作者职业的无比光荣,也指明教育工作的光荣使命,同时**提出了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要求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在全社会重振师道尊严。我们当校长的要把党和国家对教师的重视和要求讲清楚,讲明白,从而产生职业幸福感,获得感,从而积极参与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好教师是培养出来的,我们作为校长要过各种途径,通过各种“仪式”为好教师点赞,成就教师也就成就了学校,培养教师首先要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培养成“四有”好教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做学生的“四个引路人”(做学生锻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发挥教师在教育中的决定作用,让全社会拥现大批的好教师。
四、明确了校长只有不断学习、实践才能成为一名好校长
通过理论学习,参观名校,进一步证明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个好校长是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中形成的,正如文题所言,一个好校长必有正确的方向感,方向感从何而来,唯有学习才能获得,当今知识,理论日新月异,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使校长掌握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只有方向对了,越努力,越成功!”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好校长,需要不断的学习各种知识,成为复合型人才。并要求校长在实践不断探索,只要方向对了,看准的事要抓长期,长期抓,才能形成学校的文化。北京京源学校的“青春的一封信”、“告别红领巾、加入共青团”,生动活泼的体现教育需要“仪式感”,一抓就是18年,深刻回答了学校的文化就是“浸泡”,只要这个“坛子”方向是对的,“浸泡”出的“产品”——学生或教师身上充满了正能量,教师爱岗敬业、师德高尚,培养出奋发向上的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学生成长了,教师成名了,学校就成为了名校,校长自然就成为名校长。
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北京校长培训研修之行,为我们校长工作指明了方向,相信方向对了,成功就在前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忠于学生,做一个称职的校长
——北京学习心得体会
10月12日——19日,在县体局的安排下,我们全县中小学校长赴北京参加校长高端研修班学习,在组办方的安排下,13日,我们参观了香山纪念馆和北京展览馆。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共产党人,守初心,担使命,一代接着一代干,艰苦创业,努力拼搏,从而让中国从世界舞台的边沿走向舞台的xx。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干出来的。作为校长的我们,应该守住“教书育人”的初心,认准方向,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做一翻事业。接下来的五天,我们聆听了6位专家的讲座及走进北京的校园感受京城的学校教育管理。各位专家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主题展开各自的讲座。既有国家的政策解读,又有可操作的理论实践。让我受益匪浅。京城的学校教育特别注重学生的内涵发展,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这次北京之行,让我有所思,有所悟,也有所得。接下来就是如何做的问题。正如林局长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所说“一看二等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想是问题,做才成功”。撸起袖子加油干吧。
一、忠于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孩子的一生幸福奠基。
我们无法选择教怎样的学生,但我们可以选择怎样去教学生。是小草的,就让他绽放绿色,装扮大地;是大树的,就让他成材成梁,支撑大厦。中学是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要给学生认知方面的教育,还要在学生的精神世界给学生良好的教育,给学生智慧和灵魂。力争让每一个学生在校期间都能愉快地学习,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今后的幸福人生奠基。基于这种认识,我们编写了一本校本教材《好习惯,美好人生》教材主要分三个篇章。
(一)xx红、古、绿文化。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培养家国情怀,为将来建设自己美好家乡而努力学习。
(二)经典传诵:书中收录了《弟子规》《论语经典50句》《行为规范三字经》。规定学生每天早读课的前20分钟激情诵读。让学生的核心素养框架扎根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成才。
(三)每周成长记录:1、本周目标(做人、做事、学习)2、本周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3、本周做的最后悔的一件事4、本周做了哪些家务活,孝老敬亲做了什么5、本周读了什么书,有何感悟6、本周学习小组评价7、本周家长评价8本周班主任评价9、最有意义的活动照片10、挑战xx中学吉尼斯是否成功。通过一系列的情况记载,让学生在好习惯中“浸泡”浸出好习惯。
二、营造积极的向上的氛围,去影响每一个人。
教育是生命影响生命的事业,教师好了,学生就好。
(一)校长要成为一个“过滤器”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教师相对清贫,有的教师无心从教,常在学校散布一些消极言论。特别是一些“路障”先生,常对学校的一些方案、做法持反对态度。这时校长就要“过滤”掉消极方面的因素,并且与大家共享积极的那部分。每个措施的实施总有一部分教师犹豫不前。一开始,我们不用去管不做的那一部份教师,只需要从愿意做的教师入手,哪怕只有一两个教师参与,学校也会有所提高,当加入的教师越来越多的时候,这种集体的压力就会发挥作用,那些阵营外的教师就会感到不安,当他们感到不安的时候,他们就会选择改变,从而加入到大部队中来。
(二)努力培养优秀教师
教师是决定学校发展的关键,最好的教育就是教师做好自己。因此,提高现有教师的素质,才是解决学校进步根本,多培养年轻教师才是出路。怎样培养呢?1、培养年轻教师“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的敬业精神,形成以师为荣的良好环境。2、帮助年轻教师学习和提高自身技能,让年轻教师比今天更积极地投入到明天的工作中去,把今天的优秀当成明天的标准。3、树立榜样作用,经常对优秀教师做的与众不同的事给予肯定。如在教师例会上表扬;给他们发短信;写邮件等。要让他们知道,他们对学校和学生很重要,总之,要经常激励他们去努力。
总的来说,作为校长的我们,必须坚持我们的初习心——立德树人,不管别人希望我们做什么,我们必须专注于对学生来说是正确的事,忠于学生,做一个称职的校长。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在教师队伍建设
——参加北京校长高端研修班学习心得
10月12日-10月19日,我们全县中小学校长在教体局领导的组织安排下,来到首都北京参加中国教育科学院主办的校长高端研修班的学习。第一天到了香山革命纪念地和北京博物馆参观学习,了解了新中国建立的艰辛和新中国成立后70年取得的伟大成就,然后三天我们聆听了六位专家的讲座,最后两天实地参观了两所有办学品味的学校。不管是专家的讲座,还是学校的办学思想,都始终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主题。专家的讲座既站位很高,又很接地气,从国外形势讲到香港乱局,从我国传统文化讲到现实需要,这让我们更加认识到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迫切性。但我细细思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在教师队伍建设,否则,所有政策都落不了地,一切均是空谈。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靠教师;实现教育现代化,关键靠教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九个坚持”,是对我国教育事业规律性认识的深化。****对广大教师提出殷切期望,希望广大教师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要求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要求全党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满腔热情关心教师,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健康,维护教师权益,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还特别强调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要求将其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去年,中共xx、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作出部署,是新时代中国教师队伍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这些都是高层精神,具体怎样落到基层实处,才是我们关心和需作为的。结合当前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我有四点想法:
一、加强师德师风学习,着力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与师德涵养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更高的道德操守要求。要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推动师德建设长效化、制度化。
一是加强学习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教师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经常思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三个问题,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网上不时曝光极个别教师行为不端,对教师队伍整体形象伤害很大,但绝大多数教师是好的,默默奉献在基层。去年教育部出台了新时代高校、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及处理办法,把准则要求转化为教师行为指南与禁行底线。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这些年我县也选树了优秀教师典型,有全国“五一”劳动模范教师陈清华,全国师德标兵曾云山,全国模范教师肖建生等,这些就在身边的优秀教师就可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
二、加强教师培训,着力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
面向2035年,要努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高素质善保教的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高素质双师型的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高素质创新型的高等学校教师队伍。
一是岗前培训。这几年初中招考的教师学历水平都很高,都是本科以上学历,都是高素质人才。但毕竟没有上课经验,有些教学常规也还不懂,通过岗前培训做好充分准备,上手就快。这几年我们县在领导的安排下做得很实在。
二是校本培训。学校学科教研组是教师集体学习交流的主要阵地,有的教师有时眼高手低,有时抓不住重点,都可在教研组内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促进。
三是注重研修。积极参加教师全员培训,继续参加教师国培计划,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积极参加教体局组织的各种教师培训,校长培训,引领骨干教师校长队伍建设。转变培训方式,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师培训的有机融合,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研修。启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
三、加强教师队伍管理,推进教师管理能力现代化
管理就是生产力。要把管理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作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突破口。
一是灵活编制管理。这几年由于学生人数急剧增长,教师结构性、阶段性、区域性短缺问题日趋严重。虽然这几年我们县通过各种途径招录了很多教师,但由于调走、退休,化解大班额,学生剧增等消耗品对,依旧是年年招,年年缺。按照班师比与生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实行教师编制配备和购买服务相结合,满足教育快速发展需求。
二是激发队伍活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改革,为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提供体制支撑。目前的班主任津贴方案和选调制度以及职称评聘要求,对解决无老师当班主任问题,提高了年轻教师积极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乡下学校成了培训基地,与县城学校差距拉大。交流轮岗能否规定县城优秀教师每5年到乡下学校支教1年。还有现在有些中老教师积极性不高,尤其职称又已评到了高级的,基本上怀着等退休的心理,得过且过。能否要求在同一所学校连续工作15年的硬性交流?当然,到了55岁的老教师还是要照顾。健全教师职称、岗位和考核评价制度,适当提高乡下中小学中级、高级教师岗位比例。
三是倾斜贫困山区。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为抓手,补短板、强弱项,让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目前的中小学教师补充机制,地方政府和相关院校因地制宜,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期服务等方式,为乡村学校及教学点培养“一专多能”教师,确实解决了很大一部分问题。特岗教师计划,也有效改善了乡村教师队伍结构。
四、真正尊师重教,着力保障教师地位待遇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每年教师节都走访学校、慰问教师,身体力行,倡导全社会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一是重振师道尊严。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要加强正面宣传,依法处理“校闹”,健全教师荣誉表彰奖励体系,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提振新时代师道尊严,塑造新时代教师良好形象。
二是明确法律地位。在基础教育阶段,确立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特殊的法律地位,提升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从教。以人为本与以严为纲相结合,强化国家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教育责任。
三是提高工资待遇。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实际收入水平。全面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依据学校艰苦边远程度实行差别化补助。大力提升乡村教师待遇,实施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除了为乡村学校从教30年,20年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外,能否把提高教龄工资结合起来,鼓励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点工作关注,既是各级领导的重心,更是我们基层校长的工作重点。虽然我们基层校长能力有限,但只要有一颗为教育奉献的红心,时刻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建设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以一流的教师创造一流的教育,以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一定实现。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有感于北京学习之旅
10月14日至19日,我非常荣幸地跟随领导来到首都北京,参加2019年中小学校长高端研修班学习,近距离聆听了国家级教育专家和名校长的讲座。5天的学习安排非常紧凑、实在,内容丰富精彩。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革命传统教育,有“不忘初心、立德树人”的教育理论学习,还有“身临其境、学习先进”名校实地参观学习等。
在每天的专家授课中,专家的讲话站位高、思路清、要求明,有强的指导力、引领力、推动力;校长对新时代教育的方针、政策研究深入、理解透彻、解读详细。许多话语值得我每天去品读和思考。如:傅国亮督学:“明确教育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课堂改革就是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邓友超博士:“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人的事情帮忙做,公益的事情争着做”“教育强国,强在水平、强在内涵、强在自信、强在贡献”;李更生教授从政治、经济、文化、学校四个背景,从“什么是文化、什么是现代化、什么是人的现代化、什么是真正的发展”四个追问,“学校精神、环境育人、制度育人、行为育人”四条路径阐述新时代需要培育什么样的学校文化来立德树人;吴甡校长:“教育就是生命影响生命” 、“爱国就是每个人最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每个人的工作都让国人放心就是爱国”、“学校工作做得好,先把规定动作做好,一招一式都认真做好”等等。句句让人心动、给人鼓舞,也让人深思、催人奋进。
培训的最后两天是前往学校实地参观学习,与校长的成功办学经验分享。所到学校校园非常美丽,校园的一草一木,每块土地、墙壁都是文化,文化育人精致,处处潜移默化地育人;学校管理有条不紊,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大课堂” “大课间”德育和素质教育有声有色,特色鲜明;胸怀大志的校长们,因为对教育梦想有执着追求、对教育本质有深刻认识,所以对培养人进行全新的深度诠释、对学校管理愈加精益求精、并信念坚定地大胆改革创新。“工夫不负有心人”,他们把学校办出环境优美、成绩优异、特色凸显的学校。让学校得于发展,让教师得于提升、让学生得于成长。这真的非常值得我敬佩、思考、学习。这些也激励着我面对自己学校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领会、立行立改、主动践行。
林文平局长在培训班动员会上说得好“一想二干三成功、一看二等三落空” ,“想只是问题,做才是成效”。此次学习,可以说是对我教育思想的再一次洗礼,更让我认识到校长的领导能力对学校的重要性。反思几年来任校长的工作历程,深感自己在学习力度、理论水平、管理能力、创新方式、工作实效等方面还需继续努力。我知道在学校管理中肯定会有不同的问题,但只有正视学校的问题,勤于思考,担当实干,开拓创新,学校工作才会有成效。而这一切,都要从改变自己开始,“做好自己就是最好的教育”,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在以下方面努力:
一、用虚心去学习,重塑自己的学习观。要又一次研读《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教育规划纲要》等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向专家学习同时要向身边教师学习,还要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学习;既要学习管理艺术,也要学习教学方法。希望能够“读有所获、得而能用、用而上巧”。
二、用细心去发现 ,树立正确的问题观。直面学校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关注度;重整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重视当前素质教育“1+3”活动开展工程的情况。(如:大阅读活动六个三:三动员“教师、学生、家长”动员会,三培训“教师、学生、小组长”培训会,三规定“定时、定量、定书”,三读“读记- 读书笔记、读思-心得体会、读写-文章写作”,三及时“检查及时、评比及时、奖励及时”,学校管理层面三定期“定期表彰、定期出刊、定期宣传”;还有学校管理制度的完善问题、如何民主化、标准化、规范化去管理学校;社团活动问题,如何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效等等)。明确问题就是努力的方向,问题就是明确自己该做什么。希望能够“改而有效、稳中有进、进能显优”。
三、用决心去改变,拧紧全校的务实观 。要想学校各项工作有所改变,除了要有勇气,更重要的是雷打不动的决心。除了我自己要有决心,更重要的是全体教师有决心。改变不了什么。但我从改变自己开始做起,从学校课堂教学抓起(如高效课堂活动“五定”:定要求、定培训、定形式、定评价、定奖励),从学校日常管理抓起(如学校管理各项工作的标准制定、要求细化等等),从求实求真的要求抓起。
四、用恒心去践行,坚持自己的律己观。心中有了决心,关键在于践行。要求老师的同时,更要从严要求自己:每天坚持读书、坚持听课、坚持研课、坚持锻炼、坚持反思、坚持小结。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坚信,“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就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我坚信,常事新做,新事常做,只要努力拼搏,学校的教育工作就一定能收获更美好的明天!
把握新时代脉搏,争做新时期好校长
10月12号—10月18号,在这个充满收获的季节,全县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在县教体局的统一组织下赴北京研修学习。通过此次学习,使我的思想观念有了较大的转变,思想意识有了提升,现将此次培训的感想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校长要明确自己的定位与职责
近年来,我县教育事业迈入了新时代,时代也在向校长发出最强音。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学校建设不仅仅是建起一栋栋新的教学楼,更注重于学校的文化内涵建设。今天无论你想和不想,愿不愿意,走向专业化,专业型教育家,这是历史的必然。那么新时期样做好一名校长,是每一位校长必须思考的问题。
陶行知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们的校长”,“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有怎样的校长就有怎样的学校”,校长是“学校之魂”这些话道出了校长在学校工作中的领航作用与责任。通过本次学习收获了理论,更新了理念、明确了一个校长的定位。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决策者和高级管理者,既是教师的首席教师,又是学校领导集体的带头人。
作为一校之长,要领导好一所学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就要有教育的情怀,具备发自内心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其次要做规划,谋学校的发展,以学校发展为己任,爱校敬业,要善于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教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事业。与此同时,也要经常反思,不断总结工作中的得失利弊来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谋划学生的成长。
二、 校长要树立以下几种意识
(一)“教师第一、学生第一”的意识。****在北京师范大学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作为一校之长,要以人为本,把教师放第一,重视教师的培养,这不仅是打造学校品牌的基本条件,更是学校发展、学生发展回归教育本质的终极目标。当前全国上下都在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首都师范大学朝阳学校李教授讲的,只有坚守住当个好老师的初心,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教师第一、学生第一”。
(二)学习的意识。社会的发展寄托于教育,教育的发展看学校,学校看校长。要当好一名校长,不断学习,更新理念,才能做到工作有思路,有创新。此次培训给予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平台静下心向优秀的学者学习,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培训中参观的几所学校都在践行着教育改革,改革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注重了学校的育人功能。只有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对培训的各个讲座的内容有所思、有所想、有所悟、有所行,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方向与长远计划,才真的不虚此行。
(三)创新改革、品牌意识。校长要不断的更新教育理念,树立现代化课程观,人才观,价值观,树立现代化教学观,学生观,以科研为先导,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以质量立校,以科研强校,在自己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汲取名校长的理论指导,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品牌,是学校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为学校的发展赢得一片广阔的发展天空。从而带动学校整体水平有较大的提高,真正把学校办成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学校。当前我们就是要毫不遗力地做好学校的“素质教育”、“大阅读活动”、“高效课堂改革”将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落地、落实、落真。
三、校长要不断提升自我能力
(一)顺应时代力。做一个学校校长,不容易!说小一点,他关系学生的学业前途,说的大些,他关系国家与学术之兴衰……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我们的教育工作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就是要彻底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傅国亮老师在《校长最基本的素质是工作要有方向感》讲座中就说道:“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二)沟通协调力。学校作为一个小“社会”,不可能没有矛盾。作为校长,不仅要有解决问题与矛盾的能力,构建和谐校园。而且要充分认识人性的优点和缺点,把握住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尊重教师,尊重学生,让师生因受到尊重而自我觉醒。还要头脑清醒,保持本色,做理性的沟通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但不为虚情所惑,不为歪理所困,不迷失方向,决不能成为被沟通者的“阶下囚”。吴生教授讲座中的“标准执行久了,就成了文化”就是要我们校长充分利用教师的集体智慧,群策群力,让更多的人参与学校标准的制定,让标准更加合理化。
(三)课程领导力。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每位校长必须优先考虑的问题。要有明确的课程目的,课程设计体系,为了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发现人的价值,开发人的潜能,彰显人的个性,提升人的素质。要学会听课,学会评课,要不断提高对教师课堂教学指导能力。要明确听评课目的、掌握方法、建立机制,注重效果。“随堂听课看态度,常规听课看水平”。
教育有痕,教育无声,新时期做好一名校长要博览群书,精研覃思,全多渠道提升自我综合素质与领导力,努力谋划学校发展,特色发展、跨越发展,实现学校发展现代化。
方向 落地 求真
——赴北京参加中小学校长高端研修之心得
2019年10月12日——19日,在xx县教体局和进修学校的精心组织下,本人有幸与全县中小学校长一道,赴首都北京参加了中小学校长高端研修班学习培训。在此次研修之旅中,既聆听了多位专家教授的精彩讲座,又理论联系实际考察了两所学校,并深入课堂,收获颇丰。为能达到学以致用之效,特将本人本次研修之心得简单汇报如下:
一、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平时,我总觉得自己一直在努力。但在本次研修班的第一场报告中,原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傅国亮一句话让我幡然醒悟。他说道:“校长最基本的素质应当是工作要有方向感,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说实话,此时此刻,我真的还不清楚该把自己所在的学校引向何方。《教育规划纲要》早已指明:咱们教育的总方向就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尽管咱们教体局现在在着力推进三大活动,一直把“立德树人,全面实施素食教育”作为当前全县中小学教育的主题、核心,但本人总还是觉得自己缺乏足够的思考,还只停留在完成上级部署的一项任务而已。通过聆听专家教授的讲座,让我真正明白了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内涵。学校教育,无非就是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和智慧成长。而智育的核心就是思维。要改变学生的思维,首先得改变校长和教师的思维方式。思路决定出路,思维水平就决定工作水平。咱们不追求假大空追风炫耀,但是作为校长,一个学校教育的引路人,也不能墨守成规,拘泥形状。既要倡导尊重规律,尊重优秀传统,又要弘扬大胆创新,勇于改革。 因此,我们务必将学生素质教育坚持到底。唯有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现代化,也才能培养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过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又要一切从学校实际出发,不能急于求成,但求实效。
二、落地使梦想成为现实。
专家教授的讲座再精彩,咱们没有落到实处,一切将成为空中楼阁。无论是“立德树人”,还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一切都要从学校的点滴工作中去落实。就当前学校的学生养成教育、大阅读、高效课堂、“1+1”素质教育等活动而言,并不是靠几个活动、几张图片就大功告成,从学生的长足发展考虑,我们务必尽最大努力把这些落到实处。要真正在实践中让“立德树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一根本和核心任务落地,并生根发芽!
三、真实让学生更幸福。
当前,为了创学校特色,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可置疑,很多学校确实能发掘学校特有资源,力创学校特色,且效果显著。但本人个人认为,探求办学特色,本无可厚非,但一切均要从学校实际出发,千万不能为特色而特色。本次培训中,我非常赞同李嘉俊老师一直挂在口中的一个字“真”。无论一个学校管理还是一个课堂教学,一切求真。无论你的活动,你的课堂教学有多吸引眼球,最终还要看给学生带来多大幸福指数。咱们所做的一切都是服务于学生。学生说好才是真的好。我们不求过于华丽的外表,只要每做一件事能达到朴实、扎实、充实;让学生、老师、学校都能在每一件事过后慢慢变样,哪怕一丁点变样,我想,我们所做的就没白瞎。
最后,用培训中已八十三岁高龄的张梅玲教授一句话予以自勉:用微笑迎接每一天,用认真做好每件事,做最好的自己,务实的过好今天,明天一定比今天更美好!
学以致用促高效 想方设法创佳绩
——乡镇小学学校管理之我见
2019年10月份,xx教体局为了进一步提升全县中小学校长的思想素养和业务水平,同时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了全县中小学校长参加了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培训中心举办的2019年中小学校长高端研修班。
理论培训前,组织全体学员重走革命前辈的红色道路,走进**在北京最早的办公地和居住地---香山,感受那种“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有幸到北京展览馆参观了新中国70周年成果展,亲身感受了祖国70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到祖国一步步“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过程。接下来,还参观了天安门,强烈的爱国主义和自豪感再一次被激发,同时也深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更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工作,报效祖国。
接下来的几天,培训中心组织我们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学习,通过系统理论学习,明确了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如何用正确的方法事半功倍。最后两天实地参观了北京比较出名的两所学校,理论联系实际,增强了实效。学而不思则罔,通过这些天的学习,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也有所想、有所悟、有所获,聊作抛砖引玉,敬请行家批评指正。
2018年,通过竞聘,教体局委任我为xx镇小学校长。在我担任xx镇小学校长的一年多,我深切感受到乡镇小学学校管理工作,会直接影响乡镇小学教学质量,对于教师专业成长、学生未来的发展,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了更好的促进xx镇小学学校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学校管理,经过反复思考,我觉得应该确定“德育先行、习惯紧跟,让每一位孩子心中有梦、享受成功”的办学理念,同时制定合理的发展方案,为学生有效的参与各门课程的学习、发展各方面能力创造良好的条件和学习氛围。
一、乡镇小学管理工作现状
近几年,随着均衡发展和新课改的实施,教育改革的重心也逐渐实现了转向乡镇等农村学校的发展,乡镇地区学校的改革和创新成为发展的重点工作。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乡镇小学学校管理工作情况复杂,责任重大,加之有的教师作风懒散,学校管理松散,如何做好小学学校管理工作,并配合新课改步伐进行教育改革,是一项大有可为的机遇,也是一项破旧立新的严峻考验。
我所担任校长的xx镇小学,地处xx县最西部,海拔高,离县城远,绝大多数教师是新分配工作的(大多数工作五年以上教师都调离了),工作经验缺乏,还人心不稳,总想调到离县城近的学校。相当一部分教师为了打擂台,只顾自己教学成绩,对学校其他工作推诿拖沓;还有一部分教师作风懒散,得过且过。因此,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应该积极探究有效的学校管理创新,不断完善乡镇小学学校管理,才能进一步提高乡镇小学学校管理水平,促进乡镇小学学校工作水平获得提高。
二、乡镇小学学校管理的创新研究
当前,在均衡发展背景下,农村教育越来越得到重视,抓好学校管理是发展乡镇小学教育事业的重心。我认为,为了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工作,学校管理者应结合乡镇小学学校管理工作的实际发展情况,创新乡镇小学学校管理,以促进学校各方面工作特别是育人工作的发展。
(一)治懒治散,加强师德建设,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工作归根结底落实于教师,打造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工作扎实、积极上进的教师队伍,是校长管理工作的核心。有部分教师工作拖沓,不思进取,还散播负能量,导致学校工作经常是落实不到位,甚至认真工作的教师积极性受到伤害。针对这种情况,应该要求各位教师把纪律挺在前面,有令则行、有禁则止,该说的话要说,该做的事要做好,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做的事绝不做,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完成相关工作,对没有按节点完成工作的教师批评教育、约谈、甚至通报批评、取消评优评先资格,对积极工作的教师进行表扬,在评优评先方面进行倾斜。通过纪律导向,打压歪风邪气,引导、弘扬正能量,使教师面貌焕然一新。
扎实督促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精益求精,要求学校行政人员常态化管理,每节课进行巡查,每位行政人员每学期推门听课不少于15节。
xx镇是个分散的山区小镇,全镇16000多人口,全镇小学生1579人,教师88人,除了中心小学805名学生42名教师,其余774名学生46名教师分散在11所村小。以前对村小的管理基本上就停留在一学期三次检查,其他时候基本上疏于管理。为了使村小管理落到实处,做强村小,我觉得可以进行片区化管理的尝试,比如将全镇12所小学分成4个片区,由学校行政人员挂片管理。
校长的基本工作是促进教师的师德和专业成长。对于教师的师德和专业成长,我觉提应该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可以以赛促学、以考促学、以讲促学、以带促学、以读促学。
以赛促学:比如开展“三字一话”基本功大赛、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班主任论坛大赛、青年教师磨课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竞赛,促进教师学习、磨练教育和教研能力。
以考促学:可以开展新课标知识考试、法律知识考试、师德规范考试、做小考试题考试,通过考试促进教师研读新课标、师德规范、通读小学教材、教育法律法规。
以讲促学:积极派出教师进行培训,要求外出学习教师回校要做讲座,开展教师论坛,通过教师讲座的方式促进教师学习的成效。
以带促学:开展青蓝工程,通过新老教师结对帮扶,促进双向学习,既促进新教师学习成长,也促进老教师更新知识观念。
以读促学:全校教师至少订阅一份业务杂志并且阅读,撰写3000字以上的业务学习笔记。通过研读业务杂志,促进知识的更新和教学能力的提升。
(二)德育为先,习惯紧跟,完善育人机制
教师对于素质教育的认识,存在两个截然相反的错误理解:一种人认为素质教育是应试教育的对立面,抓素质教育不抓成绩;另一种人认为素质教育是口号,根本还是考试成绩,明里素质教育暗中还是应试教育。因此正确处理应试能力与素质教育的关系非常重要——分数是硬道理,追求分数要讲道理;学校既要教书,更重于育人。
开学初,利用大小会向教师解读素质教育与应试能力的关系:德育和教学成绩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紧抓德育,也要紧抓教学成绩,德育抓好了,教学成绩会有更大提升,两者是相得益彰的关系。
学校应该要求主管学生政务的教导处副主任狠抓德育。教导处要紧抓学生德育,通过日常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通过内务整理比赛等活动、通过少先队纠察队全方位无缝监督、值周教师十到位检查、值日行政带队督查的管理模式,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一定会有质的提升。
完善管理规章制度的工作。通过考核制度调动教师教育的积极性,让教师积极进行校园管理,配合学校进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培养,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锻炼,培养学生正确、积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针对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适当的管理方案,不断完善管理工作的方法。我认为,规章制度的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
(三)正确处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关系,调适外部条件
在实践工作中,加强校内外教育管理,是乡镇小学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乡镇小学学校管理工作,需要学校发挥一定的家庭教育培训管理职能,需要调动家长的进一步配合。学校需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让家长引导学生在文明和谐的环境中成长,培养学生文明礼貌意识,从一言一行中影响孩子的行为。要求各个班级建立家校群,制订家校群工作指南,要求教师在群里正面宣传学校的管理制度,传播家庭教育方法,充分发挥家校群作为网上家长学校的功能,建议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做好孩子行为规范工作,重视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以身作则规范自己的言行,通过自身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带动孩子养成一个健康开朗、积极生活的品质。统一组织召开了家长会,促进了家校沟通。还要求教师积极进行万师访万家活动,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加强与家长交流。在加强学校管理工作时,学校与家长保持沟通,争取家长和学校同心协力,形成教育合力。
为了加强与社会各界联络,学校各个处室加强宣传工作,将学校准备进行的活动、进行了的活动、学校的规章制度等通过现代媒体进行宣传,以加强社会各界对学校工作的了解和理解,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通过宣传沟通,社会育人环境大大好转,学校的社会认可度将会大大提升。
(四)正确处理提升能力与学生发展的关系,让每个孩子心中有梦,享受成功
学校在各个层面营造育人文化,使育人工作内化于心外化于情。学校工作归根结底是育人,是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学校怎么创新育人模式?把常规工作做到极致就是创新,把学生发展做得更好就是创新,让不同的学生在不同方面获得发展就是创新。
作为活体的学生,各方面的潜质千差万别,因此,各种能力的潜质也就各不相同,学生的发展方向也不可能只有一个。有的学生在语言数学方面可能存在困难,但很可能在音乐或者体育美术等方面有特长……因此,我要求教师因材施教,发掘学生潜能,不得以考试分数为唯一评价指标,更不得进行任何体罚变相体罚。为了发掘学生的音乐体育美术科学探索等方面的潜能,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把学校建成学生的乐园,紧抓少年宫课程和“1+1”素质教育课程,开设多个兴趣班,每周拿出2节课专门进行训练,学校加强了检查和考核,避免挤占和流于形式。
三、结语
乡镇小学学校管理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担当,是弘扬正能量,是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发展的需要。路漫漫其修远兮,学习、创新之路是无止境的!我将切实结合工作的实际情况,继续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把在北京所学习的东西学以致用,扬长补短,进一步完善学校管理,促进教师的师德和专业成长,促进学生的快乐发展,想方设法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力争再创佳绩。
胸怀来时路 脚步向远方
——参加“北京校长研修班”学习心得
金秋十月,xx教育人带着对教育的热爱与追求相约北京。短短一周,行程满满,收获满满,有理论学习,有参观走访;有红色洗礼,有教育感怀。教育是立德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的事业,每位校长应自觉增强责任意识,牢记教书育人神圣使命,切实做到:“不忘初心,立德树人”。
学习之路,花香满经。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着幸福与洗礼,在洗礼中体验着收获与快乐。一次学习就是一次远行,更是一次自我提升和加压的契机,在学习中吸纳营养,思考践行,铭记“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争做“快乐型、学习型、实干型”校长。
一、静心享受,做“快乐型”校长
有人说是战争造作了军人,教育造就了校长。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人,关系着一个学校整体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一个快乐型的校长,可以传播快乐,让教职工在一个轻松的氛围里快乐工作、学习。当前,校长工作繁杂,从1+1素质教育、大课间、大阅读,再到控辍保学等工作,多而细,繁而杂,如果没有快乐的心境,你会心性糟糕,情绪失控。校长工作快乐与否这全是一种心态,只要保持快乐的心态,工作和生活就会变得多姿多彩,轻松惬意。尽管校长工作是苦的,单调、繁琐,在工作中遇到很多困难和不如意是难免的,保持乐观主义的态度,用欣赏的眼光对待教育。做人要知足,无私无欲,你会发现,快乐其实很简单。
作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都要为自己从事的幼教事业找到一个幸福的理由,使快乐常伴在身边。我们幼儿园的工作性质是保教并重,辛苦又繁杂,但是如果认真对待,用心付出,其实可以从中获取极大的成就感和归属感。
孩子们可爱的笑脸,一句甜甜的“谢谢老师”都是我们工作的动力之源。家长的理解与配合,也能让我们工作中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每当一届一届的孩子从幼儿园毕业,迈入新的人生阶段时,看到是孩子的成长与进步,看到的是家长发自内心的感谢与祝福,我的内心会发出一种巨大的幸福感。
二、潜心学习,做“学习型”校长
21世纪的今天,学习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校长,既要勇于学习,更要善于学习,乐于学习,养成“人人为我师,处处有学问”的学习观。
1、向书本学习。我会利用课余时间见缝插针地阅读有助于提高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水平的各种有益书籍,做好相应的笔记,坚持“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原则。经常阅读《捕捉孩子的敏感期》、《为什么是抚松》、《幼儿园管理手册》等,每次都如饥似渴的吮吸其中的营养,以此丰富自我,提升自我。如今,这些书籍与笔记本成了我的心肝宝贝,它们将继续影响和指导我的工作与生活。
2、向同事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校的老师也是我学习的标兵。我坚持每周听课不少于2节,力争本学期将学校每位教师的课听一次,积极参加学校的《教师论坛》培训,从大家身上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娴熟的教学技能,独特的教学风格,一人汲取一点,聚沙成塔。
3、向自己学习。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要继续坚持勤思考,勤总结的习惯。作为校长,他不能仅仅是一位织文解字的“教书匠”,只是“识”别人写的“文”,“解”别人写的“字”,而是要成为一个善思爱学、肯干的人。外出学习是打开思路,而要真正把外出经验移植过来并进行本地改造,避免“排异反应”,靠的是校长深入思考——校长首要的工作不是“做”,而是去“想”,而持续的“读”和“思”是“想”的最好载体。
三、用心工作,做“实干型”校长
1.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当前教育在飞速发展,学前教育的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同时对我们从事幼儿教育的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面临更多新的挑战。作为一名园长,首先了解什么是园长?园长就是服务,就是多干实事。一方面园长直接工作的主要对象是一群有一定文化素质的教师,另一方面,幼儿园虽小,五脏俱全,牵涉上(上级)下(家长),前(过去)后(将来),左邻右舍(社会、家庭多方面),吃喝拉撒睡。作为这个大家长,必须树立服务意识,深入实际。掌握实情、脚踏实地、多做实事,努力为大家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在生活上给予关心照顾,把教职工冷暖放心间,尽职尽力为他们服务。我是这样铭记这几句:凡要求职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要求职工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在规章制度方面,做好教职工榜样。
2.勤于思考,做好服务。
在培训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三句:“校长素养的厚度,决定了学校和学生发展的高度;第二句:“校长只有把教师放在第一位,教师才会把学生放在第一位”;第三句:“教育是事业,教育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学习之余,常常问自己,我们的学校观在哪里?要往哪里去?我们能为“幼儿的快乐成长做些什么”?我们幼儿园的规模很小,但要努力学习的地方很多,如何引导我园的教育教研持续健康发展,如何使我园各项工作上一台阶,办出属于我们的特色呢?因此,我园依据三年发展计划为总体目标,针对如何提高幼儿的全面发展及提升幼儿素质着手,幼儿园真正从幼儿发展、服务家长等方面入手,让幼儿在机关保育院健康、快乐、幸福成长。
通过此次学习培训,我感触很深。头脑充实了,思路宽阔了,提升了我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境界,深刻理解了一个好校长是成就一所好学校的关键,清楚地意识到身上肩负的神圣使命。林文平局长在培训动员大会上说得好,“一看二等三落空、一想二干已成功”,是的,看与等终究是一场空,只有善思考、勤动手,工作才会有成效。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把此次北京之行的所获、所悟、所感,应用并指导自己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改革与创新,寻找适合自己学校的发展模式,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不忘教育初心 回归教育本真
2019年10月12日至19日,我有幸前往北京参加了由县教体局组织的xx县中小学校长高端研修班培训。在此期间,我聆听了六位专家的精彩讲座,参观了北京几所有名的学校。一个星期的学习,使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也使我反思作为一名新办幼儿园的园长该如何不忘教育初心,回归教育本真。培训结束后,我作了以下几点反思:
一、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通过这次学习,我开始反思,作为一名园长最基本的素质应该是什么,这次培训中傅国亮副司长提出:校长最基本的素质是工作要有方向感,方向比努力更重要。那么最关键的是要知道方向是什么?要有养成思考教育基本走向和基本概念的职业意识和职业习惯。从七月任职开始至今,我一直在思考我们幼儿园的发展方向到底是什么?围绕着这个问题,开学以来我也一直在通过实践探索,通过实践我也领悟所有的一切都要回归于教育本真,教育是一切努力的方向。
二、做好自己就是最好的教育
学生不是被教出来的,教育是生命影响生命。最好的教育莫过于感染,最好的管理莫过于示范。任职以来,我力求做到用实际行动感染教职工,让她们主动为幼儿园做事。时常提醒自己要善于换位思考,站在教职工的位置考虑,实实在在的去理解她们,新开园事情多又杂,老师们经常需要加班,当她们付出额外劳动时,我都会给她们精神上的鼓励,温暖她们的心。遇事时我保持冷静,临危不乱,即使自己心里没底,也要在教职工面前保持自信,同时给她们信心。任何事情我都以身作则,要求教职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好。我坚信只有自己做好,才能更好的引领教师们感染学生,做最好的教育。
三、成功的教育源于爱
秋日的细雨无声的飘洒着,雨水却滋润着颗颗幼苗。通过培训我反思,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而师爱更是神奇的力量。我们幼儿园的教师,有大部分是这个学期新考编来跟岗的教师,另外小部分是代课教师,平均年龄在22左右。面对这样一只年轻的教师团队,我时常与她们探讨:面对家园共育工作要注重感情,讲究方法;教育小朋友要导而不牵,注重孩子们的参与;用爱的教育来灌溉孩子,让孩子们在爱中感知幸福,快乐成长, 这大概便是幼儿园在孩子的童年时光中给予他们的最成功的教育。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很庆幸我们时常有这么好的外出学习机会,让我在反思与展望中认真工作。教育需要无私的奉献,管理需要不断的创新。初出茅庐的我困难重重,但我也坚信我能做好。
心怀教育梦想 采撷一路芬芳
金秋十月,硕果累累。本人有幸于2019年10月12日——19日参加了由县教体局组织的xx中小学校长“北京研修班”的学习。在几位教育专家、校长的引领下,我走进了教育内涵发展的思考中,这些思想的火花,犹如夜空中闪烁的星星,照亮教育的征程。
反复琢磨每一个精彩的讲座,细细回味每一所精心打磨的名校,收获满满,意味深长。
一、学习与创新
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是培养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学校能否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得到发展,所以引导全体教师在学习中体味,在模仿中创新是每一位校长的必修课程。
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才能不断地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创新是学习的升华,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专家讲座的六位教育大家,虽然年近古稀甚至年逾八十,但个个思路清晰,能言善辩,这与他们坚持学习,吐故纳新密不可分。北京市的广渠门中学由原来的一所破旧落后的郊区中学,通过数十年来的创新办学,成为北京乃至全国的样板学校,现任校长吴甡教授强调学习和创新是学校建设的永恒主题,是学校不断腾飞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结合七天的学习,反思自己的工作,我觉得当好校长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因为校长是学校的管理者,指挥者,在各项工作中起核心、主导、决策作用。而做好这些工作,校长必须加强学习,勤于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二、专业与思考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人民教育》总编傅国亮教授在讲座中呼吁,校长的基本素质——工作要有方向感。校长如果没有独立的思考能力,没有自我,就无法把握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就无法正确理解自己的历史使命,就不能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就不可能在思考与实践中开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通过学习报告和名校考察短短的七天,我将把这些最精彩的想法、最成功的做法、最有价值的建议重新整理,再从积累生活现象、积累自己的感受、积累自己的思考开始,沉淀升华,争做一个思考型专业型的校长。
三、实干与高效
学校教育要落实、落地、落真,学校教育要坚持、坚定、坚守。北京广渠门中学吴甡校长的话掷地有声。
实干是校长工作的基石,校长必须是一个实干家。学校各项工作要落地,校长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脚印,守住心灵的宁静,把细节做细,把过程做精。实干也是责任,更是一种执著。实干是高效的前提,高效是实干的提升。
“最好的学校管理模式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学校,适合自己学校的管理模式才是最好的”。虽然目前学校管理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但面对错综复杂的学校实际情况,我必须将其它学校管理经验和专家学者的成功秘诀与学校实际情况相结合,与全体老师一道共同探讨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学校的办学思路,促进学校健康快速发展,真心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心怀教育梦想,采撷一路芬芳。短短七天的学习已经结束,但它带给我的思考却终身延续。我会把它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播种在自己的责任田中,让它生根开花结果。
进京培训让我倍加惊醒
——参加北京培训有感
教育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教育是崇高的事业,老师们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崇高。生命因教育而精彩,教育因生命而辉煌。2018—2019学年度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滁洲中心学校中考成绩总体排全县第八名,因此我校荣获初中部教学成绩先进单位、教学质量进步奖、办学水平先进单位三个重量级别的殊荣。在这个硕果累累的季节,为了不忘初心,办人民更加满意的教育,县教体局于2019年10月12号—10月18号统一组织全县中小学校长(园长)一行70人来到了祖国首都北京参加校长高端研修学习。短短的八天时间,课程满满,收获满满!
2019年7月下旬教育局组织了校长井冈山-厦门培训,我因母亲逝世失去了一次学习提升的机会,我倍加珍惜以后的每次学习培训。10月12日经过10多个小时的奔波,投入了祖国母亲的怀抱,晚上统一组织召集全体参训人员会议。林局长在会上指出了当前我县教育发展的现状。他说,当前我县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虽然得到了各级政府领导们的肯定,但是离教育优质发展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出来学习就是为了更好地找准差距,精准定位,向优秀学习,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我们要在学习效果再显著上下功夫。
紧接着的第二天,xx县教育系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失时机、真正落到实处。10月13日全体校长在县教工委林文平书记的率领下来到北京香山和北京展览馆参观,新中国70年的伟大历程,取得的辉煌成就,让我无比震撼!靠的就是老一辈共产党革命先驱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坚守。70年来国家在不断发展,教育在不断前进,是一代代的教育工作者在守初心,担使命。当前我们就要以此为契机,向扎根在贫困农村山区默默奉献的全国模范教师陈清华和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薛开明等优秀教师学习,找回自己的初心。
在现实的学校管理过程中,有很多校长和我一样都有不少的困惑,现在老师的事情已经够多了,既要搞好教书育人,还要教育扶贫,如果再增加任务,老师们吃得消吗?吴甡教授讲座中的“标准执行久了,就成了文化”为我们解答了疑惑。从他的探索实践,我知道了标准很重要。这也为我们今后的办学找到了方向,我们要充分利用教师的集体智慧,群策群力,通过召开教代会、校委会、家长会等会议让更多的人参与学校标准的制定,以便标准更加合理化,便于实施执行。当你作为校长离开一所学校后,能够留下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标准,那就形成了一所学校的文化。同时要求校长工作还要有方向,如傅国亮在《校长最基本的素质是工作要有方向感》讲的,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所以我们作为校长,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坚持阅读,要清楚地把握最新的教育方针政策,不要总是穿新鞋走老路。这样,学校是很难有起色,很难有发展。
10月17日至18日,我们参观学习了两所学校,它们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注重学校的育人功能,在内涵发展上下足了功夫。北京广渠门中学推行生命教育课程,让我懂得了教育就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教育就是服务,树立尊重学生需求,学生第一的理念。回想自己在滁洲中心学校工作的三年,不正是在践行这种理念吗?记得2016年9月刚调入滁洲学校,学校厨房门口堆满了柴火、下雨天学生撑伞洗刷、女寝室没有封闭式管理、环形跑道泥泞不堪等等,面对一个个涉及学生快乐学习幸福生活的问题我没有退缩。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师生生活幸福指数!在2016年9月至2018年3月,学校安装了女生寝室封闭式管理设施、新建了学校柴棚、学生洗漱棚、为每个教师房间窗户安装了纱窗、添置了教师集体办公设备、为教师集体办公室添置了空调。
不会忘记过去三年的每天早晨,我和班主任带着八九十个八九年级学生在久营公路上跑步的情景,为了提高学生体质和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冒点风险算什么,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19年中考体育平均成绩48.33,位于全县前列,相比2018年打了一个翻身仗。感谢县教体局领导的关心,学校塑胶跑道于2019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彻底告别了那不堪回首的泥泞跑道,也告别了那提心吊胆的晨练岁月!坚信我们学校学生的体质会越来越好。
做教育需要持之以恒的坚守!京源学校自建校以来,就一直坚持以“十四岁集体生日”班会为主要形式开展的“青春一封信”主题教育活动,并把它作为课程纳入了学校工作中,写入京源学校德育大课表,使之成为学生人生成长中的必修课。青春一封信家校共育主题德育活动让我耳目一新,从教24年来第一次接触,从前的我总感觉初中生怎么就越来越牛、越来越不听话了呢?越来越叛逆了呢?原来十四岁的少年正处在人生成长关键期,在教育过程中,学校看到十四岁的孩子独立意识增强,心理上产生了强烈的成人感,希望摆脱父母、师长的束缚,逆反心理加重,同时他们希望得到家长的理解和尊重。而这个时期的家长对如何面对逆反心理加重的孩子,并有效实施教育感到困惑,期望得到指导。只有通过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才能解开常人打不开的“结”。
在北京广渠门中学有幸学习了一节精彩的语文课《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提醒我们培训学习就要有所思,有所悟,还要有所动。在文化建设中,围绕一个主题,宁缺勿滥。这一点北京广渠门中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廊实践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我们学校墙壁就像贴膏药那样杂乱,没有鲜明的主题,形同虚设。我想下一步的重点是将花一定的精力智慧重新整合学校校园文化,紧紧围绕立德树人主题,让每一块墙壁都能够起到熏陶的作用。看到京源学校漂亮如春的校园,看到石榴树上硕果累累,提醒我必须重新规划校园绿化,让校园四季有花有果,让一草一木都在育人!
教育是崇高的事业,我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崇高,也就无怨无悔!想是问题,做才有成效。行动起来吧,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为滁洲中心学校的美好明天而不懈努力!
新征程 办名校
——赴北京学习心得体会
在这秋风宜人、丹桂飘香的季节,我于10月12日至19日参加了由县教体局组织,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举办的xx中小学校长北京高端研修班的学习。听了六位专家的讲座,实地参观了两所名校,深深地为他们追求最好的教育,办最好的学校这份教育情怀、教育责任感所诚服,受益匪浅。觉得作为校长的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不能再安于现状,应该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去追求办更加卓越的学校。为此,以下三个方面必须加于修正和强化。
一、校长要直面办学现实,更要坚守办学思想。
办名校,做教育始终会面临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毋庸讳言,其实质还是应试与素质,分的教育还是人的教育之间的矛盾。而且很多限制因素将长期存在,并不是一时一校所能突破的。听了原教育部基教司副司长傅国亮的讲座《校长的基本素质——是工作要有方向》,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张梅玲教授的讲座《智慧校长育阳光少年》,告诉我们目前要做的就是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找平衡点、融合点。尽可能缩小两者之间的对立差距,坚守立德树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办学思想,向办学思想要质量。正如教育部校长培训中心主任陈玉堒教授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一所学校,没有升学率是万万不行,但只有升学率也成不了一流学校。
二、校长要有教育思想,更要有感召力。
追求卓越,办成名校,校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长的境界决定学校发展的高度,校长的能力决定学校发展的水平。名校校长必须有先进教育思想,才能作为舵手引领学校不断前行、不断超越。在与首都师范大学朝阳小学校长交谈中,他告诉我,对于校长而言,凝练先进的教育思想也许并不是最困难的事,而树立被全体老师欣赏、尊重和信服的感召力才最有挑战性。校长倘若缺乏这份感召力,再先进的教育思想也显得苍白无力,无法得以落实。所以,我们做校长就必须要有大视野、大胸怀、大担当,能始终保持对教育的理想和激情,能始终站在更为理性的水平上思考教育教学和学校发展的问题。能非常清晰有力传递自己对教育的理解。能全身心地忘我地投入工作。对师生发自内心的尊重、理解、包容、欣赏,真正做到发现人、凝聚人、成就人。当我们能够成为全体师生公认的可亲、可敬、可爱的集智者、仁者、长者、朋友、榜样、领导者等诸多形象于一身时,我们的引领管理才会产生类似于亲其师、信其道的巨大感召力。
三、教师要有追求卓越的意识,更要有追求卓越的行动。
教师是追求卓越、创办名校的主体力量。追求卓越不能仅停留在口号和意识层面,而应实实在在的融入到教师的日常行为中。否则,没有行动的追求卓越、创办名校,注定是空中楼阁。在参观两所名校时,通过自己的所看及其与老师的交流,我真实地感受到他们敬业、乐业、精业,视工作为事业。所以要办名校就需要我们的老师们能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致力于专业发展,做名师、出精品。正如朝阳小学校长所说,要点燃老师希望的心灯。唤醒老师那颗熟睡的心,让精神重新站立。所以只有我们的老师不忘初心牢记教育使命,强化执行力。只有每位老师都能以卓越的标杆时时提醒,规束自己的言行。只有当追求办名校真正发于心、践于行,在创办名校的征程中,才能积蓄不可阻挡的强大势能。学校肯定能得到更好发展。办名校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在这秋高气爽的收获季节,我有幸参加了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培训中心主办的中小学校长高端研修班。金秋十月收获总是沉甸甸的,这次培训学习,我不但领略了首都厚重的红色文化,而且聆听了几位专家教授的出色讲座,了解到当前最前沿的教育理念,学习了几所名校超前的教育管理理念。
这次培训的主题是"立德树人",培训前教科院组织大家参观了香山公园——"双清别墅",这是**在京最早的办公驻地,解放战争的指挥战所。我们还参观了北京展览馆展示的"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参观过程中,我们进一步感受到祖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艰难历程以及来之不易,体会到这次培训活动领导的用心良苦。
一、工作要有方向感——立德树人
在傅国亮司长的《校长的基本素质——工作要有方向感》的讲座中,他反复强调: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方向在哪里?它藏在国家近期颁布的一系列政策法规中。方向是什么?《纲要》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素质教育的意义,或者说教育的价值取向是给学生终身受益的素质,即思维素质(做人的基础)和思维素质(做事的基础)。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和重点是在立德树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源头的石头改变河流的方向,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教师就要竖起什么样的标杆。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好的教师首先要学会树人、立人、达人。
我认为,方向感的本质是教育的一种信仰,而我们很多教师并没有建立这种信仰,只能在外物的刺激下随波逐流,与时俯仰,唯分数,唯选调做充分的准备和持久的挣扎。岂不知,对世界来说,你只是改变了一个个体,但对个体来说你改变了他的整个世界。所以回校后加强教师教育教学方向感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
立德树人的路径在哪?邓友超博士的《立德树人背景下的教育强国建设》、李更生教授的《新时代,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学校文化来立德树人》以及吴甡教授的《新时代,新教育,新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三个讲座从不同的方面,阐述了立德树人的方法和路径。
邓友超博士为我们建立了落实立德树人的基本框架,阐述了教育强国的真正内涵。李根生教授从背景到文化,再从学校文化视野下为我们提供精神育人,环境育人和制度育人的三条基本路径。吴山教授从立德树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讲到立德树人难以落实的真正原因,学校立德树人基本方法中的深耕土壤,课程培育和文化浸泡。
作为校长,实现这些,首先要有一种现代校长的精神气质——永葆青春的朝气,永远处于"黎明的感觉"。其次要为我们的教师团队洗涤心灵,让团队中每一个成员都树立自信,且具有一颗慈悲为怀的心。有了自信和爱,才能让教师感受到教育的幸福,才能让教师真正明白:每一个学生都是燃烧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含苞欲放的“花朵”,我们孜孜以求的不是给孩子描述千万朵花的美,而是让孩子开出自己的花来(张梅玲教授语)。不要一把尺子量到底,让学生尽可能成为最想要的自己,成为最优秀的自己。教师也好,学生也好,做最好的自己才是最好的教育。其三,校长要有创新思维的头脑,确定学校的办学特色,为了特色,创建学校独一无二的文化,让全校师生真正在优秀的“文化浸泡”中健康成长。
三、科学与艺术的交融——强化学校艺术类课的有效开展
沈致隆教授的讲座——《科学和艺术的交融》,让我们第一次感受到"跳出教育看教育"的美丽,从古至今,从中到外无数的历史杰出人物,无不与艺术结缘。"钱学森之问",一次次在讲座中扣击着我们沉睡的心灵。艺术教育对立德树人,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上好音、体、美课的基础上,加大“1+1"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力度,开拓学生的文化艺术视野。用艺术滋养心灵,启迪智慧,为立德树人助力。
四、让校园成为学生成长的美好记忆——活动仪式感的重要性
两天的学校实地考察学习,除感受到学校文化建设的高大上之外,更让我们意识到,要让学生树立家国情怀,感恩情怀,学会爱校,爱学习,学校必须开展一系列活动,学生成为每个活动的参与者,强化活动的仪式感,让每位学生在有益活动的"文化浸泡"中留下美好的记忆,让学生在活动的情境中健康成长。
这次培训,感受不一一而述,在学习的同时,关键还要看自己怎么去悟。学有所思,让自己的学校有所改变,哪怕一点点的改变,都是一种进步。陶行知说:教育其实跟种庄稼一样,施不施肥,负不负责任,都一样能结果,只是收成不一样。让我们在教育的转型期,一起领略教育的美好。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