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优质公文 > 这算爱情吗

这算爱情吗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20-06-09 23:57:42 | 移动端:这算爱情吗

这算爱情吗

  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个十五六岁小姑娘独自跟着介绍人来到南部的一个市找工作,带着缝在衣服里两百来块钱和一腔孤勇,除此之外什 么也没有。

  同年,另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来到了这座城市,来找活干,在家全都要饿死。他们没有相遇,开始了各自的新生活。

  小姑娘不怕吃苦,一天上十几钟的班,不累,只觉得生活很充实。手脚麻溜,做事稳当,能说会道,被看中提为小组长,但却因不会写太多的字主动拒绝,又做回老本行,不停的重复组装玩具。

  青年年轻,有的是力气,能做的活都做了,但生性腼腆,不善交流,一直没有好出路,不断辗转。

  又三年,小姑娘长成了大姑娘,工资留下自己用的,剩下的都寄回给老母亲,每次打电话都泪眼婆娑,但不敢回去,回去要被逼婚的。

  青年长成了大男人,没那么木讷了,机缘巧合被介绍进了姑娘在的厂。但还是没见过面。姑娘娇小美丽,青年高大俊朗,都被穷追猛打过,但硬是没答应。

  终于在他们来到这个城市的第四年,他们相遇了。在双方朋友攒的局里,相遇了,一见面仿佛就知道了是那个人。

  青年在姑娘面前不再木讷,主动追求,姑娘考察了青年一段时间,终于点头,开始了交往。完成了相遇,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

  青年对外人没有那么大的耐心,没有那么好的脾气,可只要是姑娘就不一样了。

  在外人面前木讷无言,在姑娘面前却能说会道,俩人有说不完的话。

  俩人工资都不高,纯是体力活,但是恋爱了,总要有仪式感。也不去哪,就是放假了,拿着借来的相机到各大公园玩,拍照留念。

  相恋一年后,青年和姑娘住到一起去了,没有通知双方家长,得瞒着,两家隔的实在太远,姑娘家不会同意的。

  青年对姑娘还是一样的好,每次下班去接姑娘,总买一个苹果给姑娘吃,不敢买两个,太贵了,不能随意花工资,给自己吃太浪费了,但买给姑娘吃就不一样了。

  青年对姑娘虽好,但脾气也大,会跟别人打架,姑娘讨厌这个,觉得不是要正经过日子的做法。青年知道,也尽量按耐住自己的脾气。

  这年,青年25岁,姑娘19岁,一个意外的生命降临了,新手父母,学着照顾孩子,攒钱,结婚,一大堆的事情等着做,但他们也不慌,毕竟有情能饮水饱,两个人在一起就好。

  姑娘月份大了,需要人照顾,但青年要上班,不上班没钱吃饭,没钱交房租,更何况还要攒养孩子钱。没有办法,青年只好把姑娘送回老家,让家里的父母代为照顾。

  青年家里很穷很穷,在村子里住,路还是泥泞的路,房子还是泥砖屋,姑娘很不习惯,但姑娘能吃苦,一切都暗暗忍着。幸好,父母很高兴,照顾姑娘很用心。

  青年放心了,和姑娘依依不舍,最后还是离开了。姑娘其实是害怕的,在这里人生地不熟,离家又远,但为母则强还是坚持下来了。

  姑娘快生了,结果青年犯了事,在外面为了所谓的意气之争打架,差点被拘留了,只好回老家避风头。

  姑娘看到回来的青年很高兴,但更多的是诧异,但怎么问,青年也只是说,“不是你要生了吗,我放心不下,回来陪你。”姑娘对青年的话不置可否,没说什么,日子照样的过。

  过了一段时间,姑娘生了,生了个小胖妞,真的胖,长的还挺好,家里人都很高兴,还放了鞭炮庆祝。

  其实村子很偏僻,人们思想也不够开放,还是想要儿子的,觉得家里没有儿子是要被欺负的,放鞭炮是生儿子的待遇,女孩是没有的。

  但幸而小胖妞是这一代第一个女孩子,青年的其他哥哥生的都是儿子,所以大家都很高兴,再加上这是青年第一个孩子,大家都很理解。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

  孩子都已经生了,但结婚证还没打,青年只好怀着忐忑的心情陪姑娘回家征求同意了。一听青年家这么远,还是这种情况,家里穷的叮当响,就不愿意了。连青年的面也不见。

  姑娘在家是老幺,家里不愿她走这么远,不愿她去吃苦。姑娘知道这一走就不是三年五载能回家了,对以后的生活心知肚明。但还有孩子,还有青年。

  姑娘就铁了心,即使被扣了身份证户口本也要走,最后劝无可劝,只给了身份证。姑娘就离开了家。

  但最终也没有结成婚,毕竟家里不同意,只是办了酒席,买了一对小小的金耳环,和一只银戒指就算结婚了。

  生活还是要过,在小胖妞半岁时,青年和姑娘离了家,回到过去的厂里上班没办法照顾孩子,只好把孩子留在了村子里。幸好每次打电话,孩子都很乖,身体好没生过什么病。

  到了小胖妞两岁半的时候,姑娘怀着第二个孩子已经快生了才回村子,村子里的人都说应该是男孩子,村子里的稳婆也连连保证肯定是男孩子。姑娘和青年都很高兴,已经有了大女儿,再来一个儿子就圆满了,村子里也不会有闲话说了。

  姑娘和青年这两年存了一些钱,想着也是该是时候买些新家具了,也好迎接新生命的到来。花了不少钱买了大沙发,衣柜和梳妆台。但姑娘和青年都很高兴。

  不久,姑娘就生了,还是一个女孩,其他亲戚心里都觉得不好。虽然没人对姑娘说什么,对姑娘还是一样好,青年也是不改初衷。

  但是家里的老父亲请来算命先生,说是第二女会妨碍生男孩子,老父亲就坚决要把第二女送走。姑娘不愿意,自己生的自己就养,青年没说什么,只是听姑娘的。

  姑娘和青年当然也是想要儿子的,但没有理由要把自己的孩子送走。老母亲也觉得不好,只是说“留下来,我给你们带。”后来也没有送走,照样跟着家里的父母生活。

  到了孩子一个五岁,一个三岁的时候,更好带了,老母亲就把孩子送到青年和姑娘那里,让孩子和他们亲近亲近。青年和姑娘都很高兴,平时舍不得花钱,孩子来了,就带着到处玩,买吃的穿的玩的。

  姑娘和青年的文化水平都不高,但简单的还是会的,趁着孩子在身边没到去学校的年纪,每天都教认字,简单的加减法和仅知道的二十六个字母,想着以后不要让孩子受没文化的苦。

  一天天的,时间就过去了,孩子都慢慢长大了姑娘和青年都不在年轻了。在姑娘将近30岁时,家里才松口,两个人终于领了结婚证。

  这些年即苦也甜,姑娘和青年的感情还是很好的,只是慢慢地沉淀下来了。俩个人也有过不下去的时候,吵架拌嘴这是常有的,毕竟生活不是小说,财米油盐样样都烦恼。

  从前那些风花雪月已经不再想,但还是俩人携手走下去,双方已经习惯了相伴的日子,感情还是很好的。有时候吵架更多的是因为其他事,因为家里亲戚的掺合,青年又是看重亲戚的人,来借钱总给,基本都是有去无回,姑娘其实是不高兴的,给人做白工,谁会高兴呢?

  但开始时是不说的,次数多了难免要抱怨的,这个事情没办法解决,慢慢的就会成为心结,每次吵架都是因为这个。有时姑娘觉得青年真的傻的可以,帮亲戚不是这样帮的。青年有时不免觉得姑娘小题大做。但两人感情还是好的。

  除了这个事,其他的都还行,虽然没什么钱,日子苦是苦,但有盼头。姑娘是很惯青年的,做饭不要青年动手的,姑娘做的一手好菜,只是口味偏咸偏辣。青年像家里的老母亲,口味偏淡,但也不说什么,只说好吃,姑娘尽量不做这么咸辣,虽然收效甚微。

  钱总存不下来,除此之外存下来的都用来建房子了。

  为什么不买呢?那个时候房子还是很便宜的,至少比现在容易买。但只能说惯性思维,眼光不长远,想着房子还是自己建的好,以后老了还是要回村里的,所以就在村子里做了房子。

  多年相伴走到现在,两人一起进厂打过工,卖过水果,开过衣服店,零零碎碎就到了现在,也县城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当年打算回家养老,成了一句笑言。

  无意中提起当年青年打架的事情,姑娘只淡淡的说,“我知道的,我猜也猜的到,但我想再给你一次机会。”

  青年大惊,“我瞒的这么紧,你也知道了啊!”顿了顿,“那你怎么会原谅我?你之前说过我要再打架,我们就不要再见面了。”

  姑娘只是说“我想看看你老了之后是什么样子。”

  虽然俩人不是年轻时那种炽热的情,但感情还是好的。俩人经常饭后去散步,畅想以后的老年生活。去哪都同进同出,家里从来都是姑娘作主,当然姑娘在外面是相当给青年面子的。

  翻开青年以前的日记,发现基本和姑娘有关。里面有过几次短暂的分别,都是对姑娘的想念,这些日记可以说是写给姑娘的情书了。虽然以前交往的时候没有情书,但只要有爱岁月都会补足。

  作者有话说:爱情的美妙在于平淡时也是真,遇上了就是遇上了。双方共同都有走下去的决心才是关键。一个人的独角戏不好唱,该醒时也别赖着。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这算爱情吗》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798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