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五种语言》这本书在我和杨先生关系很僵硬的时候,曾经对我有很大帮助。这本书的理论是:一个人只有感受到足够的爱,他的状态才能够好起来。可是每个人能够感受到的爱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它把这些爱的方式分成了五种:
1、肯定的言辞——语言上的肯定
2、精心的时刻——例如夫妻之间的约会
3、身体的接触——牵手或者是性
4、服务的行动——替另一方做家务
5、礼物——各种惊喜或者不惊喜的礼物
这本书当时给我很大的触动,是因为我发现这个问题我过去确实没有意识到过。我自己是喜欢“肯定的言辞”以及“精心的时刻”,而我先生则是喜欢“身体的接触”和“服务的行动”。
我常常就会用我自己觉得好的方式去爱他,我会各种言语肯定他,我会组织约会,但是他好像反应就没那么强。而他则是喜欢以做家务来表白他的爱,但是我也不领情,甚至常感觉郁闷,因为我不需要你做家务,我只是希望你可以坐下来和我聊一会。
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我就感觉有点开窍了。我有主动帮杨先生承担多一点家务,他常常就会感受到我对他的关心。我原本对性生活这件事也很不在意的,但是意识到如果我们没有规律性生活,可能对杨先生来说是会感受不到我爱他的,这是很严重的,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也有很多尝试和改进(见《聊聊产后恢复性生活》一文)
对于杨先生的表达爱的方式,看了这本书以后,我从过去的不理解,到开始能够捕捉。比如过去他总是不道歉,但是就会去洗碗,让我觉得简直莫名其妙——我现在就知道了,这就是他表达歉意的一种方式。还有杨先生特别喜欢抱抱我,我原来习以为常并不以为意,现在也知道了,这是杨先生爱我的表示。
但是这样子过日子还是会有一个BUG(缺陷、漏洞),就是虽然我努力地去过日子,去用杨先生喜欢的方式表达我对他的爱,然而在很长很长的一段日子里,他还是没有好起来,他还是不喜欢多说话,他还是不喜欢和我聊天。
虽然我这样去爱他,也不是为了和他交换他的爱,但是我看着我的付出他一点反应也没有,总归还是让我觉得有点伤心的。
所以后来我就意识到,我其实是把这本书当成了速成的工具,而不是真的想要去好好地爱我的先生。这本书虽然给了我一个很好的“爱的方式的指引”,但是我却很容易把这个“对我自己的指引”变成“对对方的标准和要求”,于是这本书有一段时间就被我忘却了。
后来有一次偶尔一个人参加了别的教会的夫妻团契,大家刚好在讨论这本书,互相之间在说对方的爱和自己的爱不一样,轮到我发言的时候,我忽然之间有一个感动。
我说:“这本书我其实以前就看过,当时的感受和大家今天的感受一样样。但是今天我家先生不在,我有机会重新思考这个问题,我发现现在其实我就是很相信我先生是爱我的。不论他做什么,不做什么,我都信他爱我。因为我有这个确信,所以现在我就感觉很自由,我发现我就不需要他做什么很特别的行动来证明他是爱我的这点。
如果他不爱我,他何必娶我呢?我们一起经历了这么多事,我们一起养育了两个孩子,我们婚后这么多日子都是白过的吗?我是希望他能够多用肯定的语言来夸夸我,但是就算没有,我看着他的眼睛的时候,我难道不知道他是爱我的吗?——既然我都知道了,我就觉得很满足呀。”
这话是我的真实感受。并没有夸张,可大家都笑了,然后就有一个弟兄说我的境界太高了,他达不到。
但是他的话又引起了我新一轮的思考,因为我觉得这不是境界的问题。
我想到了主耶稣基督对我的爱。如果要在理性里去证明主耶稣基督是爱我的,祂为我舍己上了十字架,祂是经历过我的软弱,祂接纳我包容我——我没有办法证明的。可是今天我是基督徒,我能够有一个不同的生命,不就是因为我信这些吗?
虽然也看不见也摸不着,可是我还是信。如果爱都需要眼见才能感受到,那我又如何去感受到主耶稣对我的爱呢?相比之下,这么活生生的一个先生每天和我一起生活,他爱我这件事,岂不是更是板上钉钉?
我也十分同意这本书的理论:一个人只有感受到足够的爱,他的状态才能够好起来。但是如果我总是就指望着先生给我足够的爱,那最终也肯定是要失望的。因为先生也会有状态好,状态不好的时候,那我的状态岂不是也要起起伏伏。
所以最靠谱的爱,最有安全感的爱,是我信耶稣基督对我的爱。这个爱才是真的永不改变的。若能体会祂的爱,我就会有满满的爱可以爱出来。——最后这条,我自己也不敢说完全理解,我自己也在不断体验中。但是我觉得这个方向是对头的。嗯。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