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庄子·外篇·马蹄》读后感

《庄子·外篇·马蹄》读后感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20-07-22 08:32:57 | 移动端:《庄子·外篇·马蹄》读后感

《庄子·外篇·马蹄》读后感

  《马蹄》篇第二段,庄子描绘了原始社会时期的生活景象,那是他向往的人的自然本性的时代。因为那时候人和花草树木、飞禽鸟兽共生共长,与万物生活在一起,所以那个时候哪里有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呢。

  等到圣人出现时,就玩空心思推举仁义,而使得天下人开始怀疑,人们也才有了分别。这里面有些经典比喻如下

  “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白玉不破坏掉,怎么能雕琢出珪璋呢;道德不被废除,哪里哪来的仁义呢。

  后面还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一切原来都是自然的,如果不离、不乱,哪里来的看似高大尚的礼乐、文采、六律呢。

  最后说,“夫残朴以为器,工匠之罪也;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跟《骈拇》篇传达出的思想一样,本来自然纯朴的,都是后来人为添加的。

  虽然我们无法也不可能回到与鸟兽同居的生活状态,但是庄子反对圣人所谓的仁义礼乐,逐渐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而不得达到自由通达的状态。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庄子·外篇·马蹄》读后感》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799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