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族一位妈妈问我一个关于孩子阅读的问题,恰好现在正是高考放榜的时候,我顺藤摸瓜,由高考状元如何炼成的聊到孩子阅读的问题。
我反复跟很多妈妈讲,孩子一定从小养成阅读习惯,最佳的年龄就是2-6岁,1岁孩子可以听妈妈读绘本,孩子阅读力培养从这一刻开始了。
我有很多会员,说句真心话,如果你家孩子小学没有阅读习惯,想要养成阅读习惯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更别说,王者荣耀吸引力远远大于书籍。
家长想让孩子爱上读书,却不懂如何给孩子选书,想从0开始一点点培养孩子兴趣,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可以说可能性非常小,除非妈妈付出大量心力。
所以,1-6岁的妈妈一定要记住现在是孩子培养阅读能力的关键期,你家孩子一生的命运的走向,很大程度是妈妈行为的引导,一定要和孩子亲子共读,读绘本故事给她听。
只有小时候定型,后面的路才好走
今年重庆高考状元谢欣颖,理科考了726分。
2020年重庆高考状元谢欣颖
3年前她是中考状元,今天是高考状元,她同时也是高考二卷全国分数状元,可以说成绩蝉联全国N个省市。
记者问到谢欣颖的班主任,女孩班主任说:“谢欣颖学习习惯特别好,我佩服的不得了。” 谢欣颖从不刷题,不上补习班,上课100%注意力。
你是不是很好奇,这样孩子的怎么培养出来?
谢欣颖爸爸出面了,爸爸说:“根本没培养过。”
爸爸这个“根本没培养过。”不是说两手一摊没事干,而是未雨绸缪,提早培养孩子影响一生的能力,比如,谢爸爸说,从她一岁多开始,家里订了很多幼儿画报、绘本等。
“小时候她看不懂,我们就给她讲,她主要是看图。慢慢的,她自己看了给我们把故事讲出来。”
女儿因此爱上了阅读,也逐渐养成了高效阅读的能力。
我再反复一遍:如果孩子3-6岁没有养成阅读习惯,小学再培养孩子阅读习惯,非常困难,因为小学的孩子可以玩王者荣耀,王者荣耀可比看书有意思多了。
文章《48位高考状元揭晓身份:每一个孩子成为状元,离不开父母奋力托举》有一句话我非常认同:
从小帮孩子培养好习惯,就是最快最好的路。
对自己和孩子不心软,才能养出孩子的好品质
在孩子还没有自主思考能力的时候,习惯的培养,能力的养成,靠的是父母。
世上没有不请自来的幸运,那些咬紧牙关的灵魂背后,都是父母有备而来的努力。
几位妈妈爱跟我抱怨,“孩子刚读绘本,挺感兴趣,现在一点没兴趣了。”我听到这话,我跟着这些妈妈着急,我可以肯定告诉妈妈们“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妈妈讲故事!”如果孩子不喜欢故事,你一定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是不是你今天晚了,觉得给孩子读绘本太累,就不读了,然后几天读几天不读,孩子的兴趣被你磨没了。
还有,是不是你读的时候心不在焉,经常拿起手机看一眼?
这些行为一定要禁止,给孩子读书就认认真真声情并茂地读,这样孩子才会对听故事感兴趣。
还有,如果你认真给孩子读,结果发现孩子读了几天,不感兴趣了,妈妈不要着急。
这种现象太正常了,成人没了新鲜感不照样撂挑子不干了,这时候孩子需要引导。
妈妈一定要懂得引导孩子,我举三个例子,比如:
1.带孩子去我的绘本馆选书听故事会(岗上小学东边艾玛仕旁边)
2.你回家把书折开,露出书中最有趣的画面,孩子放学看到,好奇心吸引下就会不自觉拿起书,自然抱起来书,让你给他读。
3.有的妈妈很聪明,提前读一遍故事,故意跟孩子说:“这本书讲了小红帽去森林里看姥姥,大灰狼想吃掉小红帽,决定假装成小红帽的外婆,你猜猜小红帽最后怎么样呢?”
你给孩子一个问题,哪个孩子不想立即知道答案呢?
最后,妈妈在孩子读书这件事上,一定要多动动脑筋。
教育的本质,就是拼父母
很多大人一回家抱起手机看,埋怨孩子不爱读书,我真想替孩子们说一句:“太难了。”
作家鲍德温说:孩子永远不会乖乖听大人的话,但他们一定会模仿大人。
文章《48位高考状元揭晓身份:每一个孩子成为状元,离不开父母奋力托举》中举了一个案例:一档装修节目,主持人找到曾经装修过的房子,发现一户人家的特殊之处。
北京一个胡同里,住着一家四口,房子却只有10㎡。
请知名设计师来帮忙设计规划时,女主人说不要橱柜,要书架。
“设计师如果可以拓展更大的空间,我宁可不要衣柜,而是换成书架。”
他们不装电视,每天的乐趣就是看书。
他们空间狭小,但爸爸每周都会买花。
他们生活拮据,却给彼此很多很多爱。
所以,教育的本质,就是拼爹拼妈。
不是金钱,而是父母的思想、格局、用心栽培,付出。
最后,欢迎妈妈提问关于孩子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我会悉心解答。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