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站在那高处望上一望,你看那汾河的水呀,哗啦啦啦流过我的小村旁”,这是歌曲《人说山西好风光》的歌词,歌词中的小村就是影片《我们村里的年轻人》里的孔家庄,其原型就是山西汾阳贾家庄村。
走进贾家庄村,宽阔平整的柏油马路两旁写着“幸福不会从天降,社会主义等不来”几个大字;田野里郁郁葱葱,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如今的贾家庄村,集体固定资产超6.5亿元,年人均纯收入接近3万元,是个名副其实的“幸福村”。谁能想象,生活富足、环境优美的贾家庄村,曾是一个盐碱地遍布的穷地方?
50多年前嫁到贾家庄村的贺宝英回忆道:“那个时候,村里正搞盐碱地改良改造,我们这些新过门的媳妇也都要刨土挖地。贾家庄人就凭这股子干劲,誓言要把穷根挖掉!”说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贺宝英眼里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劳动没有让她觉得苦,而是让她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既无沃土良田,又无矿产资源,怎么办?贾家庄村村民靠着勤劳的双手治水改碱,贾家庄村成了当年北方地区第一个粮食亩产超过800斤的村庄。
为这片热土奋斗了一辈子的村民年纪大了,不过贾家庄没有忘记他们。村里投资建起了老年活动中心。在这里,老人们可以唱歌、跳舞、下棋,70岁以上的老年人还可以享用免费午餐和接受日间照料。据贾家庄村党支部书记邢万里介绍,每天早饭后,很多老人都会到活动室去,村里还会为老人专门聘请教练,教他们手指操、保健操等。“老人们身体好,年轻人顾虑少,贾家庄人就能腾出更多精力拼搏奋斗,有机会共享发展成果。”邢万里说。
如何让发展成果转化成每个村民心坎儿里的幸福?近年来,贾家庄人做了很多努力。村里盖起了漂亮舒适的楼房,上世纪90年代建的农家小院也通了暖气,厕所改造得既卫生又便利,污水管网也得到了整治,各家各户都免费装上了天然气……
共同富裕是贾家庄村的“基因”,也是一代代贾家庄人不懈追求的目标。邢利民是贾家庄村党支部的老书记,也是邢万里的父亲,上世纪80年代,贾家庄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全村收入快速提高,心细的邢利民却高兴不起来,他发现乡亲们之间收入的差距越拉越大,便下定决心要改变现状,带领大家走共同富裕道路。邢万里回忆说:“我父亲当时提出一个口号,叫‘不当百万富翁,要建亿万富村’,他带头把自己办的企业低价折给集体。”在邢利民的带动下,7名村干部让出了自己创办的企业。随着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今天的贾家庄还办起了建材公司、酒业公司、绿色农业公司和旅游开发公司,不仅让全村近3000人安居乐业,还辐射带动了周边村镇共同发展。
贾家庄村集体企业越办越兴旺,经营项目越来越多元,老乡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随着邢万里在乡亲们的期盼中接过了老书记邢利民手中的接力棒,贾家庄立足自身定位,开拓发展思路,在乡村生态文化旅游建设道路上阔步前进。
贾家庄村通过整合,走上了一条以旅游业为主导,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新路。“贾街”的美食让游客流连忘返,停产的水泥厂区被改建成了颇具年代感的工业创意园,这片长满“故事”的土地还建起了“作家村”,落成不久的“种子影院”让乡亲们可以不出村就能看上院线大片……
如今,贾家庄已经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还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邢万里说:“幸福不会从天降,好日子要靠双手来创造。我们争取再用3年到5年时间,让贾家庄的各项事业再上一个台阶。把集体经济的蛋糕做大,让每个贾家庄人都能感受到幸福,都能享受到发展成果。”
细雨浸润下,宁夏西吉县下堡村碧绿如洗。村口一侧的艾草扶贫车间内,数十名女工或分拣,或装袋,场面热火朝天。每个月,经她们之手加工销售的艾草护垫和沐浴包,总价40万元。
下堡村所在的西海固地区,“苦瘠甲天下”,到2000年,贫困人口还有100多万。如今,20多年闽宁协作、数年如一日精准扶贫,西海固已脱胎换骨。
盛夏时节,记者走访西海固,一张张笑脸、一幅幅欣欣向荣的场景,昭示着这片土地的新生。
闽宁协作:特色产业让农民就业增收
丈夫聋哑,孩子才几岁,家里离不开,地里没多少收入,出去务工不现实,下堡村村民马花一度为生计发愁。2018年,在闽宁专项扶持资金帮扶下,下堡村有了艾草车间,30多名像马花一样不能离家的贫困村民,家门口就业。
“风吹不着,日晒不到,干一天能赚100元,这好日子,做梦都没梦到过。”马花现在很满意。
下堡村党支部书记马俊平告诉记者,今天的好日子还得从20多年前说起。
1996年,福建对口帮扶宁夏,拉开了跨越2000多公里的闽宁协作大幕。
在闽宁协作的春风下,西吉县2012年建成宁夏首个“闽宁产业园”。截至目前,入园企业超过20家,实现工业总产值2.89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3亿元。
一花引来百花开。入驻企业以发展特色产业为重点,精准施策助力脱贫,把大大小小的车间建在了贫困村边,下堡村也由此成为受益者。
“聘用的工人主要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这可解决了我们村的大问题!”谈起这种扶贫模式,马俊平将其概括为不出村、有工打、有钱赚,务农、顾家、挣钱都不误,“除了帮助贫困户就业,企业还扶持带动全村人种植艾草,3年时间,光土地上的收入都翻了番。”
精准帮扶:肉牛养殖成了致富门道
养牛,在西海固不算新鲜事儿。
“不过,以前养牛是为了犁地干活出大力,可十年九旱,庄稼都没得种,还犁啥地?现在不一样,养牛就是养牛,就是为了长肉增膘。”在海原县史店乡徐坪村,65岁的冯义祥谈起养牛头头是道,“这些牛,只要用心养,长得飞快。才两个月的牛娃子,你看这个头。”
正说着,从乡上回来的老支书田虎成也进了牛棚。看见牛把槽里的料拱到槽沿,他忙拿起木耙子归置起来。
“田书记,我那事问清楚了?”
“这不来给你送好消息了,扩建牛舍、扩大养殖,跟之前一样享受扶持政策。”田虎成说。
2015年,华润集团帮扶海原县创建“基础母牛银行”模式,截至目前累计外调基础母牛32051头,其中投向1046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1409头。在企业带动下,全县建成万头养牛乡镇4个、肉牛养殖示范村57个,肉牛饲养量超过27万头。其中,基础母牛存栏8万头,31家新建规模牛场已全面启动建设。
短短5年间,肉牛养殖成了海原县农户的致富门道。
“我赊购了2头牛,第二年就还清了欠款,这4年已经有了8头牛。新下的犊子就能卖6000元,育肥一年还能翻一番。去年3头就卖了4.7万元。”冯义祥摸着牛背说,“有补贴、有技术支持,一头牛掏个零头就牵回家了,要是现在的日子还过不到人前头,羞得出不了门。”
“我们村615户2376人,第一年80户引进了354头牛,现在145户养了654头牛,今年初又有56户申报增养246头基础母牛。和老冯一样,村民们现在养牛的积极性可高咧!”田虎成说。
产业引导:村民富了,村集体收入增了
刚到隆德县凤岭乡李士村村口,一股胡麻油香味扑鼻而来。走进意兴油坊,55岁的村民齐国玺热情招呼。
和许多坐落在六盘山下的村庄一样,曾经的李士村人多地少,靠天吃饭,产业无从谈起。年轻一点的村民纷纷外出打工,想家但又不想回家,齐国玺也曾是其中一员。
“以前在银川的粮油企业干,一个月能挣3000多元,可生活成本高,一年落不下多少钱。回乡发展嘛,也行不通,土坯房、泥泞路,能有啥奔头?”长期在外打工,齐国玺说话不遮不掩。
转折出现在2018年,李士村利用自治区财政厅拨付的村集体经济壮大发展项目资金200万元,整合县扶贫、农牧等部门资金10万元,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
按照“村集体+股份合作社+农户”的运行模式,李士村建成昌信农家超市、凤河醋厂、意兴油坊、小杂粮磨坊,并组建农机服务队,多渠道、多元化创新发展村集体经济。
齐国玺回来了,在外打工的很多村民也回来了。
“村里就像是专门为我想的,办起了油坊。在家门口,一月能挣3000元,家里的八九亩地也能照顾上。”去年,齐国玺一家顺利脱贫。
“纯手工生产、无添加剂、原生态,这些招牌城里人稀罕得很。3年多的光景,不光村民富了,村集体收入增长也快。”李士村党支部书记齐永新介绍,从2016年的零收入,到2017年的1.8万元、2018年的32.6万元、2019年的39万元,今年预计能到50多万元。
在李士村带动下,凤岭乡8个村纷纷推出自己的传统特色产品。冯碑村的石磨面、齐岔村的蜂蜜、卜岔村的土鸡蛋、薛岔村的桃核制品……2019年,8个村统一注册了“朱庄河”品牌,“凤岭八珍”线上线下卖得火热。
凌晨4点,天还乌黑乌黑的,山西大同市云州区志海黄花专业合作社监事杨旗就穿着雨鞋打着灯,来到黄花地里。现在正是黄花收获的季节,为确保品质,他要带着村民们连夜采摘黄花,赶在黄花绽放之前全部摘完。“采摘季,大伙儿都是每天凌晨3点多起床,在地里连续工作三四个小时。”杨旗说,之所以这么拼命,是因为这小小的黄花,实打实是当地人的“致富花”。
黄花又叫忘忧草,云州区是我国黄花菜的主要生产基地,富锌富硒的火山土,孕育出五瓣七蕊的“大同黄花”。老百姓算过账:种一亩黄花等于种10亩玉米,一斤黄花能顶得上一斤猪肉的价。但过去,云州区村民却沾不上它一点好处。长期以来,因为种植黄花周期长、见效慢、采摘期短、劳动力不足、晾晒场地不够等困难,始终没有形成规模化种植。
2016年开始,大同市委开始动员有基础和有条件的乡村发展黄花产业,依托支部成立合作社,村干部带头,带领大伙儿种黄花。
光有领头雁还不够,还得有好政策。“要不就成了‘赶鸭子上架’,哪能飞起来?”杨旗告诉记者,当地政府出台了10项政策,把“五怕”变成了“五不愁”。“怕天旱,就给打机井、搞喷灌;怕虫灾,就拿钱帮我们上保险;怕周期长见效慢,就给一亩地500元补贴,贫困户还多补500元;怕采摘期缺劳动力,就帮着联系采摘工,动员全市机关干部去帮忙摘;怕没地方晾晒,就扩建硬化场地、建冷库、在田间地头安装烘干设备,到了集中晾晒期,还把学校操场、机关单位的停车场腾出来给农民晒黄花。党和政府还帮我们开拓市场、延伸产业链,我们现在是‘不愁种、不愁摘、不愁晒、不愁卖,天灾来了也不愁’。”
“农民就讲个‘比、看、算’,有党和政府给咱减负担、当‘保姆’、解忧愁,当然愿意跟着干。”杨旗说,这几年,云州区种植黄花的农户越来越多了。他带领全村108户村民,流转了500多亩土地,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收购,平均每户一年能收入两三万元。“我以前是蹬着三轮车走村串户收黄花,现在,三轮车换成了依维柯汽车,光我们村里就有30多台依维柯呢。”杨旗说。
杨旗开着他的依维柯带记者又走了几个村子,每个村子的地里都长满了黄花,几乎都是合作社统一种植模式,村民也多数成为合作社的社员,不少年轻合作社社员还成为经纪人,同时也是黄花种植的监管员。“这些孩子肯吃苦,头脑也灵活,很快就摸到了推销黄花的门道。每一季黄花收完后,他们都能挣5万元到10万元,加上干别的农活,一年收入很可观。”杨旗说。
令杨旗最欣慰的是,现在跟着自己销售黄花的人,虽然很多人文化程度不高,却很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有的人家里供出了大学生,有的人为孩子上学专门在城里买了房。“新时代新农村,当个农民也得有文化、懂网络、懂技术。”杨旗郑重地说。
对杨旗来说,今年5月11日是个好日子,此生难忘。“我做梦也没想到,这辈子能和习近平总书记面对面说上话。那天,我们正在锄草,没想到总书记走进了我们黄花地里。更没想到的是,总书记对种地那么在行,说的都是庄稼人的内行话。”杨旗回忆起那天的情景依然神情激动,他逐字逐句地告诉记者,“‘小黄花、大产业,要保护好、发展好,让它成为人民群众的致富花’,这是总书记关于保护好、发展好黄花产业的重要指示,也是我们农民未来发展黄花产业的信心之源。”
现如今,黄花在劲风吹拂下,有如波浪翻滚。种植面积已达17万亩的黄花成了云州区当之无愧的支柱产业,15家龙头加工企业、95家黄花专业合作社、8个国家级品牌……去年,全区黄花年产值达7亿元,乡办、村办合作社带动贫困户种植3.8万亩,达到了除社保兜底外29722名贫困人口人头一亩(非人均)的目标,入选全国第二批特色产业扶贫典型案例。
舞台更大了,杨旗很多从前不敢想、没想到的思路越发清晰起来——全市现有的黄花专业合作社应进一步规范,提升管理水平;整个销售行业要加强自律,诚信经营,共同维护“大同黄花”商标国家原产地保护认证等来之不易的品牌荣誉;销售渠道要做宽变长,从种植源头开始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更有利于推动大同黄花产业从扩面量产向提质增效转变;假期应该大力开展“黄花研学”,加强黄花产业的认知要从学生抓起……
“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要更努力带领乡亲们致富,绝不辜负总书记的嘱托。”杨旗说,“黄花不仅是我们的‘致富花’,更是我们发自内心的‘感恩花’。”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