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南七小是一所新建学校,位置处于城区边缘,地理位置不优,生源百分之七十是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差,行为习惯差。外部环境方面:公办小学逐年增加,私立学校林立,生源总数有限,学校间的竞争日趋凸显,不与时俱进,随时有被淘汰的危险。我们怀有深深的危机意识、忧患意识,深刻地认识到通过教学质量的改革提升,走创办县级、市级名校之路,已成为我们的不二选择。当然我们也有一定优势:新建学校无负担,好绘最新最美的图画,教师队伍年轻,充满活力,容易打造。
有鉴于此,我们给自己学校的定位是:一手抓教学质量的提升,切实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以质量强校;一手抓校园文化建设,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品味,以文化兴校。让学校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奠基,让学校为学生的人生发展奠基。
今天我在这里重点谈谈我校提升教学质量的点滴做法,不妥之处还请各位赐教。
一、目标引领 凝聚人心
办学伊始,我们经过调查研究提出了办学理念要先进,校园环境要优美,办学条件要优良,教师队伍要优秀,教学质量要一流的目标。在这一总目标下我们提出“为每个孩子创造美好未来,让每个家庭分享子女成才的喜悦”的办学理念;“走特色发展之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打造绿色环保校园、文明和谐校园、创新发展校园、特色品牌校园和群众满意校园的具体办学目标。我们用学校的核心精神文化凝聚人心,激扬斗志,通过全校教职工一年多的努力,学校环境实实在在得到了改变,特别是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硬件设施上了一个新台阶,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了根本转变,形成了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质量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二、营造氛围 激励教师
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力军,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我们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用心学习快乐生活,用心工作奋斗人生”的校训,形成共识,将“为了学校大发展,更为自己发展好”的理念逐渐内化于教师的情感和意志,最终凝结成为以学校利益为目标,并围绕学校目标而自觉努力的学校精神,形成了“事事用心,处处精细,比能力、比进步、比贡献”的工作作风。
三、从规范到精细,追求常规管理的高效化,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1、管理设计,求创新。
在学校宏观管理上,我们设计了每学期一本的校务日志,实行领导班子轮流值日,检查记录师生出勤,环境卫生,文明礼仪,班级纪律,好人好事,大事要事,处理学校偶发事件,排查安全隐患。在微观管理上,我们精心设计了每学期一本的班务日志,记录班级学生出勤,卫生纪律,作业布置,好人好事等事项。在校本教研上,我们精心设计了富有校本特色的教师校本教研手册,教师的计划总结,听课记录,学习记录,按照“教研计划——理论实践——总结提升”的逻辑顺序编制,既是教师一学期完整的业务档案,又是促进教师在专业化道路上不断成长成熟的宝典。
2、分层要求,抓落实。
学校形成了学校校长总体抓,分管校长负全责,教导处抓落实,年级组具体执行的教学与科研网络,一层抓一层,层层抓落实。提纲挈领,紊而不乱,为学校高效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
3、立足常规,出精品。
常规管理落实一个“细”字。一是教学要求细。备课要求、上课要求、课堂练习要求、作业要求、批改要求、复习课要求、教研活动要求等等,细致的要求让教师的教学行为更规范,为高效完成各项教学工作夯实了基础。二是教学服务细。每学期开学前,学校精心谋化,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前做好准备,比如,领导班子的所有成员各负其责和教师一起参与教研活动,并把县教研室的教研精神及时进行整理,对全校教师进行再培训,教师又有了一次提升,进而指导本学期的教学工作。
4、强化检查,重过程。
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考核,我们采取听、看、问、查四种形式。听,学校领导深入课堂听课,召开学科代表会议和各层次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意见;看,定期检查老师的教案设计、教学反思;问,采用问卷形式,征求学生对任课教师教学的意见;查,每学期三次全面检查学生作业,开学查,期中查,期末查,平时不定期抽查。
5、开展活动,促发展。
我校重视学生个性发展,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通过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各项活动,让他们学有所长,在学习中感受幸福,在幸福中感受成长。
1、加强学生习惯的养成,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一是明确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要求。我校依据不同年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学科的特点制定了不同常规要求。从学生的预习、课前准备、听课、作业、复习、考试等习惯入手,并把常规要求做成楼层文化吊牌,让学生举首投足可见。使学生牢记学习常规,规范自己的学习行为。二是开展各类活动、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我校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十分注重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形成的班级文化建设,让学生在环境中得到熏陶。
2、创建艺术特色,张扬学生个性。一是创设艺术环境。为使学校环境、教学氛围等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我们着力于教室环境和校园环境的布置。每个班主任组织学生精心设计和布置教室,使教室的每一块墙壁、每一个角落都具有教育内容,富有教育作用。各班在班级文化建设上各具特色,使有限的教室空间变成了无限的德育资源和学生艺术素质展示的平台。让校园的每一堵墙说话,让校园的一草一木微笑把环境因素转化为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立体的、潜移默化的艺术教育。
6、“品牌战略”促信赖。
1.抓质量。通过日常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人性化管理,努力提高管理质量和教育质量,逐步确立数学、语文、英语三大学科的突出优势,并由此辐射带动其他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使教学质量这一主导优势更优更强,用实际行动赢得社会的肯定。 2.抓特色。确定在校园文化建设,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经典诵读,书法教学方面早着手,深挖广拓,建立有理论、有目标、有制度、有保障的机制来实现特色教育的新突破。3.抓宣传。恰当的宣传对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有一定的帮助。在立足于上述三个方面的同时,我们把学校的品牌文化定位于为社会服务和为社会培养人才的目标上,提出了 “为每个孩子创造美好未来,让每个家庭分享子女成才的喜悦”这一代表学校品牌文化的口号,并用师生形象展示学校形象,用教育质量唱响学校的品牌文化,赢得社会各界对学校的信赖、支持和投入,为教学设施的更新、生源的稳定和增长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极大地优化学校的教育资源,奠定了创名牌学校的广泛的社会基础。
四、由随意到常态,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1、业务学习常态化。
每周一的全体教师业务学习,每周五的领导班子业务学习。
2、教学监测常态化。
实行月素质教育监测制度,每学期至少进行四次素质教育监测,每次质量监测结束后,我们要分层次开好三个会:一是由年级组长牵头,年级任课教师参加的质量分析会;二是由备课组长牵头,同学科的老师参加的学科质量分析会;三是学校牵头,全体教师的指令分析会。质量分析会不只是单看分数,看“三率”,而是进行纵横交织的多层次、多方位地分析,找成绩,更找薄弱环节,进而研究和落实补救的措施。
3、教研活动常态化。
每周四定为教研活动日,上午语文教研活动,下午数学教研活动,开展听课议课评课,集体备课,观看教研光盘,学习报刊文摘等系列的教研活动。
4、基本功训练常态化。
实施教师每周一字一画一课工程,每位教师每周要写一篇钢笔字,一幅简笔画,听一堂观摩课。
实行每学期读一本好书,写一篇论文,设立一个课题,完成一本校本教研手册的“四个一”工程。
5、出访引进常态化。
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每学期都组织骨干教师、一线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听课。每学期都拿出一部分资金让我们的老师到外面学习进修,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充实自我,提高自我的机会。“请进来”,请名师专家来我校举办讲课讲座,深入课堂听课,为教师解疑答惑、指点迷津,使老师们在教学中少走弯路,使学习落到实处,培训突出实效。
6、特色教育常态化。
每天早晨的经典诵读,第一节后的阳光大课间,下午第一节课前的书法习字,抓好学校特色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的人生发展奠基。
五、春华秋实 硕果累累
学校创建近两年来,我们在用心二字上下功夫,在管理方法上求创新,在管理过程中求精细,学生学习成绩稳步快速地提高,教师在专业化道路上不断成长成熟,校园生机勃勃,活动丰富多彩。教育部调研员,省政协常委项纯文,省教育厅副厅长金燕,市教育局局长胡涛先后来我校检查指导工作,对我校两手抓,两手硬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界首市教育局,各乡镇兄弟学校纷纷来我校学习交流,共同提高。
我校学生在各类活动中获奖达44人次,教师在国家级,省市级教研论文,课件制作,教学评比中获奖达53人次。学校荣获教育局2012年度综合督导评估二等奖,教学科研先进单位。被评为县级文明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
新的一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注指导下,我们会乘势而上,顺势而为,一手抓教学质量提升,强本固基,一手抓校园文化建设,突出办学特色品味。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到争创县级市级名校的紧张工作中去。霞林街道位于莆田市市区南侧,属城乡结合部,于2002年5月挂牌成立。辖区面积1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5万,下辖7个行政村,4个社区,年财政收入达9400多万元。在市纪委、监察局的精心指导下,街道紧紧围绕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把全面实行政务公开制度作为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及构建平安和谐社会的重要切入点,不断深化公开内容,健全公开制度,创新公开形式,强化监督检查,注重公开实效,政务公开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日常化、长效化轨道。
小学学校管理典型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重管理,抓特色,提升学校品味
古代著名思想家老子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细。”学校管理亦是由一个个细节所组成,并由细节来实现培养人与完善人的教学目标。汐子镇xxx小学正是在学校管理上注重细节、形成特色、提升品位,从而使一所普通的山区三类小学,站在了素质教育的前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教育的奇迹。
一、重管理,讲规范,凸显“以人为本”
在学校管理,就人为因素而言是分两部分的,一部分是学生,另一部分是教师,而在起决定作用的应该是教师,他们上要对学校要负责,下应该是学生的表率和榜样。课改工作实施以来,老师们的思想不统一,有这样想的,也有那样想的,有溜堂的,有不写教案的,也有放怨气的??面对这种形式,必须加强思想统一,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事。因此,梳理教师的思想就成为xxx小学班
子成员的主要任务。
针对以上现象,学校班子结合本校实际,讲民主,重实效,从细节入手,以课改精神为学校发展的统一思路,切实提高学校管理。每个学初,他们都根据教师的思想实际进行系统的研究,把重视教师的思想教育拿到首位上来,在管理过程中凸显“以人为本”的精神,因此每个学期伊始,在最短时间内就能够统一全体教
师的思想。
他们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去激发教师,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去影响教师,用脚踏实地,以身作则的身影去感召教师。班子成员树立起终身学习、超前学习、随时学习的思想。他们学理论、研政策、习法规,随时把好工作的方向;懂管理、抓落实、亲实践,随时抓好工作的指导落实;讲师德、重德育、做
示范,随时做好教书育人的典型。
他们在管理上始终做到用真情、讲实学、凭实据、有真才,从而大张旗鼓的弘扬正气,树立正气,传承正气。工作必须体现出:干与不干不一样,成绩面前都平等。用责任去制约领导和教师的思想,用规章和制度去引领领导和教师的意识,用真情和爱心感染领导和教师的行为,从而大面积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他们根据本校实际,在不断完善学校管理制度的同时,不折不扣执行教育法令、法规和上级规定,实实在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真抓实干,严抓细管,敢抓善管。在问题面前敢于出重拳,不讲面子,不留私情,不走过场,大刀阔斧的抓好学校管理。真正做到:触动翘首观望,等待不动的;打击不好好干,专挑毛病的;清除无事
生非、调皮捣蛋的;鼓励务实敬业,尽职尽责的??
二、建章程,立制度,狠抓工作落实。
几年来,他们在修改《烧小学校常规管理制度》、《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一日常规》的基础上,又制定了《烧小教师一日工作流程》、《烧小教师课堂行为准则》,
《烧小教师工作十做到》、《烧小教师十项禁令》等制度,通过各种制度的建立
和不断完善,让老师们听在心中、记在脑中、落实在行动中。
诸如,教师坐班管理,学校统一要求教师课下必须坐班,在要求上让老师们知道坐班是在“坐”质量,是在“坐”安全,是在“坐”学生的心,不是在教室里“死”坐,而是在与学生随时交流,随时娱乐,随时拉近感情,随时在一起??一个月下来,每个班都发生了明显变化,老师们的脸上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他们每学期都召开班子会,根据课改深化的不同程度为发展脚步,研究讨论调整各项措施,措施中没有任何强制的条款,而是随时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针对教师各种实际情况,他们选编了《加强教师思想道德》校本教材,内容是包容了新课改下教师忌事、忌语以及各项管理制度??用制度引领思想,用制度激励思想,用制度统一思想,让教师们知道任何管理,包括“以人为本”的管理,都是在制
度下实施的,因此要求老师们严格遵守制度。
当老师们即将形成统一思想的时候,他们趁热打铁,在老师们的新课改下理念形成“雏形”的基础上,组织教师学习了《为自己而工作》一书,让每位教师都能找到自己生命的价值,自己前进的方向,看清自己所处的位置,增强了教师队伍的工作激情。为进一步巩固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他们用了半年的时间,开展了“只有完美的团队,没有完美的个人”的教师实践活动,随后,以同一名字编写整理了教师心得体会文集,这本文集的整理为学校的管理工作积累了
大量的宝贵经验。
为了统一思想,他们随时利用好集中培训和学习的时间,随时根据教师的思想波动,组织学习、讨论、交流,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因人而谈,因人而议,因人而做,让大家知道思想统一的归根结底就是讲团结、讲奉献、讲责任、讲贡献。他们随时调查了解每个教师的家庭背景、所受教育、年龄特征、性格特点等具体情况,对不同教师采取因人而异,因事而论,因时而导,发现闪光点就及时肯定他们,表扬他们,让教师很快进入角色,每次总结会上,校领导对教师的闪光点进行鼓励表扬,特别是对那些有点小毛病的教师更加赞扬,慢慢的他就适应了大
环境的影响,适应xxx学校管理的模式。
三、身作则,材施能,充分调动兴趣。
俗话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对于学校工作而言,其实质就是领导的示范和引导。几年来,他们强化班子建设,班子成员团结一致,心往一块儿想,劲往一块儿使,汗往一块儿流,形成了xxx小学独有的凝聚力和
向心力。
班子成员在工作面前,处处以身作则,为教师们做出表率,问题面前敢于批评与自我批评,敢于承担责任,在错误面前一视同仁。对教师过错,不横加指责,随意侮辱,时刻注意批评的可接受性,选择适当的场合,以老大哥的身份单独进行说服教育,最后达到心悦诚服。学校领导带头强化落实,只要说的必须做到,只要
要求落实的领导首先落实
根据全体教师的实际和工作特点,因材施能,学校各项工作实行“化块”“包保”管理。为此,责任者认真分析教育局、总校下发的工作要点,周密安排部署每一项工作,确定这项工作由谁来完成,怎样完成,时间多少,随时制定“日工作安排”、“周工作安排”、“月工作计划”。每周一、周五都召开班子会议,研究本周工作要点,总结本周工作,让班子成员在会议中广开言论,各抒己见,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决策,决不搞一言堂。让教师们对学校管理大胆质疑,畅所
欲言,随时寻求意见,人人都做学校的主人。
一、拓展领域,深化公开内容
街道坚持把源头治理作为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载体,从易发腐败的土地批租、资源开发、工程建设等领域入手,整合设立了“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服务中心”,全面加强和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拓展公开领域,深化公开内容。 在村(居)财务管理上,全面推行 “村(居)账委托代理”制度。配置财务专用电脑、打印机,购置“农友”财务软件,实行电算化管理。在集体资产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收益权和处置权不变的前提下,村(居)集体将其财务账目、资金和档案委托给街道经管部门代为核算和管理。村(居)不再设会计岗位,只设报账员,报账员承担村(居)内报账、出纳、统计及其他经济管理事项。将村(居)财务核算工作全面纳入街道“村(居)账委托代理办公室”,实行统一结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统一公布、统一存档。建立了村(居)会计档案专柜,整理历年各个村(居)的会计档案材料,已建11个村(居)1990-2007年会计档案705盒,其中记帐凭证568盒 921册,帐簿137盒265册。共退回不合理报销票据62张,退回白条入账 13笔,减少不合理开支46.18万元。街道纪检监察系统查处村(居)干部涉及财务管理的违法违纪案件 2件。 在工程招投标上,将村(居)使用国有、集体资金,物资采购单项金额在5000元以上或批量金额在1万元以上,工程项目造价3万以上,以及所有的产权交易项目,全部纳入“镇村委托招投标办公室”按“申请、审核、公告、投标、开标评标、公示、签约”等7道程序进行委托招投标。截至目前,街道共受理各类招投标 11场次,总标的193万元,为集体节约资金和增加创收共19.16万元。工程招投标活动全程透明,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执行,群众、政府部门进行动态监督,逐项公开,避免了腐败现象的发生。 在资产(资源)监管上,街道制定了“三资”监管制度、操作规程、运行程序。自2007年以来,通过对各村(居)的资产、资金、资源进行调查、公示、核对、入账,对村(居)集体“三资”使用、运作、开发等情况的审核、指导、监督、公开。据统计,街道村(居)集体资金共有619.14万元,资源可利用水面面积 300亩,林地1192亩,田地1999亩,村(居)集体固定资产折合金额5866.82万元。街道村(居)集体资产价值比实行“三资”监管服务前的 2006年底增加1057.72万元,平均增幅18.3%。
二、创新载体,丰富公开形式
街道继续采取固定公开栏、办事指南等传统形式公开,建立便民服务大厅,推行窗口式服务,将相关服务事项的办事流程、办事时限、收费标准、岗位责任人及办理结果等全部公开,方便群众办事。不断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向重点环节和重点领域、易于发生腐败行为的环节推进,探索引入新的公开形式,增强公开效果。 一是流动公开。街道对公开事项进行规范分类,并设置了流动公开栏,投资12万元购置了一辆工具车作为流动公开栏专用运输车,定期巡回各村(居)进行公开,把政务公开送到群众家门口。如在市重点项目荔园路二期、城港大道、顶墩片区改造项目建设中,及时设置了流动公开专栏,公开了项目手续办理、征地拆迁安置补偿方案、实施细则、安置情况以及征地补偿款发放情况等群众关心的问题。并在公开栏旁边悬挂了“意见箱”,开通了“点题电话”,设立了“回音壁”、“意见和反馈”等栏目,对群众“点题”项目及时予以公开,同时规范了点题、公开、反馈、建档的程序。如在荔园路二期、城港大道项目推进中,群众反映拆迁安置方案专业性强,艰涩难懂,要求用通俗易懂的方法表达。街道及时制作发放了用例子说明、数字比较的口语化通俗宣传资料,并用莆田方言录制了录音带,用载波不间断进行播放,得到群众一致好评。 二是网上公开。街道把2003年以来的涉及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非涉密性的政策、规定、意见、实施办法等文件在城厢区政府网上公开。将政务公开内容在城厢区预防腐败网上公开,把政务公开与电子政务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扩大政务公开范围,拓展政务公开的深度和广度,提高政务公开的水平,满足了社会各界方便快捷地了解街道相关的政策性、法规性、公益性、服务性现行文件的需要,使政府行政行为在“阳光”下运作,有利于接受社会群众的监督。 三是民主听证。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的问题和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的重大事项上,实行民主听证制度,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要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如在木兰溪防洪工程拆迁安置举行民主听证过程中,木兰村的部份群众反映原安置地在坂头村交界处,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要求在本村就近安置,街道积极协调并经业主和有关部门同意,进行入户调查,发放调查表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最终在木兰村的黄头和坂头自然村另择两处安置地供群众选择。
三、注重融合,提升公开质量
近两年来,街道辖区重点建设项目逐年增加,累计共拆迁房屋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征地面积约2千亩,同时由于街道地处城乡结合部,就业安置、劳资纠纷问题也尤为突出,为了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问题,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街道积极探索搞好政务公开的新途径、新方法,注重联动,努力化解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着力构建平安和谐社会。 一是与矛盾纠纷调解相融合。街道与区法院开展了人民调解与诉讼调解的衔接工作,在全国首创成立了镇(街道)一级的调解衔接工作点。该工作点是2007年 “全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座谈会”参观点,其经验做法受到与会人员的充分肯定,《法制日报》、《福建日报》也作了采访报道。街道司法所所长和村居调解主任共12人受聘担任特邀调解员,街道把除当事人不愿意公开调解的事项外,将矛盾纠纷调解过程,调解过程中当事人的举证、质证和人民调解组织的认证情况以及人民调解组织对所调解事项适用法律、法规的意见在政务公开载体上向双方当事人进行全部公开。去年以来,共引导诉讼18件,对调解协议效力确认76件,有效地排除了社会了社会矛盾隐患。接受区法院协助调解125件,其中成功112件。 二是与信访问题化解相融合。在全省首家成立了社区信访代理服务站,国家信访联席办、国家信访局、省信访局先后到街道实地调研,给予了充分肯定。信访代理服务站实行制度、受理、办理及结果等四方面的公开。制度公开包括信访代理受理范围、指南,信访人和代理人的权利、义务。公开的形式有上墙公示、舆论宣传、直接告知等。受理公开要求信访人和信访代理服务站签订《信访代理双向承诺书》。办理公开的主要形式是信访人可以参与信访调查,代理人必须把办理过程的相关情况及时告知信访人。结果公开的主要采用书面告知、张榜告知、会议公开、通报公开等途径进行。通过信访代理,把跨部门、跨地区的历史遗留、疑难杂症等问题,由相关部门牵头组织,搭建了“一线代理、多方参与、沟通协调、互谅互让”的和谐平台,给信访群众提供了一系列人性化的帮助,让信访当事人早日摆脱烦恼,节省人力、精力和财力。如莆糖社区系原莆田糖厂破产后于2005年改制为社区居委会,因遗留问题多,多次大规模到省、市有关部门上访,该社区成立“信访代理服务站”后,充分发挥信访代理站的作用,近两年成功化解了多起因原莆田糖厂工人因改制而引发的群体性上访事件,其先进事迹在省电视台《纠纷之窗》栏目专题播出,省《福建信访》及市《信访动态》刊物作了经验介绍。 三是与绩效考评相融合。为实现效能建设、绩效考评和政务公开监督保障工作一体化,街道制定了《霞林街道机关工作人员绩效考核评估实施方案》和机关工作人员绩效考核《评估手册》。中国政府绩效管理研究会、省行政管理学院有关领导、专家先后到街道调研,并给予了充分肯定。公开征集。为了使绩效评估科学、客观、公正,街道利用问卷调查、座谈会、入户调查等方式向社会各界人士公开征集绩效考评项目的设置、等次界定和评分标准等。公开测评。为避免绩效评估搞形式、评估结果失真等,街道一改以前自我评定,领导签字的方法,让公众来测评干部的工作表现,根据不同工作岗位的工作性质让上级部门、服务对象、村(居)民代表、村(居)干部、普通民众等不同阶层的社会公众参与测评。公开结果。以前考评结果一般都是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内部掌握”,现在街道每季度都把评估结果公开,通过公开评估结果,增强了干部的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履职意识。 街道在政务公开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上级的要求、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街道将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全面深入开展政务公开工作,推进基层民主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勤政廉政健康有序发展。 近年来,温州市委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以及中组部、省委组织部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在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的同时,努力破解“党组织应如何有效发挥作用”这一难题,提出了“以建设‘活力和谐企业’为总载体推进党建工作”的总体思路,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扩大了党的工作的覆盖面,增强了党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