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观摩的收益和总结
1、智慧建造和绿色施工整体的规划
目前的项目BIM团队缺乏一个完整且成熟的应用体系与应用流程,这目前制约BIM技术应用的一个难点,其次BIM作为一项新的技术在项目开始推广应用没有抓住项目利益点的核心,我们无法将BIM的应用点与现场结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经验值得借鉴:
一是要进行BIM整体应用流程的分工与协作,对于目前项目级应用BIM,应先从技术切入,管理跟进,这样形成一个项目的整体应用模式,人员分工配合到位,安装应该全过程介入。
二是BIM应用的侧重点,目前应该结合项目的需求,分析项目的重、难点,把BIM应用的模式例如:工艺动画、模型交底、优化出图、模型提量这几部分,有侧重的实施。BIM+项目管理的模块目前的实施落地效果不明显,未来一段时期很难提升,但是质量、安全、进度这三部分仍然要继续推行。
三是目前BIM技术应用的整体规划,例如对模型拆分、建模精度要求、模型出图标准、模型材质、模型信息传递等方面要有一个明确的标准,这样方便以后BIM实施应用的标准化传递。
四是如何与现场结合起来,结合的切入点做好的实施措施就是让BIM工程师去现场指导实施,这样一个角色的转换需要集团公司层面的政策支持,也需要项目部的紧密配合,而实施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BIM人员的增加;从BIM应用的总体流程来看,这是一个“历练人才”的方式,但是目前BIM人才短缺也导致整个方法很难实施。
五是目前现场的BIM应用框架体系需要重新制定,综合观摩交流的整体情况,BIM应用体系的模式基本为:集团公司BIM中心——分公司BIM工作室——项目BIM工程师。整个流程体系我们也应该建立,并且完善相关考核机制与用人机制,对项目实施BIM前的整体策划与应用点的分析应依据项目而定,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2、人才的培养与成果总结
现在BIM的岗位层级的考核及选拔机制不够完善,导致目前项目级的BIM虽然在做,但是基本没有成效,实施BIM的人员基本没有工程施工经验,经过观摩应完善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目前BIM岗位的人才选拔机制,BIM的人员选拔先从现场有三年施工经验的优秀施工技术人员选拔培养。把BIM岗位作为一个现场施工人员必经之岗。
二是目前BIM人员如何实施落地,BIM的实施需要实施人员的综合能力太高,这个需要一个很长时期的淬炼,让BIM从高、大、上变成简、精、易,把BIM的应用思路转变成以提高项目的品质和历练团队为主,把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解决项目难题放到后期,避免BIM的应用推行障碍。
三是待遇考核及职业规划,BIM的待遇和岗位应该定一个明确的机制,把薪酬和待遇及晋升的渠道要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如BIM工程师岗位慢2年提升项目技术负责。而且同岗位工资应该略高于其他岗位,以此来让BIM大面积全范围推广。
3、长效的BIM应用机制
通过本次与xx系统的观摩交流,最直观的感受就是BIM的应用体质和BIM应用的岗位机制,之所以他们在BIM应用方面比较成功,是他们的应用体制非常完善。
首先是培训机制对于BIM的前期应用的普及推广,培训非常关键,应建立完整的培训机制,而且培训应分阶段进行,持续推进。
其次BIM的整体规划与发展应与分公司、项目部协同推进,尤其是分公司级的BIM应用应有一个完整的体制与人员配置。
第三是项目级的BIM应用应分阶段进行,人员应随着项目需求逐步推进,例如项目前期的模型搭建阶段:机电专业人数应该增加、工艺动画的制作上人员应该加强。而且BIM人员应该采用流动式管理,不能随项目的进度分散排布,这样导致一个项目1-2人,表面上是推进BIM其实什么作用也起不了。
项目层级的BIM主要的任务分工与协作如何进行,才能使项目BIM实施过程中BIM起到推波助澜的效果,而不是一种负担。这个问题是困扰目前BIM技术难以落地的根本原因,首先目前的项目都是项目部集体领包制,BIM所投入的人员、设备给项目的成本增加了很大的压力,而且有没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项目在BIM方面的应用应抓住点,把BIM应用的心思和精力都放在“点”上。目前项目最受益的就是可视化交底、但是应用点并不成熟。土建的钢筋、模板、混凝土这三大部分,能涉及到的应用点其实并不多,而且产生的效益值不是很大,反之机电安装方面、装饰、幕墙方面产生的效益价值比较明显。
项目使用的BIM5D平台方面目前没有产生明显的效益,但是BIM的项目管理之路必须要走。通过观摩其他项目BIM+PM的创新项目管理模式也并为大面积使用,我们的BIM应用核心应该放在以技术为切入口的BIM应用点上。
首先找准“点”例如东湖目前的屋面、机电、室内装饰效果,虽然目前我们没有做,但是这个工程很全面,适合“练兵”,而且甲方也有需要。对于后期项目BIM的应用有很大提升作用,目前把“点”延伸到每个项目,不仅没有取得明显的收益,反而浪费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时机。
其次在项目的应用上应将团队打造完整,这个过程虽然漫长但是所有BIM应用成熟的企业都经历了这个阶段。
最后是项目BIM岗位应用人员应满足技术、生产的基础上同项目管理人员一同参与项目的管理过程,提高BIM人员在项目部行使的权利。
5、项目智慧工地的应用总结、流程、体系
目前BIM的应用的模式是以项目部为主,且应用的流程体系管理方式各不相同,兼职者居多。我们的族库建立方式及资源配置体系都没有明确的依据,且对BIM的管理没有纳入项目。目前的这种体系很难维系下去,公司没有整体的BIM规划,BIM只是作为公司的一项任务来完成,要把BIM实施落地,首先要做好以下方面的保障。
一是建立BIM的保障体系,把BIM人员作为公司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例如BIM证书的津贴与考证人员的奖励机制。
二是企业BIM标准的制定,把最切合实际的BIM应用流程按照模型精度(LOD)要求完整。
三是BIM应用上缺乏指导性,应与BIM咨询服务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满足我们公司的BIM发展需求,把BIM的疑难杂症对症下药,达到要到药到病除的效果。杜绝BIM应用之路的歧路、岔路。
2019年x月xx日集团公司组织 __xx第x工程局xxxxxxxxxxxx工程进行观摩,该项目工程属于超高层建筑,采用型钢混凝土框架-型钢混凝土核心筒结构。
一、现场管理标准化
现场文明施工标准化及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化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落实、执行,现场材料分类堆放整齐、钢筋加工分区清晰、现场安全防护标准及场区标识醒目,满足国家、行业文明施工的要求,进入工地,给人一种安全、舒适的感觉。
二、实行样板引路制度
该工程为超高层钢混结构建筑,从钢结构的焊接连接、高强螺栓连接、梁板柱钢筋绑扎、模板支设、止水钢板设置、屋面具体做法、管道安装、砌体施工、构造柱做法、斜蹬砖做法以及抹灰施工程序都制作了样板展示区,样板引路基本全覆盖,整个工程实行“样板引路”制度,重点以点带面,并以此为目标统一操作程序,统一做法,统一质量标准,实现整个工程的标准化施工,整体提升工程质量。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偏改正,有效的纠正了施工过程中的不正确做法,杜绝了质量缺陷的发生。
三、实体工程质量
实体工程质量是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的具体体现,通过这次观摩,对工程质量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第一,梁板柱混凝土浇筑的观感质量非常好,主要体现在混凝土拆模外露表面平整光滑、棱角密实方正、模板拼缝严密、楼梯施工规范及楼地面收面平整光滑。第二,对已完工程结构件的阳角成品保护十分到位,从墙柱棱角到楼梯踏步无一例外的采用L型反光橡胶保护条加以保护,防止施工过程中破坏棱角,减少后期二次修补费用,提高工程整体质量。第三,二次构件施工标准规范,构造柱的钢筋绑扎、马牙槎的留置、穿墙螺杆的设置均严格按照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混凝土圈梁、窗户压顶施工及洞口过梁设置均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施工,切实将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的具体做法和数据要求落实到工程实体上。第四,采用工序标准、实测实量要求、施工工艺及细部节点做法上墙制度,将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做成展示看板,张贴在施工区域的醒目位置,让每位操作人员深入人心,掌握施工过程中的重难点工序,提高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第五,分门别类的统计出该工程的所有质量通病,针对各个质量通病分析造成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控制要点和标准做法,同样也将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做成展示看板,张贴在施工区域的醒目位置,让每个人在关键部位及关键工序上引起高度重视。
四、新技术的应用
观摩的xxx项目采用了住建部下发的10项新技术的应用,第一,钢筋与混凝土技术,(一)自密实混凝土技术:自密实混凝土技术具有高流动性、均匀性和稳定性,浇筑时无需或仅需轻微外力振捣,能够在自重作用下流动并能充满模板空间的混凝土,属于一种高性能混凝土。(二)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该项目于高校教授及商混站实验室联合研发,进行配合比优化设计,用一部分粉煤灰代替水泥,降低水泥用量,从而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放热量,还有混凝土中掺入MND-F抗硫防腐阻锈剂,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三)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一般指泵送高度超过200米的现代混凝土泵送技术,近年来,该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应用越来越多,该技术也是一项综合技术,主要包含混凝土制备技术、泵送参数计算、泵送设备选定与调试、泵管布设及泵送过程控制等。第二,模板脚手架技术,(一)集成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技术:集成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适用于高层或超高层建筑的结构施工和装修作业,依靠自身的升降设备和装置,可随工程结构逐层爬升或下降,具有防倾覆、防坠落装置的外脚手架。该技术主要应用于本工程的主体结构施工,预计高度250米。(二)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清水混凝土是直接利用混凝土成型后的自然质感作为饰面效果的混凝土,该工程清水混凝土模板采用铝合金模板,该技术主要用于墙、板及柱。第三,机电安装工程技术,(一)基于BIM的管线综合技术,利用丰富的模型信息库及可视化应用软件,比传统的管线综合技术有了较大提升。(二)薄壁金属管道新型连接安装施工技术:采用该技术并配合专业的卡压工具,管道在安装过程中,安装速度快、安装效率高,施工质量一次合格。第四,绿色施工技术,施工现场采用扬尘控制技术,主要包括施工现场道路、塔吊、脚手架等部位自动喷淋降尘和雾炮降尘技术、施工现场车辆自动循环冲洗技术。第五,信息化技术,(一)基于BIM的现场施工管理信息技术:利用BIM技术,并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施工现场可视化、虚拟化的协同管理。(二)基于物联网的劳务管理信息技术,利用物联网技术,集成各类智能终端设备对建设项目现场劳务工人实现高效管理。
五、
通过此次观摩,让我感触颇深,从现场管理、实体质量到新技术应用让我对建筑工程施工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意识到我公司在一些方面的不足和缺点,认真反思,持续改进。通过此次观摩,给我以后的工作启发一种新的思路和观念,也给我公司的施工质量控制提出新要求、新标准,为集团公司的高质量发展不懈努力。
“学习”一个词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路途的坎坷,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激发,成就目标的现实。
人本无知,就是因为学习才造就了你的价值。当然每个人的价值体现是不等价的。正因为每个人的学习力度,方法不同而造就我,一个还没有经历过多社会洗刷的青年。学习对我来说已成为生活不可缺少的习惯。而恰恰这次观摩学习正是给我一个也许跟我同龄人都难得学习机会。所以更应该好好地去珍惜,去总结,去思考,去运用,去落实,从而体现在我们的项目中,运用到以后的项目管理中去。只有这样才不会辜负领导对我们的良苦用心,更不会对自己的有限空间充满空白。就这样我认为这次观摩学习的组织安排,其实在这次学习的过程中,对于我们11地块项目部每个管理人员应该思考同一个问题:地点为什么不是我们工地。。。。。。难道是我们的无能?错,只能说明是经验的不足,不过既然我们落后了就应该去学习,吸取别人更好的方法,一句领走前领导嘱咐的话:取长补短。为什么取长补短?就是造就我们从心里上的谦逊,积极学习的心态。用别人的长处补我们的短处。这样下次我们的大门会为他们敞开,欢迎其他项目部的管理人员踏上这片属于我们的土地,让他们知道他们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他们工地,也同样体现在我们的工地。 对于我们的管理,责任心是一个致命的因素,大千世界不管做哪件事没有强烈的责任心是干不好每一件事的,就因为这样造就了我们面前所摆放的成品。应该叫半成品。对于我们自身的因素,安全、质量管理经验的积累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怎样落实是一个重点。而在我们项目部就体现出这方面的薄弱,所以更应该重点落实、自检、复检、交接验。不管那一项工作,应该用一个合格的管理人员应有的态度去面对买一个环节。只有这样我们的质量控制、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才有所改变,要不然就算过硬的技术也只是一句空话,我们要的是务实兼理论。每个管理人员应该从自身做起去落实每一项技术方案的问题。
对于这次的学习我重点总结了两点:
一、现场安全文明管理标准化。
刚下车,首先映入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整整齐齐的施工围墙,上面是工程效果图及项目说明,随后我们进入工地大门,大门前干净、整洁,进入大门后映入眼帘的是工地的工作面工清理完、场清、料净,施工场地也经过平整处理,外侧排水沟施行有组织排水,道路排水通畅,工地无积水现象。材料堆放区搭设有工棚,各种成品、半成品及周转材料的堆放井然有序,并做了相应的保护原材料措施。机械设备都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措施,机械电缆敷设规范,明面上见不到电线裸露现象。
随后我们在公司领导带领下进入施工场地,进入施工临时通道,整个通道宽敞、干净、结实牢固。施工区通道左右两侧利用有效的墙面设置安全文化长廊。内容丰富,设有“五牌一图”、
公司及项目部文化、安全警示挂图,各种安全警示标牌采用目视化制作,图文并茂,对员工起到了警示作用,有效的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
我觉得关于现场安排部署,一定要在施工总平面图部署时,做好规划工作,做到进场有序,存放按计划部署,不应该像某些项目上的有用的没用的全部进场,工地现场凌乱,施工总平面图一改再改,完全不是计划安排,而变成根据现场已经就位的安排施工总平面图。
2、现场工程质量控制标准化
进入现场后主要参观了一栋楼内部混凝土结构的成型、砌筑施工质量及样板间的设置情况。
现场混凝土主体结构成型面光滑顺直,模板拼缝整齐,阴阳角顺直无扭曲,极少出现缺边掉角及蜂窝麻面现象。
砌筑施工整齐规范,灰缝厚度一致,上下水平对齐。
样板间施工规范,标识清晰,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我觉得关于现场质量控制,一定要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施工前做好图纸的技术分析及施工队伍的技术交底工作,使施工人员了解当前施工的质量控制难点、要点,重点问题重点对待。施工时做到每日班前交底,施工过程经常巡视,发现质量隐患及时提出,避免出现质量问题。施工后要及时进行工序验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每日要对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找出原因,避免后续施工再次出现问题。
通过这次参观学习,对于我来讲有很多感触,在这些整洁、规范、美观的背后,埋藏了多少人的汗水和精力。让我觉得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以更加严谨的态度对待本职工作,协助项目经理,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完成交办的任务,配合各管理人员做好现场管理工作,力争本项目部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达到此次参观项目的管理水平。
在参观学习中我认识到我们项目管理的不足,分析产生这些不足的原因,对于主观原因我们就加强落实,制定切实可行的改正方案,客观原因,尽量避免。虽然差距不小,但是我们应该有信心,从基础做起,从小事做起,相信我们项目部会有较大的发展。
作为标准化样板工地,我们主要对其工地建设、安全管理、文明施工、现场质量等进行了深入学习。
1、现场安全文明管理标准化。
到现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高约2.5米的围护墙,上面是工程效果图及楼盘说明,相对于我们经常做的铁皮彩钢瓦围护,几个宣传标语显得更大气。随后我们进入工地大门,大门前干净、整洁,当我们在门卫处登记后,门卫方允许我们进入工地,从这件事看出,工地管理不是靠各项制度上墙上牌就解决问题的,而是要将各项制度落实到每个相关管理人员的工作中去的。
进入大门后看到的是工地的工作面场清、料净,施工场地也经过通道硬化处理,外侧排水沟施行有组织排水,道路排水通畅,工地无积水现象。材料堆放区搭设有工棚,各种成品、半成品及周转材料的堆放井然有序,并做了相应的保护原材料措施。钢筋加工棚钢筋堆放整齐,操作间机械设备都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措施,机械电缆全部采用敷设地面敷设,明面上见不到电线裸露现象。因此我觉得关于现场安排部署,一定要在施工总平面图部署时,做到进场有序,存放按计划部署,不应该像某些项目上的有用的没用的全部进场,工地现场凌乱,施工总平面图一改再改,完全不是计划安排,而变成根据现场已经就位的安排施工总平面图。
随后进入施工大楼,进入施工临时通道,上面是双层夹板搭设的防护棚,下面是用竹胶板搭设的防滑坡道,整个通道宽敞、干净、结实牢固。施工区通道左右两侧利用有效的墙面设置安全文化长廊。内容丰富,设有“五牌一图”、公司及项目部文化、安全警示挂图,各种安全警示标牌采用目视化制作,图文并茂,对员工起到了警示作用,有效的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
二、质量管理标准化。
在现场我们随意可以看到在已成活的剪力墙面上标识着现浇结构浇筑后的检查结果。在楼梯间楼层接茬处,我见到有他们处理接茬的痕迹,一般我们在楼层接茬处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浆、麻面或者是涨模等现象,而我们修补时往往是用素混凝土抹平,完后看起来像一个刚刚玩完泥巴没有洗脸的脏娃娃,如今我们看到他们已经处理好的表面,是在处理面30CM范围两边用透明胶带先贴好,然后用素混凝土修补,修补完后,揭掉透明胶带,最后看到一个基本与剪力墙一样颜色,且整齐干净的处理面。
现浇面面层:在我观察了他们已浇筑的混凝土面层上,我发现他们的混凝土面层基本没有裂缝,且现浇面整洁干净,抹纹整齐,分析原因,他们混凝土浇筑时,先摊平振捣,然后用抹子抹平,紧跟着再用扫帚在已抹好的面层上轻轻扫一边,再用薄膜覆盖住。比起我们有些工地上的摊铺好混凝土后,振捣抹平,紧随着就边用抹子抹平边覆盖薄膜,最后现浇板出现裂缝,以及混凝土表面坑洼较多就好多了。
三、感悟和体会
通过这次参观学习,对于我来讲有很多感触,在这些整洁、规范、美观的背后,埋藏了多少人的汗水和精力。让我觉得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以更加严谨的态度对待本职工作,协助项目经理,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完成交办的任务,配合各管理人员做好现场管理工作,力争本项目部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达到此次参观项目的管理水平。
在参观学习中我认识到我们项目管理的不足,分析产生这些不足的原因,对于主观原因我们就加强落实,制定切实可行的改正方案,客观原因,尽量避免。虽然差距不小,但是我们应该有信心,做基础做起,相信我们项目部会有较大的发展。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