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我在微信“文化传统”平台看到通知,说在YY语音课堂1月5日-9日讲《道德经》的公开课,我很激动,讲课的老师们讲解仔细认真,融会贯通讲解《道德经》这部经典。在没学习之前,我以为只是对道德的一种解释,我因此有了一种思想,我的道德很好,可以不用学习!当我听了老师们,对《道德经》讲解后,我才感觉到,老子的思想,他的哲学,总与‘道’息息相关。
道是万物的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通过一个‘道’字把自然创造的根源归于自然本身,从而否定了一切唯心论和宗教主义。在我看来,道的内涵就是一种客观规律,看不见,摸不着,而世间的每个细微之处都存在着道的本真。做人之道,为学之道,谋事之道,道道相关,处处都是智慧,都需要我们去发现和领悟。
每个人都必须生活,做人为学谋事之道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颇为重要,道德有无,道德高低,决定着你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方式和成效。《老子》教我们的是修身之法,以提高精神境界,让我们学会生活。每个人都渴望着自由与快乐,而烦恼无处不在,坎坷接踵而至,若要从中解脱,主动权在自己手上。“有勇气去改变能改变的,有肚量去接受不能改变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有这样,方可身心自由,才能有更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老子》之中有一个重要的思想——无为。无为就是什么也不做,无所谓,无所为吗?其实不然。无为的精华之处在于它的玄理,有太多的人无法真正理解无为的内涵,把其归为消极避世的人生观。然我的理解有所不同,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不作为,而是不为所欲为,不胡作非为,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无为是顺道办事,按照事物的客观规律,顺自然发展的一种高姿态的智慧。“不做也完美”从某种角度看,确实有道理。汉武帝当年并没有采取黄老之学的不为之道,而采用了有为,让汉朝走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殊不知,正是当前的文景之治的无为政策,采取了休养生息,为有为创造了机会,打下了基础。因此,汉武帝的有为也是某种程度上无为,无为是过程而非目的,我想,这样的认识,只有真正意义上悟到无为思想的精华方可理解。
每每联系起现实的生活和社会,就越觉得他的思想之伟大。人们太多的有为让悲剧不停地上演。人心欲望之大,道德缺失,毒奶粉,毒面条,假鸡蛋,给社会带来极大的损失,社会腐败现象已经习以为常,我们呼吁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而数千年前的老子早已悟到这真理,这也正说明了《老子》在当今社会乃至未来存在着巨大现实意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一书通过对道与自然的结合,阐明了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处处充满着辨证的思想,体现着最朴素的智慧。《道德经》短短五千言,字字精炼,句句精髓,篇篇精华,渗透着一丝丝美妙的让人敬佩的大智慧。
我想用平静的心态,慢慢地品,读,看,听,思,悟,争取像老子一样,坦然地生活!
老子《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礼貌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
当今社会科学发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实实工作的呼声日益强烈。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应对金钱、地位、美色的诱-惑呢?我们同样能够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静处世,清静自省,尽心本职!
既然我们个体十分渺小,力量十分微弱,人生十分短暂,我们何不端正心态呢?静心、净心、尽心就是人们的三个不一样心态层面。静心:静安人生坐标;净心:净处人生方向;尽心:尽展人生作为。
静心,静安人生坐标。
老子以清静为天下正,清静无为为修道之本。《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强调了致虚守静的修养。致虚就是要消除心灵的蔽障和理清混乱的心智活动,而后才能守静,透过静的工夫,深蓄厚养洞察力,才会知常,逢凶化吉。
老子之后,庄子强调少私寡欲,以静养神,这是道教静中养生的思想理念。
静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静心,才不受名利得失困扰,不因进退去留而影响;静心,才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总之,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到达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持续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净心,净处人生方向。
净者,不污也,天地万物之间,洁净不染,就是不染。不染的含义很广泛,老子《道德经》十二章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意思是说五彩缤纷的世界使人眼花缭乱,各种各样的声音使人震耳欲聋,美味佳肴使人馋涎欲滴,纵横驰骋的心灵使人心态若狂,拥有贵重难得的货物使人心惊胆寒。就从视、听、味、嗅、触、物六方面形象勾划了人们因贪婪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导致的严重后果。故后人云: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意在教人约束,收敛人们的贪欲之心。
再看老子《道德经》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我们能够看出宠辱若惊的根源就在于为吾有身,为吾有身就在于人的心性不能清净如水,清澈透明,把个人看得太重,把自我的名利、地位看得太重。如果恬淡处世,致虚守静而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何来贵大患若身呢?
由此,净心能使自我自觉地坚持自我反省,能时刻检束自我的贪欲之心、遏制自我的非份之想。净心是持续清醒认识的源泉。
尽心,尽展人生作为。
人们常说:读史而明鉴,读典可明智,明智则生慧。道祖老子在《道德经》之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而有作为。只有不妄为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为,也就是说不妄为是有所作为的保证。什么是有为呢?尽心扮好社会主角,干好本职工作,担起家庭职责,就是有作为。是的,在世欲纷争的当今社会中,如能尽心安心于本职的话,那他的心态肯定是时常处于静心、净心的状态,没有进入静心、净心的心境,他是收敛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驰,心不外思,由是说:静心、净心是尽心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道德经》是一部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启蒙巨著,拉开了从古至今几千年来人类对自然规律进行探索的序幕。辩证的去看待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我们人生的指导是大有裨益的。中华民族历来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提倡百行德为先,崇尚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各行各业,各村各户都在努力提高群体的道德水准。具体来说,就是将静心、净心、尽心三心衍化为六心教育: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热心献给群众,关心献给同事,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我。在现代经济社会下,重读和阐释圣典《道德经》,让人们能致虚守静、净化心灵,从而尽心尽职,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工作团结,有利于家庭和睦!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初识《道德经》应该是在电影《倩女幽魂》中,多次读下来也只是读了这几句。疫情过后的这个长长的暑假里学校要求学习《道德经》,几篇翻下来,就感觉停不下来了。下面就边读边写吧,把自己的感受零零散散地记录下来。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有名与无名,都是这个物,就如同一个人,你可以知道他的名字,他可以叫这个名字也可以叫另一个名字,而知道他的名,是你对一个物了解的初始,万物中有名的是人们已经了解的,而无名的,则是在认识过程中的,所以万物同理,都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人们认识万物的一个过程。而以无欲即一种虚无的状态来观察万物,才会对万物了解的更多,而以一种有欲即实有的状态来观察万物,就会对万物有更深的认识。所以虚无和实有是一个人拥有的矛盾而统一的状态。对于这一内容,在后文中也有提到。
在书的第十一章中提到“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一章中举到了生活中的几个常见的例子,车轮、陶器、屋子,这些东西发挥作用的地方都在它们的虚无处。当然,前提是实有。一间屋子,我们需要先建成一间屋子,然后,它内部空出来的地方才是我们用的地方,空的有多少,我们能用的便有多少。如同我们每个人,你的虚心有多少,你便能够在外人那里学到多少,如果总是让自己呈现出来一种装满了的样子,那么,自然是一无所获的。所以,在老子看来,无并不是没有。
书中,老子主要谈“道”,而他在书中谈到的“道”是从两个方面来谈,一个是天之道,一个是人之道,这两者,是辩证而统一的。比如,在书的第三十二章中,谈到: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天亦将下,犹川谷之与江海。这一章便主要谈到了自然之道,而老子又从自然之道中谈到了人之道,可见,老子主张是人要与自然合谐统一的。
而老子的说理,又是从常见的自然现象说起,让人能明白易懂。
你看他在二十四章中这样说:跋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于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也。自见、自是、自伐、自矜都是自我膨胀的行为,其结果是导致自我否定、自我毁灭,老子把这种行为比做“余食赘行”。
想生活中有多少人,就是因为了只自见,只自是,只自伐或只自矜,而让自己的人生陷入了绝地。
老子从自然现象中说起,他这样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他说上天就像是水一样,不争,它在别人都不喜欢的低处。所以水是最接近道的。在六十六章中他又这样说: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因为你不争,而且谦下,所以万物受你所养,所以万物便以你为长。这就是道,不争而得,付出而收。
如同跳远起跳前的后退,才能让自己跳得更高,历史上的六尺巷便是最好的解释。
清代开国状元傅以渐,在京城为秘书院大学士,家中因为宅基纠纷,修书一封,希望他能为家中撑腰。收到家人来书,遂修一纸家书:"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看后,自感惭愧,主动让出三尺,邻居知道后,也深感惭愧,让出三尺来,于是就形成了今天的六尺巷。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