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精读》教学反思

《精读》教学反思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20-12-21 11:42:24 | 移动端:《精读》教学反思

《精读》教学反思

  在所有的文学样式中,小说也许是最受大众喜欢的一种文学样式了,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都会被它吸引,《老残游记》里就有达官贵人与升斗小民同场热捧王小玉说书的经典场面。

《精读》教学反思

  学生也喜欢读小说,甚至上课睡觉时也偷着读,但是大多数学生就算“如饥似渴”地读了,知道了小说的主要内容,甚至可以复述原文,也没明白作品更深的意思,更不用说答题拿分了,所以老师要引导他们精读,尤其是要精读其中的细节描写。

  有位作家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恰到好处的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的作用,但学生自己阅读时往往会忽视细节。教师要充分运用课本,利用课堂,引导学生精读,让学生由学会读会变为会学会读,深入理解作品并帮助学生慢慢形成自己的阅读经验。

  下面仅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浅谈一二。

  人教版必修三小说单元安排的第一篇小说是《林黛玉进贾府》,我让学生自己先读,读完之后不加任何干涉地让他们谈感受,虽然学生都知道《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但他们表示并不喜欢,认为无非就是林黛玉进贾府见众人这件简单的事,不明白为什么这部小说好在哪,此时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精读。

  我设计了几个由浅入深的问题,让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讨论:

  1.王熙凤和其他人的出场有何不同?为了表现什么?

  2.王夫人在王熙凤回答完问题后为什么笑了?

  3.林黛玉对读什么书的回答前后有何区别?作者有无深意?

  4.宝黛相见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为什么黛玉只是心里想嘴上不说,而宝玉就直接说出来了?

  5.作者为什么花费大量笔墨写贾府的外观,贾母、大舅舅和二舅舅的住处?

  6.林黛玉在众人眼中,王熙凤眼中,贾宝玉眼中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不同?

  7.贾宝玉在自己的妈妈姑妈眼中和在林黛玉眼中有何不同?这样写有何目的?

  这些问题无疑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热烈地讨论,阅读也随着讨论逐渐深入,教师此时适时引导,从整体入手,介绍节选部分在全书中的位置、地位、作用,前后勾连,这样不仅帮助学生在总体了解的基础上,对节选部分深入理解赏析,挖掘小说的精妙之处,还能激起学生阅读《红楼梦》的兴趣。

  通过分析讨论,学生们很快明白了作者的匠心:

  王熙凤放诞无礼的出场是为了让读者明白王熙凤在贾家的特殊地位。作为贾府的“老祖宗”能够戏谑她为“辣子”,除了表明王熙凤性格泼辣外,更说明她是深得贾母宠爱的特殊人物。她见黛玉时先是恭维继而拭泪最后又转悲为喜,作者这样入木三分地描绘是为了让读者认识到她的八面玲珑,机变逢迎,也揭示了她得宠的原因。

  服饰描写作者极力铺陈她的华贵之气,容貌描写侧重写她的“三角眼”,“吊梢眉”,“粉面含春威不露”其实是为了表现她美丽外表之下的精明和狡黠。写她回王夫人虽然是几笔带过也是匠心独运,进一步表现了王熙凤的机变逢迎,精明能干,事情考虑周全又很抬举王夫人,王夫人无话可说,所以“一笑,点头不语”。

  林黛玉前后不一的回答,宝黛二人同样感觉“似曾相识”表现却不同,这些问题一经提出,学生马上明白了本节开始时林黛玉的行事准则“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本课节选自小说的第三回,作者构思巧妙,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向读者展示贾府的与众不同,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所以运用了大量的笔墨写贾府宏伟的外观,精巧的设计,华贵的陈设,同时也让主要人物一一登场。

  宝黛二人在彼此眼中都是那样特别,尤其是贾宝玉,以前林黛玉听母亲说他“顽劣异常,极恶读书”,甚至连贾宝玉的母亲也说他是“混世魔王”,所以对宝玉留下了“惫懒人物”,“懵懂顽童”,“蠢物”的印象,可当见到了面后,黛玉眼中的宝玉却是一位“年轻的公子”,眉清目秀,英俊多情。

  老师再帮助学生对《西江月》二词进行赏析,让他们明白《西江月》二词是似贬实褒,表面上是用世俗的价值观批判贾宝玉,实际是正文反作,作者赋予贾宝玉追求个性自由反封建的精神包含着对封建道德规范的蔑视,对仕途经济的人生道路和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的反抗,寄寓了作者对未来世界的理想。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明白了能复述出主要内容并不是读懂了,那些看似信手拈来,无关紧要,可有可无的闲笔,其实都包含着作者的匠心,所以读书时要反复品读,多分析,多联想,多讨论,动脑,动情,动手,在精读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潜能,提升其理解力思考力。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精读》教学反思》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811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