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税法中思政的具体做法
1、明确在税法的教学过程的“思政育人”的目标
当代一部分大学生受外来思潮的侵袭严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出现了扭曲,出现了互相攀比、弄虚作假、安慕虚荣、个人主义思潮实施课程思政,将学生职业素养、思想道德纳入考核指标,在教学目标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将学生培养成品德高尚、专业过硬、体魄强健、审美高雅、热爱劳动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思政育人”目标,向学生宣扬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2、在税法课堂中有效融入“思政教学”
税法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一直紧随国家改革政策,容易与热点新闻和现实案例结合起来。通过将正面与反面的案例融入到思政教育中,从而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将学生培养成专业知识过硬,道德水平高超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例如,增值税法中规定:纳税人采取销售折扣方式销售货物,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销售额征收增值税。此时,可以结合以下案例进行教育学生,绝不可知法犯法,懂法更要守法:江西省万安县某啤酒公司利用这一税法条款,将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违规开具销售发票,虚假计提销售折扣金额,冲减销售收入,借此少缴税款,被税务机关追缴并处罚。又如,讲消费税时,可以通过对消费税税制改革、税收范围,体会国家通过立法对消费观念的引导、环保意识的培养、艰苦朴素价值观的塑造。再如,讲个人所得税时,可以结合娱乐圈曝光的明星“阴阳合同”事件,教育学生应依法纳税,并通过说明税收的作用,让学生理解依法纳税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
3、了解学生需求,激发学生兴趣
在当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下,充分了解学生对课程思政的真实需求,才能准确高效地在课堂上将思政元素传达给学生,实现课程育人。可以通过讨论、课间谈天、社交媒体等方式了解学生关注的思政元素和偏好的案例内容,同时,课下通过学习平台、网络资源等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课上采取翻转课堂、课堂互动、讨论等方式探讨现实案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二、存在的问题
1、专业课程教师的思政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仍有部分教师对思政教育的认识不足,因为教学任务繁重,同时还要利用空余时间开展学术科研活动或者学历教育,所以别动地进行思政教育,效果不佳。
其次,因为专业课程教师本身的思想政治的知识体系不完善,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涵盖的内容概念模糊,就不能实现有效地发掘和融入。
2、思政融入的痕迹感强
思政理念在专业课程的教育中属于隐性的融入方式,讲求的是“润物无声”。但是在尝试的过程中,由于理论水平有限,经验不足,在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和方法的运用方面不能有效地结合,会觉得痕迹感强,有刻意为之的感觉。
3、教学方式吸引力不够
在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的融合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对思政课的开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会削弱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与热情,降低教学效果。目前,因为教学内容繁多、课时紧张,在授课中采用相对单一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即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向灌输方式,如此一来,师生之间的互动就少了,学生的主动性也降低了,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4、评价的方式有待进一步探索
大部分高校专业课的评价方式仍是采取试卷考试的形式,教学评价中不能全面体现对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客观评价。在本次试点过程中运用形成性考核体系,将某些内容,比如课堂讨论、教学互动、延伸阅读等情况纳入到考核范围。但是道德水平的考核能否通过计分的方式给出公正的评价,还有待进一步商榷。
三、进一步推进改革的措施
1、提高专业课教师思政素质
首先,要提高专业课教师对思政教育的重视。严重等问题。有学生认为现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说大话、讲空谈,部分学生缺少对政治立场鲜明态度,缺少对榜样崇敬的心理,缺少对个人行为的约束力,导致学生整体的政治素质不高。而要在思想和灵魂深处对其进行教育和影响,应该在全过程,全员进行教育和渗透。
其次,在思政课程的推广过程中“要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训”、“着力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2、实现专业课程的“隐性思政”
思政理念在专业课程的教育中属于隐性的融入方式,讲求的是“润物无声”。结合专业课程的特点,深入挖掘课程内容蕴含的思政内容,进行扩大性解释。将政治经济理论、社会主义道德观、核心价值观、心理健康等,与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和方法有效地结合。
3、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加强教学环节设计
教学方法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永恒的主题,是现代教学研究中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是专业课思政改革中必须严肃对待、认真钻研的课题。在高校思政课上,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对思政课的开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会削弱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与热情,降低教学效果。应将课堂教学与教学改革的方法结合起来,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组织座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需求,通过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等方式传递具有时代特色的正确价值观,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传递正能量。
4、评价的方式有待进一步探索
应改革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采用平时表现 + 期末考试+ 道德素质考核的方式,道德素质考核可以采取心理测试或社会实践的方式进行,既对学生专业知识进行考核,也评价了学生的德育效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