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共中央印发《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强调了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法治社会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信仰法治、公平正义、保障权利、守法诚信、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举措。党员干部作为干部群体的核心力量,更需以身作则,率先行动。
“凡法事者,操持不可以不正。”摆正思想,营造法治良好环境。营造“风清气正”的法治环境,要真正树立人民“遇事找法、办事依法”的理念。法律制定之后,需要广大党员干部要保持对法律的敬畏之心,积极主动学习法律知识。应当清楚地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把党的全面依法治国当成一种信仰,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并严格按照法律条文办事,坚决不触碰法律红线,规范自身行为,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引导人民群众学法用法。加强学习,提高法治理论水平。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是党治国理政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是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稳定最可靠的保障。故营造法治良好环境,才能更好地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夯实根基,提升法治执行效果。依法治国光建立严明的法律体系是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的,它还需要我们有执法用法的能力。党员领导干部能够坚持在工作中严格执行法律标准,能够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注重法律的公正性,能够始终以法为准,必定能够引导人民群众积极的遵守法律的规范。党员干部是我们党的代言人,一举一动都吸引着人民的目光,必须强化自身法治意识,为群众树立严格执法的良好榜样,引导全社会自觉遵守法律规定,养成依法办事的好习惯,让法律为人民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通过公正严明的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使法律在制度的笼子里有效运行。要坚持顶层设计和法治实践相结合,提升法治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效能。各级干部要强化法治意识,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做制度执行的表率。同时,要加大全民普法工作力度,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夯实依法治国社会基础。把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努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社会秩序。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